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存金
搜索文档
买金饰≠投资黄金!金价下跌背后,90%的人都没搞懂这二者的区别
搜狐财经· 2025-11-05 09:21
伦敦金现徘徊在 4029 美元附近,较前期高点跌超 8%;国内沪金跌至 917.8 元 / 克,一周内跌去 12 元 / 克。金店里又排起长队,有人举着 "金价跌了该抄 底" 的攻略,一口气买了三件古法金手镯,觉得 "又能戴又能涨"。 但中国 (香港) 金融衍生品投资研究院院长王红英一句话戳破真相:"金饰是消费,金条才是投资,把二者混为一谈,跌的时候亏得最惨。" 金价下跌背后, 这三个核心区别,90% 的人都没搞懂。 先明确最核心的定位差异:金饰的核心是 "装饰功能",投资黄金的核心是 "资产增值",二者的设计逻辑完全不同。 北京的张阿姨去年花 2.3 万元买了 20 克古法金镯,当时原料价 850 元 / 克,金饰溢价 35%。现在金价跌到 917.8 元 / 克,看似涨了 7%,但算上溢价,实际 还要亏 4000 多元才能卖出去。"以为抄底赚了,其实连成本都没回来。" 金饰是典型的 "消费 + 储值" 双属性产品,但投资属性极弱。广东省黄金产业协会会长甄伟钢指出,年轻人买金饰更多是悦己消费,看重 IP 联名、古法工艺 这些设计感,比如周大福的蜡笔小新联名转运珠、老庙的非遗花丝系列,这些附加值和 "投资保值 ...
黄金税收新规实施后,工行如意金积存业务暂停又恢复!招行金条价格已含税
新浪财经· 2025-11-05 09:00
今年10月以来,多家银行调整了黄金积存业务。 11月3日,工商银行发布的《关于暂停受理部分如意金积存业务申请的公告》显示,自当日 起,该行暂停受理如意金积存业务的开户、主动积存、新增定期积存计划以及提取实物的申 请。无独有偶,建设银行也于同日发布相关公告。不过,当日晚间,工商银行又发布公告 称,已恢复受理如意金积存业务的开户等上述申请。对此,新浪金融研究院咨询了该行北京 地区多家支行,工作人员均予以确认。 11月1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关于黄金有关税收政策的公告》(以下简称"《公 告》"),对黄金交易相关的增值税政策进行调整,两日后,即《公告》实施后的首个工作 日,工行建行发布上述公告。值得一提的是,招商银行客服表示,目前该行黄金账户兑换的 实物金条价格已包含相关税收成本。 工行如意金积存业务暂停又恢复, 如意金条暂时无货 11月3日,工商银行官网发布《关于暂停受理部分如意金积存业务申请的公告》。公告显 示,受宏观政策影响,根据我行风险管理要求,自2025年11月3日起,我行暂停受理如意金 积存业务的开户、主动积存、新增定期积存计划以及提取实物的申请,存量客户处于有效期 内的定期积存计划的执行以及办理赎回 ...
金价跌上热搜!手持黄金的怎么办?没有的该不该买?一篇给你讲透
搜狐财经· 2025-11-05 02:24
伦敦金现在 3950 美元附近反复拉锯,较前期 4381 美元的高点跌超 10%;国内沪金也跌到 917.8 元 / 克,一周内跌去 12 元 / 克。"黄金暴跌""抄底黄金" 同时 冲上热搜,后台全是提问:手里的黄金要割肉吗?现在能进场捡漏吗? 其实不用慌。这轮下跌是短期回调还是趋势反转?持有的该守该抛?没买的要不要出手?答案藏在市场逻辑和操作细节里。 判断后续走势,先看下跌的核心原因。这波金价跳水,本质是三个短期因素叠加,长期支撑逻辑并没破: 短期压顶的三个推手:一是前期涨太猛,短线资金获利出逃,10 月 21 日单日跌幅创下 12 年来最大;二是地缘风险缓和,避险资金暂时撤离;三是美联储 降息预期降温,10 年期美债收益率走高,黄金作为无息资产的吸引力下降。 长期支撑的两个基石:全球央行还在买,2025 年购金量预计突破 1000 吨,中国、波兰等大国仍在增持;美国 37.9 万亿美元债务压顶,美元信用长期存忧, 黄金的 "抗风险属性" 没消失。 机构分歧很明确:凯投宏观看空到明年年底的 3500 美元,国信期货却认为是 "倒车接人" 的机会。但共识是:短期波动大,长期没转熊。 手里有黄金的,先看你持有 ...
