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诗经
icon
搜索文档
在文献中“聆听”千年宫乐:台北故宫博物院推出宫廷音乐特展
新华网· 2025-07-05 12:31
展览内容 - 特展名为"宫乐响起:文献中的宫廷音乐",呈现自周朝至清代宫廷祭祀、宴飨、庆功的典雅乐章,展示千年礼乐文化传承 [1] - 展览分为四个单元:"宫廷大乐团"介绍清宫最高规格的"中和韶乐",使用编钟、建鼓、排箫等10余种乐器 [1] - "载歌载舞"展示清朝宫廷乐舞如佾舞、庆隆舞,"四方乐聚"呈现民族音乐文化融合,"弦外余音"展出《御制律吕正义》等经典著作 [1] 展品细节 - 乾隆年间《皇朝礼器图式》"乐器"专卷包含82幅乐器图像,详细记录尺寸、质地与纹路等资料 [1] - 展览通过文献、古籍、书画等展品,系统展示清代宫廷音乐性活动的历史面貌 [1] 文化意义 - 中国传统音乐不仅用于娱乐,更深度融入礼制与信仰体系,展览回溯千年宫廷音乐与佾舞传统 [2] - 现今台湾多地孔庙仍沿用"中和韶乐"乐器演奏祭祀乐音,延续礼乐传统 [2] 观众反馈 - 展览配合音乐营造沉浸式体验,观众评价其"让人沉浸其中"并赞赏古人音乐智慧与审美追求 [2] 展览时间 - 展期持续至9月7日 [3]
今天我们如何读古籍(新语)
人民日报· 2025-06-19 05:53
古籍阅读的难点 - 文字难通:文言文的语法和词汇对现代人晦涩难懂,常出现"每个字都认识,连在一起却不懂"的情况 [2] - 古籍难选:存世古籍超过20万种,仅《四库全书》就收录3400余种约8亿字,选择难度大 [2] - 古今认知差异:古籍中的伦理纲常、宇宙观念等与现代社会存在较大距离 [2] 古籍的价值 - 传统文化载体:包含从《论语》的哲学思考到《史记》的历史智慧等古人智慧结晶 [3] - 语言艺术典范:《左传》用700多字完整展现权谋与人性,《庄子》通过寓言阐释自然之道 [3] - 研究方法启示:戴震采用"一字穷源"的考据方法,为现代研究提供方法论参考 [3] 现代阅读辅助工具 - 工具书支持:《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帮助解决文字障碍,目录学著作辅助书籍选择 [3] - 系统性引导:工具书如同"渡河之筏"跨越文字障碍,目录学类似"导航软件"指引书海航行 [3] 阅读意义与方式 - 人文价值:古籍蕴含跨越时空的人文智慧,实现与古代智者的精神对话 [4] - 自我认知:通过古籍阅读帮助在现代社会洪流中确立文化身份与方向 [4]
深耕经典(金台随感)
人民日报· 2025-06-18 06:10
深耕经典,要下"长功夫",要有系统性的阅读研究。历代儒家推崇的十三部儒家经典被称为"十三经", 其中,《诗经》是中国文学的一个源头。"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从某种意义上讲,文章 的根本就两条:一条是"修辞立其诚"(《易经·乾卦·文言》),一条是"辞尚体要,不惟好异"(《尚书· 毕命》)。"修辞立其诚"指文章所表现的是作者的本心与生活的本真,要有真情实感,应该"我手写我 心";"辞尚体要"则指文章主题思想要简洁精要,关键处就一两句话,甚或一个词。有了这两条,写文 章的要领才基本到位,而这在《诗经》中都有绝佳的呈现。所以梁启超说:"《诗经》这部书所表示 的,正是我们民族情感最健全的状态。这一点无论后来哪位作家,都赶不上。"可见,读经不易,光是 读通读透一部《诗经》就受益不浅。经典是我们永远的老师。 世界上所有的文明、文化与文学都是有基因、有根脉的。从来"大文章"源自"小积累","软实力"源 于"硬功夫"。我们不妨由简入难,先认真阅读几部经典著作,揣摩体会,然后逐渐扩大研读范围,狠下 一番"硬功夫",打好自己的"文化底子",这样才能获取文明的滋养,切实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 好、弘扬好。 《 人民日报 ...
