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直连卫星

搜索文档
国信通信卫星互联网专题四:民营火箭亟待突破,手机直连与激光通信未来可期
国信证券· 2025-07-14 15:5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优于大市(维持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全球卫星互联网建设加速,星链领先行业,我国加速推进,相关商业模式和技术瓶颈亟待突破 [2] - 手机直连亟待规模应用,激光通信未来可期,我国民营火箭企业有望在关键领域突破 [3][4] - 我国商业航天加速发展,市场空间广阔,建议关注民营火箭公司相关产业链及卫星互联网通信载荷、地面终端供应商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2025年全球卫星互联网建设加速 - 卫星通信是6G重要组成,全球资源争夺激烈,我国需加快建设 [10][11] - 多个国家和企业推动卫星互联网发展,美国Starlink领先,我国规划三个星座并开始部署 [14][16][40] - Starlink成功因素包括低成本、产业化能力强,应用场景丰富,技术持续迭代,终端产品升级 [23][27][30][33] - Starlink全球扩展面临监管挑战,我国卫星互联网有发展空间 [37] - 我国卫星互联网市场规模有望达千亿元,低轨通信卫星市场规模将突破500亿元 [50] 手机直连亟待突破,激光通信未来可期 - 手机直连卫星成为核心突破点,获政策支持,是运营商“走出去”重要路径 [56][57] - 手机直连卫星有三种技术路线,各有优劣,应用场景从C端向B端、物联网拓展 [60][61][87][92] - 激光通信有望成为6G星地融合重要基石,我国已实现400Gbps级在轨星间高速激光通信验证 [96][106] 民营火箭公司快速发展,不断突破新技术 - 火箭推进系统核心是发动机,可回收液体火箭要求发动机具备高推重比等能力 [124][125] - SpaceX火箭领先,我国长征系列向可重复使用迈进,民营火箭公司快速成长 [128][146][148] - 蓝箭航天液氧甲烷布局领先,可回收火箭加速推进,中美可复用火箭对比,国产路径加速追赶 [150][153][154] - 我国多地发射场体系初具规模,为低轨部署提供支撑,民营火箭市场空间广阔 [162][169] 投资建议 - 卫星互联网产业链包括上游、中游、下游,涉及众多公司 [175][176] - 建议关注民营火箭公司相关产业链,以及卫星互联网通信载荷、地面终端供应商 [4] - 手机直连卫星核心技术是相控阵及波束成型,卫星激光通信核心技术是光束对准、热控及误码率 [181][186] - 介绍天兵科技、星河动力、中科宇航等民营火箭公司发展情况及2025年发射计划 [190][193][196][205]
探访银河航天:已发射25颗卫星,含国际首例
新京报· 2025-06-18 14:41
太空经济与商业航天发展 - 预计到2040年全球太空经济价值将达到1万亿美元,对更广泛经济和社会的价值预计达7.9万亿美元 [2] - 全球在轨卫星数量超过11000颗,大部分是低轨通信卫星,呈现星座化、规模化、低成本化、低轨化特点 [2] - 北京拥有商业航天领域高新技术企业超300家,"南箭北星"格局初步形成 [1][8] 银河航天技术突破 - 已成功发射25颗自主研制卫星,涵盖通信、遥感等多个种类 [1][2] - 发射全球首颗高频低轨毫米波卫星、我国首次批量研制的低轨宽带通信卫星、首颗使用柔性太阳翼的平板可堆叠卫星 [2] - 成功研制并发射两颗具备手机直连功能的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星 [3] - 研制国际上首颗多星编队SAR卫星,采用"1主星+3辅星"四星车轮式编队 [4][5] 卫星技术创新 - 灵犀03星采用平板构型,可实现一箭几十星高效发射,使用厚度仅1毫米的柔性太阳翼 [6][7] - 柔性太阳翼具有包络小、重量轻、模块化特点,新一代可像纸一样卷起来 [7] - 计划为SAR卫星增加AI功能,包括自主轨控、自主规划、星上智能处理等 [5] 北京商业航天产业布局 - 商业航天百强企业、上市企业和独角兽企业占全国半数以上 [8] - "南箭"聚集全国70%以上商业火箭整箭企业,"北星"形成全国卫星制造产业链最全聚集区 [8] - 2024年商业火箭发射12次,约占全国发射任务五分之一 [9] - 累计发布10多个商业卫星星座建设规划,构建首个低轨宽带通信试验星座"小蜘蛛网" [9] 未来发展方向 - 力争2026年实现可重复使用火箭入轨回收复飞,布局超重火箭研制 [10] - 突破低成本超高速星间激光通信、大口径空间展开式天线等核心技术 [10] - 开展算力星座原理试验星研制和组网研究,协同现有通信、导航、遥感星座 [11] - 推动商业卫星服务在应急救灾、自然资源监测、手机直连通信等领域的应用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