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产业

搜索文档
永赢基金王乾:下半年重点关注“反内卷”政策效应、内需复苏、新质生产力等投资线索与方向
中国经济网· 2025-07-24 09:41
永赢基金权益研究部总经理、惠添益基金经理 王乾 注: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以上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推介或投资建议。 今年以来,A股主要指数表现较好,年初至7.23,上证指数上涨6.88%、创业板指上涨7.89%、沪深300 上涨4.7%,市场整体赚钱效应较好。年初至3月中旬,AI产业加速发展与政策暖风共振,市场震荡上 行;3月下旬至4月上旬,受"对等关税"影响,市场剧烈震荡调整;4月中旬至今,国内政策积极发力, 叠加中美贸易摩擦阶段性缓和,市场逐级向上。从结构上看,板块间表现明显分化,其中有色金属、非 银金融和银行等板块涨幅居前,而煤炭、食品饮料、房地产等板块仍为负收益,阶段性落后。另外,上 半年市场结构性行情特征明显,人形机器人、创新药、AI算力等局部热度较高。 (责任编辑:叶景) 展望下半年,我们对整体市场保持谨慎乐观,重点关注"反内卷"政策效应、内需复苏、新质生产力等投 资线索与方向。 2024年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部分行业由于前期产能过度建设等因素, 出现供需失衡,导致低水平价格战,恶性价格竞争一方面损害行业当期盈利能力,也会削弱行业中长期 推动技术进步的能力,陷入 ...
上半年热门赛道轮番“登台唱戏”!人工智能ETF(159819)、机器人ETF易方达(159530)等产品今年以来关注度持续高涨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8 14:39
市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市场在外部冲击下表现稳健 热门赛道轮动明显 机器人 AI相关ETF持续受资金青睐 [1] - 截至6月末 人工智能ETF(159819)年内净流入资金超70亿元 基金规模达165亿元 [1] - 机器人ETF易方达(159530)规模升至16.5亿元 较年初增长超八倍 [1] 人工智能领域 - DeepSeek技术创新驱动本轮AI浪潮 具备高性能 低成本 蒸馏有效 开源等核心优势 [1] - DeepSeek通过算法创新突破海外算力堆砌路径 展示中国AI技术全球竞争力 [1] - 人工智能ETF(159819)跟踪中证人工智能主题指数 聚焦沪深两市AI细分环节龙头 行业分布均衡 [2] 机器人产业 - 人形机器人从实验室加速迈向复杂场景应用 技术迭代与商业化落地提速 [1] - 机器人兼具制造业替代经济性和新需求创造能力 需求增长曲线预计更陡峭 [1] - 机器人ETF易方达(159530)跟踪的指数中人形机器人占比过半 为同类中人形机器人"含量"最高产品 [2] 赛道前景 - 机器人赛道有望超越消费电子 电动车产业链 成为长坡厚雪型大赛道 [1] - 中国AI技术突破将促使全球投资者重新评估中国科技资产价值 [1]
陈刚韦韬到南A中心展示中心调研,强调要加快推动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发展
广西日报· 2025-07-03 10:17
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调研 核心观点 - 广西自治区领导强调要加快推动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发展,打造面向东盟的人工智能合作新高地,构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1] - 提出"北上广研发+广西集成+东盟应用"的发展路径,强化中国与东盟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协同 [1] - 计划将广西打造成为中国人工智能企业走向东盟的"桥头堡"和东盟国家与中国合作的"第一站" [3] 合作中心建设进展 - 南A中心展示中心建筑面积1.98万平方米,6月建成试运营,将作为第22届东博会展区 [2] - 中心包含建设展厅、服务大厅、人工智能工厂、智算指挥中心等功能区,仅用3个月完成建设 [2] - 计划通过线状图、数据案例直观展示创新成果,优化产业生态吸引企业入驻 [2] 产业发展规划 - 采用"一节点两板块多分中心"布局:以南宁为核心节点,连接中国-东盟两大板块,在国内外设立分中心 [3] - 利用东盟语料和语言人才优势,开展面向东盟官员、企业员工的人工智能培训 [3] - 推动产学研融合、算力资源互通,培育创新产品服务,打造有竞争力产业集群 [3] 政策支持方向 - 抢抓国家人工智能能力建设普惠计划机遇,强调实干创新 [1] - 南宁市需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服务企业发展 [2] - 自治区主要领导带队调研,显示高层重视程度 [4]
