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芪苈强心
icon
搜索文档
以岭药业上半年盈利持续扩大 “研发型增长”重塑估值
新浪财经· 2025-08-29 11:42
核心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中期营业收入达40.4亿元 归母净利润6.69亿元 同比增长26.03% [1] - 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元(含税) [1] 研发投入与创新实力 - 过去三年年均研发投入9亿元 保持行业前三 2024年研发费用占营收比重达13.94% 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2] - 公司拥有17个专利中药 覆盖心脑血管 呼吸 神经等多疾病领域 [2] - 在研项目包括9个中药和3个化药处于临床阶段 保持每年1-2款中药1.1类新药申报上市节奏 [2][3] - 过去5年有5个一类新药获批上市 其中4个进入医保目录 [4] 国际化进展 - 公司已有10余个中药品种在50多个国家和地区注册上市 [7] - 通心络治疗心梗研究登上JAMA 多款产品在国际顶刊发表循证成果 [7] 行业政策环境 - 国家药监局优化创新药临床试验审评审批 中药1类创新药被纳入30日审评通道 [5][6] - 中药创新药被监管层视为创新药不可或缺组成部分 [6] 估值分析 - 市场对公司估值仍沿用传统中药PE框架 未充分反映研发管线溢价 [8] - 分部估值显示:成熟业务年利润约16亿对应240亿市值 化药管线两款临近上市品种可支撑60亿市值 [9] - 当前估值与潜在价值存在20%-30%偏差 未计入创新中药 健康板块及国际化潜力 [9] - 公司具备创新药与出海双重特征 政策回暖与审评提速创造发展窗口 [10]
以岭药业:创新中药的先锋
全景网· 2025-08-13 13:51
政策环境 - 国家药监局发布征求意见稿 拟将创新药临床试验审评审批时限从60个工作日缩短至30个工作日[1] - 政策明确将中药1类创新药纳入30日审评审批通道 体现监管层对中药创新的重视[1] - 当前资本市场对中药创新药认知存在差异 中药企业涨幅滞后于化学药和生物制品创新药企业[1] 行业发展趋势 - 中药现代化成为产业共识 指将传统中药特色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的过程[3] - 中药现代化要求按照现代医学标准进行药理毒理分析、临床试验和审核流程[3] - 传统中药名方通过现代化研究可重新解释疗效并诞生新创新药品种[4] 公司业务结构 - 心脑血管类用药占总营收59.52% 呼吸系统类用药占12.21%[2] - 心脑血管和感冒呼吸系统用药领域处于行业领先地位[1] - 拥有专利中药17个 覆盖8大临床疾病系统[1] 研发实力 - 过去三年研发投入分别为8.95亿、9.35亿、9.08亿元 在A股中药板块排名前三[5]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从7.15%提升至13.94%[5] - 研发人员数量达1516人 行业领先[5] 研发成果 - 通心络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研究发表于《美国医学会杂志》 影响因子120.7[5] - 通心络显著降低30天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风险36% 降低心源性死亡风险30%[6] - 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8] 产品管线 - 年销售额10亿级别大品种包括通心络、参松养心、芪苈强心三款心脑血管用药[11] - 连花清瘟实际销售额约20亿-30亿元 库存已出清[11] - 6款中药新药、3款化药新药处于临床研究阶段 3个品种进入新药申报阶段[14] 财务表现 - 心脑血管用药收入超过38亿 感冒呼吸系统用药不到8亿元[9] - 假设年收入85亿元 按14%净利率测算年度净利润约12亿元[11] - 当前市值对应市盈率不足20倍[11] 成长性分析 - 过去5年有5个一类新药获批上市 其中4个进入医保目录[12] - 创始人吴以岭教授创建的络病理论成为全球研究课题[12] - 旗下民营三甲医院拥有100多个院内制剂 每年可转化1-2个新品种[12] 估值评估 - 成熟业务部分年净利润约16亿元 给予15倍PE对应市值240亿元[14] - 化药创新药管线预计可贡献年收入20亿元 按3倍PS给予60亿市值[16] - 分部估值法测算总市值可达300亿元 较当前市场共识存在20%-30%偏差[16]
通络药物获《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2025)》推荐
环球网· 2025-06-16 10:39
新指南发布 - 2025年6月14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2025)》在沈阳发布 明确推荐通心络用于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 具有抗心肌缺血 改善无复流和再灌注损伤的作用(IIa B-R) 推荐芪苈强心用于冠心病合并心衰且血压偏低患者(IIa B-R)[1] - 指南由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及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发起 韩雅玲院士和杨跃进教授牵头 全国60余位心血管专家参与制定 为PCI手术提供规范指导[3] - 指南新增抗心肌缺血 无复流和再灌注损伤章节 注重中西医结合 新增具有中国特色的治疗方案[1] 通心络临床价值 - 通心络是在络病理论指导下研发的创新中药 具有血液保护 血管保护 基于微血管保护的缺血组织保护三重作用 可降脂 抗凝 抗炎 保护血管内皮 稳定易损斑块 解除血管痉挛 保护微小血管[4] - 通心络防治急性心梗介入治疗后心肌无复流循证医学临床试验表明 通心络能够促进心肌再灌注 降低心肌无复流的发生率36.6% 缩小无复流和梗死面积 改善左心室收缩功能[5] - 通心络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肌保护研究结果显示 在标化西药与血运重建基础上 通心络可进一步降低30天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率36% 降低1年心源性死亡率27% 降低1年再次心梗风险74% 且未增加出血风险 该成果发表于JAMA[5] 芪苈强心临床价值 - 芪苈强心是在络病理论指导下研发的创新中药 可显著改善慢性心衰患者的心脏和运动功能 同时可显著改善心衰患者临床预后 且对血压没有影响[6] - 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衰复合终点事件的评估研究显示 在心衰标准治疗基础上加用芪苈强心 能显著降低心衰患者的复合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22% 包括降低心衰恶化再住院风险24%和心血管死亡风险17% 该成果发表于《自然医学》[6] 行业意义 - 指南更新标志中医药在冠脉介入治疗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首次将通络药物通心络和芪苈强心纳入推荐 体现中医药在现代医学中的重要地位[8] - 通络药物相关研究赢得国际医学界认可和肯定 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树立典范 中药治疗体现中国特色[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