《诗经》中蕴含的社会治理智慧
人民网· 2025-06-13 09:11
中华文明传承与治理智慧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了解中华文明历史对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性,指出《诗经》蕴含的社会治理智慧对当代具有启示意义 [1] - 《诗经》展现的综合治理模式以德法共治为核心,包含仁慎相济方式、风雅之治特征和家国协同支撑 [1] 德法共治理念 - 周代确立"德主刑辅"原则,以道德教化为主导、刑罚惩治为补充,奠定德法共治基础 [2] - "敬天保民"思想强调天命与民心相合,将民视为治理核心,《诗经》警示统治者需亲力亲为取信于民 [3] - "明德慎罚"治理模式主张德教为先、慎用刑罚,区分故意与过失犯罪并给予不同处理 [4] 司法实践智慧 - "甘棠决讼"体现巡回审判模式优势:便捷性缓解百姓奔波、亲民性增强司法信任、公正性确保裁判准确 [6][7] - 周代建立层级分明诉讼程序,基层司法官调查后移交司寇终审,重大案件实行"三刺"集体议决制度 [8] - 量刑原则强调宽严相济,对严重犯罪坚决惩处,同时允许赎刑避免冤滥,五刑制度按罪行轻重分级处罚 [9] 风雅之治路径 - 《诗经》通过婚礼、宴饮等场景将礼的规范具象化,实现"润物细无声"的道德教化效果 [11] - 周代采用"乐教为柔,刑杀为刚"的治理体系,雅乐强化秩序,风诗反映民情,刑罚作为必要威慑手段 [12] 家国协同格局 - 采风制度通过收集民歌了解民生疾苦,十五国风体现"下以风刺上"功能,为政策调整提供依据 [14] - 宗族组织通过宗法伦理维系秩序,乡老专司教化调解,形成"国"与"家"协同的立体治理格局 [15]
在时光褶皱中寻找永恒灯火 —— 五本经典书籍照亮生命维度
搜狐财经· 2025-06-10 13:13
经典文学与现代阅读 - 经典文学作品如《史记》《莎士比亚悲剧集》《菜根谭》通过纸质书、电子书和有声书等多种形式持续影响现代读者,成为碎片化阅读时代的灯塔[1] - 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通过盲文世界的认知构建,隐喻当代人在信息洪流中寻找本质认知的困境,其感官描摹具有治愈现代人感官麻木的作用[2] 金融与经济著作 - 《金融的本质》以通俗比喻如"经济列车的巡道工"解释美联储职能,用超市面包价格说明通货膨胀,使普通读者能理解复杂金融概念[3][5] - 书中对2008年金融危机的复盘成为理解当前经济震荡的重要参考,尤其在全球债务危机和数字货币冲击传统金融架构的背景下[5] 艺术与自由思想 - 邓肯自传《我的爱我的自由》强调从社会模具中剥离本真形态的自由理念,其"用身体写诗"的创作思想深刻影响当代行为艺术[6] - 书中记录的与罗丹艺术交锋、战火中演出等经历,构成创造性思维的密码库,对社交媒体时代的人格面具形成反叛[6] 东方哲学与现代生活 - 弘一法师"断舍离"智慧通过"茶杯倒空"等隐喻,为物质焦虑时代提供融合佛家"去执"与道家"无为"的解决方案[7] - 这种东方禅意哲学与西方心理学形成对比,为竞争社会中的精神内耗提供柔性缓冲[7] 历史题材的现代启示 - 历史小说《秦吏》通过秦制军功体系中小吏的攀升之路,折射现代职场生存法则和公司制度中的奖惩机制[8] - 作品以扎实考据展现制度与人性的博弈,为读者提供理解组织运行底层逻辑的古今镜像[8] 经典文化的现代表达 - 经典作品如《诗经》《伊索寓言》通过短视频平台、管理案例等新形式持续焕发生命力,证明经典不是博物馆标本而是活态文化[8]
“五一”假期陕西西咸新区文旅消费市场供需两旺
搜狐财经· 2025-05-09 05:20
文旅消费增长 - 西咸新区"五一"假期累计接待国内游客185 69万人次 同比增长5 02% [1] - 游客花费达7 81亿元 同比增长7 87% [1] - 乐华恒业欢乐世界接待游客量及经营收入同比分别增长57 3%和19 7% [2] 文旅业态创新 - 丝路欢乐世界举办第二届丝路文化艺术节 融合欧洲五国艺术团表演与非遗民乐 [2] - 茯茶镇景区通过"非遗文化+沉浸体验"开展80多场演出活动 累计接待游客29 48万人次 [2] - 诗经里景区每日举办50场非遗民俗与民乐演出 融合周朝雅乐与街头艺术 [2] 精品演艺表现 - 《赳赳大秦》五天演出12场 场次从每天两场增至三场仍爆满 [3] - 《丝路之声》单日演出增至四场 网络话题阅读量突破8000万 [3] - 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接待人次同比增长20 9% [3] 配套消费提升 - 诗经里小镇精品民宿平均入住率达90% 同比增长10 22% [6] - 沣河金湾公园等城市绿道吸引超12万人次游客 [3] - 西安际华冰雪中心举办滑雪赛事带动客流 [3] 景区竞争力 - 乐华恒业欢乐世界新增11台游乐设备 登上全国主题公园游乐榜第八 [2] - 昆明池景区开展140余场特色活动 累计接待游客27 84万人次 [2] - 汉景帝阳陵博物院延长开放时间应对客流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