南沙持续“上新”
南方都市报· 2025-06-25 07:13
政策更新 - "南沙金融30条"发布,涵盖六大领域共27项具体任务,旨在将南沙建设成为金融业对外开放试验示范窗口、金融创新功能承载区及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重要节点 [2] - "稳外资3条"出台,为外商投资企业提供累计最高1亿元奖励,其中外资跨国公司总部型企业每年最高奖励5000万元 [3] - 外贸"黄金17条"发布,企业发展壮大最高奖励1000万元,新业态发展最高补贴1500万元,示范平台最高奖励2000万元 [4] 产业动态 - 粤港澳大湾区人工智能产业创新联盟成立,整合国际及内地科研资源,推动南沙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产业新高地 [5] - 南沙枢纽片区综合开发项目首期动工,定位为"未来枢纽客厅、海洋产城极核",助力大湾区交通枢纽建设 [6][7] - 预制菜产业园蓝色渔港项目投产,年产能超3万吨高标准水产制品,打造"1小时鲜品配送圈" [8] 城市建设 - 南沙中心城区启动品质提升工程,包括凤凰大道、黄阁南路及蕉门河中心区公园配套设施完善,计划9月30日完工 [10] - 全国首条自动驾驶巴士线路在南沙31路支线运营,服务时间6:30-21:00,票价2元 [11] - 滨海大道工程启动施工,规划构筑"20公里美丽海岸线" [12] 教育配套 - 南沙民心港人子弟学校扩建完工,新增540个学位,计划今年交付使用 [9]
我国人工智能发展态势与战略前瞻
齐鲁晚报· 2025-06-24 14:56
我国人工智能发展基础优势 - 我国已基本建成覆盖基础层、框架层、模型层、应用层的完整人工智能产业体系,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超400家,占全球产业规模约10% [1] - 2023年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达12.76万亿元,占GDP比重9.9%,建成全球最大5G网络和光纤宽带网络,算力总规模全球前列 [1] - 我国人工智能专利申请量达157.64万件,占全球38.58%,生成式AI应用率高达83%,自动驾驶场景复杂度是西方十倍以上 [2] - 依托新型举国体制构建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生态,实现政府战略引导与市场微观活力相结合 [2] 关键技术与产业链挑战 - 人形机器人核心部件如无框力矩电机和空心杯电机被美欧日企业垄断,一台高灵敏度机器人需28个进口电机 [3][4] - 自动驾驶领域智能操作系统完全依赖外国企业,国产替代软件需5-10年发展时间,90%高性能毫米波雷达等组件依赖进口 [4] - 大算力芯片几乎全部进口,国产产品在性能、工艺、成本上与美欧日存在代际差距 [4] - 全球AI企业100强中美国占69家,我国仅2家;人形机器人控制模型领域22家主流企业中美国14家,我国仅2家 [5] 政策支持与发展路径 - 建议设立人工智能发展局加强顶层设计,推动国家级通用大模型建设,将中端和消费端留给市场 [12] - 实施"产业需求清单+技术攻关清单"联动机制,支持龙头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形成全链条自主可控能力 [9] - 推动国产算力基础设施大规模应用,依托区域算力枢纽优先采用国产服务器、存储设备、操作系统 [9] - 建立跨区域算力网络和资源共享平台,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产业应用"全链条创新体系 [9] 国际合作与治理 - 推动完善国际贸易投资便利化,利用RCEP关税减让政策鼓励区域贸易,参与国际标准制定 [16] - 以新加坡、波兰等为第三方开展多边科研合作,增强国际交流多样性 [16] - 参与联合国等国际组织规则制定,确保科技伦理、数据安全等规则对华公平性 [16] 产业生态构建 - 引导东部地区聚焦算法优化和场景应用,中西部依托"东数西算"布局算力枢纽,形成区域分工协作 [9] - 推动芯片、操作系统等上下游企业组建产业联盟,支持国产技术在工业、医疗等领域的示范应用 [9] - 加快推进"数据资源入表",带动数据采集、清洗、标注等服务业发展,激活数字经济 [12]
