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纳米级
icon
搜索文档
博迁新材: 江苏博迁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社会责任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2 00:48
公司治理 - 公司建立了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组成的治理框架 形成权力机构、决策机构、监督机构和管理层之间权责明确、运作规范的相互协调和相互制衡机制 [4] - 报告期内董事会由9名董事组成 包括1名女性董事和3名独立董事 董事会成员覆盖化工、会计、法律等多元领域 [4] - 报告期内召开股东大会4次、董事会会议8次、监事会会议8次 董事出席率100% [4] - 公司制定《反舞弊管理制度》和《举报、投诉管理办法》 建立反商业贿赂培训机制 2024年签署廉洁承诺书的员工达904人 签署反贿赂承诺书的供应商达61家 [7][8] 创新研发 - 公司专注于电子器件用超细纳米金属材料研发 采用常压下物理气相冷凝法(PVD)制备技术 填补国内该技术产业化空白 [2] - 截至2024年底拥有有效授权专利164项 其中境内专利140项(包括发明专利) 2024年新申请专利20件(发明专利13件) [1][11] - 2024年研发投入5,017.94万元 占营业收入比例5.31% 研发人员135名占员工总数14.93% [10][11] - 与中科院宁波材料所、上海交通大学等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 承担江苏省战略新兴产业发展专项等重大科研项目 [11][12] 产品质量 - 实施ISO 9001和IATF 16949质量管理体系 建立从原材料采购到成品检验的全生命周期质量控制体系 [9] - 配备行业领先检测设备 对每批次粉体产品进行外观、粒度、纯度、比表面积、松装密度等全项目检验 [9] - 2024年通过客户验厂审核 QPA与QSA评分均超90分 获得江苏精品认证 [10] - 建立客户投诉分级响应机制 一般投诉5个工作日内解决 严重投诉2小时内响应并升级至管理层 [10] 智能制造 - 子公司广新纳米建成省级电子专用高端纳米金属材料智能工厂 集成ERP、MES、WMS等系统实现全过程数据链管理 [12] - 通过数字化改造实现生产效率提升、运营成本降低、产品研制周期缩短和不良率下降 [12] - 部署网络行为管理系统和核心防火墙 实施数据加密分级管理 所有工作资料全盘加密并嵌入盲水印追溯 [12] 绿色生产 - 2024年光伏年发电量超336万千瓦时 宿迁基地年度能耗较目标节约151.98万千瓦时 宁波基地节约560.8万千瓦时 [2] - 荣获省级绿色领军企业称号 子公司获评省级绿色工厂和省级节水型企业 [2] - 采用物理法制备技术 生产过程氮气和冷却水循环回收利用 资源利用率高且环境友好 [10] 产品应用 - 主要产品包括纳米级、亚微米级镍粉和铜粉、银粉、银包铜粉、合金粉 广泛应用于电子元器件、新能源及半导体领域 [2] - 产品助力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通信设备等领域实现轻量化、小型化突破 加速推进储能材料及贵金属替代产品验证 [1][2] - 作为唯一起草单位制定我国第一部电容器电极镍粉行业标准 成为全球高端金属粉体市场重要供应商 [2] 人才发展 - 实施一人一薪薪酬策略和多通道晋升体系 与国内知名研究所共建研究生实习基地并设立年度博迁奖学金 [2] - 2024年组织反腐培训超200人次 建立举报人保护机制严禁打击报复 [8] - 通过线上线下培训强化董监高合规意识 报告期内组织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参加合规系列培训 [5] 客户服务 - 建立覆盖售前、售中、售后的全流程客户服务体系 制定销售管理制度、顾客满意度调查控制程序等标准化文件 [10] - 定期开展客户满意度调查并形成分析报告 针对客户需求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 [10] - 坚持负责任营销理念 确保所有营销活动真实透明 严格遵循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 [10] 荣誉资质 - 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江苏省示范智能车间、江苏省企业技术中心等多项荣誉 [10][11] - 子公司广新纳米获评宁波市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和浙江省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 [10][11] - 2019年被认定为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2023年升级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 [11]
博迁新材: 江苏博迁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2 00:35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业绩表现强劲,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8.30%至5.19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93.34%至1.06亿元,主要受益于MLCC行业需求增长及产品结构优化 [2][6] - 行业层面,AI技术迭代、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及消费电子需求复苏推动MLCC市场稳健增长,尤其在高容、微型化及车规级产品领域需求旺盛 [3][4][5] - 公司核心竞争力体现在技术研发(拥有185项专利)、产品质量控制体系及与头部客户的长期合作关系,同时通过智能化生产和绿色制造提升运营效率 [10][11][12][13]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5.19亿元,同比增长18.30%,主要因MLCC需求增加及销售产品结构改善 [2][6] - 净利润1.06亿元,同比增长93.34%,因主营业务持续向好且成本控制有效 [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21亿元,同比下降34.80%,因原材料采购支出大幅增加 [2][14] - 总资产18.93亿元,同比增长7.89%,货币资金增长25.99%至1.22亿元 [2][14] 行业动态与市场需求 - 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预计达12.4亿部(同比增长0.6%),其中AI手机渗透率达40.7%,推动高容MLCC需求 [3] - AI服务器市场规模同比增长46.7%,占全球服务器市场近50%,带动高阶MLCC用量提升 [3] - 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40.3%,占汽车总销量44.3%,车规级MLCC需求因电动化及ADAS系统渗透而增长 [4][5] - MLCC技术向小型化(如0805尺寸)、高耐压及高容化发展,头部厂商如三星电机和村田持续推出新品 [5] 公司业务与战略 - 主营业务为电子专用高端金属粉体材料(镍粉、铜粉、银包铜粉等),其中镍粉和铜粉主要用于MLCC生产 [3][6] - 研发重点包括镍基产品分级工艺优化、银包铜粉低银含量迭代及铜基产品抗氧化性提升 [7][8] - 智能化制造获"省级先进级智能工厂"认证,通过全流程智能化生产线提升效率 [9] - 子公司广新纳米获"宁波市生态环境绿色友好双十佳",注重绿色生产和ESG管理 [9] 投资与资产状况 - 长期股权投资大幅增长至7380万元(同比增加11,721.98%),因新增对沪创医疗等公司的投资 [14][15] - 衍生品投资以套期保值为目的,报告期实际损失166.59万元,用于控制外汇风险 [16] - 货币资金1.22亿元,受限资金仅1.76万元(ETC保证金及诉讼冻结) [14] 研发与技术创新 - 研发费用2313万元,同比增长7.50%,聚焦金属粉体材料性能优化及工艺迭代 [2][6] - 拥有185项有效专利(境内148项,境外37项),主导制定电容器电极镍粉行业标准 [11][12] - 通过IATF-16949等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产品质量获国际头部客户认可 [12][13] 客户与市场风险 - 前五大客户销售收入占比78.79%,客户集中度较高,存在依赖头部客户的风险 [19] - 原材料价格波动(如镍、铜、银)可能影响生产成本和毛利率 [20] - 存货规模2.82亿元,存在跌价风险,但主要客户信誉度高,应收账款坏账风险较低 [21] 公司治理与承诺 - 实际控制人、董事及高管均履行股份限售承诺,无违反承诺情况 [23][24][25][26][27][28] - 报告期内无利润分配或资本公积金转增计划 [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