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乙二醇

搜索文档
香港理工大学梁润松:如何通过“饿死癌细胞”机制治疗癌症和肥胖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9 07:40
癌症乃是悬于当今人类健康之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时至今日,人们依然谈"癌"色变。 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最近发布的一份调查研究显示,预计到2050年,全球癌症新发将 超过3500万例,与2022年相比猛增77%。而吸烟、喝酒、肥胖和空气污染是癌症发病率上升的关键因 素。 抗癌药物的研发史,也是一部人类与癌细胞"斗智斗勇"的进化史。然而,现有药物常常面临"杀敌一 千,自损八百"的困境:化疗的广泛毒性、靶向药的耐药性、免疫疗法的响应率瓶颈,无不提示着我们 需要更精准、更有效的打击策略。 癌细胞为了维持其疯狂的增殖,对能量和营养物质有着异乎寻常的贪婪需求。能否在满足正常细胞需求 的前提下,精准切断癌细胞的"生命补给线"?这正是香港理工大学梁润松教授团队研究的核心。他们揭 示了一种前所未有、极具选择性的"饿死癌细胞"机制,这种机制有望绕开传统疗法的诸多弊端,开辟一 条抗癌新路。 "我们不再局限于追踪单一靶点,而是寻找各类癌细胞及不同癌症类型的共性本质。我们的研究发现, 快速增殖的癌细胞对营养的需求显著提升,尤其依赖某些特定氨基酸作为代谢能量来源。"梁润松在接 受南方财经记者专访时表示。 十年磨一剑 大学时, ...
齐鲁制药进口生物制品未办检疫审批被海关罚款 近年来偷税、虚空发票、生产劣药问题频现
新浪证券· 2025-07-03 17:16
公司违规事件 - 齐鲁制药因进口生物制品未按规定办理检疫审批手续被首都机场海关处以行政处罚 [1] - 违规货物为720盒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 申报价值68400美元 [1] - 海关认定该批货物属于关系公共卫生安全的特殊生物制品 但公司未履行卫生检疫审批手续 [1] - 处罚结果为警告并罚款41750元人民币 [1] 公司历史合规问题 - 2024年1月子公司河南齐河医药涉及偷税228973万元 [2] - 2024年6月子公司安徽华星化工因生产劣质农药被没收违法所得并罚款15万元 [2] - 2025年公司被曝虚开发票1351亿元 [2] 行业警示 - 事件暴露医药企业在特殊生物制品进出口流程管理上的疏漏 [2] - 医药企业需高度关注进出口检疫审批规定 合规成本与风险管控是关键运营环节 [2] - 齐鲁制药案例表明 法规敬畏和流程严格执行是企业行稳致远的前提 [2]
国内药企积极布局减肥药领域,又一国产创新药加入对“减肥神药”司美格鲁肽的挑战
华夏时报· 2025-06-26 13:53
埃诺格鲁肽临床试验数据 - 埃诺格鲁肽注射液是中国超重或肥胖受试者Ⅲ期临床试验(SLIMMER)的研究成果,样本量达664例,覆盖全国36个中心 [3] - 48周治疗结果显示,2.4mg剂量组体重较基线降幅达15.4%,去除安慰剂效应后实际减重幅度为15.1%,92.8%受试者体重降幅≥5% [3] - 各剂量组呈现剂量依赖性优势:1.2mg组减重9.9%,1.8mg组减重13.3%,1.8mg组临床有效减重有效率(>5%降幅)达98.2% [3] - 该研究是全球首个完成Ⅲ期临床的偏向型GLP-1受体激动剂,验证了偏向型GLP-1更高效的理论,数据登顶《柳叶刀》子刊 [4] 国产GLP-1药物竞争格局 - 司美格鲁肽中国专利将于2026年3月20日到期,恒瑞医药、华东医药、歌礼制药等国内企业已布局减肥药领域,部分进入Ⅲ期或Ⅱ期临床 [2] - 目前国产仅4款GLP-1减肥药获批:翰森制药的聚乙二醇洛塞那肽、华东医药的利拉鲁肽、仁会生物的贝那鲁肽、银诺医药的依苏帕格鲁肽α [6] - 众生药业的RAY1225注射液、信达生物的玛仕度肽瞄准GLP-1/GCG双靶点,常山药业的艾本那肽注射液聚焦长效GLP-1 [6] 全球GLP-1市场动态 - 全球GLP-1类减肥药市场2025年预计销售额超1500亿美元,诺和诺德司美格鲁肽2025Q1收入80亿美元(同比+31%),礼来替尔泊肽收入50亿美元(同比+100%) [5] - 司美格鲁肽2024年在华销售额达66亿元,减重版Wegovy 2025Q1中国销售额约0.97亿美元 [5] - 开源证券认为国内药企在口服、超长效、多靶点方向布局广泛,信达生物、华东医药、博瑞医药等具备出海潜力 [6]
千亿美元减肥药赛道激战正酣:国产药企加速突围 差异化创新成关键
证券日报· 2025-06-23 00:46