省领导参加第六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有关活动
大众日报· 2025-06-20 09:03
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发展 - 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具有巨大市场潜力[1] - 山东已形成基础设施好、产业门类全、创新能力强、应用场景广、市场潜力大的发展态势[1] - 山东正加快构建服务保障新体系、激活创新驱动新引擎、拓展低空应用新场景、培育低空产业新业态[1] - 政府鼓励企业、专家学者深化与山东合作,推动技术成果转化、产业项目落地和高端人才引进[1] 人力资源与制造业发展 - 山东实施工业经济"头号工程",制造业强省建设取得进展,呈现体系实力强、市场主体好、链群生态优的态势[2] - 山东推进人才链、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筑牢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基础[2] - 政府呼吁各界为山东引才荐才、创新创业,推动制造业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迈进[2] 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 山东形成涵盖基础层、技术层、应用层的完整人工智能产业链条[3] - 政府愿与跨国公司和科研机构合作攻克关键技术、拓展应用场景、共建产业生态[3] - 山东期待更多创新项目和成果在本地实施转化,将技术、人才、资本等优势转化为发展成果[3] 中德国际合作 - 山东积极打造国际交流合作平台,开放型经济稳中有进[4] - 德国是山东重要贸易伙伴,双方合作成果丰硕[4] - 政府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吸引德国等国际投资者[4]
工信部发声!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和赋能新型工业化
券商中国· 2025-06-04 20:56
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政策导向 - 工信部召开专题会议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工智能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 强调为新型工业化提供强大动能 [1] - 会议要求系统推进战略规划政策标准协同落实 打造人工智能产业良好生态环境 [2] - 重点部署算力供给与大模型建设 统筹布局通用大模型和行业专用大模型 [2] 产业基础建设方向 - 强化算力基础设施供给 加快建立高质量行业数据集 [2] - 提升重点产品装备智能化水平 注重软硬件适配性优化 [2] - 推进人工智能标准体系化建设 分级分类制定行业标准 [2] 制造业应用深化策略 - 推动大模型在制造业重点行业落地 加快全流程智能化升级 [2] - 培育人工智能赋能应用服务商 促进行业专用大模型迭代 [2] - 凝练制造业应用场景需求 变革传统生产管理模式 [2] 产业生态培育措施 - 培育人工智能优势企业 支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 [2] - 健全开源机制建设高水平社区 打造开放共享开源生态 [2] - 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 引导社会资本投入人工智能领域 [2] 安全与发展协同机制 - 加强人工智能安全治理保障 强化风险研判应对能力 [2] - 推进深度合成检测技术攻关 制定科技伦理管理办法 [2]
日本计划依靠AI加强知识产权竞争力
新华财经· 2025-06-03 14:08
