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船用曲轴
icon
搜索文档
人民日报头版报眼点赞:大连向海图强发展海洋制造业
人民网· 2025-08-06 09:31
核心观点 - 大连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呈现高速发展态势 头部企业产能扩张 配套产业链完善 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升级 集群效应显著增强[4][5][6][7][8] 头部企业表现 - 恒力重工收购闲置船厂后100多天即重新投产 已开工造船70余艘且订单排至2029年[4] - 大连中远海运重工去年修船244艘并交付新船12艘 产值增长约23% 今年5月交付全球最大载重吨位多用途纸浆船[6] - 大连船企上半年造船完工量 新接订单量 手持订单量分别同比增长27.4% 34.1% 72.6%[6] - 中船大船重工去年建造多艘大型液化天然气运输船 大连中远海运川崎今年4月交付30.9万载重吨LNG双燃料超大型油轮 恒力重工6月交付30.6万载重吨超大型油轮[6] 配套产业发展 - 大连华锐船用曲轴实现本地化供应 其曲轴部件加工精度达头发丝粗细且单件重逾7吨[7] - 大连石岛工业的集装箱绑扎件占全球市场30%份额 海工吊机应用于极地科考船 去年本地交付量增长10%且近七成原料本地采购[7] - 大连市船舶海工配套企业超100家 覆盖发动机 曲轴 导航 舾装件等领域[7] - 今年2月大连举行配套产业发展大会 签约34个项目且投资额达50.5亿元[7] 科技创新突破 - 大连理工大学通过"揭榜挂帅"项目助力企业开发液化天然气船 甲醇双燃料超大型集装箱船 超大型液氨运输船等高端船型[8] - 大连海事大学与中远海运重工联合打造全球首艘智能研究与教学实训两用船"新红专"轮 具备自主航行 远程控制和岸基信息支持功能[8] - 大连船舶产业已创造中国造船史上90多项"第一"[8] 城市产业整体态势 - 上半年大连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产值增长64.1%[4] - 大连正打造世界级高技术船舶与高端海工装备制造基地 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5][8]
大连向海图强发展海洋制造业(奋勇争先,决战决胜“十四五”)
人民日报· 2025-08-06 06:21
行业整体表现 - 辽宁大连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产值上半年增长64.1% [1] - 大连船企上半年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分别同比增长27.4%、34.1%和72.6% [2] - 大连市船舶海工配套企业超100家 覆盖船用发动机、曲轴、导航、舾装件等领域 [3] 头部企业动态 - 恒力重工收购闲置造船厂后100多天重新投产 已开工造船70余艘且订单排至2029年 [1] - 大连中远海运重工去年修船244艘并交付12艘新船 产值增长约23% [2] - 中船集团大连船舶重工去年建造多艘大型液化天然气运输船下水 [2] - 大连中远海运川崎4月交付30.9万载重吨液化天然气双燃料超大型油轮 [2] - 恒力重工6月交付30.6万载重吨超大型油轮 [2] 配套产业发展 - 大连华锐船用曲轴实现本地化供应 产品加工精度达头发丝粗细 [3] - 大连石岛工业集装箱绑扎件占全球市场30%份额 去年本地交付量增长10% [3] - 大连市举行配套产业发展大会签约34个项目 总投资额50.5亿元 [3] 科技创新突破 - 大连理工大学通过"揭榜挂帅"项目推动液化天然气船、甲醇双燃料集装箱船等技术开发 [4] - 大连海事大学与中远海运重工联合打造全球首艘智能研究与教学实训两用船"新红专"轮 [4] - 大连创造中国造船史上90多项"第一" 正打造世界级高技术船舶与高端海工装备制造基地 [4]
大连重工:国家新能源产业支持政策有效促进公司风电产品业务的发展
搜狐财经· 2025-06-18 22:51
