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游
搜索文档
科技游升温,文旅新体验
人民日报· 2025-10-23 06:02
行业趋势 - 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迭代催生大量可感知、可交互、可延伸的文旅新体验[1] - 科技游将前沿科技转化为可触摸、可感知的体验,使旅游从感官消费升级为探知价值[1] - 科技游成为文旅产业创新升级的新支点[1] 具体案例 - 江苏无锡市拈花湾景区通过融合多种数字技术打造高约25米的AI塔,配合1500架无人机进行虚实交融演艺[1] - 此类科技场景一经推出便迅速“出圈”,成为游客“触摸未来”的打卡地[1] 市场背景 - 近年来人工智能、量子计算、航空航天等领域技术突破不断,极大激发公众对科技的好奇心[1]
科技游升温 文旅新体验
人民日报· 2025-10-23 05:58
行业趋势:科技赋能文旅体验升级 - 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迭代催生出大量可感知、可交互、可延伸的文旅新体验[1] - 科技游将“高冷”科技转化为可触摸、可感知的体验,让旅游从感官消费升级为探知价值[1] - 科技游成为文旅产业创新升级的新支点[1] 具体案例:无锡拈花湾景区 - 景区内一座高约25米的AI塔灯光亮起,配合1500架无人机腾空而起的表演,形成光影与水雾交织的场景[1] - 该AI塔是景区融合多种数字技术打造的虚实交融演艺项目,一经推出便迅速“出圈”[1] 市场影响与消费者行为 - 越来越多景区与文化场馆打造的科技场景,成为游客“触摸未来”的打卡地[1] - 人工智能、量子计算、航空航天等领域的突破极大激发了公众对科技的好奇心[1]
“科技游”持续升温,如何开辟文旅新蓝海?
新华网· 2025-10-17 07:32
科技游市场现状与表现 - 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元宇宙等技术催生出大量可感知、可交互、可延伸的文旅新体验,打破传统旅游模式 [1] - 江苏无锡拈花湾景区AI塔与无人机演艺项目使今年国庆中秋假期入园人数同比增长14%,每年吸引游客超200万人次,长三角地区游客复游率超过50% [4] - 携程数据显示,高科技与重工业研学游成为国庆假期黑马,航天与汽车工业游关注度占比超20% [6] 科技游应用场景与案例 -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利用扩展现实技术复原秦陵地宫,南京博物院推出“坤舆万国全图”VR展,无锡惠山古镇使用人形机器人与游客互动 [5] - 福建省科技馆“智趣AI幻夜奇旅”活动单日吸引线上线下超百万人次参与,深圳科技馆、青岛科技馆等成为家庭出游热门选择 [6] - 从贵州平塘的“中国天眼”到甘肃金昌的火星主题实景体验基地,更硬核的科普旅游目的地受到追捧 [6] 科技游走红驱动因素 - 科技游自带新、奇、特属性,其走红是游客需求升级与技术产业发展同频共振的结果 [7] - AI、量子计算、航空航天等领域突破激发公众好奇,科技游将高冷科技转化为可触摸体验,使旅游从感官消费升级为探知价值 [8] - 互动性强的科技场景契合Z世代社交打卡与文化沉浸的偏好,高视觉冲击、高科技感场景容易产生传播裂变 [9] 科技游发展前景与挑战 - 全球工业旅游产值平均约占旅游总收入的10%至15%,中国目前还不足5%,增长空间广阔 [10] - 科技游有望催生沉浸式、互动型消费场景,推动文旅业从门票经济向体验经济转型,并带动无人机、AI、数字内容等关联产业发展 [10] - 景区引入高科技面临较高前期投入与后期维护成本,中小景区可能部署难、回本慢,季节性与区域差异导致设备利用率低 [10] - 部分科技游资源在空间上相对分散,整合难度较大,一些旅游产品同质化显现,盈利模式较单一 [10] 科技游发展核心与目标 - 科技赋能的终极目标是通过技术创新让文化拥有更富生命力的现代表达,未来旅游业核心竞争力属于能以技术激活文化基因的先行者 [11] - 高质量科技游应从用户需求出发,激发游客探求科技奥秘的冲动,使科技成为驱动文旅质变的引擎,开辟以创新为底色的文旅新蓝海 [12]
