Workflow
生物航油
icon
搜索文档
合成生物学周报:深圳合成生物新规落地,高纯度OPO结构脂“精准复刻”母乳-20251022
华安证券· 2025-10-22 14:3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行业投资评级 [1][2][3][4] 报告核心观点 - 合成生物学作为生物技术革命的核心领域,为应对生命健康、气候变化等重大挑战提供了崭新解决方案,生物经济万亿赛道呼之欲出 [4] - 国家发改委印发《"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政策支持力度加大,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4] - 深圳特区正式施行《深圳经济特区促进合成生物产业创新发展若干规定》,从食品、药品、绿色材料等多领域推动合成生物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应用 [8] - 国家发改委新发布《节能降碳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办法》,支持可降解塑料、绿色甲醇与可持续航空燃料(SAF)等合成生物学相关项目发展 [9][12] - 行业技术突破不断涌现,例如微藻发酵技术生产高纯度OPO结构脂实现母乳"精准复刻"[14],二氧化碳电化学-生物合成级联系统实现高效转化[55][56][58] 合成生物学市场动态 二级市场表现 - 本周(2025/10/13-2025/10/17)华安合成生物学指数下跌4.96个百分点至1136.23,跑输上证综指3.49个百分点,跑赢创业板指0.75个百分点 [5][22] - 合成生物学领域个股在28个行业中排名第24位,整体表现符合预期 [22] - 涨幅前五公司:元利科技(+11%)、富祥药业(+11%)、平潭发展(+3%)、锦波生物(+3%)、祖名股份(+3%)[23] - 跌幅前五公司:圣泉集团(-18%)、金字火腿(-18%)、华恒生物(-12%)、金城医药(-12%)、联泓新科(-10%)[24] 公司业务进展 - 华大智造实现首例技术出海,将CoolMPS测序技术授权给Swiss Rockets AG,拓宽欧美市场路径 [28] - 海新能科获批进入生物航油"白名单",其控股子公司山东三聚可年产生物航油15.8万吨,中国具备SAF出口许可工厂增至4家 [29] - 精工控股建信佳人年产15万吨绿色再生新材料项目首期5万吨生产线进入调试阶段,投资53亿元,将成为全球最大化学法循环再生聚酯企业 [30] - 西门子推出采用70%成分来源于废弃食用油的生物基塑料外壳耦合继电器 [31] - 世索科推出新款生物基织物柔顺剂Easysoft PA,依托专属瓜尔胶基聚合物技术降低碳足迹与成本 [31] 行业融资跟踪 - 2025年以来国内外已有近百家企业完成新融资,行业融资活动活跃 [35] - 浙江睿维新材料完成数千万元第三轮融资,投资方为欧莱雅与天图投资共同发起的美丽领航基金 [35] - BridGene Biosciences完成2800万美元B+轮融资,用于推进靶向"不可成药"靶点的小分子药物研发 [35] - 多家企业完成重要融资:海创生物(A轮数千万人民币)、轩竹生物(IPO 7.81亿港元)、华道生物(D++轮超亿人民币)等 [38] 公司研发方向 - 亚科股份签约生物基材料项目,基于"糠醛-糠酸-FDCA"非粮生物质技术路线,推动FDCA和PEF产业化,二期规划总投资10亿元 [40] - 华熙生物战略投资禾元生物2000万元,深化植物源生物活性物研发合作 [42] - 河南获批31.4万吨/年生物质绿色甲醇项目,采用生物质气化耦合绿氢合成技术,预计年减少碳排放超50万吨 [43] - 韩国便利店品牌CU全面启用PLA餐盒,年用量约1000吨可减少约770吨碳排放 [43] - 澳大利亚首个专用SAF混合终端投入运营,应用FlyORO专利技术实现模块化设计 [45] 行业科研动态 - 《Cell》发表电压门控阴离子通道精准从头设计研究,可抑制神经元放电,展现定制化构象变化离子通道的潜在应用价值 [46] - 《Cell》报道抗BCMA CAR-T疗法治疗进展型多发性硬化症的1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中枢神经系统浆细胞减少等积极信号 [48] - 《Cell》发表甘蔗基因组研究成果,明确栽培种甘蔗起源及基因组构成,为育种提供重要参考 [48] 周度公司研究 - ABK Biomedical专注于栓塞疗法研发,核心产品Eye90微球获FDA突破性设备称号,D轮融资3500万美元支持临床运营和商业化准备 [50][51][52] 重点事件分析 - 西湖大学团队在《JACS》发表研究成果,开发碳负电化学-生物合成级联系统,可直接从二氧化碳高效合成C3-C4二醇 [55][56][58]
海新能科控股子公司获批生物航油出口先行先试
智通财经· 2025-10-14 16:49
海新能科(300072)(300072.SZ)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山东三聚生物能源有限公司(公司持有其84.62% 的股权,简称"山东三聚")于近日取得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能源局、国家外汇管理局四部委关于同 意山东省日照市开展生物航油"白名单"出口先行先试的批复(商贸函〔2025〕619号)。 经核定,山东三聚在最大生产生物航油工况下,可年产生物航油15.8万吨,允许山东三聚依据2025年实 际生物航油产量在其核定产能范围内申领2025年生物航油(27101911)出口许可证。 ...
