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足人形机器人
搜索文档
人形机器人总订单超2500台!「松延动力」完成Pre-B轮融资!
机器人大讲堂· 2025-10-28 19:10
融资情况 - 公司近期成功完成近3亿元Pre-B轮融资,由方广资本领投,祥峰投资、中车转型升级基金等多家知名机构跟投 [1] - 成立仅两年已完成超过5轮融资,吸引了包括金沙江创投、中金资本等市场化机构及多支政府背景基金的支持 [23] 公司背景与团队 - 公司于2023年9月在北京成立,专注于通用人工智能本体、机器人仿生及具身智能系统操作等方向的研发 [3] - 核心团队成员主要来自清华大学与中科院等知名院校,创始人兼董事长姜哲源为1998年出生的清华大学博士 [3] - 公司与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香港科技大学等多所高校及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 [3] 产品系列与技术进展 - 已形成双足人形机器人(N系列、Dora系列)与仿生人形机器人两大产品系列 [5] - 成立之初即完成N1初代机设计,并在两个月内实现双足稳定行走,成功通过草地、雪地、斜坡等多种复杂地形测试 [5] - 2025年初凭借N2机器人“后空翻”视频引发关注,该机器人重30kg、高1.2米,具备18个自由度,最大关节扭矩≥150N·m,可实现3.5m/s奔跑及连续后空翻,售价为3.99万元 [9][10] - 2025年5月发布通用人形机器人E1及其EDU版本,E1身高1.36米,最大自由度可扩展至29,标准版售价7.99万元,EDU版售价14.99万元 [14][15] 市场表现与里程碑事件 - 截至2025年5月,人形机器人累计订单已突破2000台 [12] - 2025年4月,N2机器人参加首届人形机器人马拉松赛获第二、三名,赛后公司每日咨询量由300次激增至500-1000次 [12] - 2025年8月,公司在首届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上获得两金一银,奖牌榜总成绩位列第三 [16] - 2025年10月推出售价仅9998元的“Bumi小布米”机器人,在京东平台上线1小时售出百台,首批500台两日内售罄 [18][19] 产能规划 - 北京工厂当前月交付能力已超过200台 [21] - 常州工厂一期预计2025年12月投产,月产能达300台,届时总月交付能力将提升至500台 [21] - 三号工厂已在规划中,设计月产能500台,全部投产后合计月交付能力将突破1000台 [21] 行业竞争格局 - 行业参与者众多,涵盖工业机器人、服务与特种机器人、医疗机器人、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及核心零部件等多个细分领域 [26][27][28]
机器人成广交会出海新顶流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6 20:54
行业整体趋势 - 以AI和机器人为代表的新“新三样”产业在广交会上受到海外采购商追捧,行业正从产品出口向“智能方案”输出的高阶出海阶段转变 [1] - 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机器人行业融资总额超过800亿元,其中近三成用于海外市场拓展 [1][11] - 今年前5个月,中国工业机器人出口额同比增长55.4% [7],2017年至2024年间,工业机器人出口额从19.8亿元增至80.6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22.2% [7] - 已有12家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企业正在等候港股IPO [1][12] 企业业务表现与战略 - 深圳智绘科技公司上半年机器人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00% [1],其出口业务占总营收比例从去年不到15%提升至今年30%并持续快速增长 [4] - 越疆科技上半年商业服务领域业务收入同比激增165.5% [5],公司主要收入来自海外市场,海外业务扩张是重点工作重点 [12] - 上海氦豚机器人公司在广交会前已新增超过300万美元订单 [4] - 拓斯达科技去年机器人业务的输出产品增长率比前年增长30%以上 [7] - 企业出海路径多元化,包括通过收购获取核心技术、组成“智能工厂打包套件”抱团出海等 [7] 产品与技术发展 - 魔法原子机器人公司的工业级机器狗负载能力达150斤,应用场景扩展至工厂巡检、搬运货物 [4] - 上海氦豚机器人公司的咖啡机器人可进行个性化拉花、3D打印和口味定制,拥有上千种饮品配方 [5] - 越疆科技致力于打造多形态具身智能机器人超级工厂,涵盖轮式人形机器人、双足人形机器人、多足机器狗和协作机械臂 [5] - 中国的商用具身智能机器人具备技术、供应链和服务方面的综合竞争力 [4] 资本市场与金融支持 - 金融机构加速提升行业研究、价值发现、跨境展业等专业能力,为产业出海搭建资本桥梁 [1][13] - 交银集团推出赴港上市及境外投融资配套服务,通过投行加商行一体化模式支持企业,例如作为滴普科技的联席保荐人助力其赴港上市 [9][11] - 广发证券以广发香港为核心,为科技企业打造“融资+融智”“境内+境外”的综合服务方案,助力地平线机器人等企业登陆港股 [13][14] - 越疆科技于去年12月在港上市,并于今年7月再次配售募资10.37亿港元用于技术研究及市场扩展 [12]
机器人成广交会出海新“顶流”,资本加速赋能全球化布局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6 18:11
行业整体趋势 - 以AI和机器人为代表的新“新三样”产业在广交会上受到海外采购商追捧,推动行业从产品出口向“智能方案”输出的高阶出海阶段转变 [1] - 今年前5个月,我国工业机器人出口额同比增长55.4% [3] - 2017年至2024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出口额从19.8亿元增至80.6亿元,7年间复合增长率高达22.2% [3] 企业业务表现与增长 - 深圳智绘科技公司上半年机器人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00% [1] - 魔法原子机器人公司出口业务占总营收比例从去年不到15%提升至今年30% [2] - 越疆科技上半年商业服务领域业务收入同比激增165.5% [3] - 拓斯达科技去年机器人业务的输出产品增长率比前年增长30%以上 [3] 产品与技术优势 - 魔法原子最新的工业级机器狗负载可达150斤,进入工厂巡检、搬运货物等新场景 [2] - 上海氦豚的咖啡机器人能进行个性化拉花、3D打印、口味定制,拥有上千种饮品配方 [3] - 越疆科技致力于打造多形态具身智能机器人超级工厂,涵盖轮式人形机器人、双足人形机器人、多足机器狗和协作机械臂 [3] - 中国的商用具身智能机器人具备技术、供应链和服务方面的竞争力 [2] 出海策略与市场拓展 - 海外市场商用机器人渗透率低,存在大量未被满足的场景需求 [2] - 企业根据海外客户需求提供整体解决方案,例如清洁机器人附加巡检货架、获取数据、自动补货等功能 [2] - 海外市场具备更高付费能力,但对机器人品牌、产品品质、本土化服务有更高要求 [4] - 企业探索多元出海路径,包括收购获取核心技术(如美的收购库卡)或组成“智能工厂打包套件”抱团出海(如汇川技术、绿的谐波) [4] 资本与融资动态 - 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机器人行业融资总额超过800亿元,其中近三成用于海外市场拓展 [1][8] - 目前有12家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企业正在等候港股IPO [1] - 越疆科技于去年12月在香港上市,并于今年7月配售募资10.37亿港元 [8] - 港股上市潮持续升温,已成为中国具身机器人公司的融资主战场 [8] 金融机构支持 - 金融机构加速提升行业研究、价值发现、跨境展业等专业能力,为产业出海搭建资本桥梁 [1][9] - 交银集团在广交会推出赴港上市及境外投融资配套服务 [5] - 交银国际通过投行加商行一体化金融服务,参与企业C轮融资并助力赴港上市,例如滴普科技 [7][8] - 广发证券以广发香港为核心阵地,为科技企业打造综合服务方案,助力地平线机器人、黑芝麻智能等企业登陆港股 [10]
越疆科技携多形态具身智能“超级工厂”平台化方案亮相工博会
中证网· 2025-09-27 13:41
公司动态 - 越疆科技在第25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展示多形态具身智能"超级工厂"平台化方案 涵盖自研协作机器人 双足人形机器人 多足机器人及轮式人形机器人等多种形态智能机器人 [1] - 具身智能"超级工厂"在"工厂智能枢纽"超级大脑指挥下实现各机器人分工协作 流畅完成物料抓取 视觉检测 物料搬运 精密组装等全流程作业 [1] - 公司提出"具身工业"理念和方案 采用"分布式感知-集中式决策-动态化执行"架构 顶层由"工厂智能枢纽"进行任务规划与实时调度 底层由四类机器人分别承担高精度操作 物流转运 非结构化环境巡检与高重复性工位作业 [2] 行业趋势 - 工业自动化进入以"柔性生产"为核心的下半场 传统单一功能机器人在跨场景适配 多机协同与高精度协作方面存在局限性 [2] - 多形态协同平台体现中国企业在机器人系统架构层面的定义能力 为柔性制造和人力成本攀升背景下的工业升级提供可快速部署解决方案 [2]
