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薇诺娜银核霜
icon
搜索文档
五年蝉联敏感肌护肤NO.1,薇诺娜登顶屈臣氏健康美丽大赏双榜
江南时报· 2025-07-31 15:24
公司成就与市场地位 - 公司连续五年蝉联中国敏感肌护肤品销售额第一,并获得2025年屈臣氏健康美丽大赏最佳品牌大奖和最佳产品大奖[1][3] - 公司产品薇诺娜清透防晒乳连续4年位居国货防晒护肤品全国销售额第一和中国敏感肌防晒护肤品销售额第一[5] - 公司在屈臣氏销售位列TOP10,深得会员认可与喜爱[3] 产品研发与创新 - 公司以皮肤医学为基础,是国内首个自主研发并通过临床验证的功效护肤品牌[2] - 产品开发流程从临床需求出发,经过创新原料开发、配方研发、临床观察和循证医学研究,形成系统化科研壁垒[2] - 明星产品第二代薇诺娜特护霜采用独家青刺果Promax突破性阻断式修护敏感和微流控渗透技术[3] - 薇诺娜清透防晒乳经过瑞士SGS真人测试认证,具有保湿、修护、舒缓、褪红功效[5] 科研实力与行业影响 - 公司已携手20余位中外顶级皮肤学专家进行"医研共创"[2] - 累计发表SCI及核心期刊论文493篇,立项研发国家标准样品4个,制定6项国家标准及68项团体标准[2] - 公司以学术成果抢占行业话语权,体现了对"长期价值"的追求[2] 消费者认可与市场表现 - 薇诺娜清透防晒乳获得98%测试者认同温和不刺激,97%认同易涂抹,95%认同质地清透[5] - 产品包装升级实现精准控量、真空锁鲜,并采用可回收材料[5] - 亚洲女性敏感性皮肤发生率在50%以上,且逐年增加,为公司提供广阔市场空间[3] 产品矩阵与战略布局 - 公司形成以特护霜、清透防晒乳、修白瓶、银核霜和屏障特护霜为核心的五大单品矩阵[4] - 公司从"专注敏感肌"升级为"专研敏感肌",深耕细分需求[3][4] - "敏感肌 PLUS"综合解决方案帮助公司构建更宽阔的专业护城河[4]
“一瓶多效”通吃美妆圈,真正的「精简护肤」来了?
36氪· 2025-06-10 11:39
美妆行业趋势演变 - 行业经历了从1980年代全能乳液风靡到成分党崛起专效崇拜再到2025年多效合一风潮的螺旋式循环 [1][3] - 当前市场核心趋势为"多功能合一"产品成为品牌升级经典单品或推出新品的核心卖点 [3] 精华品类变革 - 精华从专精单一功效转向追求美白/修护/抗老等功效叠加的"All-in-One"方案 [4] - 珀莱雅双抗精华「美白特证版」实现抗老与美白双重需求 优时颜冰美式眼次抛同步解决抗皱和焕亮眼周问题 [6] - 敏感肌与进阶功效界限被打破 薇诺娜银核霜定位敏感肌抗老 优色林光引精华2.0主攻敏肌美白市场 [8] 防晒品类升级 - 防晒从单一防护进化为兼具美白/修护等功效的复合品类 双证(防晒+美白)成为潮流 [10] - 曼秀雷敦新碧小粉帽、兰嘉丝汀白金防晒等产品均获双证 蜜丝婷美白精华防晒次抛扩展至敏感肌及医美术后人群 [12] 彩妆品类创新 - 产品形态革新:彩棠气色多用膏、芭比波朗土豆泥唇颊两用霜等实现眼影/腮红/唇妆三合一 [19] - 功能边界融合:花西子小黛伞2.0集防晒/提亮/隔离等七效于一身 完美日记仿生膜精华粉底液融合养肤功效 [23][25] 行业驱动因素 - 消费端:消费者皮肤科学认知提升 需求从基础功效转向"效率至上+精准需求+理性消费" [14] - 品牌端:红海市场中功效叠加可快速建立差异化 提升产品价值感并延长大单品生命周期 [15] - 技术端:原料创新与复配技术进步使多成分协同成为可能 皮肤问题关联性研究提供科学支撑 [16] 未来发展方向 - 皮肤问题靶向研究深化(如敏暗循环、敏老循环) 新原料多功效开发(如福瑞达王浆酸) AI个性化定制服务落地 [29][30] - 中国市场"精简护肤"新内核:精准靶向功效叠加极简步骤 强调成分透明度与真实功效验证 [28][29]
“一瓶多效”通吃美妆圈,真正的「精简护肤」来了?
