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自驾游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21评论丨“双节”消费亮点纷呈,政策加力仍有必要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0 06:53
总体出游趋势 - 2025年国庆中秋8天长假出游人次创新高,自驾游、长线游、跨境旅游持续火热 [1] - 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达24.32亿人次,创历史同期新高,日均3.04亿人次,同比增长6.2% [2] - 全国迁徙指数创21年以来新高,百度迁移指数同比增长近20% [2] 消费市场多极化 - 国内消费市场呈现"多极化"趋势,新一线城市及县域旅游成为新兴消费增长极 [1] - 微信支付数据显示,县域市场在假期前5日消费总额对比今年"五一"假期增幅达到10% [1] - 重庆微信支付消费金额和笔数均为第一,成都、苏州、东莞等13座新一线城市支付消费数据与北上广深一同领跑 [1] 出行结构与偏好 - 公路出行占主导地位,同比增长最高达6.5%,其中自驾出行比例高达八成 [2] - 滴滴假期异地打车订单量环比上涨51% [2] - 携程旅游公布省际交界城市订单量同比增长58%,相邻省份"串游"数据显著升温 [2] - 出游高峰呈"两段式":家庭客群集中于9月末提前出行,10月3至5日年轻群体错峰出行 [2] 跨境旅游复苏 - 跨境旅游呈现全面复苏态势,日均出入境204.3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11.5% [3] - 浦东国际机场口岸假期前四日累计出入境人次达41万,较2024年同期增长约24%,其中出境人次约23万,占总量近六成 [3] - 国内、国际航线客流量分别同比增长3%和15.9% [3] - 家庭出境游热度攀升,日韩及东南亚为热门目的地 [3] 零售餐饮与体验式消费 - 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2.7% [4] - 商务部重点监测的78个商圈客流量、营业额同比分别增长8.8%和6.0% [4] - 绿色、智能、国潮消费亮点突出,体验式消费渐成主流 [4] - 抖音平台古镇古城、古风非遗相关体验消费团购订单量环比增长超100%,博物馆团购订单量环比增长达68% [4] 住宿市场特征 - 同程旅行数据显示国内酒店整体预订热度同比增长超过65% [4] - 预订2个及以上城市的用户占比同比增长超过20% [4] - 市场呈现连住酒店订单增速快、跨城市酒店预订频次高、非一线城市高品质酒店和多居室民宿预订热度高的特征 [4] 电影与楼市表现 - 电影市场受短视频等娱乐方式替代和影片供给同质化影响,整体反应平淡 [5] - 楼市成交分化明显,一线城市销量有显著回升,二三线城市商品房日均成交量相对疲软 [5] 出口数据韧性 - 全国监测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环比增长4.69%,集装箱吞吐量环比增长8.84% [5] - 山东港口假期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4%,集装箱量同比增长7% [5] - 厦门港海天码头假期首日吞吐量突破1.2万标箱 [5] - 欧元区制造业PMI从8月的50.7下降至9月的49.8,重新陷入收缩区间 [5] 内需修复与政策展望 - 文旅消费需求快速上行,但对餐饮等行业辐射作用有待加强 [4][6] - 假期效应消退后内需或缺乏持续性支撑,后续财政端加大消费补贴力度,货币端压降居民负债成本的配合或仍有必要 [6]
“十一”自驾游报告:国内西部东北热度攀升,国际长线目的地猛增
扬子晚报网· 2025-10-09 18:12
