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修理

搜索文档
舟山中天重工因特种设备事故致人死亡被罚18万元
齐鲁晚报· 2025-07-16 15:41
事故处罚公告 - 舟山中天重工有限公司因起重作业挤压事故被处以18万元罚款,事故造成1人死亡 [1] - 事故发生于2025年1月11日13时30分,地点为公司厂区内,经调查认定为特种设备一般事故 [1] - 公司安全管理不到位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第十三条 [1] - 处罚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第九十条,处罚决定日期为2025-07-11 [1] - 公司需在收到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缴纳罚款 [1] 公司基本信息 - 舟山中天重工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原名舟山中电绿科船舶修造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1.057亿元 [3] - 公司注册地位于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小沙街道东山嘴,业务覆盖船舶修理、改装及海洋工程设备制造 [3] - 公司持有高新技术企业资质,股东包括Isthmus International Limited(42.23%)、舟山南洋之星船业有限公司(29.85%)和Double Hawkfeather Limited(27.93%) [3] 行政处罚详情 - 违法行为类型为"负有责任的单位发生一般特种设备事故的行为案" [3] - 主要违法事实为2025年1月11日发生的起重作业挤压事故造成1人死亡 [3] - 处罚内容为罚款人民币5.638475万元,处罚决定日期为2025-02-25 [3] - 处罚机关为舟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处罚决定书文号为舟定小罚决字2024第000046号 [3]
江苏南京:潮平口岸阔 扬帆向深蓝
南京日报· 2025-07-13 09:23
南京水运口岸开放能级提升 - 2024年新增3座正式或临时开放码头,分别聚焦船舶维修、高端制造、汽车物流领域,填补南京水上立体航道业务空白 [3] - 南京现有万吨级以上开放泊位60个(含临时启用泊位),国际航线总数达15条,直达日韩、东南亚、南美等地 [3][8][9] - 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贯通,5万吨级海轮可常年通航,2024年进港船舶吃水刷新历史纪录至11.8米 [8] 南京长江油运龙潭船务工程有限公司 - 6月25日1-4码头泊位正式对外开放,成为南京唯一获批开放的国际修船企业,预计年承修国际船舶40-50艘次,产能较临时启用阶段提升一倍 [3][4] - 2023年临时启用后完成29艘次外籍货轮修理,实现外贸收入超5500万元,正式开放后高端客户占比提升至65% [4][5] - 百吨级起重设备与数字化管理平台实现100%覆盖,单船维修效率同比提升20% [4] 南京金陵船厂舾装码头 - 临时开放后交付首笔国际订单6500载重吨甲醇燃料加注船"薰衣草"号,实现"南京造"船舶出厂直通国际航线 [5][6] - 解决此前外轮交付需依赖仪征厂区或租用码头的问题,降低交付成本并减少移泊安全风险 [6] 南京港江盛汽车码头有限公司 - 滚装码头外贸泊位临时启用后开通首条外贸航线,载508台国产汽车直航出海,此前需经上海、太仓等中转 [6][7] - 拥有418米滚装专用岸线、3万吨级海轮泊位和1万吨级江轮泊位,支持5000车位以下船舶全年靠泊,后方仓储库容超2万辆 [7] 南京航运枢纽建设规划 - 《南京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发展专项规划(2024—2035年)》提出打造"一江两岸"枢纽布局,强化近洋航线始发港地位,建成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与中西部江海转运门户枢纽 [8] - 2024年新增南美及远东国际远洋航线,外贸内支线网络规模保持沿江第一 [8][9]
龙潭船务码头泊位获批对外开放
南京日报· 2025-07-11 11:08
公司业务发展 - 南京长江油运龙潭船务工程有限公司1—4码头泊位于6月25日正式获批对外开放,业务量显著增加,近期已有一艘外贸船完成维修离港,并即将迎来另一艘外籍船舶进厂修理 [1] - 公司此前仅能维修内贸船,2023年4月临时启用后开始承接外籍货轮修理业务,正式获批后进一步简化审批流程并提升国际资质 [1] - 临时启用阶段已累计完成29艘次外籍货轮修理,实现外贸收入超过5500万元,且业务营收逐年增长并在总收入中占比持续提升 [2] - 正式开放后预计年承修国际航行船舶40—50艘次,产能较临时启用阶段提升一倍 [2] 行业地位与竞争优势 - 公司是南京市唯一一家资质齐全的专业船舶修理、洗舱及综合保障服务企业,填补了长江南京段国际航行船舶应急维修的空白 [1] - 构建"水上服务直通车",提供从物资补给到应急抢修的"一站式"服务,包括定期检修、洗舱作业等 [1] - 码头开放使南京成为长江航运"安全锚点",外轮故障无需转至其他城市维修,节约时间并减少航道安全隐患 [2] 政策支持与区域经济影响 - 市商务局(口岸办)通过跨部门协同全流程保障码头对外开放,助力企业降本增效并提升水运口岸能级 [3] - 开放举措强化了南京港口岸综合服务功能,满足国际船舶应急维修、物资补给等需求,促进外贸稳定增长 [2][3] - 项目对新增就业岗位、加强长江经济带立体交通走廊功能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3]
研判2025!中国船舶修理行业政策汇总、产业链、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政策红利释放,老旧船舶更新拉动行业新需求[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5-09 09:26
船舶修理行业概述 - 船舶修理是指对船体和结构、机器设备、舾装或构造、系统等在船坞或船厂进行修理,以恢复其原设定状态或功能要求 [3] - 船舶修理分为计划养护修理、事故修理和基本恢复修理三大类 [3] - 船舶修理是船舶运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航运业的运行成本和竞争力 [4] 行业发展现状 - 2024年全球船舶修理艘次从2017年的13127艘次增长至39002艘次,但增速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 [1][10] - 2018年中国船舶修理艘次为5256.02艘次,2024年增长至15600.8艘次,年复合增长率为19.88% [14] - 10年以下船龄的船舶修理占比从2017年的10%上升到2023年的23%,而20年及以上船龄的船舶修理占比从32%下降到25.7% [12] 行业产业链 - 上游涉及船舶维修工具、检测仪器、替换部件、油漆涂料等 [6] - 中游为船舶维修服务提供商 [6] - 下游为航运公司、海洋工程企业、国防军工单位、船舶租赁或销售企业等 [6] 行业竞争格局 - 中国船舶修理行业由三大央企(中远海运重工、中国船舶集团和招商工业集团)、民企以及部分合资和外资企业组成 [16] - 2023年上半年三大央企合计占比55.2%,其他修船企业占比44.8% [16] - 中远海运重工年修理和改装船舶可达1500余艘,中国船舶重工2024年上半年船舶造修及海洋工程营业收入达到344.46亿元,同比增加22.39% [17][19] 行业发展趋势 - 更新改造需求增加,政策支持老旧船舶报废更新,为行业提供巨大发展空间 [21] - 行业向智能化和数字化方向发展,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提高维修效率和质量 [22] - 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大型修船企业凭借技术、资金、设备等优势占据有利地位 [23][24] - 企业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与交流 [25] 政策支持 - 2023年12月发布的《关于提升加工贸易发展水平的意见》支持开展飞机、船舶等大型装备保税维修业务 [4] - 《船舶制造业绿色发展行动纲要(2024—2030年)》提出提高船舶制造、运营、修理等环节的绿色化水平 [4] - 2024年9月发布的《工业重点行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指南》推动智能制造装备、绿色制造装备在船舶制造业的推广应用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