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心

搜索文档
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不能绝对化,也不能把问题简单化
第一财经· 2025-06-27 11:08
心理咨询理论发展 - 学者杨文圣构建更适合中国文化的心理咨询理论"两仪心理疗法" 并出版专著《短程心理咨询的方法与艺术:两仪心理疗法的世界》[1] - 中国心理学长期依赖西方理论框架 目前出现用本土案例注解西方理论的现象 如"原生家庭"概念源自弗洛伊德理论[1] - 从《晏子春秋》案例显示 中国古代典籍已蕴含心理咨询技术 晏子通过占梦人对齐景公实施心理疏导取得显著效果[3] 原生家庭影响研究 - 原生家庭影响被分为五类:爱得太多/太少/苛刻/放纵/脆弱 但不能绝对化其作用 需考虑同辈/祖辈等复合因素[5] - 存在"原生家庭决定论"与"有限影响论"两派观点 清华大学彭凯平教授支持后者[5] - 案例显示当事人对原生家庭的叙述可能存在记忆偏差和主观加工 需警惕叙述真实性[6][7] 心理咨询行业实践 - 心理咨询师存在专业暴力风险 表现为机械套用理论框架而忽视个案特殊性[8][9] - 咨询师需保持"病病不病"的谦卑态度 主动承认技术局限并建议转介合适咨询师[9] - 咨询原则强调动态纠错机制 需将当事人反馈作为修正依据而非"阻抗"[11] 心理咨询对象特征 - 高校学生咨询问题呈现时代特征 涉及微信社交/抑郁症/就业焦虑/留学压力等新现象[12] - 人性问题具有普遍性 顶尖高校学生与普通人的心理困扰本质相通[12][13] - "空心病"案例显示价值观多元化的重要性 允许优秀个体选择平凡生活[13] 心理咨询方法论 - 强调生活常识的价值 反对学术封闭 主张从社会各阶层获取实践智慧[13] - 发展"普通人身份认知法" 通过观察生理特征消除对权威人物的心理压力[14] - 咨询技术需经实践检验 如与领导沟通的案例验证了身份认知法的有效性[14]
在线旅游开卷AI 从技术工具化到标准化共建
北京商报· 2025-06-10 22:50
在数字化浪潮与消费产业链重塑的双重驱动下,旅游业正从传统单一服务模式向跨产业融合的生态化体 系跃迁。伴随着消费者对旅游的需求从"功能满足"转向"体验驱动",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沉浸技术等 创新力量,重构旅游产业链的底层逻辑,一场围绕着技术、情感、生态的三重革命正在发生。在此背景 下,深蓝智库聚焦"旅游+"产业链重建,通过技术升级、场景创新、业态重构、服务升级、消费链条重 塑五大维度,寻路未来旅游。 2025年,在线旅游行业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AI竞速战。截至5月,包括同程旅行、飞猪、马蜂窝等在 内的平台均加速更新AI产品。今年,在线旅游平台均密集接入大模型Deep-Seek,试图在行程规划、智 能客服、供应链优化等领域抢占先机。为此,深蓝智库调研了业内多家主要在线旅游平台,并采访了多 位研究该领域的业内专家,围绕在线旅游企业角力AI总结出行业发展趋势,产品加速迭代、缩短用户 决策时间、AI取代在线客服、技术人才需求量大均成为新趋势,不过当下行业也面临技术不成熟、信 任度仍待提升等问题。业内专家认为,AI驱动的旅游业需突破"技术工具化"的初级阶段,呼吁政策层面 开放数据共享与标准共建,将成为下一阶段竞争的关键变 ...
从低调布局到主动进攻 美团酒旅开战大模型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06 19:08
美团创始人、CEO(首席执行官)王兴在今年的年报电话会上表示,美团在AI技术方面的策略始终 是"主动进攻"而非"被动防守"。他认为,每当有像AI这样颠覆性的技术出现时,唯一有意义的应对策略 并非捍卫已有的东西,而是要利用自身所拥有的一切资源去主动进攻。这是唯一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 旅游业进入AI时代 头部企业开战大模型 每经记者|赵雯琪 每经编辑|马子卿 对外一向神秘的美团AI(人工智能)再传新消息。 6月5日,美团首次公布美团旅行AI新进展,并发布国内首个面向酒店商家的AI工具"美团既白"。《每日 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美团既白"将主要从高效获客、长效经营、重塑服务三方面出发,帮助酒店从 业者从经验决策转向综合数据决策,提高客人入住环节满意度。 值得一提的是,一直以来,美团对于AI的策略都是默默落子布局,但是相比于其他互联网巨头的高调 发布大模型新产品,美团很少对外公开其AI业务的进展。不过今年以来,美团开始逐渐对外释放AI相 关的战略布局。 记者了解到,针对酒旅行业通行的人效问题,如新员工培训耗时较长,"美团既白"可将品牌门店的SOP (标准作业程序)、应急预案、服务标准接入AI大模型,提升一线服务响应 ...
