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内铁路

搜索文档
肯尼亚道路与交通部副部长:融资创新助力中肯共建“一带一路”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3 07:46
肯尼亚交通基础设施发展规划 - 肯尼亚计划深化与中国在铁路、港口、内河航运、机场等交通领域的合作,以建立多式联运为导向的交通基础设施 [1][10] - 重点推进标准轨距铁路(SGR)延伸项目,计划将铁轨从奈瓦沙延伸至基苏木、马拉巴,并进一步连接乌干达、南苏丹、卢旺达、刚果民主共和国 [2][4] - 优先发展"拉穆港-南苏丹-埃塞俄比亚交通走廊"(拉穆走廊),包括公路网络、标准轨距铁路、石油管道、机场等综合基础设施 [2][7] 中肯共建"一带一路"重点项目 - 蒙内铁路(472公里)和内马铁路一期(120公里)是肯尼亚独立以来最大基础设施项目,采用中国标准、装备、技术和管理 [2] - 拉穆港1至3号泊位已建成运营,未来计划扩建新泊位,并以此为核心打造连接肯尼亚、埃塞俄比亚、南苏丹的运输网络 [7] - 蒙巴萨港2023年货物吞吐量达3598万吨(约162万标准集装箱),是东非最大港口,SGR项目显著提升其货物运输效率 [2][5] 区域经济联动效应 - 蒙巴萨港经济特区和SGR延伸项目将促进沿线城镇工业化发展,吸引投资者建立商业和物流中心 [5] - 拉穆走廊与现有"北部走廊"(以蒙巴萨港为起点)将形成双通道,强化肯尼亚与埃塞俄比亚、南苏丹等邻国的经贸联系 [3][7] - SGR项目不仅服务肯尼亚,还覆盖乌干达、南苏丹、卢旺达、刚果民主共和国等国的货物运输需求 [4][5] 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 - 采用混合融资方式吸引私人资本,案例包括内罗毕快速路等由私人资本参与的关键项目 [8][9] - 需创新金融解决方案以应对高成本挑战,推动SGR、内河航道、港口等项目的资金筹措 [8][9] - 强调基础设施的可持续性和气候韧性,需抵御洪涝、干旱等气候变化冲击 [8] 中肯合作前景 - 双方将通过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中非合作论坛等机制深化绿色基建合作 [11] - 未来五年合作重点包括多式联运交通体系建设和双赢发展战略落地 [10][11] - 肯尼亚定位为"一带一路"在非洲的关键节点,SGR项目具有区域示范效应 [4][11]
蒙内铁路安全运营八周年纪念活动在肯尼亚举行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6-12 13:41
蒙内铁路运营成果 - 蒙内铁路安全运营八周年,累计运送旅客1534.2万人次,累计运输货物4039.6万吨,安全运营2923天 [8] - 铁路连接肯尼亚东部港口城市蒙巴萨和首都内罗毕,是肯尼亚独立以来建设的首条铁路 [8] - 铁路采用中国标准、中国技术、中国装备建造,由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承建 [8] 中肯合作与活动 - 蒙内铁路是中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旗舰项目和成功典范,促进沿线经济社会发展 [2] - 肯尼亚铁路局高层对中国建设和运营标轨铁路的贡献表示感谢,称其为"友谊之路" [2] - 活动期间发布铁路安全运营八周年纪念邮票和《非洲之星铁路运营有限责任公司2024-2025年度ESG报告》 [5] 活动参与情况 - 纪念活动在肯尼亚内罗毕车站举行,中肯有关企业和代表约200余人参加 [1] - 中国驻肯尼亚大使郭海燕,肯尼亚铁路局董事会主席阿布迪·巴雷、局长菲利普·马英加出席活动 [1]
友谊、繁荣、生态之路——肯尼亚蒙内铁路的八年共赢答卷
新华网· 2025-06-12 02:18
