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社会治理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人寿长沙支公司积极参与社会治理
长沙晚报· 2025-11-01 09:27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1月1日讯(通讯员 陈伊歆)近日,"星沙街道法治护企中国人寿长沙支公司工作站"揭牌仪式 在中国人寿长沙支公司举行,此举标志着中国人寿与长沙县基层政府协同推进法治服务、助力优化营商环境迈入 新阶段。 中国人寿湖南省分公司客户服务管理中心/消费者权益保护部总经理魏稚琴表示,设立工作站是中国人寿积极履行 社会责任、贯彻落实国家法治建设要求的具体举措。她表示,公司将依托内部法务、合规与客服等专业力量,深 度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助力营造稳定、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 星沙街道相负责人表示,街道将全力支持工作站运行,聚焦企业需求,推动服务前移,切实提升企业法治获得感 和满意度。 据介绍,工作站将围绕"政府主导、法治保障、多方协同、企业受益"的运行机制,整合法治宣传、法律咨询、合 规指导和金融纠纷调解等职能,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法律服务。目前,工作站已建立了以人民调解为基础,司法 所、派出所、律师事务所和基层法庭共同参与的"三所一庭"联动机制,致力于高效、低成本化解金融领域矛盾纠 纷,提升企业依法治企能力。此举是落实《湖南省矛盾纠纷多元预防化解条例》、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 实践,也体现出金融机构正从传 ...
把个人奋斗融入国家发展城市发展 陈吉宁向基层一线代表宣讲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交流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解放日报· 2025-10-31 09:45
记者 王闲乐 张骏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对未来五年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是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 又一次总动员、总部署。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进一步增强思想自觉、行动自觉,把个人奋斗 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城市发展,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挺膺担当,展现更大作为。"昨天上午,市委书 记陈吉宁来到黄浦区五里桥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向基层一线代表宣讲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与他们 交流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的心得体会。 "十五五"规划建议对"完善社会治理体系""统筹推进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出明确要求。五里桥 街道党工委书记张辉提问,如何更好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上海作为党的诞生地,要坚持好、运 用好、发展好这一最大优势。"陈吉宁说,未来五年要继续抓好党的建设全覆盖,织密党的组织网络, 进一步做强功能、发挥作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久久为功。希望广大基层工作者 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推进,积极探索创新基层治理,推动构建城市治理共同体,以安定和 谐的基层基础更好支撑城市建设发展。 新加坡星展集团进入中国已有32年。星展证券 ...
湖北恩施州:“恩BA”四重维度赋能社会变革
新华网· 2025-10-30 09:02
原标题:湖北恩施州:"恩BA"四重维度赋能社会变革 日前,2025年湖北恩施州"恩BA"篮球总决赛企业组比赛现场灯火辉煌。《韵动恩施》的旋律与观 众的呐喊声交织,现场活力沸腾。关注人次超20亿的"恩BA",既架起恩施州对外开放的沟通桥梁,也 系紧凝聚人心的团结纽带,为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注入可持续的内生动力。 从地方发展维度看变革 赛场边,湖北恩施来凤球迷为恩施腾龙水泥队的绝杀鼓掌,社区居民自发组成志愿服务队保障赛 事,游客与市民围坐观赛、共品特产,这种自发的共情与协作,让"邻里守望"从理念深处走进生活实 景。 恩施市屯堡乡返乡青年王林在组织邻里观赛、组建志愿后勤队后坦言:"以前大家各忙各的,现在 一起为乡里出力,感觉彼此都亲近了。""恩BA"将分散的"你""我"凝聚成"我们",为社会发展赋予温暖 而持久的精神力量。 从民族团结维度看变革 "恩BA"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实践。作为29个民族聚居的地区,恩施州借篮球搭建起 民族交融的桥梁。 赛场上,汉族球员与土家族、苗族队友默契配合,用传球与助攻诠释"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 起"的真谛;赛场外,摆手舞、山民歌等非遗展演与赛事交相辉映,各民族文化在碰撞中共 ...