马化腾投的仨博士,干到190亿了
创业家· 2025-05-31 18:15
公司发展 - 晶泰科技三位联合创始人自愿延长股票禁售期至2026年6月12日,推迟套现时间[3] - 公司近期以2.5亿元现金收购四维医学90%股权,进入远程心电图诊断服务领域[5] - 截至5月29日收盘,公司市值为190亿港元[6] 关键人物 - 董事长温书豪持股80,993.85万股,最新薪酬4,910.40万元[4] - 执行董事赖力鹏持股12,012.98万股,薪酬2,280.50万元[4] - 执行董事马健持股22,724.20万股,薪酬3,017.20万元[4] 融资情况 - 2月下旬以每股6.1港元配股融资20.88亿港元[27] - 此前一个月内已融资11.3亿港元,两次合计32亿港元[27][29] - 融资规模超过2023年6月IPO募集的10亿港元[29] 业务模式 - 基于量子物理、AI和机器人技术提供药物研发解决方案[32] - AI设计分子和实验,机器人执行实验,效率比人力提升1-2个数量级[33] - 全球前20大药企中16家是其客户[14] - 参与辉瑞新冠特效药Paxlovid研发[13] 财务数据 - 月均现金消耗4810万元,现有资金可维持65个月运营[35][36] - 新增32亿港元融资可支持约10年运营[37] - 2023年智能机器人解决方案收入同比增长88%,占比达60%[49] 战略布局 - 通过收购四维医学获取1200万条心电诊断数据[19] - 计划构建"检测-诊断-治疗"全周期健康管理闭环[21] - 业务扩展至材料科学、农业、消费品等领域[40] - 2023年8月与协鑫签订5年10亿元新能源订单[48] 发展历程 - 早期获腾讯A轮投资,目前腾讯持股10.94%[11] - 通过辉瑞盲测进入其供应链[12] - 2023年达到商业化公司收入门槛(2.5亿港元)[43]
同程旅行(00780.HK):毛利率大幅提升 AI赋能内部提效+付费转化
格隆汇· 2025-05-27 10:31
业绩表现 - 2025Q1实现收入43.77亿元,同比增长13.2% [1] - 经调整EBITDA达11.59亿元,同比增长41.3% [1] - 经调整净利润为7.88亿元,同比增长41.1% [1] - 毛利率提升至68.8%,同比增加3.8个百分点 [1] - 经调整净利率18.0%,同比提升3.6个百分点 [1] 业务板块 - 核心OTA业务收入37.9亿元,同比增长18.4% [1] - 住宿预订收入11.9亿元,同比增长23.3%,国际酒店间夜量同比增长超50% [1] - 交通票务收入20亿元,同比增长15.2%,国际机票量同比增长超40% [1] - 其他业务收入6.03亿元,同比增长20%,艺龙酒店科技平台在营酒店近2500家 [1] - 度假业务收入5.85亿元,同比下降11.8% [1] 用户数据 - 月均付费用户4650万人次,同比增长9.2% [2] - 年付费用户2.47亿人,同比增长7.9% [2] - 12个月服务人次19.6亿,同比增长7.3% [2] - 每用户平均收入72.2元,同比增长25.6% [2] - 非一线城市注册用户占比超87% [2] 会员与AI - 新增最高等级黑卡会员,提供超50项权益 [2] - 接入DeepSeek后推出DeepTrip并升级"程心"大模型 [2] - AI辅助代码编写减轻员工20%工作量 [2] - 旅智科技可帮助部分酒店人力成本降低30% [2] 战略发展 - 4月17日收购万达酒管100%股权,补齐中高端酒店运营管理空缺 [1] - 火火联程产品预订量同比增长22%,空空联程增长44% [1]
同程旅行年服务人次达19.6亿 首季营收43.8亿增13.2%
长江商报· 2025-05-26 09:10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江楚雅 在大众旅游需求释放、AI技术革命及全球化布局的三重驱动下,同程旅行(00780.HK)业绩稳定增 长。 5月23日,同程旅行发布2025年一季度业绩报告。财报显示,同程旅行一季度实现营收43.77亿元,同比 增长13.2%;经调整EBITDA(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达11.59亿元,同比增长41.3%。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同程旅行"交通+住宿+度假"三大业务协同发展齐增长。随着旅行成为更多普通 人的日常,同程旅行的年服务人次达到19.6亿,年付费用户(APU)更是创下历史新高,达2.47亿。 三大业务协同发展 同程旅行"交通+住宿+度假"三大业务协同发展, 2025年一季度,公司的核心业务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用户规模与消费频次双双创下新高。 同程旅行通过"产品创新+本地化运营",推动国际业务高速增长,成为业绩增长的重要引擎。 财报显示,同程旅行一季度实现营收43.77亿元,同比增长13.2%;经调整EBITDA(税息折旧及摊销前 利润)达11.59亿元,同比增长41.3%。 而公司的国际机票销量同比增40%,空铁联运覆盖全球,推出国际机票一站式包车服务,提供中文司 机、 ...