全球减肥药市场前景 - 全球抗肥胖症药物市场规模预计2030年突破1000亿美元 [1] - GLP-1RA类药物全球销售规模预计2031年超过1500亿美元 [3] - 国内GLP-1药物减重适应症销售规模预计2030年突破200亿元 [5] 国产减肥药研发进展 - 常山药业艾本那肽注射液获减重适应症临床试验批准 该产品治疗2型糖尿病的上市许可申请已获NMPA受理 [3] - 众生药业RAY1225注射液完成III期临床试验首例参与者入组和给药 [3] - 国内已有4款国产GLP-1药物获批 包括翰森制药的聚乙二醇洛塞那肽、华东医药的利拉鲁肽等 [5] 国际巨头市场表现 - 诺和诺德司美格鲁肽2024年中国市场销售额达66亿元人民币 [4] - 减重版司美格鲁肽(Wegovy)2024年11月国内获批 2025年Q1中国区总收入约3.18亿美元 其中Wegovy销售额约0.97亿美元 [4] 国产创新药临床数据 - 恒瑞医药HRS9531在II期临床中肥胖患者治疗36周后平均减重22.8% 优于司美格鲁肽(13.7%)和替尔泊肽(20.2%) [6] - 信达生物玛仕度肽预计2024年国内上市 为全球首个申报上市的GCG/GLP-1双受体激动减重降糖药物 [6] - 康缘药业GLP-1/GIP/GCG三靶点融合蛋白已启动II期临床 [6] 行业合作与国际化 - 联邦制药将UBT251大中华区外权益授权诺和诺德 获2亿美元预付款及18亿美元里程碑金额 [6] - 翰森制药将HS-20094全球独占许可权利授权给再生元 [6] - 多家企业通过授权合作或成立海外公司推动小分子GLP-1药物"出海" [7] 行业发展趋势 - 行业对减重赛道爆发性增长形成共识 未来价格竞争将加剧 [5] - 口服药上市、新靶点发现、细分市场机会将为行业带来新变数 [7] - 未来3-5年市场将经历深度洗牌 具有临床价值和技术壁垒的产品将胜出 [7]
创新药企加码儿科用药研发新突破
新华网· 2025-06-22 09:47
儿童用药行业发展现状 - 儿童药物生产曾存在厂家少、品种少、适宜剂型少的"三少"现象 [1] - 国家近年出台多项政策鼓励儿童用药研发和生产 [1] - 2024年我国批准儿童用药106个品种 另批准35个品种扩展儿童适应症 [9] - 儿童用药研发面临全球性难题 包括临床研究难度大和投入回报低等问题 [8] 儿童生长发育诊疗现状 - 我国儿童矮小症发病率约3% 患者约700万人 但规范化诊疗比例不足5% [5] - 家长对身高关注度提升 但存在就诊过度或不足的认知误区 [2] - 寒暑假就诊人数众多 但相当比例并非真正需要治疗的患者 [4] - 医保已覆盖生长激素缺乏症 减轻部分患者经济负担 [5] 企业研发创新动态 - 特宝生物首个Y型40kD聚乙二醇长效生长激素获批 用于治疗生长激素缺乏症 [5] - 长效生长激素将部分患儿用药频率从一天一次降至一周一次 [6] - 隐针智能电子注射笔降低注射不适 预充式次抛剂型提高安全性 [6] - 企业聚焦开发适合儿童的剂型、口味及给药方式 [10] 行业未来发展方向 - 需通过法律层面促进儿童创新药全链条协同发展 [1] - 加强科普宣传 建立生长发育监测常规机制 [3] - 扩大医保覆盖范围 通过公益项目支持长期用药 [7] - 加强特殊病例研究 包括少见综合征和基因缺陷等 [7] - 完善儿童用药研发标准和指导原则 提升说明书信息完整性 [8]
政策持续落地企业加码研发 核医疗产业有望迈向“商业化兑现期”
证券日报网· 2025-06-17 20:29
政策规划 - 广东省提出到2030年核医疗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突破关键技术 建设创新平台 实现常用医用同位素稳定供应 放射性药物和高端核医疗装备进入临床试验 三级综合医院基本实现核医学科全覆盖 培育3至5家全国示范龙头企业 打造全球竞争力产业集群 [1] - 国家层面提出到2026年核技术应用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 年直接经济产值达4000亿元 重点方向包括医学诊疗等领域 [3] - 四川省去年发布促进核医疗产业高质量发展意见 [3] 市场前景 - 2025年全球核医疗市场规模将突破1000亿美元 预计年复合增长率超10% 2030年达2000亿美元以上 [4] - 分析师认为国内核医疗产业有望迎来商业化拐点 尤其是AD治疗和核医学诊断领域 [3] 企业动态 - 联影医疗获得"用于核医学设备的扫描方法、系统和装置"发明专利授权 [5] - 百洋医药运营的"锝99mTc肼基烟酰胺聚乙二醇双环RGD肽注射液"是我国首个自主研发核医学1类新药 全球首个SPECT广谱肿瘤显像剂 临床三期达主要终点 [5] 行业挑战 - 核医疗技术研发难度大周期长 需大量资金人才投入 [6] - 市场认知度较低 产品价格较高 推广存在难度 [6]
创新药A股“涨幅王”舒泰神苦等新药
北京商报· 2025-06-17 19:51
