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软性内窥镜
icon
搜索文档
开立医疗(300633):超声+软镜国产龙头,创新智造引领医疗“芯”时代
招商证券· 2025-07-21 23:1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强烈推荐"评级 [4][13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开立医疗作为国产医用超声+软镜双龙头,产品矩阵覆盖全面,技术积累深厚,凭借研发突破加速进口替代,带动业绩快速增长,同时布局微创外科和心血管领域,打开成长天花板,短期内随终端招采回暖业绩弹性有望释放 [1] 各目录总结 开立医疗:国产超声和软镜领军者,海内外市场同步拓展 - 开立医疗产品线涵盖超声医学影像、内镜诊疗、微创外科和心血管介入等领域,实现多产品线发展格局,四大产线协同发力,坚持自主创新推动产品迭代 [13][15] - 股权结构较为集中,董事长陈志强和总经理吴坤祥为实际控股人,共同持股 44.24%,高管团队专业背景丰富,行业经验扎实 [19][23] - 公司营收增长稳健,短期受终端采购进度影响业绩承压,2024 年公司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2025 年一季度仍下滑,但预计终端医院全年采购将好于去年,收入有望回归增长趋势 [25][26][132] - 超声基本盘稳固,2024 年超声业务收入 11.83 亿元,同比下降 3.26%,内镜成为新增长引擎,2024 年内镜业务收入 7.95 亿元,同比下降 6.47%,收入占比 39.77% [29] - 2024 年公司整体毛利率 63.78%,同比下降 5.63pts,销售及研发费用率有所上涨,海外业务收入占比在 40%以上,毛利率有望提升 [31][32] 超声影像业务稳健,锚定超高端赛道 - 超声影像是基于超声波应用的诊断成像技术,具备安全性高、实时性好、成本低廉及场景灵活等优势,是我国当前保有量最大的医学影像设备 [39] - 按成像原理,超声设备可分为 B 超和彩超,按结构型式可分为大型台式超声和小型化便携或手持式超声,按应用领域可分为全身机型和专科机型 [42] - 国内超声影像百亿市场持续扩容,预计 2021 - 2026 年 CAGR 达 10.5%,迈瑞和开立率先突围,高端市场仍有较大的国产替代空间 [44][46] - 探头是超声诊断设备的核心部件,开立医疗探头技术领跑行业,自主创新支撑高端突破,超声主机关键技术不断拉近与国际巨头差距 [50][53][56] - 公司持续深化超声产品高端化布局,推出 P80/S80 系列向超高端领域进军,在便携超声领域推动产品走向高端化 [58] - 公司在超声 AI 技术领域具备深厚积累,2025 年第五代 S - Fetus®获得国内首个产前超声人工智能医疗器械证,提高产前超声检查效率和准确性 [59] 软镜市场景气度高,技术突破引领国产替代 - 医用内窥镜可分为硬管内窥镜和软性内窥镜,软镜覆盖多种临床术式,消化道疾病诊断为主要下游应用 [64][71] - 我国消化道癌种疾病负担重,早筛早诊可显著降低消化道癌症死亡率,胃镜和肠镜检查是诊断消化道早癌的"金标准",但我国消化内镜诊疗渗透率较低,增长空间巨大 [75][76][79] - 我国软镜市场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早筛政策加速诊疗需求释放,预计到 2025 年销售额将达到 81.2 亿元,当前市场仍由外资主导,但国产替代有望提速 [81][85] - 软镜行业技术壁垒高筑,主要体现在图像传感器、光学技术及制造工艺三个方面,开立抓住图像传感器技术迭代机遇,率先打破外资品牌在光电转换核心壁垒上的封锁 [88][91] - 自主研发的 SFI/VIST 染色技术突破图像增强技术瓶颈,高端镜种不断丰富,产品矩阵完善加强入院优势,经过数次迭代产品性能比肩外资,临床认可度持续提升 [93][100][105] 微创外科和心血管双赛道集结,产品逐步布局发力在即 - 微创外科手术主要使用硬性内窥镜,微创手术普及推动硬镜市场快速扩容,预计 2019 - 2024 年 CAGR 为 11%,国产品牌快速追赶 [107][109] - 公司相继推出多种腔镜摄像系统,覆盖主流产品类别,提供丰富灵活的术式导向组合方案,团队引进与股权激励并举,加速微创外科业务市场占位 [117][120] - IVUS 临床价值凸显,市场有望加速增长,预计中国 IVUS 市场规模将从 2023 年约 18.7 亿元增长至 2030 年约 57 亿元,复合年增长率约 17.3% [121][122] - 公司首创单晶超宽频换能材料 IVUS,实现对进口产品的代际超越,2023 年 IVUS 省际集采成功中标,有望加速产品入院放量 [126][130]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 预计 2025 - 2027 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 24.12/28.33/32.84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20%/17%/16%;归母净利润预计 3.59/4.60/5.96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152%/28%/30% [4][136] - 选取迈瑞医疗、澳华内镜与海泰新光作为可比公司,首次覆盖,给予"强烈推荐"评级 [136]
深度 | 内窥镜医疗器械行业分析报告
搜狐财经· 2025-07-19 21:59
全球内窥镜市场近年来呈现稳健的增长态势,并预计在未来数年内将持续扩大。不同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均揭示了这一积极趋势,尽管在具体数值和预测 期上可能存在差异,这主要源于统计口径、货币单位及预测模型的不同。Research Nester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内窥镜市场规模预计将超过253.7亿美 元,并预计以5.3%的年复合增长率(CAGR)持续增长,到2037年市场规模有望超过496.5亿美元。Global Market Insights Inc.则指出,2024年全球内窥镜 市场估值为295亿美元,预计从2025年的312亿美元增长至2034年的569亿美元,预测期内的CAGR为6.9%。另一份来自中国报告大厅的数据显示,2024年 全球内窥镜市场销售规模已达到283亿美元。弗若斯特沙利文的分析指出,2020年全球医用内窥镜市场规模为203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286亿美 元。贝哲斯咨询的调研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内窥镜市场容量达到2525.64亿元人民币,并预测至2030年,全球市场规模将达到3876.43亿元人民币,预测 期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7.4%。 从细分市场来看,软性内窥镜和硬性内窥镜 ...
