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户黄金(纸黄金)

搜索文档
个人投资黄金的多元化渠道及其局限
第一财经· 2025-09-18 12:52
二、黄金受到热捧来自于两个属性 (本文作者孙丹,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研究员) 一、人民银行增持黄金是战略定投 随着近两年国际金价大涨及各国央行的大量购入,截至2024年底,各国央行持有的黄金储备总量接近 3.6万吨,价值约4.5万亿美元,在全球官方储备中的比重升至20%,超过欧元16%,成为分散美元风险 的"超主权"储备资产。 与部分海外新兴市场央行每月十几吨的大手笔购金操作相比,我国人民银行保持了"小幅度、不追高"的 节奏。中国黄金协会官网显示,2024年,中国人民银行全年累计增持黄金44.17吨;2025年初至今为温 和增持态势,1–4月累计购入约15吨,至8月持仓约2302吨,月度增量在2–6吨之间。这体现了人民银行 以长期战略配置为导向,避免对市场价格造成冲击,并降低集中买入带来的风险。 值得关注的是,2025年上半年人民币汇率呈现稳中趋升态势,对美元汇率在6月末较上年末升值近2%, 两者在时间上具有同步性。这种同步源于共同的宏观背景因素,一方面,市场对美联储加息的预期下 降,美元指数自年初明显下跌,提振人民币走强;另一方面,人民银行增持黄金、减持美债,优化了外 储结构,增强了市场对人民币资产的信 ...
经济日报:全球央行“购金热”持续
经济日报· 2025-07-29 07:36
央行黄金储备动态 - 截至2025年6月末中国黄金储备达7390万盎司(2298.55吨),环比增7万盎司,连续8个月净增持 [2] - 2024年12月单月增持33万盎司,2025年1-6月月均增持量稳定在6万至16万盎司区间 [3] - 全球央行2024年净购金1136吨创历史第二高,2025年一季度前三大买家为中国、波兰、土耳其,合计占比超50% [3] 增持动因分析 - 优化外汇储备结构:黄金作为非主权信用资产可对冲单一货币汇率波动风险,95%受访央行计划未来12个月继续增持 [3] - 支持人民币国际化:央行购金为人民币全球角色升级提供实物资产支撑,人民币已成全球第三大支付货币 [4] - 战略安全需求:中国黄金储备规模仍显著低于发达经济体,新兴市场将持续强化黄金配置 [4][5] 黄金价格影响因素 - 央行购金与金价无必然正相关:2012-2016年央行净购金期间国际金价仍走低,2024年中国暂停购金时国内金价反上涨 [6] - 定价核心在于避险需求:2022年以来金价上涨主因全球地缘动荡及美元走弱,未来走势取决于不确定性预期分歧 [7] - 当前金价处于历史高位且波动加剧,可能影响央行短期增持节奏 [5][6] 投资策略建议 - 投资渠道多元化:包括黄金ETF、账户黄金、积存金及黄金股,金融机构需创新产品服务 [8] - 警惕追高风险:普通投资者集中入场可能反映价格已充分计价,需避免短期投机背离避险逻辑 [8] - 配置原则:专业投资者应结合美债利率、汇率等因素分析,普通投资者应注重长期保值而非价差套利 [9]
全球央行“购金热”持续
经济日报· 2025-07-18 06:08
央行黄金储备动态 - 截至2025年6月末中国黄金储备达7390万盎司(2298.55吨)连续第八个月净增持较上月增加7万盎司 [1] - 2024年12月增持33万盎司2025年1月至6月月均增持量维持在6万至16万盎司呈现"前高后稳"特征 [2] - 全球央行2024年净购金量达1136吨创历史第二高位2025年一季度中国、波兰、土耳其为前三大买家合计占比超50% [2] 央行购金驱动因素 - 黄金作为非主权信用储备资产可对冲单一货币汇率波动风险优化外汇储备结构 [2] - 央行购金与人民币国际化战略共振人民币已成为全球第三大支付货币黄金增持增强国际市场信心 [3] - 新兴经济体黄金储备规模仍显著低于发达经济体基于战略安全需求将持续强化布局 [3] 黄金价格影响因素 - 央行购金为长期战略行为历史上曾出现央行增持但金价走低现象如2012-2016年 [4] - 2022年以来金价上涨与地缘政治动荡、美元走弱相关定价核心反映对不确定性的预期 [5][6] - 央行购金节奏差异对短期金价影响有限如2024年5-10月中国暂停增持但国内金价仍上涨 [4] 黄金投资策略 - 投资渠道包括黄金ETF、账户黄金、积存金及黄金相关股票金融机构需推进产品创新 [7] - 当前金价处历史高位新入场投资者应避免追高需匹配自身风险偏好和资产规模 [7][8] - 专业投资者可结合美债实际利率、央行购金态势等因素将黄金作为对冲工具提升组合安全性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