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技游
icon
搜索文档
加入机器人舞群,体验VR考古,拥抱科幻IP……国庆假期,科技游解锁新玩法
科技日报· 2025-10-09 16:40
行业趋势 - 国庆中秋假期期间,科技馆及科普场所客流量同比显著增长,例如四川科技馆客流同比增长约269%,中国宋庆龄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订单同比增长319% [1] - 中国科技馆日均客流接近3万人,印证科技游火爆景象 [1] - 科技游热潮为城市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开辟消费新路径 [4] 市场表现 - 西安科技馆国庆期间票务成交量与消费金额环比增长均超600% [4] - 深圳科技馆开馆仅5个月便迎来第200万位观众,成为大湾区文旅顶流 [4] - 四川科技馆票务成交量环比增长超过3000%,消费金额增长超1900%;福州科技馆票务成交量环比增长超900%,消费金额增长超1900% [4] 产品与服务创新 - 各地科技馆通过创意互动、古今融合与跨界联动推出新颖体验,如合肥科技馆的科学剧场和福建省科技馆的夜场活动吸引大量游客 [2] - 深圳科技馆80%的展项提供深度沉浸式体验,并推出国防科普路演、未来科技运动会等丰富项目 [2] - 青岛科技馆结合VR技术打造“水下考古学家”体验,成都科幻馆引入高精度复原机甲角色进行互动,实现虚实结合 [3] 政策与产业生态 - 2024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措施支持建设科技文旅示范项目,鼓励开发科技游产品,培育新业态 [5] - 文化和旅游部表示将坚持以文化创意、科技创新、产业融合激发新发展动能,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5] - 专家指出“文化+科技+旅游”融合是新质生产力在文化经济领域的体现,其可持续发展需在旅游场景、活动体验与商业模式上进行系统布局 [5]
国庆假期,科技游解锁新玩法
新华网· 2025-10-09 08:13
科技旅游市场需求激增 - 国庆中秋假期全国科技馆及科普场所客流量同比显著增长,例如四川科技馆客流同比增长约269%,中国宋庆龄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订单同比增长319% [1] - 中国科技馆日均客流接近3万人,共同印证科技游火爆景象 [1] - 福建省科技馆夜场活动首日线上线下参与人数超120万 [2] - 深圳科技馆开馆仅5个月便迎来第200万位观众,成为大湾区文旅顶流 [4] 科技旅游产品创新与体验升级 - 各地科技馆通过创意互动、古今融合与跨界联动推出寓教于乐的新奇体验,如上海机器人跳舞、南京机器臂操控、北京航母电磁弹射奥秘 [2] - 合肥科技馆科学剧场举办科技派对,包含纸屑跳舞、泡泡飘落等实验引起观众惊呼 [2] - 深圳科技馆80%展项提供深度沉浸式体验,包含宇宙探源漫游太空、人形机器人对话等项目 [2] - 四川成都科幻馆实现科幻IP虚实结合,游客可与高精度复原机甲角色互动合影 [3] - 青岛科技馆结合VR技术推出水下考古体验,让游客化身考古学家触碰百年文物 [3] 科技旅游对城市消费的拉动效应 - 西安科技馆长安云科艺潮趣生活节票务成交量与消费金额环比增长均超600% [4] - 四川科技馆票务成交量环比增长超过3000%,消费金额增长超1900% [5] - 福州科技馆票务成交量环比增长超900%,消费金额增长超1900% [5] - 科技游激活周边餐饮、文创、教育等多元消费,例如深圳科技馆通过优化服务配套每日可满足超3万人次餐饮休息需求 [4] 政策与产业生态支持 - 2024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措施支持建设科技文旅示范项目,鼓励开发科技游产品及培育科技+研学、科技+休闲等新业态 [5] - 文化和旅游部表示将以文化创意、科技创新、产业融合激发新动能,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5] - 行业专家指出文化+科技+旅游融合是新质生产力在文化经济领域的具象化,需通过系统布局构建全链条产业生态 [6]
加入机器人舞群 体验VR考古 拥抱科幻IP 国庆假期科技游解锁新玩法
科技日报· 2025-10-09 07:16