知识产权推进计划2025核心内容 - 日本政府通过"知识产权推进计划2025"旨在利用AI等数字技术提升知识产权竞争力并解决社会问题 [1] - 计划聚焦三大方向:确立AI/数字化时代知识产权制度 主导新兴领域国际规则制定 利用内容产业推动地方振兴 [1] - 首相强调知识产权与技术是日本创收能力源泉 需强化AI应用确保企业竞争力 [2] AI与知识产权制度 - 生成式AI可能对日本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将推进AI应用 [1] - 需解决AI开发者贡献评估问题 探讨明确开发者认定标准 [1] - 加强AI训练数据源著作权保护法规普及 研究建立数据透明度机制 [1] 国际规则制定战略 - 制定新"国际标准化战略"以掌握国际标准制定主导权 [2] - 创设政企合作框架 在数字/AI 量子技术等8个战略领域主导规则制定 [2] - 目标到2035年在WIPO全球创新指数排名重返前四位(2024年为第13位) [2] 内容产业与地方振兴 - 将动漫 电影 游戏等内容产业定位为核心支柱产业 [2] - 目标2033年实现日本原创内容海外市场规模达20万亿日元 [2] - 计划在全国打造200处动漫/电影"圣地" 结合地方特色激活区域经济 [2] 人才战略 - 仅靠国内力量存在局限 需完善吸引海外优秀人才的环境 [1]
以人工智能为引擎,推进国际一流湾区建设
第一财经· 2025-05-20 20:10
粤港澳大湾区人工智能发展前景 - 人工智能技术井喷式发展与大湾区综合优势叠加,将强有力推进国际一流湾区建设 [1] - 大湾区肩负建设世界级城市群使命,人工智能历史机遇将极大激发区域发展活力 [1] - 旧金山湾区通过抓住半导体革命机遇实现崛起,为粤港澳大湾区提供发展范式 [1] 经济与产业基础 - 2024年大湾区经济总量超14.5万亿元,较2018年增长3.3万亿元 [2] - 2023年城镇化率达89%(高于全国22.8个百分点),人均GDP 16.2万元(较2018年增3.3万元) [2] - 深圳/广州/香港三大核心城市形成电子信息、智能制造、金融科技等产业集群,低空经济/机器人/新能源等新兴业态蓬勃发展 [2] 科研与人才储备 - 2024年研发投入强度达3.4%,超越德日(3.14%/3.26%),接近美国(3.45%) [3] - 发明专利公开量年均增速居全球四大湾区首位 [3] - 汇聚香港大学/香港科大/中山大学等高校,鹏城实验室/松山湖实验室等国家级平台 [3] - 2024年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深圳大学成立人工智能学院,中山大学设立人工智能研究院 [3] 数据与场景应用 - 通过《数据跨境流动合作备忘录》强化内地与港澳数据流通,扫清AI跨境发展制度障碍 [4] - 智慧城市/跨境金融/智慧交通/工业互联网等场景提供海量训练数据 [4] - 香港金融数据开放试点、深圳智慧交通网络、珠三角工业互联网平台构成应用生态 [4] 发展路径 人才引育 - 推动高校优化AI专业设置,扩大招生规模,联合头部企业共建实训基地 [6] - 通过重大科技项目吸引顶尖科学家团队,各级政府提供优惠政策集聚人才 [6] 技术迭代与产业赋能 - 构建AI核心基础模型与跨学科理论体系,攻克高端芯片/多模态大模型/具身智能等技术 [7] - 实施"人工智能+"行动,赋能佛山家电/东莞纺织/中山灯饰/惠州石化等传统产业 [7] 数字湾区建设 - 构建数字基础设施与数据管理体系,打造"数字政府"与智慧治理示范区 [8] - 建立应急管理智慧大脑/知识产权区块链平台/数据交易市场等创新载体 [8]
中美技术差距分析2025-竞争格局与战略启示
2025-05-20 13:38
纪要涉及的行业 先进电池、先进制造、人工智能、生物制药、商用无人机、第五代无线网络(5G)、聚变能、互联网平台、下一代网络、量子技术、半导体、合成生物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中美科技竞争整体情况** - **背景**:中美科技竞争加剧,涉及经济、国家安全和全球影响力,双方在人工智能、半导体、先进制造等领域加大投入[7] - **核心目标**:为政府提供技术竞争诊断,研究技术优先级,更新技术差距,预测未来技术发展及影响,提供政策与投资建议[7] - **主要发现**:中国在基础设施(制造业、5G、电池技术)和生物制造与生物制药市场领先;美国在前沿科技(AI、量子计算、生物技术)领域领先;双方在技术优先次序上存在分歧;全球标准和战略依赖集中在半导体、6G、关键供应链控制方面[11] 2. **各技术领域情况** - **先进电池** - **竞争格局**:中国主导电池生产,美国通过《通胀削减法案》和推动MSP追赶,电池设施数量从2019年的2个增加到2024年超34个,2023 - 