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空天·灵眸
icon
搜索文档
逐梦星辰 中国商业航天进入“加速轨道”
金融时报· 2025-06-27 09:55
商业航天产业特点 - 商业航天产业具有新技术、新要素、新产业三大特点,既是技术的革命式突破,又是生产要素的创新配置,同时能带来产业深度转型升级 [1] - 商业航天作为新质生产力,不断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 [1] - 商业航天在推动产业升级、带动相关产业重塑新动能方面,凸显出以自主技术创新撬动市场培育和产业发展的潜力 [1] 技术突破与创新 - 银河航天生产的柔性太阳翼轻薄、柔软,可以在火箭里进行折叠装载,使得火箭一次能够承载多块太阳翼,适合卫星大批量堆叠发射 [2] - 2023年7月23日,银河航天灵犀03星成功发射,成为我国首款使用柔性太阳翼的卫星,同时也是我国首次在轨对多星堆叠发射技术进行验证 [2] - 蓝箭航天自主研制的"朱雀二号"遥二火箭发射成功,成为全球首款成功入轨的液氧甲烷运载火箭 [3] - 银河航天已成功发射25颗技术先进的卫星,包括全球首颗高频低轨毫米波卫星、我国首次批量研制的低轨宽带通信卫星等 [5] 产业链与供应链发展 - 银河航天的合作伙伴从2018年的100多家增长到如今的超过1300家,供应链涵盖精密加工、铸造、电子集成、能源、机电、材料等领域,其中一半以上是中小企业 [4] - 传统轴承类工业品制造企业通过商业航天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迁移,实现了生产技术的更新迭代,研发高附加值产品,并开辟了新的业务线 [4] - 北京已有商业航天领域高新技术企业超300家,涵盖了运载火箭、卫星制造、地面站及终端设备、卫星应用服务全产业链 [4] 政策支持与资本投入 - 2015年《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5年)》出台,推动商业航天从技术探索迈入规模化、产业化、生态化的发展新阶段 [1]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新培育一批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商业航天、北斗应用、新型储能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3] - 2024年北京市共完成蓝箭航天、星河动力等7家企业的投资决策,投资金额10亿元 [4] 卫星应用与星座建设 - 北京已累计发布10多个商业卫星星座的建设规划,银河航天成功发射8颗低轨宽带通信卫星,构建起我国首个低轨宽带通信试验星座"小蜘蛛网" [3] - 中科星图联合空天院集成国内首款遥感垂域大模型"空天·灵眸",实现数字地球海量信息深度挖掘,可在线完成分钟级天临空地海多圈层信息精准智能分析和计算 [3] - 银河航天正在加速手机直连卫星的研发,已经成功研制并发射两颗具备手机直连功能的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星 [5]
低成本、更高效率,北京商业航天叩问苍穹
中国经济网· 2025-06-20 16:54
由于汇聚了多学科顶尖成果,航天业通常被称为当今世界最前沿、最复杂的高精尖技术集成领域。一枚商业火箭从设计、生产再到发射,需要攻破大量技 术难关。 数据显示,北京拥有商业航天领域高新技术企业超300家,商业航天百强企业、上市企业和独角兽企业均占全国半数以上。根据智库发布的"2024中国商业 航天企业百强"榜单46家在京,占据全国近半壁江山。北京的商业航天,涵盖了运载火箭、卫星制造、地面站及终端设备、卫星应用服务全产业链,产业 链条国内最全,且"南箭北星"格局已经初步形成。(经济日报记者 王轶辰 乔金亮) 凭借着更低成本、更高效率的优势,星河动力已经成为国内首家实现连续、稳定发射成功的民营火箭公司。 像星河动力这样的头部航天企业,北京还有不少。北京是我国航天事业的发源地,核心研发单位占全国50%以上,拥有大部分国家航天大型研发配套基础 设施和专业型技术人才。目前,北京商业火箭公司在火箭发射、卫星研制、测运控与数据应用方面创造了新的纪录。 在火箭发射方面,可重复火箭研制取得突破,蓝、箭航天完成10公里级垂直起降飞行试验;一次性火箭进入常态发射阶段,2024年商业火箭共发射12次, 约占当前全国发射任务五分之一,中科 ...
“群星”闪耀 北京商业航天产业集群加速升空
中国新闻网· 2025-06-19 07:50
(活力中国调研行)"群星"闪耀 北京商业航天产业集群加速升空 中新网北京6月18日电 (记者 吕少威)记者连日来跟随2025年"活力中国调研行"北京市主题采访活动走进 商业航天企业。记者了解到,北京在商业航天领域,创新资源丰富,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产业基础国内 领先,"南箭北星"格局初步形成。未来将持续从核心瓶颈技术攻关、高能级创新平台、重大项目投资招 引、产业布局优化、央地协同、国际合作等方面统筹发力,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商业航天创新发展高 地。 拥有商业航天领域高新技术企业超300家 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北京是我国航天事业的发源地,核心研发单位占全国50% 以上,拥有大部分国家航天大型研发配套基础设施和专业型技术人才。目前,北京商业航天公司在火箭 发射、卫星研制、测运控与数据应用方面创造了新的纪录。 在火箭发射方面,可重复火箭研制取得突破,蓝箭航天完成10公里级垂直起降飞行试验;一次性火箭进 入常态发射阶段,2024年商业火箭共发射12次,约占当前全国发射任务五分之一,中科宇航入选我国轻 舟货运飞船主选火箭,星河动力十日内成功三连发。 在卫星星座方面,北京已累计发布10多个商业卫星星座的 ...
探访银河航天:已发射25颗卫星,含国际首例
新京报· 2025-06-18 14:41
当前,太空基础设施建设正在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引擎。记者从"活力中国调研行"北京市主题采访活 动中获悉,目前,北京拥有商业航天领域高新技术企业超300家,"南箭北星"格局已经初步形成。 作为北京商业航天领域的独角兽企业,银河航天已经发射了自主研制的25颗技术先进的卫星,涵盖通 信、遥感等多个种类,不断助力我国太空基础设施建设。 通信:已发射两颗具备手机直连功能的技术试验星 "我们将在后续的SAR卫星研制项目上给SAR卫星增加AI功能,例如自主轨控、自主规划、星上智能处 理与AI检测识别等功能。"段晓说,卫星的AI能力越来越强,能减小地面的运控压力,客户的需求直接 从星上处理完再传输下来,数据量就会小很多,甚至今后可以通过便携的接收终端随时随地接收,提高 效率。 根据欧洲空间政策研究所(ESPI)报告,预计到2040年,全球太空经济的价值将达到1万亿美元,而太 空对更广泛的经济和社会的价值预计将达到约7.9万亿美元。 截至目前,全球在轨卫星数量超过11000颗,其中大部分是低轨通信卫星,呈现出星座化、规模化、低 成本化、低轨化的特点。这背后是商业航天力量引领的航天技术突破与成本骤降。 银河航天自2018年成立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