行业趋势 - 国庆中秋假期期间,全国科技馆及科普场所客流量同比显著增长,掀起科技游热潮 [1] - 四川科技馆客流量同比增长约269%,中国宋庆龄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订单同比增长319% [1] - 中国科技馆日均客流接近3万人,印证科技游火爆景象 [1] 活动与体验创新 - 各地科技馆通过创意互动、古今融合与跨界联动,推出寓教于乐的新奇体验 [2] - 福建省科技馆夜场活动“智趣AI幻夜奇旅”通过30余项互动体验,活动首日线上线下参与人数超120万 [2] - 深圳科技馆80%的展项提供深度沉浸式体验,并推出国防科普路演、未来科技运动会等项目 [2] - 青岛科技馆活动结合VR技术,让游客化身“水下考古学家”,实现历史与科技的对话 [3] - 科技馆活动旨在让高深科技可触可感,推动科普教育从“知识传授”向“素养培育”转型 [3] 消费与经济效益 - 科技游为城市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开辟消费新路径 [4] - 西安科技馆国庆期间票务成交量与消费金额环比增长均超600% [4] - 深圳科技馆开馆5个月迎来第200万位观众,大量游客激活周边餐饮、文创、教育等多元消费 [4] - 四川科技馆票务成交量环比增长超过3000%,消费金额增长超1900% [4] - 福州科技馆票务成交量环比增长超900%,消费金额增长超1900% [4] 政策与产业融合 - 政策支持科技游发展,2024年国务院办公厅文件鼓励开发科技游产品,培育新业态 [5] - 文旅部表示将坚持以文化创意、科技创新、产业融合激发新发展动能 [5] - “文化+科技+旅游”融合催生新的消费动能,被视为新质生产力在文化经济领域的具象化 [5] - 科技游可持续发展需要在旅游场景、活动体验与商业模式上进行系统布局,构建全链条产业生态 [5]
【晶采观察·解码“十四五”】新业态频涌现!文旅“玩”出科技感
央广网· 2025-10-01 09:23
行业发展趋势 - 文化和旅游部坚持以文化创意、科技创新、产业融合激发新发展动能,持续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1] - 智慧旅游对整个旅游经济的体量占比预计可能会超过三分之一[2] - 2025年暑期全国科技馆接待游客超过3000万人次[3] 科技赋能文旅的具体应用 - 景区推出AI机器人导览员提供景点讲解和特色表演[1] - 泰山、黄山等景区引入登山助力外骨骼设备帮助游客[1] - 千年古刹潭柘寺使用机器狗运输物资并与游客互动[1] - 百花山景区引入智能登山外骨骼机器人帮助游客轻松登顶[1] - 中国天眼景区通过模拟操作与VR观星让游客感受科技与自然交融[2] - 文化和旅游部推广36个智慧旅游解决方案、39个智慧旅游适老化典型案例及42个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2] 科技游兴起的驱动因素 - AI、VR、5G等技术赋能使“大国重器”以更直观方式走近观众,提升民族自豪感[3] - 伴随科技长大的年轻一代对科技感产品有浓厚兴趣,推动“研学游”火热[3] - 科技游是科技发展硬实力与文旅行业软实力的结合,公共服务如智能导览系统、无障碍设施和专业科普志愿者是关键桥梁[3]
免签扩容叠加“超级黄金周”,新老游客讲述“China Travel”新体验
环球时报· 2025-09-28 06:39
入境旅游市场总体趋势 - 2025年1至8月全国边检机关累计查验出入境人员4.6亿人次,其中外国人5126.8万人次,同比上升27.8%,免签入境外国人1589万人次,同比上升52.1% [4] - 中秋国庆“超级黄金周”期间入境游市场活跃,航空数据分析机构数据显示截至9月17日出入境航线机票预订量超140万张,日均机票预订量较去年同期增长约16%,入境航线机票预订量超74万张,日均预订量同比增长约16% [5] - 自2023年11月中国扩大72/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适用国家范围以来,“China Travel”成为趋势,不断优化的入境政策为全球游客赴华提供便利 [1] 主要客源国与目的地 - 国庆假期热门客源国包括韩国、日本、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英国、印度尼西亚、美国、俄罗斯和澳大利亚 [5] - 外国游客机票预订增幅最高的TOP10城市为合肥、泉州、贵阳、威海、呼和浩特、长春、太原、乌鲁木齐、南昌、沈阳 [5] - 最受外国游客欢迎的TOP10目的地是上海、北京、广州、成都、深圳、杭州、厦门、青岛、沈阳和昆明 [5] - 9月15日开始实施的对俄免签政策提振俄罗斯游客来华热情,最受俄罗斯游客欢迎的十大中国城市为北京、三亚、上海、广州、哈尔滨、成都、深圳、西安、张家界、杭州 [6] 旅游消费新倾向与模式 - 传统旅游模式升级,“小城游”、“科技游”成为亮点,外国游客不仅选择一线城市,也深度探寻“个性化”小城 [1][14] - 外国游客购买的纪念品从传统商品拓展为新潮科技产品、非遗手作等,消费方式更具烟火气,接近社区文化生活 [14][16] - 体验性增强,高铁、无人机送货等高科技受关注,不少外国游客会参观自动化工厂、观看自动驾驶测试 [16] - 阿拉伯国家部分游客到中国旅游寻找历史的回响与文化的连接点,特别是丝绸之路的陆上与海上遗迹,同时带着发展中国家之间相互借鉴的务实眼光观察中国现代化成就 [8] 旅游服务与便利化措施 - 为应对外国游客增长,部分城市推出多语种医疗服务等专项旅游接待服务以保障安全 [6] - 中国通过支付、通信、语言沟通、离境退税等一系列便利化措施提升外国游客旅行体验,外国游客认为中国的现代化程度和服务便利性远超预期 [10][13] - 外国游客可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如小红书获取旅行信息,利用其内嵌翻译功能及大众点评等App寻找地道餐厅和实用旅行工具 [12]
市集如何邂逅年轻人(纵横)
人民日报· 2025-09-24 06:12
行业趋势与消费者行为转变 - 消费者从青睐标准化商品转向更看重自我情绪需求的满足,消费需求不仅仅是买东西,还包括找共鸣、寻圈子和感受生活温度[1] - 情绪价值与文化体验成为驱动消费的新引擎,消费者逛市集的目的演变为描摹美好生活[2] - 年轻人逛市集购买的商品出现从快消品转向强调品质、科技感和工匠精神产品的趋势[2] 市集业态创新策略 - 行业探索深挖地域文化富矿以在市场竞争中独树一帜,例如北京王府井书店开展主题文化市集,江苏苏州双塔市集将评弹、昆曲等文化展演与现代业态融合[1] - 行业采用"文化+场景+体验"的模式持续创新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1] - 市集通过融合新科技提升体验感,具体形式包括推出机器人嘉年华、机器人书写对联、设置AI机器人围棋对战擂台等[2] 主题与场景开发 - 市集业态既可呈现多种商品的大集合,也可聚焦单一主题打造沉浸式游览体验[2] - 行业通过叠加特色主题深挖细分赛道,案例如长春电影节期间以电影、非遗、老字号为主题的市集,以及杭州在植物园举办的森林市集[2] - 市集作为休闲空间通过重塑消费空间来融合商业活力与文化质感[2]
“空中漫步”“人机互动”“天工开物”…… “玩着学”火爆出圈 暑期文旅“科技含量”十足
央视网· 2025-08-19 16:56
科技文旅项目创新 - 上海科技馆推出陨石打造的金箍棒互动装置 游客可触摸还原孙悟空大闹天空场景[1][3] - 全球首套陨石编磬"万籁寂"由20片陨铁切片锻造 音域跨越三个八度 可模拟星体碰撞声响[5] - 山东烟台"耕海1号"海洋牧场配备5D球幕电影 提供沉浸式海洋体验与海洋生物互动功能[8] 智能科技体验设施 - 武汉"光谷光子号"空轨线路实现全自动无人驾驶 提供270度观景与空中漫步体验[10] - 江苏太仓航空航天展示中心配备C919飞机剖面模型 提供AR/VR飞行模拟与机器人对话功能[12] - 大连科学梦数字艺术馆采用半球形穹顶巨幕 还原侏罗纪雨林生态与恐龙互动体验[16] 工业主题沉浸教育 - 南京钢铁行业博物馆展示3000年冶铁技术演进 包含热轧冷轧工艺实景演示[21] - 专业教育项目带领儿童探索侏罗纪恐龙生态与钢铁冶炼知识 结合实体设备互动[13][16] - "梅钢号"绿皮火车装置结合声光效果 演示现代钢铁冶炼技术与双碳环保理念[21]
感受中国科技创新速度和温度!暑期“科技游”持续升温 创新场景引领消费新热潮
央视网· 2025-08-19 15:59
科技文旅行业发展趋势 - 暑期中国各地科技游持续升温 融合科技元素和互动体验的文旅场所成为热门打卡地[1] - 高精尖技术集成于生活场景 科技游展现中国科技创新速度和温度[12] 上海科技馆创新展示 - 全球首个纯陨铁金箍棒亮相 游客可佩戴手套触摸真陨石还原孙悟空场景[3] - 全球首套陨石编磬"万籁寂"由20片精选陨铁切片锻造 音域跨越三个八度[3] - 展出全球最大石陨石雨吉林石陨石等珍贵样本[3] 空轨交通技术应用 - 武汉光谷光子号空轨为全国唯一开通运行线路 具备倒挂车厢和270度观景功能[5] - 采用全自动无人驾驶与飞轮储能技术 游客可自主设计未来列车[5] 沉浸式互动体验项目 - 山东烟台耕海1号海洋牧场配备5D球幕电影 实现与海洋生物沉浸式互动[11] - 江苏太仓航空航天中心提供飞机模拟驾驶舱 AR/VR交互及机器人对话体验[9] - 大连科学梦数字艺术馆打造侏罗纪雨林场景 支持屏幕触控拼合恐龙骨骼化石[9] 多元化科技主题展区 - 丛林探秘与天工开物等主题展区提供工业秘境探险体验[7] - 海洋牧场结合5D技术打造花样互动项目[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