蒙内铁路项目概况 - 肯尼亚标轨铁路是肯尼亚独立以来最大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全长592公里,包括蒙内铁路(472公里)和内马铁路一期(120公里) [1] - 项目全部采用中国标准、中国装备、中国技术、中国管理,开启了中国铁路全产业链境外落地合作新模式 [1] 经济与社会效益 - 项目累计创造就业岗位超过7.4万个,员工属地化率超过90%,培养2800余名铁路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 [2] - 蒙内铁路对肯尼亚GDP贡献率超2%,拉动沿线地区工业产值增长15% [3] - 货运发送量2025年1月突破67.8万吨,刷新单月历史记录 [3] 运输效率提升 - 蒙巴萨到内罗毕货运时间缩短至8小时,客运往返约5小时,相比过去十几个小时大幅提升 [2] - 乌干达坎帕拉到蒙巴萨港货物运输周期从21天缩减至数日 [3] - 承担蒙巴萨港货物集散任务超过30% [3] 运营数据 - 累计发送旅客1534.2万人次,发送货物4039.6万吨 [3] - 安全运营2923天(截至2025年5月31日) [3] 区域一体化发展 - 冷藏运输网络计划延伸至更多农业产区,并与乌干达、卢旺达等东非国家冷链体系对接 [3] - 项目推动肯尼亚转变为区域交通枢纽 [3] 生态保护措施 - 全线建设桥梁79座、涵洞572座、防护栅栏900公里,设置14处动物通道(部分高7米) [4] - 累计实现碳减排80万余公吨 [4]
习近平与外国友人的故事丨一封复信背后的中非情
新华社· 2025-06-09 10:52
中肯铁路合作项目 - 2016年北京交通大学与中国路桥公司启动联合培养肯尼亚本科生项目 林奈于2017年入学攻读工程管理专业 [1] - 2017年蒙内铁路建成通车 被当地视为"发展之路"和"幸福之路" 显著推动肯尼亚经济发展 [1] - 2023年底肯尼亚留学生及校友代表向习近平主席致信 表达学习铁路运营管理知识的意愿 林奈等已归国人员参与 [1] - 2024年1月习近平主席复信鼓励其继续为中肯和中非友好事业贡献力量 [1] - 2025年林奈被派往蒙内铁路担任安监工作 计划将所学铁路安全知识应用于当地社会发展 [1] 项目经济与社会效益 - 蒙内铁路直接创造超过74,000个就业岗位 [1] - 项目累计培养2,800余名铁路专业技术及管理人才 [1] 中非合作扩展 - 非洲大陆正推进更多类似蒙内铁路的中非合作项目 助力非洲青年职业发展 [2]
蒙内铁路正式开通运营8周年
新华网· 2025-06-01 10:20
蒙内铁路项目概况 - 由中国路桥承建的蒙巴萨-内罗毕标轨铁路(蒙内铁路)全长约480公里,连接肯尼亚港口城市蒙巴萨与首都内罗毕 [2][4][6][7][9][11][12][13][15][17] - 项目于2017年5月31日正式开通运营 [2][4][6][7][9][11][12][13][15][17] 铁路运营场景 - 5月31日内罗毕站开行E2次列车前往蒙巴萨,机车驾驶员蒋立平与博尔参与驾驶工作 [2] - 内罗毕站设有自助取票机,乘客排队取票 [6] - 乘务员在E2次列车旁等候乘客并协助检票 [9][14][17][18] - 铁路工人在铁道旁进行巡检作业 [7] 乘客与工作人员互动 - 乘客展示蒙巴萨方向车票 [11] - 工作人员目送E2次列车驶离站台 [14]
肯尼亚青年成都“求学记”:用中国智慧铺设家乡现代化快车道
中国新闻网· 2025-05-04 18:00
文章核心观点 肯尼亚女博士生梅里琳·穆塞到西南交通大学求学,希望用中国交通智慧改善家乡交通,肯中深化合作将推动非洲现代化进程并为非洲青年提供舞台 [1][2][7] 分组1:求学背景与经历 - 梅里琳·穆塞2018年到西南交通大学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研究生专业深造,后以优异成绩攻读博士学位 [2] - 梅里琳·穆塞节假日常泡在实验室和图书馆,认为学业收获需对等努力 [1] 分组2:交通经历影响 - 梅里琳·穆塞“交通梦”源于肯中合作修建的锡卡高速公路,它缓解交通拥堵并让周边城市村庄焕发生机 [2] - 采用中国标准等建造的肯尼亚蒙内铁路通车,全长480公里,减少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破坏,被称为“幸福之路” [2][3] - 蒙内铁路提高交通速度且路费便宜,打通肯尼亚经济和现代化发展通道,让梅里琳·穆塞明确奋斗方向 [3] 分组3:中国求学体验 - 梅里琳·穆塞在西南交通大学体验舞蹈、书法、川剧,学会区分麻与辣,爱上地道川菜 [5] - 梅里琳·穆塞认为中国交通高效先进,如成都地铁网络密集、高铁过隧道平稳、北京机场航班准点,成为其学习动力 [5] 分组4:合作与梦想 - 2025年4月24日《联合声明》发表,双方愿依托蒙内铁路等推动基础设施与产业联动融合发展 [7] - 梅里琳·穆塞认为蒙内铁路是肯尼亚骄傲和未来、肯中友好见证,肯中深化合作将推动非洲现代化并为青年提供舞台 [7] - 梅里琳·穆塞梦想用中国交通智慧为家乡铺设现代化快车道 [7]
