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网络音乐
icon
搜索文档
“十四五”以来我国居民文化消费不断提升
新华社· 2025-10-03 12:06
公共文化体系日益健全 - 2024年末全国博物馆数量达7046个,较2020年末增长21.7% [1] - 2024年全国广播和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99.74%和99.82%,数字电视实际用户2.0亿户,较2020年末增长0.3% [1] - 2024年公共图书馆实际持证活跃读者1.1亿个,较2020年增长9.8% [1] 居民文化消费不断提升 - 2024年全国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消费支出955元,较2020年增长67.8%,增速快于同期人均消费支出 [1] - 2024年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占居民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3.4%,较2020年提高0.7个百分点 [1] - 2024年末网络视频、网络音乐和网络文学用户规模分别为10.7亿人、7.5亿人和5.7亿人,较2020年末分别增长15.5%、13.6%和24.9% [1] 文化产业规模稳步扩大 - 2023年全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为59464亿元,占GDP比重为4.59%,较2020年提高0.20个百分点 [1] - 2024年全国文化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91423亿元,较2020年增长37.7% [1]
在文化与科技相融共生中激发创新活力
北京青年报· 2025-09-23 01:58
行业核心观点 - 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正全面打通文化创作、消费、传播等环节,是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1][3] - 科技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驱动力,能够挖掘整合文化资源并转化为具备多重价值的高质量产品 [2] - 文化新业态已成为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并展现出科技驱动产业革新、集群生态加速形成的繁荣景象 [4] 行业技术应用与赋能 - 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能打破时空界限,激活文化场馆、非遗和文物 [1][3] - 数字技术以其开放性、共享性、智能性优势连接资源、企业、产品、人才,形成规模化产能集聚池,实现对传统文化行业的全面赋能与重构 [2] - 数字出版、数字演艺等新型传播方式为观众带来更便捷、时尚、全方位的视听体验 [1] 行业产品与服务创新 - 动漫游戏、网络音乐、数字文创等新型文化产品和服务层出不穷,拓展了文化产品的形态与业态 [1][3] - 科技能将优质文化资源转化为集展示价值、体验价值、经济价值、教育价值、时代价值于一体的高质量文化产品 [2] 北京市场表现与产业数据 - 2024年北京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突破3000亿元,拥有相关企业约2400家,大模型产品备案105款,均居全国首位 [4] - 北京去年新增5家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基地总数达16家,数量居全国首位 [4] - 2024年上半年北京市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达1.22万亿元,同比增长13.3% [4] - 2024年上半年北京文化新业态企业营业收入为8808.8亿元,同比增长15.9%,占全市文化企业营收比重高达72.1% [4] 行业论坛与未来展望 - 2025北京文化论坛聚焦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约800名中外嘉宾将围绕科技激发文化原创力、新科技提升公共文化品质等议题交流 [1] - 平行论坛主题包括数字化赋能文化遗产、科技激发文化原创力、视听产业融合破圈等 [5] - 推动文化和科技由“相加”到“相融”,能催生新文化业态,延伸产业链,培育新质生产力 [3]
当前我国消费发展的特点、问题分析和政策思考 | 宏观经济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5-29 18:16
当前我国消费市场特征 - 消费市场活力明显增强,呈现"快、新、起、增"特征,包括服务消费增长快、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发展快、县域消费快速崛起、港澳北上游和入境游快速增长 [2][3] 服务消费增长 - 服务消费从餐饮、旅游等单独发展转向融合发展、多元复合发展,消费者更注重文化、情感、价值观等多层面体验 [4] - 2024年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6.2%,比商品零售额增速高3个百分点,全国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增长7.4%,占消费支出比重46.1%,较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 [4] - 餐饮住宿消费稳定增长,2020—2024年全国餐饮收入年均增速4.1% [4] - 旅游消费持续活跃,2024年国内出游人次56.15亿,同比增长14.8%,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同比增长17.1% [4] - 文娱消费热度攀升,2020—2024年全国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年均增速6.1%,2024年增速达9.8% [4] 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发展 - 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动智能产品普及,2023年智能家居市场规模突破7100亿元,2024年突破7800亿元 [6] - 智能手机出货量2024年约2.86亿台,同比增长5.6% [6] - 数字内容用户规模扩大,网络视频、网络音乐、网络文学用户数分别达10.7亿人、7.3亿人和5.2亿人 [6] - 网络销售增势较好,2024年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6.5%,快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个百分点 [6] - 直播电商、即时电商销售额2024年前三季度分别增长19.1%、13.8% [6] 县域消费快速崛起 - 2023年以来县域消费市场活跃度明显增强,中西部低线城市旅游爆发带动餐饮住宿零售等消费快速增长 [7] - 全国A级旅游景区县域覆盖率由2012年73%提升至2023年93% [7] - 2024年五线及以下城市旅游订单同比增长近两成 [7] - 2025年春节三线及以下城市居民出境游机票量占总量三成以上,较上年同期增长超100% [7] 港澳北上游和入境游增长 - 港澳居民北上消费范围扩大至亲子乐园、露营、高尔夫等领域 [8] - 2024年香港居民北上人次8191万,北上消费总额近557亿元,均较上年增长超50% [8] - 2024年我国过境免签政策适用人数同比上升113.5%,入境游客源地更加多元,游玩内容更丰富,旅游目的地更"小众" [8]
安徽省委宣传部答每经: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内涵,去年邀请媒体、大V创作推出微短剧、短视频等作品1万多件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14 17:48
安徽网络文明建设与文化融合 - 安徽推动网络文明建设与本地文化融合 通过邀请媒体和网络大V采风 创作微短剧 短视频等作品超1万件 提升文化影响力 [2][6] - 安徽深入挖掘徽州文化 长江文化等地域文化价值 利用网络载体增强文化辨识度 [6] - 安徽制作革命历史题材作品如《觉醒年代》成为热播剧 并推出4000多篇红色故事网络作品 强化红色基因传播 [6] 中央网信办传统文化网络传播举措 - 中央网信办打造"何以中国"品牌 已开展9场活动 结合地域文化与网络传播展现文化自信 [8][9] - 面向青年群体 通过短视频 动漫等形式弘扬主流文化 引导青年汲取传统文化精华 [9] - 运用AI 虚拟现实等技术制作《当孔子遇见苏格拉底》等微视频 创新传统文化表达方式 [9] - 坚持线上线下联动 吸引网民参与文明遗存打卡 将网络流量转化为地方经济新增量 [9] 安徽网络文明建设成果 - 安徽"中国好人榜"入选者达1759人 全国第一 并打造"好网民"品牌推动崇德向善氛围 [7] - 连续举办7届中国红色微电影盛典 创新开展网络媒体行活动强化红色文化传播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