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创新研发

搜索文档
以岭药业(002603):2025年上半年业绩恢复性增长,创新研发持续推进
平安证券· 2025-08-29 21:04
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基于公司业绩恢复周期及创新研发进展 [5][7]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0.40亿元 同比下降12.26% 其中Q2收入16.82亿元 同比下降19.21% [4] - 归母净利润6.69亿元 同比增长26.03% 扣非归母净利润6.41亿元 同比增长27.08% 单Q2归母净利润3.43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51.23% [4] - 毛利率提升至59.48% 同比增加6.11个百分点 净利率达16.47% 同比提升5.03个百分点 [8] - 费用控制良好 销售费用率22.60%同比下降0.81个百分点 研发费用率8.87%同比上升0.33个百分点 [8] 分业务板块表现 - 心脑血管类产品收入19.63亿元 同比下降15.14% 但毛利率大幅提升至65.54% 同比增加12.77个百分点 [8] - 呼吸系统类产品收入9.21亿元 同比下降28.25% 毛利率70.90% 同比提升5.22个百分点 [8] - 其它专利产品收入2.46亿元 同比增长53.18% 毛利率64.33% 同比提升12.82个百分点 [8] - 其它产品收入9.04亿元 同比增长7.18% 毛利率33.54% 同比下降3.08个百分点 [8] 研发创新进展 - 中药创新成果显著:芪防鼻通片、半夏白术天麻颗粒新药上市注册获批 芪桂络痹通片、小儿连花清感颗粒新药注册申请获受理 [8] - 化生药研发管线推进:4个创新药品种进入临床阶段 XY03-EA片处于三期临床和临床2b阶段 苯胺洛芬注射液完成临床试验并申报NDA G201胶囊处于临床2期阶段 [6][8] 财务预测调整 - 下调2025年营业收入预测至87.95亿元(原预测104.58亿元) 2026年预测98.65亿元(原预测115.58亿元) [7][9] - 调整2025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12.70亿元(原预测13.29亿元) 2026年预测14.58亿元(原预测16.03亿元) [7][9] - 新增2027年预测:营业收入108.70亿元 归母净利润16.67亿元 [7][9] - 当前估值对应2025年PE 21.3倍 2026年PE 18.6倍 2027年PE 16.3倍 [7][9] 公司基本数据 - 总股本1,671百万股 流通A股1,377百万股 总市值271亿元 [1] - 每股净资产6.51元 资产负债率21.8% [1] - 大股东以岭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持股31.53% 实际控制人为吴以岭、吴相君、吴瑞 [1]
新天药业分析师会议-20250826
洞见研报· 2025-08-26 22:5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新天药业在研管线丰富,在肿瘤、心脑血管等多领域有进展,已上市产品二次开发成果显著,增加对汇伦医药投资是看好其创新与商业化能力,虽业绩受原材料等因素影响有回落,但随原材料价格下降和公司策略调整有望回归增长,且创新药对公司发展战略重要,未来会兼顾研发投入长短期平衡 [19][20][22][25][26][28] 各目录总结 调研基本情况 - 调研对象为新天药业,所属行业是中药,接待时间为2025 - 08 - 26,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王光平,证券经理梁永松 [16] 详细调研机构 - 参与调研的机构有摩根士丹利基金、财通基金、湘禾投资、东方证券自营、国海富兰克林基金、睿亿投资、华安证券、摩根基金、中欧基金、中邮证券 [17] 调研机构占比 未提及 主要内容资料 - **在研管线**:除原有三个1.1类临床三期在研品种推进研发,还在肿瘤、心脑血管、妇科及疼痛、泌尿系统疾病领域取得进展,如肿瘤领域2.3类改良型新药2025年7月提交IND申请,心脑血管领域两个1.1类中药创新药开展工艺研究等 [19] - **已上市产品再研究成果**:坤泰胶囊能缓解围绝经期综合征、改善激素水平等,还对排卵障碍和不孕有综合疗效;苦参凝胶获评临床价值A级,研究获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宁泌泰胶囊临床综合评价获A级认证,正在开展多中心临床试验 [20][21] - **对汇伦医药投资原因及定位**:汇伦医药聚焦重大疾病和危重症治疗领域,研发体系高效协同,研发管线近20个,十余款药物已商业化,新天药业作为第二大股东,2025年8月21日同意用4000万元“增资 + 受让”增加投资 [22][23] - **汇伦医药核心创新管线研发情况**:布局丰富且梯队合理的创新药物管线,多个项目处于临床阶段,覆盖多个治疗领域,将加大研发投入推进临床开发 [24] - **产品集采情况及应对措施**:主要产品为独家专利品种,暂未受集采影响,公司将加大OTC市场投入和品牌建设,强化成本费用控制管理 [24][25] - **业绩下滑原因及应对措施**:受中药原材料上涨、行业政策及市场环境变化影响,公司业绩短期回落,将调整营销及市场推广策略,强化原药材价格研判与采购统筹,预计主营业务发展将回归稳定增长 [25][26] - **创新药战略地位及研发投入考虑**:中药产业受政策支持,创新研发是重要组成部分,新天药业坚持“临床疗效”制药理念,已组建全生命周期研发平台,未来会兼顾研发投入长短期平衡 [26][28][29]
调研速递|贵阳新天药业接受摩根士丹利基金等10家机构调研,透露多项研发及经营要点
新浪财经· 2025-08-26 19:49
研发管线进展 - 肿瘤领域1个2.3类改良型新药已于2025年7月提交IND申请 [2] - 心脑血管领域2个1.1类中药创新药用于急性缺血性卒中与慢性冠脉综合征正在开展工艺研究 [2] - 妇科及疼痛领域经典名方完成中试并推进NDA申报准备 泌尿系统疾病领域推进1.1类中药创新药研发项目 [2] - 坤泰胶囊在治疗排卵障碍和不孕等方面有综合疗效 苦参凝胶获临床价值A级认证及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宁泌泰胶囊获A级认证并开展临床试验 [2] 对外投资布局 - 2025年8月21日董事会通过以4000万元增资加受让方式增加对汇伦医药股权投资 [3] - 汇伦医药小分子化药创新研发管线近20个 预计年底约十余个新药品种进入临床二期或三期研究 [3] - 汇伦医药已有十余款药物商业化 具备完整商业化经验和能力 多个项目处于临床阶段 [3] 集采应对与业绩管理 - 主要产品为独家专利品种暂未受集采影响 通过加大OTC市场投入和品牌建设提升市场份额 [4] - 2025年半年度业绩下滑因中药原材料价格上涨及行业政策变化 公司加强价格研判和资源储备应对波动 [4] - 当前原材料价格呈降幅趋势 主营业务发展有望回归稳定增长 [4] 创新研发战略 - 中药创新研发被定位为医药创新重要组成部分 公司已组建全生命周期研发平台并显现成果 [5] - 未来将兼顾长短期发展战略 科学合理投入研发以保证股东回报与战略平衡 [5]
新天药业(002873) - 002873新天药业调研活动信息20250826
2025-08-26 18:38