每经记者实地探访深圳水贝:金价每克涨约60元,多家金店加价前暂停出货
搜狐财经· 2025-11-04 22:50
黄金价格变动 - 深圳水贝黄金批发市场金价在11月3日下午突然上涨至每克991元,较上午的每克930元左右上涨约61元 [1] - 水贝市场黄金整体加价幅度约为7%,无论是金条还是金饰价格均出现上涨 [3] - 品牌金店黄金价格同样大幅上涨约60元/克,例如周大福从11月2日的1198元/克涨至11月3日的1259元/克,周生生从1193元/克涨至1255元/克 [3] 市场反应与交易动态 - 在11月3日上午正式调价前,水贝大多数金店已暂停出货,商家避免以调价前的930元/克价格销售以防止亏损 [5][6] - 价格上涨导致消费者购买成本显著增加,购买20克黄金需多花费1200元 [4] - 价格调整当日水贝客流量与平日相比变化不大,但部分客户可能因价格上涨转为观望态度 [7] - 黄金回收价格保持稳定在902元/克,导致实物黄金饰品买卖价差从30元/克扩大至90元/克 [8] 政策与金融机构调整 -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于11月1日发布公告,将黄金税收分为投资性和非投资性两类,非投资类黄金饰品企业的进项税抵扣从13%降至6%,增值税成本提升 [9] - 工商银行曾公告自11月3日起暂停受理如意金积存业务的开户、积存及提取实物申请,但当晚即恢复受理相关业务 [10][11] - 兴业银行也从11月3日开始暂缓受理积存金兑换(提取)实物金等业务,以响应新的税收政策并保障投资者权益 [11] 国际金价背景与分析 - 国际金价在10月中旬创新高后近期整体呈下降趋势,原因包括多头获利了结离场和市场避险情绪降温 [12] - 地缘政治局势缓和(如中东、俄乌)以及美国区域银行风险和中美贸易关系缓和,共同促使市场避险需求减少 [12] - 支撑金价长期上行的核心因素如实际利率下行趋势未发生根本改变,加之美国政府停摆持续和经济数据发布延迟带来的不确定性,金价回调空间预计有限 [12]
黄金ETF又要“火”了?
第一财经· 2025-11-04 22:27
黄金税收新政核心内容 - 财政部与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黄金税收新政于11月1日起实施,核心是在实物交割层面针对标准黄金的投资性用途和非投资性用途细化增值税管理[4] - 新政规定,在2027年12月31日前,通过上海黄金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交易标准黄金且未发生实物交割出库的,免征增值税;发生实物交割出库的则区分用途适用不同政策[4] - 会员单位购入标准黄金用于投资性用途,增值税抵扣链条在销售环节中断,不再允许向下游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非投资性用途则税务进项抵扣比例由13%降至6%;非会员单位无论用途,进项票抵扣税率均降至6%[4] 新政对黄金饰品及实物金条的影响 - 黄金饰品成本面临上升压力,假设上期所金价900元/克(不含税),正规渠道首饰金成本将增加63元/克,提升幅度为7%;非正规渠道商家需补缴消费税,成本可能提升100元/克以上,提升幅度最高达12%[5] - 黄金加工、零售产业链下游商家用金成本或因进项税抵扣减少而上升,并可能间接转嫁给零售端,进而影响黄金首饰的最终零售价格[5] - 投资金条方面,非交易所会员的采购成本因抵扣税率降低而提升约7%,相关成本会变相转嫁给消费者,且银行渠道购买的投资金条在出售时可能面临回收渠道压价[5] - 多家银行已暂停或调整黄金积存及实物金兑换业务,部分银行将自营黄金产品调整为代销,且金条价格已基于税收新政进行上调[6] 新政对场内非实物黄金投资的影响 - 新政对于未发生实物交割出库的场内交易继续免征增值税,这意味着场内黄金ETF、银行虚拟黄金(如不可兑换实物的积存金)等渠道基本不受影响,交易成本更低[4][7] - 政策实际间接鼓励个人通过不涉及实物交割的场内渠道进行投资,预计将吸引更多实物黄金投资者转向黄金ETF等金融工具,提升相关产品的投资需求[7] - 投资者通过交易所或其代理产品(如黄金ETF、积存金)投资黄金,税负成本更低,更具优势,政策鼓励场外交易者向场内转移[7] 