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利园派
搜索文档
福建前首富交棒“80后”女儿,需面对业绩逐年下滑考验
搜狐财经· 2025-11-17 17:57
公司领导层变更 - 创始人许世辉之女许阳阳正式接任集团总裁,全面接手企业管理运营,标志着成立超过30年的公司正式实现二代接班 [1] - 许阳阳出生于1983年,2008年留学归国后进入公司,从生产、研发等基层岗位稳步晋升,自2014年起担任执行董事及副总裁,深度参与经营决策 [4] - 许阳阳曾牵头完成2015年香港主板上市,创下当年全球消费品领域最大IPO纪录,并于2017年推动推出豆本豆豆奶,2023年规划执行出海战略 [4] 股权结构 - 控股股东为许世辉家族,通过家族信托及Divine Foods Limited持有公司85%股份 [5] - 鼎晖资本通过CDH Delicacy持股2.6%,剩余12.4%为公众持股 [5] - 许阳阳已通过家族信托及直接持股成为第一大股东 [4] 历史发展战略与成就 - 公司成功依赖于创始人许世辉对"模仿+低价"战略的精准把握,瞄准被验证过的受欢迎品类,以更低价格进入市场并采用明星代言抢占市场 [7][8] - 2002年推出达利园巧克力派和蛋黄派,价格仅为好丽友的三分之一,并通过邀请许晴代言广告迅速风靡全国 [7] - 通过错位竞争,公司将产品主要推向三四线城市和乡镇市场,并给予经销商更低的出厂价,出厂价仅为零售价的约50%,使经销商获得更高毛利 [8] - 公司拥有280万个销售终端网点,覆盖全国近3000个县级市场,密集的渠道网络建立了品牌护城河 [9][10] 当前经营业绩与挑战 - 公司营收于2021年达到222.94亿元巅峰后连续三年下滑,2024年营收为180.7亿元,已回到2017年前水平 [2][12] - 公司于2023年9月1日正式从港交所退市,退市前股价较发行价跌幅近50% [12] - 随着消费者偏好转向注重品质、健康,个性化、细分化需求凸显,公司传统的"跟随战略"在消费需求变革中不再奏效 [13] - 新增产品豆本豆被曝出强推致经销商库存积压及使用过期原料的丑闻,暴露出渠道维系欠缺、经销商利润空间压缩等问题 [13][14]
达利食品二代接班
北京商报· 2025-11-16 23:52
公司领导层变更 - 达利食品集团创始人许世辉在领导公司36年后完成交接,其女许阳阳正式接任集团总裁[1] - 许阳阳自2008年加入公司,拥有17年历练经验,历任基层岗位、执行董事及副总裁等职,深度参与经营决策[3] - 许阳阳曾牵头公司在2015年于港交所IPO,创下当年全球消费品领域最大IPO纪录[3] 公司发展历程与战略 - 公司前身为1989年在福建泉州创立的惠安美利食品厂,通过模仿市场爆品并以平价策略发展,成为国内食品饮料行业龙头企业[3] - 2017年公司捕捉植物基赛道潜力,推出“豆本豆”豆奶,并确立“自主创新、引领产业”的新定位[3] - 2023年公司提出出海战略,以印尼为据点布局泰国、越南、沙特,形成四大海外生产基地[3] 公司经营业绩与挑战 - 公司营收在2021年达到历史新高222.94亿元后连续三年下滑,2022年至2024年营收分别为199.57亿元、188.6亿元、180.7亿元[4] - 因股价长期在较低区间交易且成交量有限,公司于2023年9月1日正式从港交所退市[4] - 2022年公司家庭消费分部收入同比上升1.9%至37.05亿元,增速较2021年的22.7%明显放缓;休闲食品分部收入同比下滑9.2%至90.3亿元;即饮饮料分部收入同比下滑22.3%至51.23亿元[4] 产品创新与市场表现 - 公司追随健康化浪潮推出“朝葉”无糖茶、“和其正”宜己水系列、“喵飞”植物奶、“谷吨吨”休闲点心等新品[5] - 上述新品在达利旗舰店近30天内销量均未破千,暂未展露“爆款”潜力[5] - 行业观点认为公司缺乏对新生代消费者核心需求的深入洞察,产品创新与运营模式未能跟上市场变化[6] 行业专家观点与建议 - 专家指出公司需加大研发投入打造自主核心产品,强化品牌塑造以提升文化内涵,并精准定位细分市场[6] - 专家认为许阳阳接任总裁有望带来新的管理理念与战略思路,但其面临“对标爆品”策略失效等挑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