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苯胺洛芬注射液
icon
搜索文档
药品产业链周度系列(十):中药企业的创新药布局梳理-20250825
长江证券· 2025-08-25 23:25
行业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看好,评级维持 [8] 核心观点 - 中药企业的创新药布局主要包括两类:1.1类中药新药和化药/生物药创新品种,后者在中药企业中可考虑价值重估 [2] - 中药新药审批呈现加速趋势,2017-2024年获批数量基本呈现加速,但仍处于产业发展早期,无法使用和创新药一样的估值体系 [6][17] - 多家中药企业积极布局化药/生物药的创新品种,部分中药企业亟待价值重估 [6][21] 中药新药发展现状 - 政策支持中药产业创新发展,包括2020年《关于促进中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2022年《"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和2025年《关于提升中药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16] - 2023年《中药注册管理专门规定》系统构建中药注册管理体系,优化注册流程,有望进一步加快审批进度 [16] - 中药新药预计未来上市将呈现井喷态势 [6][17] 重点中药企业创新药布局 - 九芝堂:重点布局干细胞药物,缺血性脑卒中、自身免疫原性肺泡蛋白沉积症、孤独症等进入临床阶段 [6][21] - 康缘药业:多条管线进入II期、III期等后期阶段,包括阿尔兹海默症、特异性皮炎、减重、银屑病、脑卒中等大病种管线 [7][21] - 以岭药业:多条化药创新药进入收获阶段,苯胺洛芬注射液进入上市申请阶段,XY03-EA片在临床IIb/III期,XY0206在临床III期 [7][21] - 天士力:布局化药/生物药涉及多个领域,包括PD-L1/VEGF双抗、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注射液、同种异体脂肪间充质基质细胞、自体CAR-T等 [7][21] - 悦康药业:在研管线涉及Mrna、siRNA等技术路径,布局高胆固醇血症、带状疱疹、高血压等适应症 [7][22] 其他中药企业布局 - 珍宝岛、桂林三金、众生药业、华润三九等有多条管线进入临床阶段 [21] - 具体包括干细胞药物、化药新药、生物药等,涉及脑卒中、肿瘤、代谢性疾病等多个适应症 [21][26] 行业投资观点 - 药品:医保"腾笼换鸟"持续演绎,创新药出海仍为投资主线,看好现金流健康、具有源头创新能力、差异化布局的创新药企 [28] - CXO:重视板块性投资机会,外向型CDMO受益于海外需求趋势向上,内需型CRO有望受益于国内生物医药投融资上升通道 [28] - 医疗器械:2025年政策边际缓和,看好院内业务恢复正常增速,短期关注设备更新,中长期关注家用医疗器械 [29] - 生命科学服务:板块或周期见底,重视出现拐点后持续向上的标的 [29] - 中药:关注基药目录、集采推进、比价政策,预计2025年行业迎来收入利润拐点,优先看好品牌OTC药企和需求刚性、分红高的稳健资产 [29] - 生物制品:优先胰岛素/血制品,持续关注疫苗,胰岛素预约降价温和,国产替代进口加速,血制品短期跟踪价格优势,长期优选浆站龙头 [29]
研发加码、创新驱动 以岭药业科研成果渐入收获期
全景网· 2025-07-17 16:33
创新中药领域进展 - 芪防鼻通片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并成功斩获澳门中成药创新药注册证书,成为澳门首个获批的同类药品 [1] - 公司2024年研发投入达9.08亿元,占营收比重13.94%,研发强度持续领跑行业 [1] - 柴黄利胆胶囊新药注册、连花御屏颗粒临床申请相继获受理,芪防鼻通片在2025年初实现境内外双获批 [1] - 目前有6个中药新药品种处于临床阶段,形成梯次分明的产品矩阵 [1] - 半夏白术天麻汤颗粒获国家药监局受理,成为公司首个注册申报的经典名方品种 [1] 化药板块发展 - 全资子公司以岭万洲作为化生药板块运作平台,持续加大一类创新药研发力度 [2] - 目前有4个品种处于临床及申报上市阶段,苯胺洛芬注射液NDA申请已获受理 [2] - 用于治疗急性髓性白血病的XY0206片处于Ⅲ期临床阶段 [2] 财务表现 - 2025年1-3月公司实现营收23.58亿元,归母净利润3.26亿元,同比增长7.25% [2] - 扣非归母净利润3.25亿元,同比增长11.23%,毛利率与净利率端同步改善 [2] 行业地位与评价 - 公司在呼吸和心脑血管领域优势显著,形成具有竞争力的研发体系和产品储备 [2] - 通过"理论创新-临床验证-产业转化"闭环体系,将中医药理论与现代循证医学深度融合 [3] - 公司有望在政策支持与市场需求共振下开启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3]
以岭药业(002603):更新点评:芪防鼻通片在澳门获批上市,科创成果持续落地