全球及中国黄金ETF市场现状 - 全球黄金需求强劲,世界黄金协会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球黄金总需求量达3717吨,同比增加45吨;三季度全球黄金需求总量达1313吨,需求总金额达1460亿美元,刷新单季度最高纪录[7][8] - 投资需求是主要推动力,投资者已连续第三个季度大举增持实物黄金ETF,今年前三季度全球黄金ETF总持仓共增加619吨,约合640亿美元[8] - 截至10月末,全球最大黄金ETF SPDR Gold Trust持仓量约为1042吨,但该持仓规模位于10年来中位数偏低水平[8] - 中国黄金ETF市场发展空间巨大,截至三季度末总持仓为194吨,仅占全球比例的5.1%[8] - 国内实物黄金ETF(商品型)总规模已接近2100亿元,较年初激增近1400亿元,其中由申赎净流入带来的规模贡献明显高于净值涨跌[9] - 产品规模分化严重,华安黄金ETF以约815亿元规模居首,较年初大幅增加528亿元;博时黄金ETF和易方达黄金ETF规模分别为372亿元和318亿元,较年初分别增加222亿元和186亿元[9][10] - 黄金ETF年内表现强劲,万得黄金ETF指数一度涨超60%,实物黄金ETF年初至今涨幅位于47%~48%之间[9]
黄金税收新政落地,金饰可能又要涨价了
凤凰网财经· 2025-11-04 20:38
黄金税收新政核心内容 - 财政部与国家税务总局于11月1日联合发布黄金税收新政,明确对黄金交易按投资性和非投资性用途实施差异化税收管理,并立即生效[3] - 新政规定,在2027年12月31日前,通过上海黄金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交易标准黄金,卖出方免征增值税;发生实物交割出库的,则根据投资性或非投资性用途分别适用增值税即征即退或免征政策,买入方可按6%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6] - 新政旨在通过税收机制引导黄金资源合理配置,推动形成“投资归投资、消费归消费”的市场格局,长期看将提升黄金市场整体效率和透明度[6] 对黄金珠宝零售企业的影响 - 新政导致以零售为主的黄金珠宝企业税负结构面临调整,非投资性用途黄金产品销售需缴纳增值税,增加了企业运营成本并压缩利润空间[3] - 非投资类黄金企业(如饰品、工业用途)因进项税抵扣减少(由13%降至6%),成本端可能提升,结合当下金价,预计成本增加在60元/克以上[7] - 部分零售企业如潮宏基坦言短期会有影响,但长期看好市场规范化带来的利好;菜百股份则表示金饰业务采购成本因进项抵扣减少而增加,未来可能将成本传导至终端金价[5][9] 对黄金产业链上游及投资类企业的影响 - 位于产业链上游、以黄金开采为主的企业如中金黄金、招金黄金均明确表示“新政对公司无影响”[5] - 对于投资金类销售的企业,如银行、券商、大型珠宝零售公司等会员单位在采购环节可抵扣进项税,销售金币具备明显优势[7] - 新政意味着从上金所会员单位采购并从事投资金销售业务的企业,再次销售时需就全部销售额缴纳增值税,增加了税务费用,可能进行价格传导[9] 对金融机构及个人投资者的影响 - 受政策影响,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多家银行于11月3日发布公告,暂停受理部分积存金业务,主要涉及主动积存、新增定期积存、提取实物等环节,但工商银行当天收盘后即恢复受理[10] - 个人消费者若直接和“会员单位”购买实物投资金,成本与之前无区别;但若通过经销商购买,成本可能上升;购买金饰的消费者可能面临价格上调[13] - 新政对黄金期货、黄金ETF等不涉及实物金交割出库的投资者无影响;投资型金条通过交易所购买可免征增值税,吸引力提升,可能促使更多个人投资者转向黄金ETF和积存金等产品[14] 市场即时反应 - 11月3日,A股和港股黄金珠宝板块多只行业龙头股应声大跌,潮宏基盘中一度跌停,收盘下跌9.90%;周大福港股暴跌8.67%,创近期最大单日跌幅;老铺黄金、六福集团、周生生等集体跟跌[2] - 11月4日,潮宏基低开,截至发稿跌幅超过1%[2]
黄金加税了?实物金涨了好几千?