科技赋能文旅经济,AI助力企业重塑核心竞争力
财经网· 2025-05-22 16:27
行业变革 - 人工智能技术正在深刻重塑文旅行业格局,为OTA平台和酒店行业注入新的活力与发展契机 [1] OTA平台AI应用 - OTA平台通过AI技术突破传统盈利模式瓶颈,实现从"广撒网"营销向精准营销转变,提升营销效率与投入产出比 [2] - 飞猪推出的AI产品"问一问"通过多智能体协作,基于专有数据为用户提供真实可用的旅行方案,包含交通、酒店、景点等全方位规划 [3] - 智能客服在OTA平台应用显著,Booking的智能客服采用神经网络机器翻译系统,携程机器人客服处理业务占机票预订客服总量近40% [4] - 同程旅行接入DeepSeek,实现从"AI推荐"到"AI决策执行+预订执行"闭环,用户通过自然对话即可完成行程规划与预订 [5] 酒店行业AI应用 - AI技术深入酒店行业核心场景,包括服务响应、客房管理、收益策略等,提升效率并优化成本 [5] - 希尔顿推出AI客服"小希",提供7*24小时一站式旅行咨询服务,涵盖酒店信息、行程安排等 [6] - AI与物联网结合实现客房预防性维护,首旅如家通过智能传感器优化能源使用,四季酒店"AI客房管家"降低能源消耗18%,提升续住率12% [7] - AI重新定义酒店收益管理,通过深度学习市场动态实现精准定价与库存优化 [7] 行业专家观点 - AI帮助旅游企业高效分析游客偏好,推送个性化产品,提升营销转化率,并通过生成功能增强宣传视觉冲击效果 [8]
晶泰控股拟2.5亿元收购四维医学90%股权 标的业绩承诺或低于2024年水平
长江商报· 2025-05-14 07:15
收购交易 - 公司全资附属公司以2 5亿元收购四维医学90%股权 交易完成后四维医学将成为间接非全资附属公司 [1] - 收购对价以现金方式结清 根据四维医学2024年未经审计财报 其收入为3961万元 净利润为525万元 [1] - 此次收购使四维医学全部股权的市销率为7 0倍 市盈率达52 9倍 [1] - 董事会认为交易对价符合与业务相似的五家上市公司比较数据 公平合理 [1] 业绩承诺 - 卖方及担保人承诺四维医学2025年上海地区主营业务收入不低于2700万元 低于其2024年全年收入 [2] 标的公司背景 - 四维医学成立于2008年 前身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医学信息远程监测研发中心 上海交大仍持有10%股权 [2] - 公司是国内最大规模远程心电图诊断服务解决方案企业 业务涵盖心电图 远程超声影像诊断 AI远程诊断创新 [2] 收购方背景 - 公司由三位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学家于2015年创立 专注于AI制药领域 [2] - 2024年6月在港交所上市 构建基于量子物理 AI赋能和机器人驱动的创新型研发平台 [2] - 公司已连续5年亏损 2020-2024年归母净利润累计亏损达77 41亿元 2024年亏损15 17亿元 [2] 股价表现 - 公司股价在2024年9月10日至11月19日期间暴跌74% [3] - 截至2025年5月12日收盘 股价报4 78港元/股 单日涨幅3 24% [3]
深蓝智库2025|被AI重塑的在线旅游:人才、大模型与流量入口三战齐发
北京商报· 2025-05-12 17:32
行业趋势 - 2025年在线旅游行业掀起AI竞速战,包括同程旅行、飞猪、马蜂窝等平台加速更新AI产品,密集接入大模型DeepSeek,在行程规划、智能客服、供应链优化等领域抢占先机 [1] - 行业发展趋势包括产品加速迭代、缩短用户决策时间、AI取代在线客服、技术人才需求量大,但面临技术不成熟、信任度待提升等问题 [1] - AI驱动的旅游业需突破"技术工具化"初级阶段,政策层面开放数据共享与标准共建将成为下一阶段竞争关键变量 [1] 产品迭代 - 所有在线旅游平台均接入DeepSeek,AI产品迭代速度加快,平均每1-2个月优化或升级一次 [3] - 马蜂窝上线自研AI旅行助手"AI小蚂",全量接入DeepSeek并集成垂直精调模型,飞猪"问一问"、途牛"AI助手小牛"也在一个月内相继上线 [3] - 