股价表现 - 舒泰神股价在4月8日至6月17日区间累计涨幅达470.18%,成为A股创新药板块"涨幅王"[4] - 6月17日股价巨震,盘中最高触及43.15元/股(后复权近10年新高),最终收跌8.33%至35.75元/股,全天成交22.7亿元[3][4] - 龙虎榜数据显示5月28日-30日机构合计净买入2.11亿元,6月9日国金证券深圳分公司买入2469.02万元[4] 创新药研发进展 - 注射用STSP-0601(血友病治疗)获国家药监局上市申请受理并纳入优先审评,该药已获美国FDA孤儿药资格认定[6][7][8] - STSP-0902注射液(少弱精子症治疗)完成Ia期临床研究[8] - STSA-1002注射液(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获得Ib/II期临床试验初步结果[8] 财务与经营状况 - 公司连续五年亏损(2020-2024年归属净利润累计亏损约10.11亿元),2024年营收同比下降10.7%至3.25亿元[10] - 2024年核心产品舒泰清(营收占比55.16%)和苏肽生(营收占比41.21%)收入分别下降8.2%和17.3%[11] - 2024年新纳入医保品种舒斯通贡献收入771万元,阿司匹林肠溶片贡献396万元[11] 行业与战略 - 公司定位创新驱动型全产业链制药企业,拥有23年研发经验,计划通过营销强化、融资和对外合作缓解压力[12] - 行业专家建议创新药企需加强差异化产品开发、市场营销和战略调整能力[12]
华纳药厂: 国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湖南华纳大药厂股份有限公司部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子项目调整及延期的专项核查意见
证券之星· 2025-06-13 20:00
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2,350万股,发行价每股30.82元,募集资金总额72,427万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净额为65,565.48万元 [1] - 募集资金到位情况经天健会计师事务所验证,并设立专项账户存储,与保荐机构、商业银行签署三方或四方监管协议 [1][2] 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 截至2025年5月31日,累计投入募集资金41,400.57万元,主要用于年产1000吨高端原料药物生产基地建设项目(一期、二期续建) [3] - 2022年调整部分募投项目:一期项目结项并补充流动资金272.16万元,二期项目延长建设期至三年并调整产量规划 [3][5] - 中药制剂及配套质量检测中心建设项目调减资金6,500万元转投化药制剂自动化、智能化改造建设项目 [5] 子项目调整具体内容 - 将已完成研发的15个项目(如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III、替格瑞洛片等)剩余资金15,686.15万元调整至乾清颗粒及新增子项目 [5][6] - 暂缓投入23个研发项目(如HND-01、碳13C-尿素片等),转用自有资金推进,涉及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领域 [6][7][8][9] - 新增呼吸系统吸入制剂(酒石酸阿福特罗雾化溶液等)、镇痛透皮贴剂(利多卡因凝胶贴膏等)及其他领域(依折麦布瑞舒伐他汀钙片等)研发项目,总投资14,908万元 [9][10][11][12] 调整原因 - 已完成研发项目资金使用效率优化 [13] - 暂缓项目因政策限制(如未公布参比制剂)、市场竞争加剧或进入集采导致优势丧失 [14][15] - 部分项目(如富马酸沃诺拉赞片)已进入审评阶段,后续资金需求减少 [15] 研发能力支撑 - 公司拥有76个制剂产品批件、69个原料药备案登记(54个状态为"A"),核心技术平台覆盖手性药物、肺部吸入给药等6大领域 [17] - 研发团队规模达数百人,人员及投入逐年增加 [17] 调整影响 - 优化资源配置,聚焦呼吸系统、镇痛等领域产品管线,研发期限延长至2028-2030年 [9][12] - 不影响正常经营,符合战略规划需求 [18] 审议程序 - 2025年6月董事会、监事会审议通过调整方案,尚需股东大会批准 [18] - 保荐机构认为调整符合监管规定及公司制度要求 [19]
德美化工: 公司关于拟出售股票资产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12 20:18