从“解决好一件事”到“治理好一类事”——重庆高效推动“接诉即办”提升超大城市治理水平
新华社· 2025-10-27 19:37
平台建设与运营 - 公司整合推出“民呼我为”群众诉求办理平台,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从海量个性诉求中挖掘治理共性问题 [1] - 平台归集超过3000万条历史诉求数据以及与群众诉求高度关联的约250万条社情民意数据,打破部门数据壁垒 [3] - 平台指挥调度中心通过电子屏幕和数据流动勾勒城市运行脉络,利用大数据比对和智能分析挖掘高频共性问题 [4] 技术应用与治理成效 - 通过大数据比对和现场核查,公司梳理出1100多件公园管护投诉中,有六成多集中出现在建成后管理权未移交的公园 [2] - 公司将大数据、人工智能融入社会治理,“算出”反映最集中的民生痛点和治理难点,实现标本兼治 [4] - 平台能精准感知和提前预警民生舆情、安全隐患等16类苗头性问题,通过分析问题、改进政策实现源头治理 [5] 具体案例与问题解决 - 针对溉澜溪体育公园等案例,公司推动管理权移交,明确管护责任单位和资金渠道,使公园恢复整洁 [2] - 在接到平台反馈后,公司排查全市2216个公园,跟踪督办11个区44个存在移交堵点的公园,相关问题投诉明显下降 [2] - 在生育津贴政策落地中,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助力优化审核流程,出台“即申即享”便民服务政策 [6] 运营成果与机制创新 - 2023年以来,公司依托平台智能预警和闭环处置跨部门、跨区域事件647件,推动解决面上问题96个 [6] - 平台促进部门完善工作措施和制度机制19项,并与民生服务保障一线部门对接,共同研究督查督办疑难事项和共性问题 [6] - 公司创新为民服务机制,通过整合各类投诉渠道落实“接诉即办”,解决“诉求不断接、问题反复办”的矛盾 [3]
2021年以来,烟台市注册登记社会组织4234家
齐鲁晚报网· 2025-10-17 23:27
社会组织发展规模 - 烟台市注册登记社会组织总数达4234家 其中社会团体1354个 民办非企业单位2875个 基金会5个 [1] 社会组织服务成效 - 社会组织开展社会服务项目4300个 累计服务受益群众148万人次 [2] - 677家社会组织投入资金7143万元 开展项目及活动1862项 惠及群众150万人次 [2] - 行业协会商会发挥沟通政企 行业自律 协调服务等桥梁纽带作用 [2] - 社会组织通过链接校企资源 搭建服务平台 在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 应对人口老龄化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2] 社会组织培育体系 - 累计投入资金1.2亿元 建设社会组织服务平台14个 创建省级社区社会组织创新发展基地27个 [3] - 构建党建引领 政策扶持双核驱动 市 区 街 社四级平台联动的双驱四联培育体系 [3] - 实施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专项行动 成立枢纽型社会组织138个 培育社区社会组织1.6万个 [3] - 市 区两级民政部门筹集资金1650万元 支持引导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救助 养老育幼等民生保障和公益慈善事业 [3] 社会组织监管措施 - 取缔劝散非法社会组织138家 评估市管3A级以上社会组织38家 [3] - 对377家社会组织给予行政处罚并纳入信用监管 [3]
《河南省社会治理条例》《河南省粮食安全保障条例》将于12月1日起施行 社会治理与粮食安全添法治“护身符”
河南日报· 2025-10-17 07:43
《河南省社会治理条例》 - 该条例是全国首部关于社会治理的省级地方性法规,属于创制性立法 [2] - 条例系统总结了基层基础建设、社会治安防控等成熟经验,并将“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一村(格)一警等创新做法固化为法规制度 [2] - 针对矛盾纠纷化解效率不高、民生保障措施不足等问题,条例对健全多元化解机制、强化基本公共服务保障等内容作出规定 [2] - 条例为加强对新就业群体的关爱凝聚服务提供法治保障,鼓励其担任网格助理员等角色参与基层治理 [3] - 条例为不同场景的治理难题提供解决方案,政法部门将推动矛盾纠纷实质化解、推进社会治安整体防控 [3] 《河南省粮食安全保障条例》 - 该条例旨在构建更全面、更具权威性的粮食安全保障法治体系,以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4] - 条例突出河南特色,聚焦其作为全国小麦核心主产地的优势,加强小麦交易平台和大数据中心建设 [4] - 条例围绕“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融合共促,聚焦“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以提升粮食生产能力 [4] - 条例明确规定保障种粮农民利益,包括完善生产扶持政策、保护种粮积极性、支持粮食企业一体化发展 [5] - 粮食部门将落实条例,统筹夏秋粮收购工作并搭建新的产销合作平台,以维护种粮农民利益 [5]
