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综艺节目
icon
搜索文档
第二届上海合作组织国家电视节发布40余项视听领域合作成果
快讯· 2025-07-16 15:16
7月16日,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陕西省人民政府、上合组织秘书处共同举办的第二届上海合作组织国 家电视节在陕西西安开幕。电视节通过并发布《2025上海合作组织国家电视节共同宣言》,上合组织国 家合作制作的纪录片、综艺节目等40余项视听领域合作成果也在电视节期间发布。(新华社) ...
从暨大走向南洋的文化传播者
人民日报· 2025-07-11 06:52
这种"活态传承"让中文教育超越语言本身,从必修课变为文化盛宴,也成为连接中马的情感纽带。学生 成绩连年全A,校长陈顺成称赞她"撑起了学校中文教育的半壁江山"。 余薇君的课堂是马来西亚中文教育的缩影。"中文是开启新世界大门的钥匙。"她说,许多学生的父母是 商人或专业人士,他们深知中文在国际舞台上的重要性。余薇君的创新教学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能 力,更激发了他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创办于1906年的暨南大学被誉为"华侨最高学府"。自华侨教育起步以来,学校为马来西亚培育了大量各 行各业的优秀人才。 暨南大学是中国最早在马来西亚招生的高校之一,也是中国高校中接收马来西亚学生最多的高校之一。 目前就读于暨南大学的马来西亚学生约200名。一代代从暨南大学走出的马来西亚学生以专业知识为 梭,在中华文明与南洋文化的经纬间,织就了一条生生不息的文化之路。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在马来西亚斯里吉隆坡国际中学的课堂上,教师余薇君将《静夜思》的平 仄化作音符,以吟唱的方式教授学生古老的诗句。美妙的诗句插上翅膀,背负着乡愁穿越时空。 余薇君的课堂从不局限于课本。为了帮助马来西亚学生更加了解中国文化,这位执教19年的暨南大学校 ...
从一首改编歌曲引发的争议说起(锐见)
人民日报· 2025-06-17 06:13
青年文化表达与网络文艺生态 - 音乐综艺节目中年轻歌手对《李白》的改编引发社交媒体热议,改编版强化电子国风特色并加入游戏梗念白,形成两极分化的公众评价[1] - 互联网时代年轻人音乐审美从"听音乐"转向"听自己",更注重音乐与自身关联性而非单纯艺术性,音乐成为情感调色盘[1] - 文艺作品价值实现转变为创作者、观看者与平台共同作用的结果,艺术成为情绪、态度、情感的多元载体[2] 互联网时代的审美碰撞 - 短视频、直播、AIGC普及降低创作门槛,弹幕和二创等形式推动文艺接受形式多元化,加剧不同代际间的审美评价碰撞[2] - 年轻观众形成"生活即文艺"的认知习惯,通过文艺创作和接受表达自我,其寄托的生活态度与价值观念需要行业正视[2] - 数字广场中不同文化诉求用户的情感错位直接表现为文艺领域的审美交锋,行业应通过对话寻求共生而非强行统一标准[2] 青年文化的发展路径 - 青年文化表达本质是世界观形成过程中的自我定位探索,呈现从解构到重构的转变特征[3] - 行业需平衡包容与引导,既要保持青年文化活力,又要推动其精神升华和价值沉淀[3] - 青年表达需完成从"爽一下"的表层快感到"立得住"的持久价值转化,实现情感抒发到自我建构的成长[3]
山东高新技术赋能大视听产业 预计2027年营收达2000亿元
中国新闻网· 2025-05-14 16:34
大视听产业发展规划 - 山东省计划到2027年培育重点视听企业300家以上,建成省级视听产业基地20个以上、国家级基地2个以上,实现大视听产业年营业收入2000亿元[1] - 2024年山东省大视听产业总收入约1300亿元,同比增长11.6%[1] - 大视听产业被定义为以视听内容为核心,涵盖内容生产、传播、设备、技术、服务等多个环节的产业体系,具有朝阳产业和新质生产力特质[1] 技术创新应用 - 山东省加快生成式人工智能、虚拟数字人、音视频智能制作等技术推广应用[2] - 影视制作机构运用超高清、AI、AR/VR、3D等技术手段,近年推出的《南来北往》《大河之洲》《国学小名士》等作品均达到4K超高清标准[2] - 