海新能科(300072.SZ):控股子公司获批生物航油出口先行先试
格隆汇APP· 2025-10-14 16:34
格隆汇10月14日丨海新能科(300072.SZ)公布,控股子公司山东三聚生物能源有限公司(公司持有其 84.62%的股权,简称"山东三聚")于近日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国家 能源局、国家外汇管理局四部委关于同意山东省日照市开展生物航油"白名单"出口先行先试的批复(商 贸函〔2025〕619号),主要相关内容如下:经核定,山东三聚在最大生产生物航油工况下,可年产生 物航油15.8万吨,允许山东三聚依据2025年实际生物航油产量在其核定产能范围内申领2025年生物航油 (27101911)出口许可证。 ...
四部门批复,日照市获批成为全国生物航油“白名单”出口试点城市
齐鲁晚报网· 2025-10-14 16:15
政策与资质获批 - 日照市成功获批成为全国第二批生物航油“白名单”出口先行先试城市,由商务部、国家能源局、海关总署、国家外汇局四部门批复 [1] - 山东三聚生物能源有限公司被纳入生物航油“白名单”企业之一,并获得15.8万吨的核定出口产能 [1] - 国家生物航油“白名单”出口试点是四部委推动生物航油出口的创新举措,允许符合条件的企业在核定产能内申领出口许可证,突破了传统成品油限制 [1] 行业发展与战略意义 - 生物航油以地沟油等动植物废弃油脂为原料,开辟了从“地沟油”到“航空油”的低碳经济新模式 [1] - 试点通过跨部门协同监管实现全程可追溯,确保生物航油的合规出口 [1] - 发展生物航油旨在培育绿色能源新质生产力、服务国家“双碳”目标,并瞄准其国际市场竞争潜力 [2] 公司技术与产能 - 山东三聚生物能源有限公司已建成年处理量50万吨废弃动植物油的生产线 [3] - 公司采用原料油预处理工艺和固定床加氢反应工艺流程,以废弃油脂为原料生产生物航油等新型清洁生物能源 [3] - 公司生物航油生产线于2025年5月实现正常生产运行,每年可生产生物航油16万吨,年可减少碳排放35万吨,预计年出口额20亿元以上 [3] 地方政府支持与监管 - 日照市政府制定并上报了配套监管方案,并召开联合监管专题现场会,部署生物航油联合监管工作 [2] - 市商务局联合多个部门主动服务,建立跨部门协同、全流程覆盖的联合推进机制,形成监管合力,争取试点落地 [2] - 地方政府多次赴企业调研并做出支持发展新型绿色能源的工作要求,指导企业严格按照试点要求开展业务 [2]
面临全球经贸不确定性,我国外贸发展态势如何?商务部回应
南方都市报· 2025-10-10 21:01
二是动能释放。外贸结构持续优化,发展质效不断提升。前8个月,机电产品出口保持较好增势,占总 出口额的比重超六成,集成电路、智能家居、工业机器人等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保持较高增速。民营 企业进出口增长7.4%,占整体进出口的比重达57.1%,展现出强大的适应性和创新能力。外贸新业态新 模式发展稳步推进,全国跨境电商综试区增加至178个,保税维修项目累计落地280余个。外贸数字化、 绿色化转型进入快车道,新能源汽车、风电设备、储能产品等成为中国与世界分享绿色转型发展成果的 亮丽名片。此外,我们还大力推进监管创新,推动生物航油出口,为全球绿色减排作出更多贡献。 三是开放多元。前8个月,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增长5.4%,占比达51.7%,对东盟、非洲、拉 美等新兴市场进出口分别增长9.7%、16.6%、2.3%。中国持续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网络,已 与30个国家和地区签署23个自贸协定,自贸伙伴之间贸易成本大幅降低,贸易合作更加紧密。同时,中 国不断扩大单边开放,加快推进对53个非洲建交国实施100%税目零关税举措,让更多贸易伙伴共享中 国大市场机遇。 "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全球经贸发展面临的 ...
