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转型升级贷
icon
搜索文档
赣鄱碧波长 江西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一线观察
金融时报· 2025-10-22 13:14
文章核心观点 - 长江经济带江西段通过生态修复、产业转型和金融支持,实现了从环境受损到绿色高质量发展的转变,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1][2][10] 长江岸线生态修复 - 长江岸线从滩涂杂乱、草木稀疏转变为生机盎然的连片绿地,成为市民游憩空间 [1] - 采用专利石笼网箱和聚氨酯碎石等生态护岸材料,既保障护坡牢固又利于鱼类、昆虫等生物繁衍 [2] - 规划治理使裸露江滩变身绿地,滨江步道从6米拓宽至8米,提升亲水体验与生态安全 [2][3] 文旅融合与渔民转型 - 通过修复历史建筑、植入新业态,将排工巷等街区打造为核心景点,为“洗脚上岸”的渔民提供转产就业舞台 [3][4] - 坚定推进长江十年禁渔,打造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实现禁渔护江与生态富民的良性发展 [3][4] - 吴城候鸟小镇景区累计游客量突破150余万人次,大幅超过2024年总接待量,文旅吸引力显著上升 [4] 化工企业绿色转型 - 中石化九江分公司实施160余项环保隐患治理和节能降碳项目,生产区可绿化区域实现100%绿化 [5] - 通过技术升级与细节管控,如封堵全厂1000余个地漏下水井,实现无异味工厂和“油不落地、气不上天、污不入土” [5] - 理文化工通过全流程数智化改造累计节约电、物料等成本约4亿元,并释放资源用于新产品研发 [6] 金融创新支持绿色发展 - 工商银行九江市分行为理文化工环保技改项目批复9900万元贷款,并创新构建低碳工艺改造与融资成本挂钩机制,企业实现绿色目标可享受融资成本下调30个基点的激励 [7][8] - 截至2025年6月末,江西省绿色贷款余额1.13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8.3%,其中投向节能降碳、环境保护等领域的贷款占26.4% [8] - 由国家开发银行江西省分行牵头的15.8亿元银团贷款支持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目前已投放1.35亿元 [9] - 中石化九江分公司获得工商银行、中国银行44亿元贷款贴息合同及4亿元票据支付,用于一系列技改项目 [9]
赣鄱碧波长
金融时报· 2025-10-22 09:37
如今,以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为统领的赣鄱大地,如何将区位优势转化为生态优势与发展优 势?金融与绿色发展在共生中迎来了怎样的新机? 从滩涂到绿岸:细致守护长江生态 秋日阳光下,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九江城区段,翠绿色的草地与远处湛蓝色的天空、赭红色的浔阳楼 相互映衬。滨江步道上,不时有居民与游客往来穿行、拍照留念。谁能想到,这里曾经是"近水难亲 水"的另一番模样——滩涂杂乱、地块闲置。 改变,始于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推进,更源于对修复长江生态环境、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的坚定落实。 两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这里沿江堤步行察看沿岸风貌时指出,长江是长江经济带的纽带,无论未 来长江经济带怎么发展、发展到哪个阶段,都不可能离开长江的哺育。要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命共 同体出发,着眼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把长江保护好。 牢记总书记的嘱托,从长江岸线规划到技术升级,这里沿线生态的"进化"从未停止:在规划治理 上,裸露江滩变身连片绿地、旧岸焕新筑起景观带、滨江步道变长变宽。在护岸材料的选择上,也更契 合生态安全与实际需求:自主创新的专利石笼网箱技术在保障生态安全的基础上,让一级护坡更加牢 固;聚氨酯碎石则让下层牢固护坡、上层长出 ...
“贷”动成长、“贷”动升级、“贷”出活力 金融“活水”激活经济发展强劲动力
央视网· 2025-09-20 11:49
人民币贷款总体情况 - 2025年前8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3.46万亿元,其中企业贷款达12.22万亿元,占新增贷款的90%以上 [1] 科技领域贷款 - 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为3.46万亿元,同比增长22.9%,增速比各项贷款高16.1个百分点 [7] - 金融机构通过创新产品与服务模式快速响应企业需求,例如一周内为武汉一科技企业提供5000万元贷款 [2][3] - 安徽推出金融支持科创企业“共同成长计划”,吸引100多家金融机构加入,为一家“小巨人”企业提供7000万元授信 [4] - 安徽已形成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产品体系,累计开发200余款专属金融工具 [5] - 计划在认股权贷款、并购贷款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实现“共同成长计划”再成长 [7] 涉农领域贷款 - 各地以“一产业一政策”创新涉农服务,推出如“渔船贷”、“西兰花贷”等产品破解农户抵押物不足难题 [8] - 中国农业银行天津塘沽分行结合船网交易工具价值和减船补贴确定抵押价值,2025年以来已向近30户渔民授信3000余万元 [11] - 江苏盐城响水县通过“西兰花贷”支持30多个种植大户扩大种植面积 [13] - 南京银行响水支行获批西兰花场景专项额度5000万元,满足经营主体融资需求 [15] - 天津一渔民通过结合船体估值与抵押登记,快速获得500万元贷款用于渔船升级 [14] 绿色金融贷款 - 金融机构通过创新金融产品和建立标准体系助力企业绿色低碳发展,例如为江西一新材料企业提供1000万元贷款用于节能改造,年减碳约500吨 [16] - 绿色贷款可根据企业碳减排表现动态调整利率,碳排强度下降可享受更低利率,反之利率惩罚性上升 [18] - 江西鹰潭出台国内首个铜产业转型金融团体标准,金融机构可据此制定差异化信贷政策 [20][22] - 鹰潭构建铜产业碳排放监测体系,实时采集能耗数据形成碳监测报告,辅助金融机构贷前识别和贷后管理 [24][25] - 鹰潭“转型升级贷”等转型金融产品已累计发放贷款超100亿元,支持铜产业绿色转型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