山东省科技厅组织实施10余项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省级财政经费支持超4亿元,聚焦人工智能、高清显示、虚拟现实等方向[2] 产业融合发展 - 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进入"文化+科技+产业"更高水平融合发展阶段[2] - 山东省加快文化基础设施数字化建设,推进"人工智能+广电视听""虚拟现实+广电视听"跨界融合[2] - 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聚力做优视听电子核心器件、终端制造、内容生产等关键环节,做强超高清视频、虚拟现实等核心领域[3] 产业增长表现 - 2024年一季度山东省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8.6%,高于全国17.1个百分点[3] - 山东省广播电视局将加快新技术研发应用,以科技创新推动业务链条延伸、产业生态拓展,培育广电新质生产力[3]
“五一”财报细读|旅游及景区行业:火爆的入境游有望成为新增长点
证券时报· 2025-05-03 17:29
旅游及景区行业整体表现 - 2024年22家旅游及景区上市公司累计实现营业总收入354.23亿元,同比增长15.34%,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73亿元,同比增长7.19%,营收和净利润增幅均位居社会服务细分行业首位 [1] - 2025年一季度23家旅游及景区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3.42亿元,同比增长3.45%,延续良好增长态势 [4] - 外国游客对中国文化和自然风光的兴趣快速增长,为行业带来新发展机遇 [1] 五一假期旅游市场热度 - 山西5月2日接待国内游客540.33万人次,同比增长20.36%,其中80个重点监测景区接待游客170.67万人次 [3] - 吐鲁番市5月1日接待游客22.86万人次,同比增长22.35%,游客花费1.9亿元,同比增长22.25% [3] - 2025年五一假期旅行热度或达2023年以来同期峰值,出行高峰预计出现在假期前两日 [4] 上市公司业绩分化 - 一季度11家旅游及景区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实现正增长,天府文旅、祥源文旅、九华旅游营收同比增幅超过30% [6] - 天府文旅2025年将持续强化影视业务,推进"文旅+影视"业务,深入探索影旅融合的创新发展路径 [6][7] - 部分公司如中青旅、ST张家界仍处于亏损状态,但亏损幅度有所收窄 [5] 入境游市场发展 - 2024年中国共接待入境游客13190万人次,同比增长61%,恢复到2019年的九成以上 [9] - 2025年五一假期入境游订单量同比激增173% [9] - 离境退税便利化措施推出,多层面优化境外游客入境旅游体验,有望提升入境旅游吸引力 [10]
传递娱乐(01326.HK)4月17日收盘上涨33.33%,成交37.78万港元
金融界· 2025-04-17 16:30
市场表现 - 4月17日恒生指数上涨1.61%至21395.14点 传递娱乐股价单日上涨33.33%至0.056港元/股 成交量783.2万股 成交额37.78万港元 振幅42.86% [1] - 最近一个月累计涨幅23.53% 今年以来累计涨幅20% 显著跑赢恒生指数同期4.97%的涨幅 [1] 财务数据 - 2024年度营业总收入2865.17万元 同比减少21.76% 归母净利润-851.59万元 同比亏损收窄61.13% [1] - 毛利率13.4% 资产负债率158.33% 显示较高财务杠杆 [1] 行业估值 - 媒体及娱乐行业市盈率(TTM)平均-5.78倍 中值-1.08倍 传递娱乐市盈率-0.32倍 行业排名第104位 [1] - 可比公司市盈率:华视集团控股1.73倍 耀星科技集团2.85倍 国恩控股3.66倍 瓦普思瑞元宇宙3.85倍 优矩控股5.92倍 [1] 业务概况 - 多元化影视文化产业集团 业务涵盖影视制作发行 电影放映 艺人经纪及泛娱乐全产业链 [2] - 聚焦内地及香港市场 通过整合编剧/导演/艺人资源打造自有IP 构建全产业链软实力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