行业总体趋势 - 国庆黄金周期间国内自驾游需求同比增长6.7%,出境自驾游需求同比增长11.6% [1] - 出境自驾游平均用车时间同比增长7%,显示游客偏好更深度体验 [1] - 三分之一自驾游客选择拼假错峰出行 [1] 国内自驾游市场 - 国内自驾游平均时间同比增长近1天,人均租车花费增长超2成 [1] - 热门自驾城市TOP10为成都、广州、上海、西宁、哈尔滨、呼和浩特、乌鲁木齐、北京、深圳、兰州 [2] - 西部地区如成都、西宁、乌鲁木齐、喀什、大理、拉萨等城市保持较高热度 [2] - 东北地区热度快速上升,哈尔滨、呼伦贝尔(海拉尔)、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阿尔山等地区租车需求显著增加 [4] - 呼伦贝尔(海拉尔)国庆期间租车价格环比节前一度上涨超过40% [4] - 广东游客跨省自驾更倾向长途自驾,钟爱"向北而行";北京周边游客偏好河北、山东威海及东北部分地区的中短途出行 [4] 出境自驾游市场 - 出境自驾热门目的地前十名为澳大利亚、意大利、新西兰、西班牙、加拿大、挪威、土耳其、法国、英国、泰国 [5] - 欧洲目的地保持强劲增长,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租车需求同比暴增210% [5] - 亚洲范围内,马来西亚、阿曼、日本租车需求同比增超100%,其中阿曼增幅超过180% [7] - 日本东京、冲绳和大阪最为热门,预订量同比去年增长超过100% [7] - 非洲方向南非自驾需求同比增长130%,埃及同比增长50%,纳米比亚同比增长44% [7] 用户群体特征 - 国庆期间带娃自驾的家庭出游量同比增长15.7%,90后年轻父母表现最为活跃 [9] - 95后自驾游客同比增长23%,00后增速达到26% [11] - 年轻群体偏好新西兰、澳大利亚、土耳其、瑞士、意大利等国际化、多样化目的地 [11] - 55-64岁中老年自驾人群同比增长18%,更注重旅行舒适度和健康要素 [11]
机构:东北地区成夏日避暑自驾游首选目的地,齐齐哈尔自驾需求增长53%
北京商报· 2025-08-20 12:47
境内自驾游市场表现 - 暑期自驾游出行时长同比增长9.6%且平均花费增长8% [1] - 热门城市包括成都 乌鲁木齐 广州 重庆 上海 深圳 贵阳 西宁 三亚 昆明 [1] - 东北地区成为夏日避暑首选目的地且小城与西部地区以性价比自驾为主 [1] 东北地区需求增长 - 7月至8月东北自驾需求量同比大幅增长 [1] - 哈尔滨增长28.67% 长春增长40.72% 齐齐哈尔增长53% [1] - 海拉尔和满洲里等地游客量同比飙升超过三位数 [1]
解析五一旅游消费新趋势
2025-07-16 14:13
纪要涉及的行业 旅游行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2025 年五一旅游消费增长独特之处 - **数据再创历史新高**:五一假期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约 14.67 亿人次,日均 2.93 亿人次以上,同比增长 8%,比 2019 年同期增长 24.1%;5 月 1 日全国铁路发送旅客 2311.9 万人次,动车发送旅客 1567.1 万人次,均创历史新高;五一假期全国边检机关保障 1089.6 万人次中外人员出入境,较 2024 年增长 28.7%,单日最高峰 5 月 3 日达 229.7 万人次,入境游订单量同比激增 173%,预计收入突破 1000 亿美元,恢复至 2019 年水平;五一假期全国国内出游 3.14 亿人次,同比增长 6.4%,国内旅游出游总花费 1802.69 亿元,同比增长 8%;五一假期全国快递揽件超 48 亿件,创历史同期新高[3][4][5] - **免签加即买即退政策**:截至 2025 年 1 月,中国与 26 个国家全面互免签证,对 38 个国家单方面免签,对 54 个国家实施过境免签,停留时间延长到 240 小时,出入境口岸增加到 60 个;即买即退政策促进购物消费活跃[6] - **拼假休十一**:请四天年假加五一五天休假[6] - **票根经济**:源于上海,一票一策连接购物、旅游、餐饮等多种消费,在河北南宫、河南洛阳、云南玉溪等地活跃[7] - **电影、演唱会、博物馆活跃**:五一档电影消费破 7 亿;全国各地三四场音乐节落地,全国五千人以上大型营业性演出超百场,观众超两百万人次,带动酒店旅游消费超二十亿元,平台演唱会音乐节专享景区门票产品订单同比上涨近一倍,预计带动消费六千万元;五一假期全国博物馆接待观众超六千万人次,创历史新高[7][8] - **出现众多新名词**:如中国油电、中国购、现役旅游、返乡旅游等,农工商文旅体建联动提供多样旅游产品[8] 