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式通用机器人

搜索文档
上海加快培育技术转移人才 促机器人“展宏图”
中国新闻网· 2025-09-15 15:59
技术转移人才培养 - 上海交通大学开设全国首个技术转移专业硕士学位点(MTT) 吸引科技创业者等四类人群参与培养[1] - MTT项目重点培养懂技术、市场、金融、法律和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被喻为科技时代的MBA[1] - 技术转移人才架起核心技术与应用场景的桥梁 AI技术与应用场景结合成为重要培养方向[3] 人工智能政策支持 - 上海发布人工智能应用促进措施 实施"人才+项目+产业"协同支持机制[3] - 政策赋予人才在技术路线、团队组建和经费使用方面的自主权[3] - 加快打造可复制推广的典型场景 支持AI与制造业、服务业深度融合[4] 机器人应用场景拓展 - 智元机器人推动轮式通用机器人进工厂搬运料箱 负载能力达10公斤至15公斤[4] - 双足人形机器人重点发展非标准化场景应用 目前出货量较大[5] - 双足机器人主要用于迎宾讲解和文娱表演等需要与人类亲密互动的场景[5]
世界机器人大会落幕,这届机器人太 “卷”了!谁先抢到“量产门票”?
智通财经网· 2025-08-14 20:25
行业共识与趋势 - 具身智能技术正从实验室演示转向实际应用阶段 220余家机器人企业传递产业共识[1] - 行业从技术竞赛转向场景竞赛 商业化落地成为关键竞争焦点[4][7] 企业差异化发展路径 - 宇树科技凭借四足机器人占据全球69.75%市场份额 2024年交付1500台人形机器人 产品生态覆盖消费级 工业级和教育版多元场景[2] - 智元机器人获得富临精工千万级订单 96台轮式通用机器人将部署汽车工厂 实现智能制造场景首次规模化落地[2] - 优必选在工业制造领域取得突破 向东风柳汽工厂部署20台Walker S1 获得觅亿汽车近1亿元项目 创全球人形机器人最大采购订单[2] - 优必选在商用服务领域与居然智家达成战略合作 计划采购500台仿真人形机器人并推广销售1万台[2] - 宇树和智元共同赢得中国移动旗下公司超1亿元订单[2] 极智嘉战略布局 - 极智嘉成立具身智能子公司 以物流场景积累为基础 连续6年保持全球AMR仓储机器人解决方案市占率第一[4] - 公司2024年营收24亿元 业务覆盖40余国 服务超800家客户 拥有成熟的全球化渠道与场景资源[4] - 技术层面具备全栈AI技术架构 包括全球首个AMR机器人通用技术平台和ALL in one软件系统平台[4] - 截至2024年底拥有1867项专利 研发人员占比41% 在机器人感知和多智能体协同领域技术积累深厚[4] 财务表现与资本市场认可 - 极智嘉预计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27%-32% 经调整亏损净额收窄90%-95%[5] - 招银国际给予最高目标价26.7港元 中信证券 德意志银行给予买入评级 摩根士丹利给予增持评级[5] - 资本市场多家顶级机构一致看好 认为标杆客户 商业化场景和研发积累构成核心优势[5] 行业挑战与发展前景 - 商业化进程面临硬件成本 使用寿命和可靠性等挑战 核心瓶颈在于具身智能模型未达突破临界点[8] - 技术突破与场景适配协同优势将成为产业爆发期竞争关键[8]
智元机器人拟入主 上纬新材“八连板”
经济观察网· 2025-07-18 13:13
股价表现 - 上纬新材自7月9日复牌以来连续8个交易日20cm涨停,区间累计涨幅超330% [1] - 7月18日再度涨停 [1] 控制权变更 - 7月1日公司公告控股股东筹划重大事项可能导致控制权变更 [1] - 7月8日公告智元机器人拟至少收购63.62%股份 [1] - 收购方式为"协议转让+主动要约",每股转让价格7.78元,总价款9.41亿元 [1] - 交易完成后控股股东变更为智元机器人及其管理团队共同持股主体,实控人变更为邓泰华 [1] 交易进展 - 交易尚需股东会审议通过及相关监管机构批准 [2] - 需取得上交所合规性确认及完成股份过户登记 [2] - 交易最终完成存在不确定性 [2] 收购方背景 - 智元机器人成立于2023年2月,是人形机器人头部公司,估值150亿元 [3] - 具备"本体+AI"全栈技术,拥有三大机器人家族 [3] - 