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技与文旅融合
icon
搜索文档
美景遇上科技 长三角地区“智绘”文旅消费新场景
上海证券报· 2025-05-16 02:25
科技赋能文旅产业 - 长三角32市(区)旅游协会启动一体化合作机制,推动旅游产业与科技、文化、体育等深度融合,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场景、新模式 [1] - 东方明珠塔推出智能体服务,提供路线指引、景点文化讲解、定制化游玩攻略等"一对一"专属服务 [1] - 上海市文旅局启动AI+文旅生态成长计划,推出全国首个AI+文旅产业基地,与库帕思科技签署语料战略合作协议 [2] - 商汤科技与敦煌当代美术馆合作,探索数字化讲解、IP活化等解决方案,游客可通过AR体验敦煌文化 [2] - 无锡拈花湾"五一"期间上演AI塔科技光影秀,1500架无人机实现虚实交融的震撼效果 [3] - 安徽文旅与华为合作打造全球首家文旅特色智能生活馆,融合鱼灯、剪纸等文化元素 [3] 政策支持与区域发展 - 浙江省计划到2027年培育10个智慧文旅重大产业平台、30个省级沉浸式智慧旅游体验新空间、50家智慧旅游景区 [4] - 安徽发布智慧旅游创新发展行动方案,部署20项重点任务,特别打造"文旅+科技"消费新场景 [5] - 上海计划2025-2027年集成运用大模型、元宇宙等技术实现"一机游上海",打造智慧博物馆、美术馆等 [5] - 江苏鼓励运用AI、VR/AR等技术提供线上展览、虚拟导览等服务,打造沉浸式观展体验 [5] 技术应用与创新 - AIGC技术让敦煌文化经典IP形象"活"起来,游客可通过手机扫描建筑实景获取AI智能讲解 [1] - 上海市文旅局发布徐家汇书院"智慧感知·场景重塑"等前瞻性AI+文旅应用场景需求 [2] - 大模型技术突破促进文旅与科技深度融合,为游客提供个性化精准服务 [3] - 数字技术实现创意与景区资源的深度融合与突破式拓展 [3]
焦点访谈|3.14亿人次出游、消费超1800亿元……“五一”消费市场亮点解析
央视网· 2025-05-07 21:27
文旅消费 - 五一假期全国国内出游3.14亿人次,同比增长6.4%,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1802.69亿元,同比增长8.0% [3] - 特色文旅创新推动消费升级,如湖北大冶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博物馆推出文博舞台剧《因为青铜》,结合实景升降舞台与光电投影技术 [5] - 科技与文旅深度融合,夜游光影秀、机器人表演、登山智能辅助产品等提升消费体验,科技从成本中心转向利润中心 [5] - 县域旅游潜力释放,贵州绥阳县溶洞音乐会引入全息投影技术,江苏射阳县举办海味美食集市结合淮剧表演 [7] 电影+旅游联动 - 电影取景地成为旅游热点,山东乐陵影视城因电影《唐探1900》拍摄地开园首日吸引大量游客 [7] - 湖南益阳清溪村推出"文学+演绎"互动玩法,游客凭电影票享景区住宿餐饮八折优惠,带动当地农家乐消费 [7] - 影视作品二次开发形成新消费模式,如电影《苍茫的天涯是我的爱》带火铁锅小龙虾等特色餐饮 [8] 以旧换新政策效应 - 五一假期前四天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量超6万份,带动新车销售88亿元 [10] - 家电以旧换新销售356万台,带动119亿元销售额,数码产品销售242万件,带动64亿元销售额 [10] - 县域市场表现突出,如河南漯河临颍县通过"国补+厂补+店补"叠加政策刺激家电换新需求 [10] 商圈消费创新 - 上海全国首个企鹅便利店主题展、南京路设计师鞋履品牌首发活动聚集人气 [12] - 杭州武林商圈1.5万平方米地下街区单日销售额突破15万元,主打动漫徽章、手办模型等年轻消费 [12] - 哈尔滨中华巴洛克街区通过艺术照拍摄、主题表演等改造升级吸引客流 [14] 入境消费热潮 - 五一假期外国人出入境111.5万人次,同比增长43.1%,其中免签政策入境38万人次,同比增长72.7% [14][16] - 义乌国际采购商及免签游客成为消费主力,北京前门大街文化手工艺品吸引葡萄牙游客 [14][16] - 成都落地"即买即退"集中退付点,支持13国电子钱包支付,荷兰游客5分钟内完成退税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