县域游持续火热的影响 - **吸引城市人群消费**:大量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县域,贫困地区脱贫后青山绿水适合旅游,吸引城市成年人到县域消费[10] - **县域市场有发展空间**:乡村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多年增幅高于城市,2023 - 2024 年连续两年规模达六万亿以上,能满足多样化旅游消费需求[10] 旅游消费品的八大变化 - **购买习惯变化**: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试用商品、上网比价后,多在网店下单快递到家,获取售后退换货服务[12] - **选择判断变化**:消费者从注重性价比向值价比过渡[12] - **特色旅游食品销售火爆**:消费者体验后愿消费满意的特色旅游食品[12] - **大众文创产品受欢迎**:过去礼品多用于公务或商务购买,现在大众消费的文创产品增多[13] - **文创产品销售增加**:结合旅游商品市场,文创产品既有文化又有新功能,走向生活化市场化[13] - **旅游形态和场景变化**:乡村旅游、工业旅游等新旅游形态和场景增多[14] - **产品改进易被接受**:多数旅游商品在原有基础上改进,如米酒改变口感,易被大众接受且销售火爆[14] - **扩散性影响增强**:现代旅游交通和网络发达,消费者旅游地或结束后均可购买旅游商品,旅游商品扩散性对消费和经济影响增大[15] 自驾游发展趋势的影响 - **提出新要求**:全社会区域流动量达 14.67 亿人次,全国高速日均流量 6200 万辆次,自驾游占区域流动量超 90%,要求提高充电桩和服务区服务水平[17][18] - **有发展基础**:小轿车普及为自驾游出现奠定基础,全国高速公路服务区 98%覆盖充电设施 3.8 万台,方便自驾游出行和解决餐饮消费问题[18] 出入境游的意义及发展措施 - **出入境游现状**:韩国年轻人周末跨国游,泰国游客深度探索中国;高端酒店活跃,深圳高新酒店外宾占比 50%,苏州国际品牌酒店人均消费比国内游高 40%;2025 年五一入境游客 177.5 万,出境游客 189.7 万,差距为历史最小,入境旅客直接消费突破 1000 亿美元,支付宝显示入境游客消费金额同比增长 180%[20][21] - **对国内旅游市场国际化意义**:双向流动重构市场格局,中国从世界工厂向世界会客厅转型,以更开放姿态吸引外国游客消费,变相出口商品[22] - **未来政策调整完善方向**:刺激扩大免签政策效益,实施动态调整,强化上下联动政企合力;海外社交媒体平台联动宣传;发挥海外中国文化中心等机构作用定向推广;加强优秀电影国际宣传;提升入境旅游产品吸引力;利用世界非遗资源宣传;提升外国游客满意度,探索全链条服务提升[22][23][24] 科技对旅游消费市场的助力及融合潜力 - **发展趋势**:以 AI 为主体的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人工智能加旅游是长期趋势;2025 年中国智慧旅游经济市场规模预计达 14555 亿元,旅游行业与科技融合挖掘消费潜力空间大[27] - **具体助力方面**:赋能旅游产品创新,如打造沉浸式体验、开发智能设备;建立智能旅游管理系统,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资源;赋能旅游体验场景,创造消费者喜闻乐见场景;拓展旅游营销渠道,利用新媒体精准营销,开发智能化 APP 提供一站式服务;推动旅游产业升级,促进与文化、数字产业深度融合,打造特色文艺产品[28][29][30] 旅游市场精准定位和优化策略 - **产品供给**:各行各业联动发展,针对不同消费群体需求设计专属产品,部分景区开发沉浸式场景,旅行社采用分项组合模式[32][33] - **营销策略**:数据驱动精准营销,从传统客源地营销转向兴趣圈层渗透;品牌化与场景营销,从卖景观向卖环境体验转型,结合国潮元素推出时尚产品;互动体验与用户联系提升,开展分享会、会员活动,利用社交媒体发起 UGC 活动[34] 旅游消费市场繁荣对经济的作用 - **拉动内需**:五一假期旅游、餐饮、零售等行业收入激增 20% - 