搜狐财经· 2025-11-04 19:14
对于那些原本打算囤金条的普通投资者来说,新政策像是偷袭的重拳,打得他们晕头转向。如果由于新政策导致金价 大幅上涨,此时入手金条的成本就要增加了!现在买吧,怕买在高位,以后价格下跌亏钱;不买吧,又怕错过上车机 会! 而且大行对政策极为敏感,上演一日反转政策的罕见戏码,释放出极为不同的信号,需要解读! 新政策规定,对通过上海黄金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交易标准黄金,卖出方会员单位或客户销售标准黄金时免征增 值税。 未发生实物交割出库的,交易所免征增值税。黄金没有交割出库,也就代表不会发生实物挤兑,不论怎么交易,不会 逼空,给高杠杆的做市商和黄金环流体系增加压力。 多家国内媒体报道,新政策标志着我国黄金交易税收体系向精细化、规范化迈出关键一步。本次新政策并未设立新税 种,只是强化用途管理与发票合规,主要影响的是黄金生产、加工及贸易企业的税务处理方式。没有媒体从打击实物 挤兑的角度谈及新政策。 具体来说,对于产业链企业,珠宝加工商进项税抵扣从13%降至6%,实际税负增加了约7个百分点,此前原料端13% 可全额抵扣,如今差额7%直接计入成本,成品涨价是一种必然。而黄金成品涨价自然会降低客户需求,导致珠宝加工 商购买实物黄 ...
香港第一金解析市场关键变量:黄金区间拉锯格局未改,震荡行情下仍偏回落
搜狐财经· 2025-11-04 17:12
近期市场热议的 "黄金税",并非国内新增税目,而是黄金交易相关税种(增值税、消费税等)的通俗 统称。从税收监管历史来看: 1994 年我国施行增值税制起,黄金就已纳入税收管理范畴;2002 年更出台专项政策,明确 "黄金 生产经营单位销售黄金(部分标准黄金除外)及黄金矿砂免征增值税" 等规则;此次 11 月 1 日落 地的新政,核心是精细化优化—— 划分投资性与非投资性黄金的税收差异、规范交易所内外交易 征税标准,让原有政策更适配当前市场,并非 "凭空加税"。 市场对新政的即时反应也较为明确: 银行端:工行、建行率先暂停积存金买入及实物兑换业务(工行后续已恢复),属政策适配期的 过渡调整;零售端:周六福等金店同步动作,下游市场快速感受到传导效应。 一、聚焦国内 "黄金税" 新政:非新增税种,而是规则优化 香港第一金解读: 1. 金价影响:国内税收不主导金价,国际经济形势、避险情绪、美元指数才是核心变量 —— 当前国 际金价仍在 4000 美元 / 盎司附近震荡,短期回调未改大趋势;消费影响:上游成本或向零售端传 导,普通人买金饰、金条可能面临支出增加,最终体现为 "账单增厚"。 二、国际焦点事件:两大变量扰动 ...