交易概述 - 公司拟出售不超过450万股奥克股份股票以优化资产结构并提高流动性 [1] - 出售授权期限为12个月管理层可自主决定交易时机方式和价格 [1] - 若奥克股份发生送股或转增股本等情况出售数量将相应调整 [1] 交易标的基本情况 - 标的资产为公司持有的奥克股份股票权属清晰无质押或司法冻结 [2] - 奥克股份注册资本6.8亿人民币主营聚乙二醇等化工产品生产销售 [2]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持有奥克股份3269.59万股占总股本4.81% [4] - 奥克股份2025年一季度总资产56.01亿元净资产27.48亿元 [5] - 奥克股份2024年净利润亏损1.59亿元2025年一季度续亏328万元 [5] 交易安排 - 当前公司持有奥克股份3226.72万股占总股本4.74% [6] - 授权管理层在12个月内灵活处置不超过450万股股票 [6] 交易目的及影响 - 出售旨在提升资产运营效率优化结构促进股东价值最大化 [6] - 具体收益取决于实际出售股数和价格将按会计准则进行会计处理 [6] 股权结构 - 奥克控股集团持股52.89%为公司第一大股东 [4] - 公司为奥克股份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超4.8% [4]
华纳药厂: 关于部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子项目调整及延期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11 21:13
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2,350万股,发行价30.82元/股,募集资金总额72,427万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净额为65,565.48万元 [1] - 募集资金到位情况经天健会计师事务所验证,并出具验资报告 [1] - 公司对募集资金实行专户存储制度,与保荐机构、商业银行签署三方或四方监管协议 [2] 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 截至2025年5月31日,募集资金累计投入40,836.01万元,占计划总额的62.3% [2] - 2022年8月结项"年产1000吨高端原料药物生产基地建设项目(一期)续建",节余资金114.26万元转为流动资金 [2] - 2022年9月调整部分募投项目: - "中药制剂及配套质量检测中心建设项目"资金调减6,500万元至2,928.03万元,建设期延长至三年 [3] - "化药制剂自动化、智能化改造建设项目"资金调增6,500万元至22,999.04万元,建设期延长至三年 [3] - "年产1000吨高端原料药物生产基地建设项目(二期)续建"建设期延长至三年,调整产品规划年产量 [3] - 2023年6月结项三个项目,节余资金7,080.45万元转为流动资金 [4] 本次子项目调整及延期详情 - 调整涉及三类项目:已完成研发项目、暂缓投入项目、继续研发项目 [4][5] - 将已完成项目的剩余资金及暂缓项目的未使用资金合计15,686.15万元调整至"乾清颗粒"及新增子项目 [4] - 主要新增研发方向: - **呼吸系统领域**:投入4,760万元研发吸入制剂(如酒石酸阿福特罗雾化吸入溶液、布地格福吸入气雾剂等) [9] - **镇痛领域**:投入4,780万元研发透皮贴剂(如利多卡因凝胶贴膏、洛索洛芬钠贴剂等) [10][11] - **其他领域**:投入5,368万元研发心血管(依折麦布瑞舒伐他汀钙片)、神经系统(氘丁苯那嗪片)、淋巴系统(异硫蓝注射液)等产品 [12] - 延长部分项目研发期限至2028年末,新增项目研发期限至2030年末 [8] 调整原因 - 已完成研发项目包括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III)、替格瑞洛片等15个子项目,剩余资金转出以提高效率 [4] - 暂缓投入项目如HND-01、HND-02因市场竞争或研发策略调整暂停募集资金投入 [13] - 政策因素导致部分项目(如多库酯钠颗粒儿童型、铝镁加咀嚼片)无法推进或优势丧失 [14] - 市场竞争加剧或集采影响项目(如美沙拉嗪肠溶片、巴洛沙韦片)的投入价值 [15] 公司研发能力支撑 - 拥有手性药物、生物合成、肺部吸入给药等六大核心技术平台 [15] - 现有76个制剂产品批件和69个原料药备案登记(54个状态为"A") [15] - 研发团队规模达数百人,研发投入逐年增加 [16] 审议程序 - 2025年6月11日董事会、监事会审议通过调整议案,尚需股东大会批准 [17] - 监事会认为调整符合监管要求,未损害股东利益 [17] - 保荐机构国投证券对调整无异议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