直击2025工博会:看机器人“特种部队”高效完成任务
国际金融报· 2025-09-24 17:58
多形态机器人协同作业平台 - 越疆机器人展示"超级工厂"多形态具身智能机器人平台 实现全球首次四种形态机器人协同常态化作业 包括双足人形机器人、轮式机器人、多足机器狗和协作机械臂[2] - 平台实现从抓取、检测到搬运、组装的全流程统一调度协同作业 机器人像高度默契的特种部队一样各展所长[2] - 双足人形机器人具备直膝行走和一机多能特性 可完成毫米级分拣、检测、装配及高效搬运任务 还能执行贴手机膜、制作爆米花等商业家庭复杂任务[2] 机器人技术突破与应用 - 人形机器人DOBOT ATOM实现全国首例工业跨场景多任务协同作业泛化应用 在人机动作映射与多模态感知等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3] - 多足机器狗专门负责非结构化跨区域转运 轮式人形机器人担任敏捷物流先锋 协作机械臂坚守高精度智能柔性生产工作[2] - 机器人在"超级大脑"调度下实现从分拣、检测到搬运的全流程无缝闭环 使协同作业从概念变为常态[3] 数据驱动优化系统 - 超级工厂具备数据反哺能力 基于越疆全球部署近十万台协作机器人的海量真实作业数据持续优化系统[3] - 数据反哺使超级工厂系统越用越聪明 通过实际作业数据不断提升平台性能[3]
越疆携多形态具身智能“超级工厂”亮相2025CIIF
证券时报网· 2025-09-24 17:42
公司产品与技术 - 越疆在2025年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展示全球首个多形态具身智能"超级工厂"平台化方案 该方案涵盖协作机器人、双足人形机器人、多足机器人和轮式人形机器人等多种形态 [1] - "超级工厂"采用"集中式讨论+分布式执行"架构 其中"工厂智能枢纽"作为超级大脑负责多模态环境建模和任务规划 通过工业大模型推理引擎增强决策能力 [1] - 轮式机器人负责灵活移动与高精度跨区域运输 人形机器人负责多工位协同和精细化操作 多足机器狗适用于非结构化环境巡检 协作机械臂完成高速高精度力控作业 [2]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越疆机器人成立于2015年 专注于智能机械臂及其他智能硬件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与服务 [2] - 公司开发出全球首款桌面协作机器人 成为首家拥有0.25-30kg负载产品矩阵的机器人企业 产品线包含七大系列二十余款协作机器人 [2] - 全球累计出货量达80,000台 产品覆盖3C、汽车、半导体、化工、医疗、金属加工、食品饮料和新零售等行业 [2]
服务机器人如何“弯道超车”
金融时报· 2025-09-24 11:37
核心观点 - 擎朗智能的双足人形机器人XMAN-R1展示具身智能能力 通过岗位化垂域模型ProS精准复刻餐厅服务流程 在复杂环境中实现灵活避障 [1] - 公司全球每日超10万台机器人在运行 国内及日韩地区运行里程超400亿米 周末高峰时日完成任务近50万次 [1] - 服务机器人通过"通用+专用"组合策略改变服务业 实现全球60多国600多城市覆盖 海外营收占比超50% [2][3] 产品技术特点 - XMAN-R1具备双足动态平衡技术 可适应酒店斜坡和狭窄过道等复杂环境 实现室内L4级无人驾驶级避障 [1] - 配送机器人采用激光雷达与视觉传感器导航 通过天花板路标设计解决人群遮挡问题 [2] - 酒店机器人配备加密舱门 需输入手机号开门取货 医院机器人表面耐酒精擦拭 可自动识别物料箱归属科室并优先配送急诊物资 [2] - 清洁机器人采用圆润造型减少碰撞风险 单次清扫面积达1000平方米 支持自动回充功能 [2] 市场战略 - 公司以80%价格提供120%性能的策略实现海外市场技术弯道超车 [3] - 拥有15年技术积累 从激光雷达到多维度摄像头传感器矩阵 专利覆盖80余国运营网络 [3] 行业发展趋势 - 生成式AI为机器人注入智能灵魂 具身智能成为科技热点 推动行业站上聚光灯下 [4] - 人形机器人被视为最新且最重要的产品品类 行业处于爆发早期阶段 [4] - 机器人分为机械本体 小脑运动控制和大脑决策智能三部分 前两者技术相对成熟 而具身智能所需的AI系统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4] 发展路径 - 注重技术与场景结合解决现实问题 围绕场景构建核心技术 在实际应用中积累数据和迭代模型 [6] - 除影响体验的核心技术外 其他部分可选择与生态伙伴合作 推动行业整体发展 [6]