城市变“型”记丨中原“油城”变“新城”——看传统石油城市濮阳如何实现破局重生
河南日报· 2025-08-13 07:44
城市转型背景 - 濮阳因中原油田开发而兴,1983年建市时油田相关命名彰显油城底色[1] - 2011年被列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石油天然气剩余可采储量仅为高峰期的4.6%和5.8%[3][4] 传统产业技术升级 - 文留采油厂通过新技术使13口新井日均产油5吨,地质储量空白区转为潜力层[5][6] - 文东采油管理区数智改造抽油机使故障停机率同比下降30%[8] - 中原石油工程公司海外收入达50.39亿元,钻头产品合格率稳定,在中亚市场占有率持续扩大[8] 新材料与新能源布局 - 盛源集团从原油运输转型至生物基PC新材料,产品单价从几千元/吨跃升至十几万元/吨[11] - 南乐县以玉米芯为原料生产可降解材料,形成完整产业链[12] - 君恒生物年产30万吨生物航油,规模全国第一并获民航适航认证[14] 氢能与风电发展 - 濮阳建成国内单套最大PEM电解水制氢装置,并启动百千瓦级SOEC制氢项目[15] - 华能濮阳500兆瓦风电场投产,形成"绿电-绿氢-绿色化工"产业闭环[15][17] 工业空间再利用 - 中原储气库群成为国内最大战略储气库群,覆盖7省2市4亿人口用气需求[18] - 废弃油田仓库改造为工业设计创意中心,成为网红打卡地标[19] 转型成效数据 - 2024年GDP突破2000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5%领跑全省[21] - 民生支出占比达76.5%,财政支出结构显著优化[22] 其他油城转型案例 - 克拉玛依布局大数据算力产业,目标2025年算力达10万P[24] - 大庆转型工业旅游,以铁人精神吸引研学客流[24] - 茂名打造生态公园体系,空气质量优良率居广东省前列[24]
经济日报丨“新石油”有望改写能源版图
国家能源局· 2025-08-08 17:09
绿氨燃料产业链突破 - 全球首次绿色船用氨燃料加注作业在大连完成 由中石化中海燃供实施 燃料来自远景能源内蒙古赤峰全球最大绿色氢氨项目 验证了绿氨"端到端"产业链可行性 [2] - 该产业链涵盖草原风光发电→电解水制氢→合成氨运输→沿海船舶加注 跨越千里 开创绿氨替代化石能源先河 [2] "新石油"定义与优势 - "新石油"指可再生电力制取的绿氢 绿氨 绿色甲醇 生物航油等绿色能源 具有三方面替代优势: - 能量密度:氢氨醇和生物航油单位质量能量密度高 满足航空航运需求 [3] - 清洁环保:完全由可再生能源制取 符合全球低碳要求 [3] - 可获得性:原料丰富(水电解制氢 氮气合成氨) 储运便利(氨醇稳定性高) [3] 全球能源格局重塑 - "新石油"将改变能源贸易版图 各国可在本土/友好地区生产 减少对特定地域化石能源依赖 重构供应链和地缘政治关系 [3] - 欧盟加速绿色燃料应用 沙特 澳大利亚巨资布局绿氢 中国已处于第一梯队 绿色氢氨醇项目数量和产能全球领先 [4] 中国技术领先优势 - 远景赤峰项目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实现: - 实时感知风光发电波动 秒级AI运算预测能源脉动 [4] - 指挥柔性生产环节 结合储能设施 脱离大电网稳定产出 [4] - 新型电力系统构建经验成为中国领跑"新石油"时代的关键筹码 [4] 行业发展挑战 - 当前绿氢成本较高 绿色氨醇与传统燃料存在价格差距 [4] - 基础设施不足 国际标准未统一 制约贸易应用 [4]
"新石油"有望改写能源版图
经济日报· 2025-08-07 13:22
行业突破 - 全球首次绿色船用氨燃料加注作业在大连完成 由中石化中海燃供实施 燃料来自远景能源内蒙古赤峰全球最大绿色氢氨项目[1] - 全产业链首次验证绿氨燃料"端到端"可行性 实现从风光发电到电解水制氢 再到合成氨运输及船舶加注的千里跨越[1] - 项目开创绿氨替代化石能源先河 为航运业低碳转型提供关键技术路径[1] 能源转型背景 - 石油资源分布不均衡导致各国寻求替代能源 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后风光发电成本大幅下降但存在间歇性问题[1] - 冶金/化工/重载交通等领域无法完全通过绿电实现低碳发展 需新型绿色能源解决方案[1] - "新石油"指可再生电力制取的绿氢/绿氨/绿色甲醇/生物航油等绿色能源统称 