风电业务发展 - 风电板块占公司订货总额约32.5%(近1/3),主要产品包括风电齿轮箱、铸件、塔筒及配套服务等 [2] - 85%以上的风电订单来自国内排名前10的风电主机厂商 [2] - 新能源(尤其是风电)支持政策对公司提升订货额、拓展风电市场业务有积极促进作用 [2] - 公司通过深入研究行业政策、对接客户需求、优化产品及客户结构,加强风电板块统筹管理,推动订单增长 [2] 海工业务拓展 - 公司海工业务主要集中在造船(船用)及海工领域,船用曲轴今年订货规模已达7亿元,2022年以来订货呈逐年递增趋势 [2] - 其他海工相关产品(包括船用铸件、造船门吊、甲板吊、螺旋桨和单点系泊、船用齿轮箱等)年均订货约1亿元,占比相对较小 [2] - 公司积极把握海洋经济支持政策,适时调整产品结构,组建专项团队推进海工产品市场拓展,力争提升规模和效益 [2]
大连重工(002204) - 002204大连重工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429
2025-04-29 21:42
公司业务情况 - 物料搬运板块2024年收入同比增长约56.1%,因前期个别单项产品毛利率较高,2024年相关产品毛利率下降5.3个百分点,目前订单充足 [2][3] - 新能源设备板块2024年收入同比增长约35.4%,因行业竞争激烈,毛利率同比下降4.3%,2025年订单充足,产能预计提升 [4] - 冶金设备板块2024年收入同比增长10.7%,毛利率提升0.53个百分点,后续将提升产品竞争力和深挖降本空间 [4][5] - 核心零部件板块2024年收入同比下降3.6%,船用曲轴毛利率同比提高1.9个百分点,后续将提升产品质量和产能 [5][6] - 工程总包板块2024年收入同比下降29.6%,毛利率同比提高6.8个百分点,将坚持国际化战略拓展市场 [6] 在手订单情况 - 2025年第一季度新增订货51.4亿元,同比增长11.02%,新能源设备和港口机械需求稳定,冶金、焦化需求不足 [6] - 物料搬运板块2025年第一季度新增订货同比下降22% [7] - 新能源设备板块2025年第一季度新增订货同比增长17.4% [7] - 冶金设备板块2025年第一季度新增订货下降6.8%,2025年1月中国粗钢产量8190万吨,同比减少5.6% [7] 风电相关情况 - 2024年生产铸件21万吨,2025年计划生产铸件同比增长20%以上,后续产能逐步释放 [8] - 2025年一季度风电齿轮箱产品出货量同比增长显著,预计2025年风电装机布局加速,出产风电齿轮箱将提升 [8] 排产和出货情况 - 2025年一季度排产和出货依据年初计划稳步推进,同比增长10%左右 [8] 深海科技产品情况 - 具备大型船用曲轴和单点系泊等产品供货能力,2024年出产曲轴187段,无单点系泊系统出货 [8] - 掌握国际高端船用曲轴生产技术,产品范围覆盖多种型号,累计出产曲轴1300余支 [9] - 承接多个单点系泊系统总包制造,承担多项专项研究课题,自主设计研发关键核心配套设备,部分完成样机制造与实验验证并获船级社认证 [9] 降本增效和企业改革情况 降本增效进展 - 壮大经营规模,从“经营产品”向“经营客户”“经营市场”转变,国际化订货加速增长 [9] - 锚定客户需求,推进集成供应链变革和精益管理变革,提升产品质量,打造精品项目 [10] - 强化创新引领,聚焦“五化”战略,建立精准研发投入机制,实现核心技术突破、申请专利和新增标准 [10] - 加快转型升级,推进数智化转型变革,实现智能制造场景应用,目标分子公司达到相关标准 [11] - 坚持“两效”优先,深化降本增效机制和目标成本管理,压减非增值支出 [11] 企业改革和未来展望 - 推进“质量上上”三年行动、精益管理专项行动、集成供应链变革、IPD集成产品研发变革、数智化转型变革和组织变革 [12][13][14] - 未来将落实国家战略规划,围绕“核心技术、核心产品、核心客户、核心竞争力”,推进战略转型和管理变革 [14] 其他情况 - 海外市场产品利润水平较高,因用户对产品标准要求更高,设计、生产周期更长 [14] - 无形资产主要包括土地使用权、专利权、非专利技术、海域使用权和软件 [14] - 下游客户分布在冶金、港口等领域,不同产品发货到确认收入时间周期不同,2024年前五大客户订货占比23%,集中在能源、港口和矿山行业 [14][16] - 高管薪酬结构包含年度薪酬和中长期激励,年度薪酬与员工平均工资挂钩,绩效年薪与公司和个人业绩挂钩,中长期激励暂未实施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