FBeauty未来迹· 2025-06-09 18:55
美妆行业趋势分析 核心观点 - 美妆行业呈现从"专效"到"多效合一"的螺旋式发展轨迹,当前主流趋势为多功能叠加产品,覆盖护肤、防晒、彩妆三大品类 [4][17][27] - 驱动因素包括消费者对效率与精准功效的双重需求、品牌差异化竞争策略及皮肤科学研究的突破 [17][28] - 中国市场"精简护肤"内核体现为"精准靶向功效+极简步骤",区别于日本第四消费时代的去品牌化特征 [29][33] 品类演进路径 1 护肤精华 - 功效叠加:美白+修护+抗老三重组合成为新方向,珀莱雅双抗精华美白特证版实现抗老与美白双效合一 [6] - 敏感肌突破:薇诺娜银核霜定位敏感肌抗老,优色林光引精华2代主打敏肌美白,打破传统"先修护后功效"逻辑 [9][10] - 技术支撑:脂质体包裹技术(优时颜冰美式眼次抛)和皮肤问题关联性研究(欧诗漫敏暗循环报告)推动多效协同 [6][17] 2 防晒品类 - 功能跃升:从单一防护升级为"防晒+美白"双证产品,曼秀雷敦新碧小粉帽、SKYNFUTURE 377防晒等通过双特证验证 [14] - 人群扩展:蜜丝婷美白精华防晒次抛覆盖敏感肌及医美术后人群,强化温和安全性 [14] 3 彩妆创新 - 形态革新:彩棠气色多用膏、BOBBI BROWN土豆泥唇颊霜等实现眼影/腮红/唇妆三合一,精简化妆步骤 [20][21] - 功能融合:花西子小黛伞防晒2.0集成7大功效,完美日记仿生膜粉底液融合淡纹/修护等养肤功能 [23][25] - 场景适配:Maison de sit.e无尺码粉底通过不同妆效适配干/敏/混/油肤质,突破传统分类逻辑 [25] 未来发展方向 - 科研深化:皮肤问题关联性研究(如敏老循环、光老化)及新原料开发(福瑞达王浆酸的多层功效) [29][31] - 技术落地:AI测肤与大数据分析推动产品从"普适多效"转向"量肤定制" [30] - 行业本质:需回归成分透明度、配方合理性与真实功效验证,避免概念堆砌 [33]
从青刺果和薇诺娜的千年奇缘看“中国成分”的三重跨越
FBeauty未来迹· 2025-05-30 19:13
青刺果的历史与价值 - 青刺果在云南少数民族中有千年药用和食用传统,摩梭人称其油为"青娜曼安",用于护肤和医疗,历史可追溯至古代 [2] - 现存明确文献记录显示青刺果被用于医疗已有约500年历史 [2] - 青刺果长期不为大众所知,直到被薇诺娜发掘并产业化 [2] 薇诺娜青刺果种植基地 - 薇诺娜在哈巴雪山海拔约3000米处建立200亩青刺果种植示范基地,采用野生环境栽培理念,全程不使用化学肥料和农药 [4][6] - 哈巴雪山生长的青刺果颗粒普遍偏大,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比其他产地高5%~10% [6] - 2024年从云南各地引进600余株优质青刺果树苗,建立13个种质资源收集库,丰富遗传多样性 [6] 薇诺娜对青刺果的科研历程 - 2005年从云南6500多种药用植物中优选青刺果作为核心成分,通过超过12,000次肌肤实测验证有效性 [8] - 2012年在《中华皮肤科杂志》发表研究,证实青刺果油能促进角质形成细胞分泌神经酰胺,修复皮肤屏障 [8] - 2015年成为首个登上世界皮肤科大会的中国品牌,展示青刺果研究成果 [8] - 截至2025年5月,已发表17篇青刺果相关学术论文,获得2项专利授权 [10] - 2024年11月发起制定《青刺果油皮肤功效评价》团标,填补行业空白 [10] 青刺果的产品应用迭代 - 第一重进化:从"民族药材"到"科学成分",通过基础研究厘清作用机理,开发出特护霜1.0版本 [11][13] - 第二重进化:从"单一成分"到"多成分",深入基因层面发现青刺果多糖可作用于Claudin-5基因,开发出特护霜2.0版本 [14][15] - 