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购
icon
搜索文档
增长229.8%!离境退税政策“上新”效果明显
人民日报· 2025-11-05 16:22
离境退税政策优化 - 国家税务总局将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服务措施从多地试点推广至全国[2] - 六部门发布通知下调离境退税起退点并推动离境退税商店增量扩容[2] - 税务部门优化系统功能实现开单自动带出发票信息 退税开单效率提升45%以上[2] 跨区域便利化服务 - 离境退税“即买即退”实现异地办理业务互认 覆盖四川云南重庆陕西北京天津上海苏州广东深圳等区域[3] - 上海试点离境退税“掌上办”全程无需纸质材料 浙江杭州推出手机支付宝“一键退税”功能[3] 入境消费市场表现 - 今年1至9月办理离境退税境外旅客人次同比增长229.8% 退税金额同比增长97.4%[1] - 境外旅客消费清单包括中国特色丝绸茶叶文创商品以及物美价优的衣服鞋包电子产品[1] 特色产品与消费场景 - 浙江义乌国际商贸城衣物饰品玩具销售火爆 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神鸟冰箱贴面具咖啡杯成消费新宠[4] - 北京王府井老字号商铺汉服刺绣围巾手工茶具广受欢迎 文化活动如西安大唐不夜城汉服体验景德镇陶瓷工坊拉坯提供新体验[4] 行业支持政策 - 11月1日起进一步完善免税店政策 鼓励引入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色优质产品[4] - 支持口岸出境免税店口岸进境免税店和市内免税店提供网上预订服务[4]
买买买!俄罗斯飞行员又来“扫货”了:成箱啤酒抱上运输机,还有人带走“东风-5C”模型
搜狐财经· 2025-11-03 22:40
新闻核心观点 - 俄罗斯飞行员在参加中国航空展会期间,展现出对中国商品的强烈购买需求,批量采购啤酒、周边纪念品等日常用品 [1][3] - 外国游客来华购物热潮兴起,“中国游”与“中国购”成为跨境旅游新趋势,海外消费者甚至组成“代购团”专程来华采购 [3] 航空展会活动 - 2025年南昌飞行大会暨航空产业博览会于11月2日闭幕,俄罗斯飞行员在返程前进行大规模采购 [1] - 俄罗斯飞行员批量采购中国产啤酒,成箱装入运输机带回俄罗斯,同时购买手提包、茶叶、纪念徽章及“东风-5C”模型等周边产品 [1] - 俄罗斯传奇飞行员谢尔盖·博格丹在2024年珠海航展后,经停广州和太原时持续购物,购买衣服裤子等商品 [3] 跨境消费趋势 - 外国游客专程前往北京秀水街、义乌国际商贸城、海南免税店、深圳华强北等中国商业中心进行购物 [3] - 海外社交平台热议“一定要带空箱子去中国”的实用贴士,推动“China Travel”到“China Shopping”的消费趋势 [3] - 海外消费者组成“代购团”飞来中国采购热门商品,社交媒体出现“互助代购”邀请 [3]
券商晨会精华 | 光伏“反内卷”成为当前行业核心矛盾 看好新技术迭代方向
智通财经网· 2025-10-17 08:40