2024年电池制造投资近430亿美元[13][17] - **发展动向**:AI推动新型材料与电池化学突破,美国开发出新型固态电解质,但中国具备快速量产能力;公私合作模式加速电池研发[20] - **先进制造** - **竞争格局**:中国制造业规模全球第一,占全球制造业产出35%,远超美国的12%,在电池、光伏等领域占主导,机器人部署领先;美国在生成式AI和智能制造软件方面领先,中国制造业数字化和智能化水平有提升空间[24] - **不确定因素与关注重点**:关注中国是否主导机器人硬件市场、美国是否推进再工业化、中国贸易伙伴态度、人形机器人应用、美国文化政治态度、中国报复措施等[26] - **人工智能** - **竞争格局**:美国AI生态系统领先,私人投资是中国的9倍,新增AI公司多,但专利和论文数量下滑;中国AI生态系统崛起,大模型开发者多,部分模型展现优势并推动实际应用[29][30] - **不确定因素与关注重点**:关注中国利用开源AI突破硬件限制、美国克服AI数据中心能源瓶颈、新型模型训练范式、人工通用智能发展等[32] - **生物制药** - **竞争格局**:美国在创新领域领先,依靠知识产权保护、高额科研投入和早期资本;中国加快自主创新,生物医药创新占比从4.1%增长至13.9%;中国在生产和供应链上占优,美国对华贸易逆差扩大[33][34] - **不确定因素与关注重点**:关注生物制造自动化、AI加速药物研发、本地化生物生产对竞争格局的影响,以及美国限制合作、中国报复措施等[35] - **商用无人机** - **竞争格局**:中国在全球商用无人机市场领先,大疆占全球消费市场90%以上,整体市场份额接近70%,在美国市场份额接近80%;美国因安全忧虑采取措施,但仍依赖中国无人机[40] - **不确定因素与关注重点**:关注市场准入限制、中国报复措施对供应链的影响,以及软件和AI成为竞争核心、台湾成为生产中心、集群无人机技术发展等[42] - **第五代无线网络(5G)** - **竞争格局**:中国在5G基础设施部署、网络覆盖与速度、企业全球竞争优势方面领先;美国无线光谱资源多,但频谱分配和管理问题导致部署受阻[45][46] - **不确定因素与关注重点**:关注美国政府打破发展瓶颈、Open RAN成为突破口的可能性,以及AI赋能5G推动新商业应用、6G标准制定竞争等[47][50] - **聚变能** - **竞争格局**:美国在前沿研究和投资上占优,2022年首次实现核聚变净能量增益;中国政府投入远超美国,构建完整研发基础设施[54] - **不确定因素与关注重点**:关注美国新联邦计划弥合公私发展差距、中国供应链控制对美国的影响,以及AI加速聚变能源突破、核基础设施影响商业化进程、国际合作成为竞争关键因素等[57][61] - **互联网平台** - **竞争格局**:美国互联网平台在市场资本化规模和全球用户覆盖率上领先;中国互联网平台迅速崛起,部分应用在国际市场受欢迎,AI初创企业在美国市场取得突破[64] - **不确定因素与关注重点**:关注美国政策改变市场准入不平衡、TikTok未来影响,以及华为推动中国移动操作系统独立等[66][67] - **下一代网络** - **竞争格局**:美国在低轨卫星部署和D2D技术上领先;中国LEO卫星布局起步,计划未来十年部署40,000颗[71] - **关注重点**:关注太空碎片威胁与“Kessler效应”风险、低轨道承受卫星激增能力、中国加速争夺6G主导权等[72][75] - **量子技术** - **竞争格局**:量子计算处于早期阶段,美国在量子创新上领先,中国投资力度大,在量子通信领域表现突出,学术研究上双方各有优势[78] - **关注重点**:关注美国加强量子出口管制、量子软件与算法发展、逻辑比特竞赛等[79][82] - **半导体** - **竞争格局**:美国占据领先地位,加强出口管制;中国投入资源研发替代方案,但受EUV技术限制;美国半导体供应链韧性增强,中美仍依赖台湾生产的AI芯片[86] - **不确定因素与关注重点**:关注中国AI芯片软硬件国产化进展、美国对传统芯片政策、中国先进封装技术进展、逆向工程EUV技术、《芯片法案》未来、新型半导体技术规模化等[88] - **合成生物** - **竞争格局**:中国在生物制造能力上占优,占全球70%发酵产能;美国创新领先,中国专利占优[91] - **关注重点**:关注出口管制与进口限制影响供应链、AI加速合成生物学突破、中国在新兴生物技术市场竞争力、全球生物技术竞争加剧数据成为关键等[92][96]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报告总策划为张赤东,翻译为申明蕊,日期为2025.3.25,可通过加V“shuinu9870”获取更多一手海外资讯和海外投行报告,加入知识星球“水木调研纪要”、关注公众号“水木Alpha”获取更多资料[3][9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