产品覆盖交互服务、工业智造、商业物流及科研教育等场景 [3] - 2024年1月第1000台通用具身机器人下线 [3] - 预计2025年出货量达数千台 [3] 被收购方情况 - 上纬新材成立于1992年,2020年科创板上市 [4] - 主营业务为环保高性能耐腐蚀材料、风电叶片用材料 [4] - 2024年营收14.94亿元(同比+6.73%),归母净利润8868.1万元(同比+25.01%) [4] - 2024年一季度营收3.69亿元(同比+10.65%),归母净利润2255.06万元(同比+22.26%) [4] 交易意义 - 若完成将成为国九条和并购六条实施后具身智能企业在科创板首单收购案例 [3] - 公司复合材料技术与智元机器人硬件制造需求形成互补 [4]
人形机器人:政策助力下的技术与市场双突破
Wind万得· 2025-03-12 06:35
文章核心观点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及“具身智能”“智能机器人”,机器人产业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人形机器人作为典型代表近两年快速发展,文章对其政策、进展、投融资情况进行分析探讨 [1][3][4] 政策助力人形机器人发展 - 2023年10月工信部发布《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提出人形机器人有望成颠覆性产品,并明确2025年初步建立创新体系、关键技术突破并批量生产,2027年加速规模化发展、融入实体经济 [2]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培育具身智能等未来产业,发展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及智能制造装备,首次提及“具身智能”“智能机器人”,提升机器人产业至国家战略高度 [3][4] - 2025年各地区《政府工作报告》中,人形机器人成高频热词,安徽、北京等多地提及相关发展内容 [4][5] - 2025年多个养老相关政策出台提及机器人,如中央印发意见推动人形机器人等技术产品研发应用,北京发布计划开展具身智能产品攻关 [6] 人形机器人最新进展 技术方面 - 2025年1月众擎机器人SE01进行“多地形长距离的稳定性测试”,步态自然;2月PM01完成全球首例前空翻,同期上海机构发布使人形机器人快速稳定站立算法 [7] - 3月优必选Walker S1开展全球首例多台、多场景、多任务协同实训,宇树科技人形机器人可实现720度回旋踢,中移、华为、乐聚发布全球首款搭载5G - A技术人形机器人 [8] - 4月13日北京亦庄将举办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可直观看到技术进步,促进普及 [8] 商业化方面 - 2025年1月智元机器人通用具身机器人量产达1000台,累计近2000台;开普勒机器人降本并获欧美大量预订单;乐聚1月交付第100台全尺寸人形机器人,预计2025年产量500 - 1000台 [9] - 业内预计2025年是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国产价格降至百万元以内且将进一步下降 [9] 海外情况 - 马斯克称特斯拉2025年生产数千台Optimus,若顺利2026年产量5 - 10万台,2027年达50万台 [10] - Figure 2月发布Helix模型,人形机器人部署于美国客户物流场景,计划四年交付10万台 [10] 发展阶段 - 小鹏汽车将通用机器人分5个能力等级,现阶段基本处于L2,量产目标L3,需达L4才可能进入千家万户,仍需数年甚至更长时间 [10] - 高盛调研称人形机器人技术拐点不明朗,宇树科技表示未来2 - 3年难达人类工人效率,有实际意义应用预计5 - 10年后出现 [11] 人形机器人投融动态 - 2025年以来国内人形机器人相关融资14起,合计超20亿元,以早期融资为主,8起融资金额超1亿元,表明机构乐观但竞争加剧 [12] - 展示2025年以来国内人形机器人赛道主要投融事件,包括智平方、松延动力等公司的融资轮次、金额、投资方等信息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