2024年推出以青刺果黄酮为核心成分的抗老新品"银核霜",拓展应用领域 [16] 行业认可与社会价值 - 2024年10月获得"国际创新原料奖"和"国际创新研究院奖",成为唯一同时获得两项大奖的中国化妆品企业 [16][17][18] - 构建"原料种植—成分提纯—功效验证—产品迭代"全链路闭环,成为品牌核心资产 [19] - 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改善基础设施,创造就业机会,改变村民命运 [20][21] - 2024年实现267万个空瓶回收,是2023年的8倍 [25] 可持续发展实践 - 2022年起建立碳盘查管理制度,追踪产品全生命周期碳排放 [23] - 投资近5亿元建设智能化中央工厂,30%用电来自光伏发电,年减少60万千克标准煤使用 [23] - 2024年产品碳足迹达国际领先水平:特护霜1.1667kg CO₂e/瓶,防晒乳1.3819kg CO₂e/瓶 [28] - 完成17.1亩生态修复样地建设,保护珍稀濒危植物 [28] 公司研发与全球布局 - 最近三年研发投入分别为2.78亿元、3.35亿元和3.37亿元,占营收比例5.55%-6.07%,居行业前列 [30] - 在中国、法国、日本设立实验室,计划在瑞士增设,扩大全球研发布局 [30] - 已开发13款云南特色植物新原料,形成241个新产品体系 [30] - 2024年相关产品带动产业链新增产值113.04亿元,支撑集团实现营收162.72亿元 [30]
十亿分红秀肌肉,多维拆解贝泰妮经营背后的商业逻辑
经济观察网· 2025-05-07 16:06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57.36亿元 同比增长3.87% [1] - 经营性现金流连续三年正向增长 2024年同比增长13.83% [1] - 2025年一季度毛利率提升至77.47% 主要得益于库存优化 [1] - 2021至2024年累计现金分红10.98亿元 占归母净利润34.6% 2024年分红比例提升至50.3% [1] 产品与研发 - 薇诺娜推出银核霜进军敏感肌抗老赛道 采用首创植物环肽组技术 上市即获面霜新品榜TOP1 [3][5] - 2024年研发支出3.37亿元 占总营收5.87% 显著高于A股美妆行业平均水平 [13] - 已备案13款化妆品新原料 依托云南特色植物提取实验室推进1200余种植物研究 [11][13] 品牌战略 - 薇诺娜从单一产品线升级为多功效、多场景解决方案 覆盖敏感肌修护、抗老等进阶需求 [2][7] - 高端抗衰品牌瑷科缦2024年营收5992万元 同比增长65.59% 进驻600余家医美机构 [13] - 婴童品牌薇诺娜宝贝2024年营收2.01亿元 同比增长34.03% 覆盖终端门店超1.8万家 [14] 市场潜力 - 亚洲敏感肌人群占比42% 全球自述敏感肌比例达54% 且持续攀升 [8] - 敏感肌进阶需求如美白、抗衰存在巨大开发空间 需针对不同肤质提供精准解决方案 [7] ESG实践 - 建立绿色供应链 包装塑料用量减少22吨 物流环节节约纸张4.7万平方米 [15][17] - 2030年目标确保85%以上塑料包装可重复利用 [17] - 2024年公益投入超2132万元 覆盖教育、留守儿童、老兵等群体 [17]
贝泰妮(300957):业绩短暂承压,彩妆业务增速亮眼