市场整体表现 - 昨日市场冲高回落,三大指数盘中一度集体翻绿,沪深两市成交额1.93万亿元,较上一个交易日缩量1417亿元,自9月10日以来再度失守2万亿元关口 [1] - 板块表现分化,煤炭、保险、港口航运等板块涨幅居前,贵金属、半导体、风电等板块跌幅居前 [1] - 截至收盘,沪指涨0.1%,深成指跌0.25%,创业板指涨0.38% [1] 光伏行业 - 光伏产业链目前仍处于供需失衡状态,行业后续核心矛盾在于“反内卷”推动产能出清 [2] - “反内卷”措施包括整治低于成本价销售、产能整合及淘汰落后产能,其中整治低于成本价销售已取得显著成效,硅料、硅片、电池价格逐步上涨 [2] - 多晶硅能耗新标准明显收紧,预计是后续产能出清的重要手段,行业供需扭转需要看到产能政策力度超预期 [2] - 板块内部看好头部主材企业,以及新技术迭代方向,如BC、TOPCon3.0、浆料 [2] 房地产行业 - 宏观视角下,当前地产周期磨底进入“深水区”,更看好以一线城市为代表的核心城市复苏节奏 [3] - 自2021年中以来,中国地产市场快速完成了一定体量的调整,经历了供给侧较快的出清过程 [3] - 自2025年中以来,中国商品房成交量同比增速降幅逐渐收窄,月度的年化销售面积维持低位,从量的视角看地产周期已然进入磨底期 [3] - 房价仍在探底过程,但9月以来房价降幅已有收窄,伴随着去库存的持续推进,房产市场的全面修复有望在未来渐行渐近 [3] 消费与口岸商业 - 伴随入境政策优化,“中国游”兴起,客流增长及离境退税政策调整使“中国购”为国内消费市场带来新增长动力 [4] - 机场口岸消费或小幅受益“中国购”,相对更为利好大型国际机场枢纽,预期机场有税和免税都可受益于入境消费增长趋势,但目前对业绩影响有限 [4] - 有税商业方面,机场商业商品品类齐全,但购物时间、商店布局以及退税资质等可能构成限制 [4] - 免税商业方面,中国机场免税以香化品类主导,具备价格优势但外国人并未对免税客单形成有效拉动 [4]
中金:从“中国游”到“中国购” 口岸消费能否从中受益?
智通财经网· 2025-10-17 07:59
入境政策与客流复苏 - 受益于入境政策持续优化及汇率通胀环境,境外旅客“中国游”呈现快速增长趋势 [1] - 2025年第二季度中国大陆整体出入境人次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96%,其中外国人出入境人次同比增长28%,恢复至82% [1] - 自2024年第一季度起,外国人出入境人次保持均衡修复趋势,平均每季度提升约5个百分点 [1] 入境消费特征与潜力 - 2024年中国入境旅客平均消费为714美元,其国际旅游消费具有“重品质体验”特征,如在酒店等方面花费较多 [2] - 入境旅客购物消费存在提升空间,偏好具备中国特色、稀缺性或价格优势的产品,如奢侈品、国产电子、传统及新潮国货 [2] - 2025年4月离境退税政策的优化较大幅度刺激了相关购物消费增长 [2] 机场口岸消费机遇与挑战 - 机场有税商业和免税商业均可受益于入境消费增长趋势,但当前对业绩影响有限 [2] - 机场有税商业品类齐全,但购物时间、商店布局及退税资质等因素构成限制 [2] - 机场免税商业以香化品类主导,虽具备价格优势但未能有效拉动外国人客单,可能与消费习惯相关 [2]
中金:口岸消费或小幅受益“中国购” 部分堵点仍需疏通
新浪财经· 2025-10-17 07:45
入境消费趋势 - 入境政策优化推动“中国游”兴起 [1] - 客流增长及离境退税政策调整催生“中国购”新增长动力 [1] 机场口岸消费影响 - 机场有税和免税商业均可受益于入境消费增长趋势 [1] - 目前对机场业绩影响有限 [1] - 大型国际机场枢纽相对更为受益 [1] 有税商业现状与挑战 - 机场商业不缺乏外国人喜好商品品类 [1] - 购物时间、商店布局及退税资质构成限制 [1] 免税商业现状与挑战 - 中国机场免税以香化品类主导 [1] - 机场店具备价格优势但外国人未对免税客单形成有效拉动 [1] - 外国人的消费习惯是潜在原因 [1]
中金:从“中国游”到“中国购”,口岸消费能否从中受益?