光大证券· 2025-07-15 16:2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研发投入持续加大,中药新药成果丰硕,芪防鼻通片在澳门获批上市,多个新药申请获受理,6个中药新药品种处临床阶段 [2] - 25Q1业绩拐点已现,全年业绩有望逐季向好,化药新药研发值得期待,以岭万洲有4个品种处临床及申报上市阶段 [3] - 考虑呼吸类产品需求回落及市场波动,下调25 - 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新增27年预测,现价对应PE为19/17/15倍,维持“买入”评级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总结 事件 - 公司控股子公司以岭(澳门)有限公司收到澳门药物监督管理局核准签发的《中成药注册证明书》,芪防鼻通片成为澳门首款获批上市的中成药创新药(OTC),用于治疗持续性变应性鼻炎 [1] 研发情况 - 2024年研发投入9.08亿元,占营收比重13.94%,同比+4.88pp ,柴黄利胆胶囊新药注册申请和连花御屏颗粒药物临床试验申请获受理 [2] - 2025年初芪防鼻通片国内获批上市,近日在澳门获批,4月芪桂络痹通片新药注册申请、7月半夏白术天麻汤颗粒申报注册收到国家药监局受理 [2] - 公司全资子公司以岭万洲有4个品种处于临床及申报上市阶段,苯胺洛芬注射液NDA申请已获受理,XY0206片处于Ⅲ期临床阶段 [3] 业绩情况 - 2024年因部分呼吸系统产品临近有效期等原因经营业绩亏损,25Q1营收23.58亿元,同比-6.52%;归母净利润3.26亿元,同比+7.25%;扣非归母净利润3.25亿元,同比+11.23% [3] - 预计25 - 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89.55亿元、99.90亿元、111.27亿元,增长率分别为37.49%、11.56%、11.38% [5] - 预计25 - 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90亿元、14.57亿元、16.41亿元,增长率分别为NA、12.93%、12.58% [5] 财务指标 - 2023 - 2027E毛利率分别为57.3%、50.2%、56.8%、56.9%、56.8%,ROE(摊薄)分别为11.8%、 - 7.1%、11.2%、11.6%、12.0% [12] - 2023 - 2027E资产负债率分别为33%、23%、28%、23%、23%,流动比率分别为1.47、1.66、1.89、2.55、2.93 [12] - 2023 - 2027E销售费用率分别为26.21%、35.85%、24.00%、26.00%、26.00%,研发费用率分别为8.27%、12.69%、9.00%、8.70%、8.70% [13]
以岭药业站上新起点:50亿研发构筑高质量发展护城河
经济观察网· 2025-05-13 12:08
政策环境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提升中药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要求实现常用中药材规范种植和稳定供给,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1] - 2023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加大投入与体制机制创新并举 [10] - 2024年国家医保目录收录公司11个专利中药,其中通络明目胶囊首次被纳入 [10] - 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被纳入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 [10] 公司业绩 - 2025年一季度营收23.58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3.25亿元,同比增长11.23% [2] - 2025年一季度毛利率53.82%,同比增加2.34个百分点;净利率13.82%,同比增加1.85个百分点 [2] - 2024年营收65.13亿元,净亏损7.25亿元,主要因呼吸系统近效期产品冲减收入和存货计提资产减值 [2] - 2025年一季度经营性现金流3.4亿元,同比增长近2倍,超过净利润 [3] 财务健康度 - 2024年末应收账款12.25亿元,较年初下降11.76亿元,降幅50% [3] - 2024年末总负债31.17亿元,同比下降24.24亿元,降幅43.75%,资产负债率降至23.4% [3] - 2025年一季度应收账款周转天数55天,同比下降35天 [3] - 2025年一季度费用率下降0.4个百分点 [2] 研发投入 - 2024年研发投入9亿元,占营收13.9%,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4] - 2019-2024年累计研发投入近50亿元,逐年加码 [5] - 截至2024年末拥有有效专利884项 [6] - 已研发上市17个专利中药,覆盖8大临床疾病系统 [7] 产品管线 - 心脑血管和感冒呼吸系统用药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7] - 芪防鼻通片、柴黄利胆胶囊、芪桂络痹通片等新药获批或申报 [7] - 11个专利中药进入医保目录,5个列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7] - 6个中药处于临床阶段,上百个院内制剂作为储备 [7] 国际化布局 - 在5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产品注册和市场进入 [7] - 化生药板块苯胺洛芬注射液已申报生产,3个一类创新药进入临床 [7] - 来曲唑原料药上市申请获批 [7] 数字化转型 - 加速数字化转型,通过AI大模型和智能生产技术提升效能 [11] - 2024年完成5项重大循证研究,成果发表于顶级期刊 [11] 发展战略 - 独创"理论-临床-科研-产业-教学"五位一体运营模式 [9][13] - 从"中药制造商"向"健康方案提供者"转型 [13] - 2025年是"七五"规划攻坚之年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