天风证券· 2025-04-28 13:4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行业为美容护理/化妆品,6个月评级为买入(维持评级)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主品牌头部地位稳固,新品牌有望打造第二条增长曲线,渠道端强化终端渗透,大力拓展海外市场,考虑到行业市场竞争加剧,下调盈利预期,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营收为63.35/72.60/84.91(原2025 - 2026为75.57/86.91)亿元,归母净利润为7.61/9.23/10.57(原2025 - 2026为8.47/9.61)亿元,对应PE22/19/16x,维持“买入”评级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情况 - 2024年营业收入57.36亿元/同比+3.87%;归母净利润5.03亿元/同比 - 33.53%;扣非归母净利润2.40亿元/同比 - 61.12%。24Q4营业收入17.18亿元/同比 - 17.82%;归母净利润0.88亿元/同比 - 50.29%;扣非归母净利润 - 1.01亿元/同比 - 191.87%。2025Q1营业收入9.49亿元/同比 - 13.51%;归母净利润0.28亿元/同比 - 83.97%;扣非归母净利润0.21亿元/同比 - 86.44% [1] 毛利率与费用率 - 2024年毛利率73.74%/同比 - 0.16pp,归母净利率8.77%/同比 - 4.93pp。2025Q1毛利率77.47%/同比+5.38pp;归母净利率2.99%/同比 - 13.13pp。2024年销售费用率49.97%/同比+2.71pp;管理费用率8.94%/同比+1.46pp;研发费用率5.15%/同比 - 0.26pp。2025Q1销售费用率56.03%/同比+9.30pp;管理费用率12.44%/同比+5.54pp;研发费用率6.1%/同比+3.12pp [2] 分行业与分渠道收入 - 分行业,2024年护肤品收入48.01亿元/同比 - 1.41%,占比83.70%,毛利率74.61%/同比+0.95pp;医疗器械收入3.55亿元/同比 - 23.35%,占比6.19%;彩妆收入5.51亿元/同比+226.48%,占比9.60%;服务及其他收入0.29亿元/同比+41.66%,占比0.51%。分渠道,2024年线上渠道产品销售收入39.12亿元/同比+10.13%,占主营业务收入比68.21%,毛利率73.47%/同比+2.23pp;OMO渠道产品销售收入5.21亿元/同比 - 0.35%,占主营业务收入比9.08%;线下渠道产品销售收入12.74亿元/同比 - 10.72%,占主营业务收入比22.20%,毛利率72.70%/同比 - 7.53pp;线下渠道服务及其他收入0.29亿元/同比+41.66%,占主营业务收入比0.51% [3] 品牌发展战略 - 薇诺娜大单品战略升级,精简产品线,围绕特护霜(修护)、清透防晒乳(防晒)、修白瓶(美白)、银核霜(抗老)以及屏障特护霜(医美术后)五大核心单品,打造“敏感肌PLUS”综合解决方案,通过“单品+套组”组合策略,提升客单价。新品牌差异化突围,定位清晰,薇诺娜宝贝专注宝贝婴幼儿肌肤护理、瑷科缦关注高功效专业抗老护肤、贝芙汀专业祛痘、姬芮大众美妆、泊美专注于大众植物护肤 [4] 财务预测摘要 - 包含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财务数据预测,如2025 - 2027E营业收入分别为63.35、72.60、84.9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61、9.23、10.57亿元等,还涉及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每股指标、估值比率等财务比率预测 [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