河南省社会治理条例
河南日报· 2025-10-17 07:43
立法背景与总则 - 条例旨在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提升治理效能,推进治理现代化,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5] - 社会治理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多方协同的治理体系 [7] -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需将社会治理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将所需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 [7] 基本公共服务保障 - 各级人民政府需加强养老、托幼、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统筹配置,推动服务资源向基层下沉 [13] -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健全公共服务体系,支持各类经营主体稳岗扩岗,加强对重点群体的就业支持 [13] - 推动数字智能技术与公共服务深度融合,加强交通、医疗、食品安全等领域的“智慧+”建设 [14] 基层基础建设 - 基层治理推行“党建+网格+大数据”模式,加强基层党组织、治理队伍、治理平台建设 [16] - 省辖市需建立统一的基层治理平台,实现基层党建、社区治理、应急处置等一网通办、一网统管 [16] - 加强公益性、行业性社会组织建设,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其参与基层治理和社会服务 [20] 重点风险防范 -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需建立健全地方金融风险防范化解机制,制定金融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33] - 应急管理、自然资源等部门需完善灾害风险研判和快速响应制度,制定自然灾害应急预案 [34] - 加强网络生态治理,预防化解网络安全风险,依法惩治网络违法犯罪活动,保护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 [37] 诚信建设 - 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 [40] - 各级人民政府需依法履职、诚信施政,增强决策透明度,提升政府公信力 [40] - 市场主体应增强法治意识、契约精神,诚信履约、公平竞争,参与信用管理示范创建活动 [41]
《河南省社会治理条例》今年12月1日起施行 中原善治 有法可依
河南日报· 2025-10-17 07:43
法规概况 - 《河南省社会治理条例》于2025年12月1日起正式施行,是全国首部关于社会治理的省级地方性法规 [1][4] - 条例共9章75条,涵盖总则、基本公共服务保障、基层基础建设、矛盾纠纷化解、社会治安防控、重点风险防范、诚信建设、监督管理、附则等核心板块 [1] - 该法规旨在以法治手段破解社会治理难题,标志社会治理工作进入法治化、规范化的新阶段 [1][5] 立法背景与过程 - 立法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时提出的“两高四着力”重大要求和“1+2+4+N”目标任务体系的迫切需要 [2][4] - 立法工作于2025年6月初启动,成立由省人大法制委员会牵头的专班,通过赴外省考察、省内多地调研、公开征集意见等方式,在4个月内完成 [4] - 立法理念紧扣“以人民为中心”,回应社会治理的现实需求 [4] 基层治理创新实践 - 漯河市郾城区龙塔街道运用“党建+网格+大数据”模式,将辖区划分为83个居民网格和105个专属网格,并引入无人机作为“空中网格员” [6][7] - 虞城县城关镇常态化开展“逢六摆摊”听民声活动,今年以来接待群众1700余人次,收集意见建议126件,现场解决问题114件 [7] - 商水县黄寨镇设立1107名“黄寨大嫂”胡同长参与乡村治理;卢氏县通过“凉亭夜话”开展村民议事活动 [7] - 条例将“四议两公开”、“五基四化”、“党建+网格+大数据”等基层成熟经验上升为法规规范 [7] 矛盾纠纷化解机制 - 条例要求以县级为重点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规范化建设,推动矛盾纠纷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 [8] - 南乐县综治中心引入16个部门入驻,选聘16名专职调解员;平舆县综治中心设置功能调解室,打造品牌调解团队 [8] - 条例明确坚持“枫桥经验”,加强诉调、警调、访调等对接协同,促进各类调解有机衔接 [8] 科技赋能与诚信建设 - 条例规定运用数字技术创新治理模式,建立统一的基层治理平台,推动各类数据跨部门、跨层级、跨领域贯通共享 [9] - 条例对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加以规范,共同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9] 多元主体参与治理 - 光山县创新推行“领导干部代表+政府部门负责人”同进人大代表联络站、“站点问政+跟踪问效”工作机制 [10] - 条例明确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拓宽参与渠道,支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基层治理中发挥作用,并引导快递员、网约配送员等新就业群体参与 [11][12] - 焦作市外卖员王明路牵头组建“骑手网格员”队伍,带动20余名外卖员兼职网格常态化巡查,成为基层治理的“移动瞭望哨” [12][13]
以民生温度标注发展高度 ——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之三
河南日报· 2025-10-17 07:43
核心观点 - 改善民生是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重要的增长点和动力源 [1][3] - 河南作为经济大省和人口大省,其民生改善与社会治理对全国具有示范意义 [1] - 通过完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能够培育新动能、提高长期增长潜力 [3] 就业与收入 - 近五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超560万人 [2] - 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城乡收入相对差距进一步缩小 [2] 公共服务与社会保障 - 编制省"十四五"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规划,涵盖9大领域、84个服务事项标准 [2] - 基本实现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乡镇和行政村体育健身设施全覆盖 [2] - 完善"一个也不能少"的大规模社会保障体系 [3] 教育发展 - 教育资源持续扩优提质,学前教育普惠率达91.3% [2] 医疗卫生 - 12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加快建设,优质医疗资源进一步扩容下沉 [2] - 县域医共体实现全覆盖 [2] "一老一小"服务体系 - 高质量"一老一小"服务体系加快构建 [2] - 全省养老机构护理型养老床位占比2024年底提高到63.4% [2] - 每千人口托位数大幅提升至4.6个 [2] - 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加快完善 [2] 公共文化与环境 - 省科技馆、殷墟博物馆新馆等重大公共文化设施建成投用 [2] - 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更加健全 [2] - 不断增多的蓝天、不断延伸的绿道、不断改善的居住环境 [3] 发展方式转变 -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呈现个性化、多元化、品质化新趋势 [4] - 要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创新社会治理方式 [4]
河南出台全国首部省级社会治理条例 破解人口大省治理难题
中国新闻网· 2025-10-16 14:27
法规概况 - 河南省出台全国首部社会治理领域省级地方性法规《河南省社会治理条例》并将于12月1日起施行 [1] - 该条例是创制性立法旨在探索社会治理新路径以应对人口总量大、人口密度高、人口流动量大的复杂需求 [1] 条例内容与特点 - 条例将“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理念转化为75条具体规定聚焦民众对公共服务、社会公平、参与渠道的新期待 [3] - 条例涵盖基本公共服务、基层治理、矛盾化解、社会治安等领域深化运用“党建+网格+大数据”治理模式 [3] - 条例发挥“一村(格)一警”“一村一法律顾问一民调队伍”作用构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格局 [3] 针对特定群体的措施 - 针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将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服务站点着力解决网约车司机休息难、快递员充电难等现实问题 [3] - 新就业群体被视为感知社会动态的“神经末梢” [3] 条例意义与影响 - 该条例为多场景治理难题开出“对症良方”其颁布实施标志着河南社会治理进入法治化、精细化新阶段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