成为保障能源安全关键选项[2] 竞争格局 - 中国在绿色氢氨醇项目数量和产能方面居全球第一梯队 风光发电基地正转型为"新油田"[3] - 欧盟推动绿色燃料使用 沙特/澳大利亚等资源国巨资布局绿氢项目 形成全球竞逐态势[3] - 新型电力系统智能控制技术成为核心竞争优势 远景项目通过人工智能秒级运算实现离网稳定生产[3] 技术优势 - 绿色氢氨醇单位质量能量密度较高 可满足航空/航运行业燃料能量需求[2] - 绿氨/绿色甲醇具有高稳定性 便于储存和运输 生物航油符合低碳环保要求[2] - 智能控制系统实时感知风光能源脉动 通过储能设施协同实现柔性生产[3] 产业影响 - "新石油"将重塑全球能源贸易格局 成为关键大宗商品 减少对特定地域化石能源依赖[2] - 各国可在本土或友好地区利用可再生能源生产 改变全球能源供应链和地缘政治版图[2] - 为航空航运/重工业领域深度脱碳提供解决方案 推动全球绿色低碳转型[2] 发展挑战 - 绿氢成本较高导致绿色氨醇与传统燃料存在成本竞争力差距[3] - 基础设施建设尚未完善 国际标准未统一增加贸易应用难度[3] - 需打通全产业链低成本路径 增强供给和应用能力[4]
中经评论:“新石油”有望改写能源版图
经济日报· 2025-08-07 08:09
全球首次绿色船用氨燃料加注作业 - 7月25日全球首次绿色船用氨燃料加注作业在大连顺利完成 [1] - 作业由中石化中海燃供实施 燃料来自远景能源内蒙古赤峰的全球最大绿色氢氨项目 [1] - 首次验证了从风光发电到电解水制氢 再到合成氨运输至沿海并注入船舶的千里产业链可行性 [1] “新石油”的定义与优势 - “新石油”指用可再生电力制取的绿氢、绿氨、绿色甲醇、生物航油等绿色能源的统称 [2] - 绿色氢氨醇和生物航油单位质量能量密度较高 能满足航空、航运等行业对燃料能量的需求 [2] - 主要利用可再生能源制取 符合全球绿色低碳发展要求 原料来源丰富且储运相对便利 [2] “新石油”的全球影响与中国地位 - “新石油”将重塑全球能源供应链和地缘政治版图 成为航空航运、重工业深度脱碳的关键 [2] - 中国在绿色氢氨醇、生物航油等项目数量和产能上居全球第一梯队 [3] - 远景赤峰项目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和人工智能运算 实现依靠不稳定可再生能源的稳定安全生产 [3] 行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 当前绿氢成本较高 使得绿色氨醇在成本竞争力上与传统燃料相比仍有差距 [3] - 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完善 国际标准尚未统一增加了贸易和应用难度 [3]
“新石油”有望改写能源版图
经济日报· 2025-08-07 05:58
全球首次绿色船用氨燃料加注完成 - 中石化中海燃供在大连完成全球首次绿色船用氨燃料加注作业 [1] - 所用燃料来自远景能源内蒙古赤峰全球最大绿色氢氨项目 [1] - 验证绿氨燃料从风光发电到船舶加注的端到端可行性 [1] 新石油的定义与优势 - 新石油指可再生电力制取的绿氢、绿氨、绿色甲醇、生物航油等绿色能源统称 [2] - 单位质量能量密度较高 可满足航空航运等行业燃料需求 [2] - 原料来源丰富且符合全球绿色低碳发展要求 [2] 新石油对能源格局的影响 - 将成为航空航运和重工业领域深度脱碳的关键 [2] - 未来成为关键大宗商品 重塑全球能源供应链和地缘政治版图 [2] - 各国可在本土或友好地区利用可再生能源生产 摆脱对特定地域化石能源依赖 [2] 中国在新石油领域的竞争地位 - 中国绿色氢氨醇项目数量和产能居全球第一梯队 [3] - 远景能源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实现风光能源预测和人工智能秒级运算 保障稳定生产 [3] - 新型电力系统构建优势成为中国领跑新石油时代的重要筹码 [3] 新石油发展面临的挑战 - 绿氢成本较高导致绿色氨醇与传统燃料存在成本竞争力差距 [3] - 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完善 [3] - 国际标准尚未统一增加贸易和应用难度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