研发管线进展 - 肿瘤领域1个2.3类改良型新药已于2025年7月提交IND申请 [2] - 心脑血管领域2个1.1类中药创新药(XTBXH539急性缺血性卒中、XTHQT736慢性冠脉综合征)正开展工艺研究 [2] - 妇科及疼痛领域3.1类中药新药完成中试及生产验证,推进NDA申报准备 [2] - 泌尿系统领域1.1类中药创新药XTNQS376(前列腺增生治疗)推进研究 [2] - 汇伦医药拥有近20个小分子化药创新管线,2025年底预计10余个新药进入临床II/III期 [4][6] 已上市产品研究成果 - 坤泰胶囊证实可改善围绝经期综合征、激素水平、代谢指标及骨丢失,并展示治疗排卵障碍和不孕的综合疗效 [3] - 苦参凝胶获临床价值A级评价,机制研究证实其抑制真菌增殖、促进菌群定植及黏膜修复,获2024年科技进步一等奖 [3] - 宁泌泰胶囊获有效性及安全性双A级认证,通过调控MAPK/NF-κB/STAT3通路抑制炎症并增强抗氧化能力 [3] - 宁泌泰胶囊开展国家药监局批准的多中心随机双盲临床试验(批件号2024LP01270)验证长疗程治疗获益 [3] 战略投资与商业化 - 公司以4000万元增资并受让汇伦医药股权,看好其创新研发及全产业链商业化能力 [5] - 汇伦医药已有10余款商业化药物,收入可反哺研发投入并保障经营现金流 [4] - 汇伦医药布局免疫炎症、疼痛、肿瘤及慢性疾病领域多个临床阶段管线 [6] 集采政策与市场策略 - 公司主要产品为独家专利品种,暂未受集采政策影响 [7] - 通过加大OTC市场投入和品牌建设提升市场份额,认为独家基药医保品种具良好预期 [7] - 强化成本费用控制管理,降本增效应对市场变化 [7] 业绩分析与应对措施 - 2025年半年度业绩下滑主因中药原材料持续上涨及行业政策市场环境变化 [8] - 原材料采购价格面临上涨压力,营业收入呈现短期回落 [8] - 调整营销策略,加大下沉市场投入,强化绩效考核及预算管理 [9] - 加强原药材价格研判,提升采购统筹能力,优化库存储备调节策略 [9] - 2025年初以来中药材价格从峰值下降,有利于降低药品直接成本 [9] 创新药战略定位 - 中药在慢性病治疗及预防领域具独特优势,需求随老龄化及慢性病发病率上升而增长 [10] - 公司坚持"中药创新发展"逻辑,已建立全生命周期研发平台 [10] - 兼顾长短期战略平衡,坚持科学合理研发投入并保障股东回报 [11]
新天药业(002873) - 002873新天药业业绩说明会、路演活动信息20250428
2025-04-28 17:58
研发投入 - 2024 年度公司研发投入 5,961.74 万元,同比增幅 5.31%,占营收比例 6.95%,处于行业较高位置 [2] - 公司对研发队伍进行优化调整,集中资源促进研发管线聚焦,向重点项目倾斜,严格落实阶段性成果考核 [14] 盈利增长点 - 布局中成药新药、“中道”药材与饮片等中药全产业板块,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的研发平台和丰富研发管线 [3] - 推动已上市产品再研究和二次开发,加大对重点在研创新管线项目投入,特别是 1.1 类中药创新在研品种 [3] - 提升医院端临床销售渠道和产品终端医院覆盖能力,扩大中成药 OTC 零售市场业务规模和品牌建设能力,推进市场营销体系“降本增效” [3] 行业与公司对比 - 中药行业产品供需短期波动,原材料上涨对企业业绩有压力 [4] - 公司具有独家品种多、创新药梯队优势明显、资源及成本领先、市场推广与营销团队专业、发挥地方资源优势、研发体系及管线布局突出、产能建设布局完整等竞争优势 [4][5][6] 业绩下滑原因与改善措施 - 业绩短期回落因中药材采购价格上涨、研发投入加大和财务利息费用支出增加 [7] - 2025 年重点推进成本管控,降低营销、管理等费用,优化原药材采购成本和周期性波动平衡 [7] - 以中道新天为平台,建立“中道”药材质量标准体系,拓宽业务渠道,延伸产业链布局 [8] 发展战略规划与 2025 年工作方向 - 聚焦经营,以研发驱动产业升级,深耕工艺优化,加强技术创新和研发队伍建设,拓展合作 [8] - 提升主营业务体量和规模化发展力,落实中药产业发展战略纲要,建立“中道”药材质量标准 [9][10] - 加大中药创新研发力度,完善和拓展产品矩阵 [10] - 2025 年工作方向包括落实成本与费用管控、优化原材料采购、推进重点在研创新管线项目、提升销售和品牌建设能力、建立“中道”药材质量标准体系 [11][12] 市值管理 - 公司坚持以临床需求为导向的制药理念,重视市值管理,形成“盈利即分红”机制 [12][13] - 2024 年度累计现金分红和股份回购总额 1.37 亿元,占本年度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 