全球首次!多形态通用具身机器人协同常态化作业,越疆重新定义新质工业生产力
机器人圈· 2025-09-23 21:01
越疆“超级工厂”平台核心特点 - 平台是集成了双足人形机器人、轮式机器人、多足机器狗和协作机械臂的多形态具身智能机器人系统,实现了从抓取、检测到搬运、组装的全流程协同作业 [2] - 系统采用“集中决策+分布式执行”的先进架构,是全球首次实现多形态通用具身机器人常态化协同作业的标志 [3] - 该平台为企业提供了可快速部署的柔性生产方案,企业无需对现有产线进行大幅改造即可通过参数配置实现多机器人快速接入与协同作业 [17] 平台技术架构与执行模式 - 技术模型基于“分布式感知-集中式决策-动态化执行”,系统顶层的“工厂智能枢纽”作为超级大脑,通过多模态感知设备构建环境模型并依托工业大模型进行任务规划与动态调度 [5] - 执行层由四类机器人分工协作:双足人形机器人负责精细化操作与多任务衔接,轮式人形机器人负责产线间物料转运与快速响应,多足机器狗适用于非结构化环境巡检与搬运,协作机械臂专注高重复性、高精度的柔性作业 [5][7] - 系统能通过持续的数据反馈不断优化智能体性能,形成“越用越聪明”的进化闭环 [17] 核心机器人产品性能 - 双足人形机器人DOBOT ATOM实现了全国首例工业跨场景多任务协同作业泛化应用,具备自主决策与任务闭环能力,通过“手-眼-脚”协同实现如开门、异常巡检等拟人化作业 [10][14] - ATOM采用ACT预测控制大模型,将计算频率显著降低至每2秒1次,以低算力实现快速任务响应,并借助VR数据采集工具链降低了数据训练与部署门槛 [14] - 轮式人形机器人新品ATOM-M具备±10mm的重复定位精度,可完成电子元件焊接、无损抓取等精细任务,融合了灵巧操作与高效移动能力 [14] 公司的技术积累与行业地位 - 公司近十年坚持“自研技术+场景落地”双轮驱动,在伺服驱动、电机、控制器等核心部件上拥有全链路自研能力,为机器人精准控制奠定了硬件基础 [5] - 公司的视觉感知、力控交互和模仿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取得突破,为机器人注入了更强的智能决策能力 [5] - 公司机器人产品已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与地区,服务汽车、3C、半导体、锂电等行业,与超80家世界500强企业合作,沉淀出深厚的工艺解码能力 [15] 行业影响与战略举措 - 公司在工博会联合全球300家制造企业与专家发起“协同聚力、落地为王”联合行动,旨在推动具身智能机器人与制造现场深度融合,构建可快速部署的智能制造新体系 [15] - 公司从协作机械臂到多形态具身智能平台的成长轨迹,表明中国机器人企业不仅具备单点技术突破的实力,更拥有定义未来工厂架构的系统级创新能力 [17] - 公司的“具身工业”方案推动机器人从传统执行工具向具备“感知-决策-执行”闭环能力的智能体跃迁,标志着工业自动化进入以“柔性制造”为核心的新阶段 [3]
越疆展示多形态机器人“具身工业”平台化方案
新浪科技· 2025-09-23 17:19
公司技术展示 - 越疆机器人在2025年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展出多形态具身智能机器人协同作业的"超级工厂"平台[1] - 系统采用"集中式讨论+分布式执行"架构设计 顶层"工厂智能枢纽"作为超级大脑通过多模态感知设备构建环境模型并依托工业大模型进行任务规划与动态调度[1] - 执行层包含四类机器人:轮式人形机器人负责产线间物料转运 双足人形机器人完成精细化操作 多足机器狗进行非结构化环境巡检搬运 协作机械臂专注高精度工位作业[1] 技术创新特点 - 通过时空动作分块ACT预测控制大模型技术实现长时序任务生成与低延迟控制 以更少算力消耗支持复杂场景快速适配[2] - 首次实现多形态机器人常态化协同作业 涵盖物料分拣、视觉检测到精密组装等真实工厂核心流程[2] - 为工业客户提供可快速部署的柔性生产方案[2]
富临精工:公司机器人智能电关节模组及零部件以行星电关节模组等系列产品集成了精密减速器等关键零部件,用于四足机器狗等
证券日报网· 2025-09-15 17:13
公司产品布局 - 公司机器人智能电关节模组及零部件产品线包括行星电关节模组和谐波电关节模组[1] - 产品集成精密减速器、电机、角度传感器及电控等关键零部件[1] - 产品应用领域涵盖四足机器狗、双足人形机器人及轮式机器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