西山科技2024年实现营收3.36亿元 拟10派10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4-29 13:16
财务表现 - 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3.36亿元,归母净利润9866.69万元,基本每股收益1.97元 [1] - 2024年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10元,合计派发现金红利4519.01万元(含税),占归母净利润的45.80% [1] - 年内股份回购金额约4.50亿元,现金分红和回购金额合计4.95亿元,占归母净利润的501.81% [1] 业务发展 - 公司坚持"微创手术工具整体方案提供者"战略定位,加强产品迭代和品牌推广 [1] - 手术动力耗材实现稳步增长,神经外科、骨科及耳鼻喉科领域的耗材收入同比增长超过40% [1] - 乳房旋切活检针收入因集采政策影响出现小幅下降 [1] - 超声骨刀耗材和等离子设备耗材等产品实现显著增长,等离子产品首次实现收入突破 [2] - 公司在软性内窥镜领域实现重大突破,攻克电子消化道软性内窥镜核心技术瓶颈,产品注册工作推进中 [2] 研发投入 - 2024年研发人员数量同比增长19%,研发费用5524.00万元,同比增长18.79% [2] - 2022-2024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11.42%、12.89%和16.42%,逐年持续增长 [2] - 公司申报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成功获批,深化人才学历结构,引进高层次技术人才 [2] 战略规划 - 公司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推进产品全面布局,聚焦医院用户发展和用量提升 [3] - 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坚持"创新驱动"+"资本驱动"双轮驱动策略 [3] - 开启"内生发展"+"外延发展"的双轮增长策略 [3]
一家AI芯片公司,C轮融资超10亿丨投融周报
投中网· 2025-04-14 13:58
硬科技赛道 - 红杉连续加注具身机器人领域,灵心巧手完成超亿元种子轮融资,由红杉种子基金、万凯新材领投[4][9] - 穹彻智能完成数亿元Pre-A++轮融资,由盛宇投资、嘉御资本等联合投资,老股东红杉中国等持续追投[4][14] - 北京通嘉宏瑞完成5亿元融资,由北京新材料基金领投,达晨财智持续投资[5] - 京西智行获得5亿元投资,由深圳市投控基石新能源汽车产业基金投资[6] - 镁源动力完成数千万元股权融资,由中财融商、合肥创新投共同投资[7] - 边界智控完成5000万元A+轮融资,由毅达资本领投[10] - 华诚领航完成数千万元融资,由长江中大西威基金等共同投资[11] - 爱芯元智完成超十亿C轮战略融资,投资方包括宁波通商基金、重庆产业投资母基金等[12] - 鹿明机器人半年内连获两轮近亿元融资,天使+轮由普华资本等联合投资[13] - 星尘智能完成数亿元A轮及A+轮融资,由锦秋基金、蚂蚁集团领投[15] - 翌曦科技完成近亿元天使+轮融资,由复容投资领投[16] 大健康赛道 - iPSC成为重点投资领域,中盛溯源B轮融资累计达2.35亿元,由广药资本等联合参与[4][22] - 睿健医药完成近亿元B+轮融资,两轮B系列融资累计超2亿元,由丰川资本领投[4][24] - 觅投克完成千万元Pre-A轮融资,由勤智资本领投[18] - 灵眸医疗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由九合创投领投[19] - 赛蕴生物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由中科创星独家投资[20] - 影禾医脉完成超亿元A轮融资,由远毅资本领投[21] - 运世达医疗集团完成3500万美元战略融资[23] - 爱连健康完成Pre-A轮融资,由夏尔巴投资独家注资[25] - 炜璨医疗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由元禾原点和诺庾资本联合领投[26] 互联网/企业服务赛道 - AI+市场受关注,红熊AI完成1800万天使轮融资,投后估值1.5亿[4][29] - 凌云智矿完成种子轮融资,由光源旗下基金联合知名企业家投资[4][30] - 良品匠人完成数百万战略融资,由天泽资本领投[28] - 九章量子获A+轮融资,投资方包括仁智资本、科大国创等[31] - 前海粤十完成B轮融资,由中国供销总社、广东省农垦集团等领投[32] 其他融资事件 - 云象机器人完成A轮融资,由南都物业服务集团和杭州高新金投控股集团联合投资[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