35%,带动物流、户外装备等产业增长,县域旅游增速超一线城市 11%[37] - **带动户外装备热销**:露营、骑行等轻户外项目带动户外装备热销,唯品汇显示市域户外服饰销量环比增长 51%[38] - **增加就业机会**:企业业务量增长扩大用工需求,旅游景区、酒店、餐厅、商场等招聘临时工,物流企业增加人手[38] - **提升市场信心**:消费市场繁荣向企业和投资者传递积极信号,表明市场需求旺盛,经济形势向好[38] - **推动产业升级**:文旅消费从观光转向体验,绿色消费带动产业向环保可持续方向发展[39] - **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县域旅游热度增速比高线城市高 11 个百分点,促进区域经济交流和资源流动,缩小区域经济差距[39] 旅游业未来发展趋势 - **多样化**:产品、服务、体验和场景更加多样化[40] - **规模化**:旅游规模增大,在国民经济中地位和比重提高[40] - **品质化**:从规模化扩张向品质化发展[40] - **数字化**:大量数字技术应用,实现智能化,增强文化附加值[40] - **市场化**:市场多元化,实现较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41] - **国际化**:中国旅游业通过免签政策、结算便利化和优质服务,更加国际化[41] - **历史化**: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更加注重历史文化[41] - **绿色化**:向环保可持续方向发展[41] - **IP 化**:通过 IP 传播现代旅游业[42]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2024 年中国接待入境游客 13190 万人次,2025 年一季度入境游市场稳步增长,北京口岸入境人员总量突破 500 万人次,同比增加 23%;外国人对中国文化、医疗、购物等体验感兴趣,主要目的地为北上广深等大城市[25] - 呼吁恢复五一黄金周,减轻十一压力,满足春夏之交旅游需求,创造新产业、模式、业态和服务,促进消费和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42][43]
入境游热度飙升!老外拖着行李箱去义乌“扫货”!
证券时报网· 2025-05-05 15:52
入境游市场复苏 - "五一"假期入境游订单同比激增130% [1][3] - 上海、深圳、义乌等地入境游订单分别同比增长138%、188%和60% [3] - 珠海外籍旅客预订酒店量增七成 青岛增长六成 武汉增长五成 [4] - 240小时免签+购物退税"即买即退"政策助推入境游复苏 [4] 文旅消费新趋势 - 亲子家庭与携宠出游"双线并进" 内蒙古、山西、新疆亲子主题酒店预订量同比增幅均超100% [1][2] - 国潮文化赋能旅游 古镇流量激增超30% [1] - "反向旅游"带火乡村游 新疆民宿预订提前两月入旺季 [1] - 历史人文与自然类目的地取代传统游乐场 山西平遥古城门票订单量增长翻倍 应县木塔门票同比增长175% [2] 交通出行特征 - 自驾游市场"量价齐升" 全国人均租车消费同比增长24% 平均租车时长延长至4天 [1][2] - 异地自驾订单占比高达85% 假期异地租车订单较2024年增长4% [2] - 途牛数据显示自驾游出游人次同比增长近40% 飞猪国内租车预订量同比增长35% [2] - 邮轮游强势回归 携程预订量同比飙升120% [1] 外国游客行为变化 - "中国购"成外国游客打卡新方式 "来沪扫货""老外拖着行李箱去义乌采购"话题引爆社交圈 [1][3] - 文化体验需求旺盛 当地美食体验玩乐品类订单量同比增长6.8倍 [3] - 成都川菜烹饪课程吸引大量海外美食爱好者 [3] - 广西龙脊梯田"开耕节"吸引众多外国游客 [3] 政策支持 - 离境退税起退点从500元下调至200元 现金退税限额从1万元提高至2万元 [5] - 全国推广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政策 [5] - 越南、马来西亚、柬埔寨成为热门入境游客源地 柬埔寨金边位居第二位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