国庆假期,科技游解锁新玩法
新华网· 2025-10-09 08:13
科技旅游市场需求激增 - 国庆中秋假期全国科技馆及科普场所客流量同比显著增长,例如四川科技馆客流同比增长约269%,中国宋庆龄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订单同比增长319% [1] - 中国科技馆日均客流接近3万人,共同印证科技游火爆景象 [1] - 福建省科技馆夜场活动首日线上线下参与人数超120万 [2] - 深圳科技馆开馆仅5个月便迎来第200万位观众,成为大湾区文旅顶流 [4] 科技旅游产品创新与体验升级 - 各地科技馆通过创意互动、古今融合与跨界联动推出寓教于乐的新奇体验,如上海机器人跳舞、南京机器臂操控、北京航母电磁弹射奥秘 [2] - 合肥科技馆科学剧场举办科技派对,包含纸屑跳舞、泡泡飘落等实验引起观众惊呼 [2] - 深圳科技馆80%展项提供深度沉浸式体验,包含宇宙探源漫游太空、人形机器人对话等项目 [2] - 四川成都科幻馆实现科幻IP虚实结合,游客可与高精度复原机甲角色互动合影 [3] - 青岛科技馆结合VR技术推出水下考古体验,让游客化身考古学家触碰百年文物 [3] 科技旅游对城市消费的拉动效应 - 西安科技馆长安云科艺潮趣生活节票务成交量与消费金额环比增长均超600% [4] - 四川科技馆票务成交量环比增长超过3000%,消费金额增长超1900% [5] - 福州科技馆票务成交量环比增长超900%,消费金额增长超1900% [5] - 科技游激活周边餐饮、文创、教育等多元消费,例如深圳科技馆通过优化服务配套每日可满足超3万人次餐饮休息需求 [4] 政策与产业生态支持 - 2024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措施支持建设科技文旅示范项目,鼓励开发科技游产品及培育科技+研学、科技+休闲等新业态 [5] - 文化和旅游部表示将以文化创意、科技创新、产业融合激发新动能,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5] - 行业专家指出文化+科技+旅游融合是新质生产力在文化经济领域的具象化,需通过系统布局构建全链条产业生态 [6]
文化消费一线调研:科技点亮文旅新热点
央视网· 2025-10-07 06:07
行业趋势 - 科技游正成为文旅消费市场的新热点 [1] - 科技游为文旅产业升级提供新思路和方向 [1] 消费者行为 - 假期期间外出旅游是普遍选择 [1] - 游客在游览自然风光之外开始选择科技游 [1] 产品与服务 - 科技游为游客提供全新体验 [1]
感受中国科技创新速度和温度!暑期“科技游”持续升温 创新场景引领消费新热潮
央视网· 2025-08-19 15:59
科技文旅行业发展趋势 - 暑期中国各地科技游持续升温 融合科技元素和互动体验的文旅场所成为热门打卡地[1] - 高精尖技术集成于生活场景 科技游展现中国科技创新速度和温度[12] 上海科技馆创新展示 - 全球首个纯陨铁金箍棒亮相 游客可佩戴手套触摸真陨石还原孙悟空场景[3] - 全球首套陨石编磬"万籁寂"由20片精选陨铁切片锻造 音域跨越三个八度[3] - 展出全球最大石陨石雨吉林石陨石等珍贵样本[3] 空轨交通技术应用 - 武汉光谷光子号空轨为全国唯一开通运行线路 具备倒挂车厢和270度观景功能[5] - 采用全自动无人驾驶与飞轮储能技术 游客可自主设计未来列车[5] 沉浸式互动体验项目 - 山东烟台耕海1号海洋牧场配备5D球幕电影 实现与海洋生物沉浸式互动[11] - 江苏太仓航空航天中心提供飞机模拟驾驶舱 AR/VR交互及机器人对话体验[9] - 大连科学梦数字艺术馆打造侏罗纪雨林场景 支持屏幕触控拼合恐龙骨骼化石[9] 多元化科技主题展区 - 丛林探秘与天工开物等主题展区提供工业秘境探险体验[7] - 海洋牧场结合5D技术打造花样互动项目[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