飞猪"AI行程助手"为行业首个融合多个大模型的AI产品,集成DeepSeek-R1及阿里云通义千问主力模型 [3] 用户决策优化 - AI产品帮助游客缩短决策时间,完善行程线路规划、制定旅行攻略,部分平台训练出"预算管理师"功能 [6] - 马蜂窝"AI小蚂"将用户浏览时长从62.5分钟(新疆)或90.4分钟(澳大利亚)缩短至几分钟,利用上亿用户游记和6300万POI数据库 [6] - 飞猪"问一问"的"预算管理师"汇总核算费用并输出完整方案,包含机票、酒店、景点、餐饮建议及带娃注意事项 [7] 技术投入与人才需求 - 算法工程师、AI产品经理等技术岗位需求激增,薪资达2-5万元/月,携程、同程旅行等企业积极招聘 [9] - 携程2024年Q4产品研发费用34亿元(同比+16%),全年131亿元(同比+8%),占净营收25% [9] - 同程旅行2024年服务开发开支20亿元(2023年18.2亿元),主要因信息科技雇员人数增加 [9] AI应用局限性 - AI短期内仅能取代简单工种(如在线客服),复杂事务处理和个性化服务仍需人机协作 [12] - 途牛研发负责人指出AI在快速响应、个性化推荐、高效预订上有优势,但精确性需提升 [12] - 旅游定制师场景中,AI可辅助生成攻略方案,但无法替代人类有温度的面对面服务 [13] 未来竞争格局 - 业内专家预测未来是高频打低频的商业逻辑,内容平台(抖音、小红书)与供应链平台(携程、同程)各具优势 [15] - 通过AI产品提高服务频次可能改变旅游低频属性,政策与资本均看好AI在旅游行业的应用前景 [15]
晶泰控股(02228)收购源自上海交大的盈利AI医疗公司90%股权,打造中国版 Tempus AI ——AI医疗与AI制药双轮驱动,构建“远程医疗-智能诊断-AI制药”闭环生态
智通财经网· 2025-05-12 08:31
公司收购与战略布局 - 晶泰控股以2 5亿元收购上海四维医学科技90%股权 剩余10%股权由上海交通大学持有[1] - 收购后四维医学将作为子公司支撑公司在AI医疗领域的重要业务板块并赋能新药研发业务[1] - 公司将整合临床 分子 影像等多维度数据以支持心血管类创新药及功能性健康产品研发[2] - 计划与地区合作伙伴联手拓展东南亚等海外市场推动全球医疗资源普惠化[2] - 公司将打造AI医疗和AI制药双轮驱动模式实现"检测-诊断-治疗"全周期健康管理生态闭环[7] 行业市场分析 - 心血管疾病占我国城乡居民总死亡构成超过45% 每5例死亡中2例死于心血管疾病[3] - 我国每年至少有2 5亿人次做心电图检查 市场规模达210亿元 其中远程心电检测市场规模2022年达100亿元[3] - 基层医疗机构普遍面临心电诊断专业医师短缺问题 心电图与超声医生队伍存在巨大缺口[3] - 全球医疗AI市场快速扩张 AI赋能的远程诊断和健康管理工具迎来历史性市场机会[3] 政策支持 -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鼓励开展远程医疗和健康管理服务[4] - 政策推进"互联网+"人工智能应用服务 实现个人健康实时监测与疾病预警[4] 四维医学业务概况 - 四维医学成立于2008年 前身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医学信息远程监护研发中心[5] - 已与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新华医院 同仁医院合作建立第三方远程医疗诊断中心[5] - 服务覆盖中国16个省市逾1 700家医疗机构 常规心电图单项年诊断量突破160万人次[5] - 拥有50余位资深医学专家团队 老客户续约率超过95% 合作超5年客户占比达80%以上[6] 技术整合与未来发展 - 公司将基于四维医学积累的1 200万条结构化心电诊断数据开发更高精度AI辅助诊断系统[6] - 计划通过数据积累与算法迭代提升诊断效率 优化治疗成本 并拓展个性化诊疗服务至更广泛市场[6] - 将构建数字化临床基础设施 利用心血管真实世界大数据提升研发平台靶点与疗效验证能力[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