中金点睛· 2025-10-17 07:32
入境游市场复苏态势 - 受益于持续优化的入境政策,外国人出入境人次呈现快速增长趋势,2Q25中国大陆整体出入境人次恢复至2Q19同期的96%,其中外国人出入境人次同比增长28%,恢复至82% [4] - 自1Q24起,外国人出入境人次基本保持均衡修复趋势,平均每季度恢复进度提升约5个百分点 [4] - 2024年入境游客总人数达1.319亿人次,同比增长60.8%,恢复至2019年的91%,其中外国人入境2694万人次,恢复至2019年的85% [14] 入境游客消费特征 - 2024年入境游客(含港澳台)总花费942亿美元,单人次平均消费为714美元 [19] - 从2019年消费结构看,购物消费为入境消费第二大项,占总支出23% [19] - 与亚洲其他目的地相比,外国游客消费存在"重品质体验"特征,更重视酒店等服务体验,而中国游客更偏爱购物 [21][22] 离境退税政策效果 - 2025年4月离境退税政策优化后,2025年上半年退税人数、退税商品销售额、退税税款同比分别大幅增长186%、95%、93%,显著高于同期入境客流量16%的增速 [26] - 政策优化措施包括扩大离境退税商店数量、提升退税商品供给、下调起退点、上调现金退税限额及便捷化退税流程 [26] - 入境旅客单笔退税商品销售额水平较高,多地数据显示多为数万元 [26] 入境游客购物偏好 - 入境游客偏好具备中国特色/稀缺性或价格优势的商品,主要集中在奢侈品、国产电子产品、中国特色传统商品及新潮国货四大类别 [28] - 中国机场免税以香化品类主导,但数据显示外国游客并未对免税客单形成有效拉动,或与其消费习惯相关,中国旅客对于香化品的消费偏好远大于其他国家旅客 [30][32] 机场口岸商业机遇与挑战 - 机场有税和免税商业均可受益于入境消费增长趋势,但目前对业绩影响有限 [30] - 机场有税商业存在部分堵点,如购物时间有限、商店布局以及退税资质等可能构成限制 [30] - 尽管外国游客占比提升,但上海机场近几个季度国际线客流人均免税租金尚未看到持续的回升迹象 [34]
政策红利持续释放 “中国游”为消费添彩
央广网· 2025-10-04 17:44
入境旅游市场趋势 - 国庆假期日均出入境旅客预计突破200万人次 [1] - 10月1日平台数据显示乘坐飞机的外国旅客数量同比增长超过40%,飞往国内70个城市 [1] - 入境游前十大目的地城市为上海、北京、广州、成都、青岛、深圳、杭州、沈阳、厦门、南京 [1] 政策支持与行业驱动因素 - 免签政策持续扩大,过境免签延长至240小时并增加免签口岸 [1] - 外籍来华人员支付便利化水平大幅提升,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推广至全国 [1] - 一系列举措推动“China Travel”成为国际热词,吸引大批境外游客 [1] 消费行为与产品需求变化 - 入境游客旅行方式从浅层观光转向深度体验,例如在北京胡同品尝豆汁、在西安体验汉服、在江南参与传统文化工作坊 [1] - 外国游客购物选项从传统小饰品、茶叶扩展至手工茶具、汉服、潮玩、折叠屏手机、无人机、智能手表等 [2] - 深度体验与中国产品供给推动“中国购”成为国际游客新时尚 [2]
从“中国游”到“中国购”——入境旅游消费热潮涌动
新华网· 2025-09-21 07:36
入境旅游政策与便利化措施 - 中国对俄罗斯试行免签政策 多地迎来首批免签入境俄罗斯旅客 [1] - 中国已对55国实施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 [4] - 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服务2025年推广至全国 起退点下调至200元 [4] - 全国离境退税商店数量突破1万家 [4] - 前8个月享受退税人数同比增长2478% 退税商品销售额和退税金额同比分别增长975%和969% [5] - 上海外滩推出第一家支持"全市通退"的离境退税退付点 [5] - 北京集中退付点上线支付宝"碰一下"退税功能 "即买即退"服务限额由5万元提升至22万元 [5] - 成都21个境外电子钱包实现直接支付 