黄金交易税收新规落地,买黄金饰品更贵了吗?业内人士分析→
搜狐财经· 2025-11-04 16:29
政策核心内容 -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公告,明确2027年12月31日前,通过上海黄金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交易标准黄金的卖出方免征增值税[1] - 政策区分标准黄金的投资性用途和非投资性用途,对实物交割出库的情况分别适用不同政策[1] - 此次调整是对现有黄金市场政策的进一步完善,旨在更好区分黄金的商品和金融属性[1] 对黄金饰品企业的影响 - 对于非投资类的黄金饰品企业,因进项税抵扣减少(由13%降至6%),成本端或有所提升[1] - 黄金饰品企业可能将提升的成本转移至终端消费者,导致购买黄金饰品的价格预计将提升[1] 对投资金销售企业的影响 - 对于投资金销售的企业,上海黄金交易所的会员单位在销售金币方面具备优势[1] - 纳税人通过非交易所销售标准黄金,需按照现行规定缴纳13%的增值税[2] - 政策发布后,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相继宣布暂停受理部分黄金积存业务申请,多家品牌投资金条出现下架或涨价的情况[2] 对投资者的影响与行为变化 - 在非交易所渠道投资实物黄金的吸引力下降,普通投资者可能倾向选择兼具税收优惠和投资便利性的黄金ETF等交易所产品[2] - 新政可能加速投资者向交易所渠道集中,尤其是大额投资,普通投资者更倾向于通过银行代理的交易所产品(如积存金、黄金ETF)间接参与[2] - 电商平台10克投资金条售价普遍在万元以上[2] - 从投资角度看,纸黄金、黄金ETF因税制结构性优惠更具投资价值,建议投资者优先选择[3] 对终端消费者的影响 - 普通人购买黄金首饰类消费品的价格中包含13%的增值税和5%的消费税,本次新政对交易所外的黄金销售政策没有变化,因此消费者购买金饰的税负不变[2] - 消费者购买黄金饰品的成本感知本质上仍取决于饰品附加值与黄金市场价格波动[3] - 若以投资为目的,建议消费者优先选择银行代理的交易所产品或参与期货市场;若为消费需求购买金饰,则可关注金价周期性波动[3] 行业结构趋势 - 黄金税收政策将推动黄金投资消费结构的双向集中,投资端向交易所场内、低成本渠道集中,消费端向品牌化、合规化商家集中[3] - 总体看,中国对黄金产业的税收政策支持力度要优于国际主要黄金市场政策支持力度[1]
黄金税收调整,金条备受追捧!多家银行上调“积存金”门槛
搜狐财经· 2025-11-04 15:56
"今后买黄金,成本会增加吗?""投资金条现在很紧俏吗?"近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黄 金有关税收政策的公告》,明确黄金交易相关税收政策,受到不少投资者的关注。相关政策会对黄金投 资产生影响吗? 链接 多家银行上调 "积存金"门槛 业内分析表示,此次黄金交易税收政策调整,只是对交易所购买黄金的增值税政策进行了适当调整,对 交易所外的黄金销售政策没有变化。 但近几天,关注金条价格的投资者明显多了起来,市民林女士就是其中一个。"本来想趁'双11'有消费 券等优惠,在网上买一些金条,却发现有些旗舰店居然卖光了。"林女士说。 昨日,记者在天猫的菜百旗舰店未看到金条在售,客服表示金条已全部售罄。至于何时再上架,客服说 时间未确定。在京东的菜百首饰官方旗舰店、天猫的领丰金旗舰店,也同样出现金条售罄的情况。此 外,在一些银行的网上银行,各规格的实物金条也被抢购一空,显示"暂时无货"。 金价出现震荡 机构观点分歧 最近,机构对黄金走势的观点出现分歧,已有机构下调了对黄金价格的预期。同时,多家机构虽然承认 金价短期存在回调风险,但不改长期上涨逻辑。比如,渣打银行将2026年国际金价的均价预期上调16% 至4488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