262.30% [13] - 通过多种形式与投资者交流互动,首要任务是发展主营业务,以业绩回报投资者 [13] 化药制剂生产线投资 - 投资 2.5 亿元建设化药制剂生产线,加速小分子化药领域产业化,实现综合医药产业发展布局 [14] - 符合国家和地方政策规划,有利于提升市场竞争力,增加业务体量,提升资产利用效能,降低运营成本,带来业务增量和利润贡献 [15][16] 行业前景 - 医药行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健康方面作用重要 [17] - 国家鼓励科技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出建立医药、医保、医疗协同机制,行业有望稳健前行 [17] 销售费用 - 2024 年公司销售费用占营业收入约 43%,主要为销售人员薪酬及市场开发与推广费 [17] 汇伦医药相关 - 汇伦医药作为参股企业有价值,是否上市取决于自身经营发展需要 [18] - 公司 2024 年 7 月 26 日终止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事项,打造综合性医药企业是长期战略 [20] 股东回报规划 - 公司重视投资者回报,形成“盈利必分红”惯例 [19] - 制定《2024 年 - 2026 年股东回报规划》,保证利润分配政策合理性、连续性和稳定性 [19] 大股东减持 - 大股东减持主要为降低股票质押风险,增强股权稳定性,不影响公司治理结构和生产经营 [21]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关注左侧中药板块的结构性机会
开源证券· 2025-04-27 18:2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中药板块有望迎来相对复苏,行业有望健康发展、景气度持续,看好四大投资主线,包括创新研发路径的创新中药企业、经营质效优化的国企改革企业、强品牌力+产品相对稀缺企业、困境反转带来估值修复企业[4][5][12] - 2025年4月第4周医药生物上涨1.16%,跑赢沪深300指数0.77pct,医疗研发外包板块涨幅最大,疫苗板块跌幅最大[6][15][2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关注左侧中药板块的结构性机会 - 2020年疫情以来中药企业业绩有压力,2024年受高基数、渠道库存、中药材价格等因素影响经营业绩承压,2025年宏观扰动影响平缓,行业有望健康发展[4][12] - 基本面看,2024年7月中下旬以来中药材价格指数回落,2025年中药企业毛利率压力有望缓解,家庭和渠道库存逐步消化,终端动销有望回暖[5][12] - 政策面看,202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发文支持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有利于激发创新中药企业研发热情,推动产品上市及商业化放量[5][12][13] - 看好四大投资主线及对应推荐标的,创新研发路径推荐方盛制药等;国企改革企业推荐东阿阿胶等;强品牌力+产品相对稀缺推荐佐力药业等;困境反转推荐济川药业等[5][14] 4月第4周医药生物上涨1.16%,医疗研发外包涨幅最大 板块行情 - 2025年初至今沪深整体下行,4月第4周汽车、美容护理行业涨幅靠前,食品饮料、房地产跌幅靠前,医药生物上涨1.16%,跑赢沪深300指数0.77pct,在31个子行业中排第15位[15] 子板块行情 - 4月第4周部分板块上涨,医疗研发外包板块涨幅最大为6.34%,原料药、化学制剂等板块也有上涨;疫苗板块跌幅最大为3.78%,血液制品、线下药店等板块下跌[6][20] - 给出各子板块年初至今涨跌幅、预测PE及PEG数据,以及4月以来线下药店板块涨幅领先情况[23][24] - 列出子板块中个股涨跌幅前5的情况[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