全市5086台ATM机和1306家银行网点提供外卡取现和现金兑换服务 [5] 外国游客消费行为变化 - "中国购"成为来华旅游新潮流 外国游客将购物加入旅行计划 [1][2] - 外国游客倾向于沉浸式体验中国文化生活 不再仅满足于欣赏风景 [3] - 外国游客购物清单从传统纪念品转向高附加值产品 包括科技产品 非遗手作和个性化定制商品 [6][7] - 蕴含中国文化元素的商品成为最受欢迎购物选项 如汉服 刺绣围巾和手工茶具 [7] 热门购物地点和商品类别 - 义乌国际商贸城 北京秀水街 海南免税店等成为网红购物点 [2] - 外国游客喜欢新奇有趣的小礼品和小商品 衣物 饰品 玩具销售火爆 [2] - 折叠屏手机 瓷器 汉服等被列入必买清单 [2] - 三星堆博物馆文创产品如神鸟冰箱贴和面具咖啡杯吸引外国游客 [3] - 科技产品如AI翻译器 AI眼镜 智能手表和无人机受到青睐 [6] 支付和消费体验优化 - 国内支付平台支持国际信用卡绑定 解决支付痛点 [4] - 商场 景区完善双语服务 门票预约界面优化 [5] - 机场 酒店等消费场景新增或升级外卡POS机 [5] - 英国游客通过支付宝"碰一下"快速获得2700余元退税款 [4] 中国商品国际影响力提升 - "中国制造"成为高品质代名词 以价格实惠 质量过硬和创意设计获得独特吸引力 [6] - 中国文化影响力不断提升 文化产品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流动载体 [3][7] - 优质国货随着游客脚步走向世界 如电热毯 电暖器 凉感面料防晒服和电助力自行车 [6]
“反向海淘热”见证中国大市场
经济日报· 2025-09-18 06:09
行业趋势:从“中国制造”到“全球市场” - 出现“反向海淘”现象,外国消费者来华扫货,中国跨境电商平台在海外爆火,应用下载量激增10倍 [1] - 供应链实现从“响应需求”向“创造需求”的跨越,例如义乌创意太阳能风扇帽风靡美国社区 [2] - 行业从“世界工厂”向“全球市场”转变,从产能输出转向需求拉动 [3] 政策与制度支持 - 优化免签政策,过境免签国家扩展到55个,入境口岸增加至60个,停留时长延展至240小时 [1] - 退税政策覆盖面扩大,全国离境退税商店已超7200家,今年1-6月享受退税人数同比增长186% [1] - 推动制度创新,扩大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范围,优化数字清关平台,完善跨境支付体系 [2] 技术与供应链优势 - 数字技术融合应用为跨境贸易注入新动能,智能算法实现多语言翻译与文化适配,大数据系统捕捉全球消费趋势 [2] - 智能物流与海外仓网络将跨境交付时效压缩至“日级”甚至“小时级” [2] - 优化物流网络,拓展“前置仓+即时配送”模式,在东南亚、中东欧等新兴市场布局智能仓储枢纽 [3] 市场拓展与品牌建设 - 高质量供给赢得市场青睐,例如国产新能源汽车成体系出海,沂蒙山玻璃畅销“一带一路” [2] - 发展跨境直播、社交营销等新模式,构建柔性供应链,试点跨境电商品牌孵化基金 [3] - 设立海外体验与售后中心,提供本地化退换货服务,提升中国品牌国际认可度 [3]
“中国购”何以持续火爆?
中国经济网· 2025-09-02 14:24
入境旅游与消费趋势 - 上半年外国人入出境数量达3805.3万人次 同比上升30.2% [1] - 免签入境外国人1364万人次 同比上升53.9% [1] - 外国游客通过购物和消费场景体验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2] 消费市场特征 - 中国消费品市场涵盖服装鞋类、电子产品、日用品及高端奢侈品 品类丰富多元 [1] - 手机、电脑、智能穿戴设备及无人机等高技术含量产品成为反向代购热品 [1] - 外国游客携带空行李箱专门来华采购现象引发社交媒体热议 [1] 政策与市场环境 - 免签政策范围持续扩大 支付环境及离境退税便利性显著优化 [1] - 中国制造高新技术含量提升 增强全球市场竞争力 [1] - 消费体验成为外国游客感知中国文化的重要途径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