“中国致力于构建基于对话与信任的伙伴关系”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5-01 06:01
文章核心观点 联合国副秘书长汤姆·弗莱彻肯定中国参与全球事务秉持的合作精神,认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强调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的重要性,指出人道主义工作面临挑战,赞赏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积极作用 [1][2][3] 中国国际合作理念与行动 - 中方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念主张全球团结,强调合作而非对抗,带来真正的伙伴关系,有助于应对人类挑战 [1] - 中国在与世界交往时秉持基于信任和对话的合作精神,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给共建国家带来巨大发展机遇,如肯尼亚蒙内铁路改变交通状况、促进港口发展,对全球经济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1] -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人道主义救援,在缅甸中方救援队表现专业,从废墟中救出幸存者,为世界提供经验和专业知识 [3] 联合国相关观点 - 人们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历史中汲取教训建立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虽不完美但符合各国利益,维护、加强、完善该体系很重要 [2] - 联合国为应对全球性挑战而建立,其发挥作用取决于会员国承诺力度,部分国家退出国际合作凸显其他国家携手合作的重要性 [2] 人道主义工作现状 - 人道主义工作面临严峻现实,一些国家削减援助幅度大、力度强且突然,美国等国削减援助和关税政策给人道主义工作带来巨大短期挑战和压力 [2] 对中国印象变化 - 弗莱彻多次访问中国,此次来华感受中国传统文化,人们对中国在世界上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有信心,中国在安理会积极发声捍卫国际人道法、维护多边机制很宝贵受欢迎 [2]
专访|“中国致力于构建基于对话与信任的伙伴关系”——访联合国副秘书长汤姆·弗莱彻
新华网· 2025-04-27 04:47
中国参与全球事务的理念 - 中国致力于构建基于对话与信任的伙伴关系,而非强加自身观点 [1] -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强调全球团结与合作 [1] - 中国与世界交往秉持合作精神,通过信任和对话实现经济全面发展 [1]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成效 - 肯尼亚蒙内铁路显著改善交通条件,缩短通行距离和时间 [1] - 蒙内铁路促进蒙巴萨港口发展,对全球经济产生巨大影响 [1] - "一带一路"合作带来交通设施升级,为共建国家创造发展机遇 [1] 联合国与国际合作 - 联合国是应对全球性挑战的核心机制,其作用取决于会员国的承诺力度 [2] - 美国等国削减援助给人道主义工作带来巨大短期挑战 [2] - 美国政府关税政策对提供人道主义援助的经济体造成压力 [2] 中国在国际人道主义中的作用 - 中国在安理会积极发声捍卫国际人道法,坚定维护多边机制 [2] - 中国参与国际人道主义救援,专业水准在灾难应对中表现突出 [2] - 中方救援队在缅甸的行动展现了中国在危机中的贡献 [2] 全球形势与挑战 - 当前世界充满不信任、不平等和技术不确定性 [2] - 世界在多个方面走向撕裂,需要重新团结应对挑战 [2] - 联合国虽不完美,但仍是各国共存的有效方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