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代接班

搜索文档
宁波600亿光储龙头,欲借储能东风重回巅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0 10:25
记者丨曹恩惠 编辑丨张伟贤 从2024年开始,德业股份创始人、年逾70岁的张和君鲜少出现在公开场合。 这家总市值超过600亿元的宁波光储龙头企业或许已经完成了核心权力的更替。 一个重要的信号是,2024年,德业股份的法定代表人由张和君 变更为张栋业(注:张栋业已经入籍加拿大,故工商变更信息登记为ZHANG DONG YE)。 张栋业是张和君的次子,比哥哥张栋斌小3岁。可从职务上看,张栋业目前为德业股份的董事、副董事长兼总经理,后者仅为董事。由此可 见,这位"80后"几乎已经不可撼动地处于德业股份的权力中心。 这则人事变动在当时引发了较大关注。尽管张和君还是董事长,但他把总经理职位交给了张栋业,这意味着德业股份的核心权力交接迈出了实 质性一步。 对于张和君的创业经历,已有不少报道。结合公开信息,1952年出生于宁波北仑的张和君,其创业史最早可以追溯至20世纪70年代。在这段时 期,他深入五金模具,直至在2000年起他多元化开拓德业股份的业务,先后涉足变频、日用电器产业,并且在除湿器领域,让德业的品牌响彻 全国。 2016年,张和君做出关键决策,带领德业股份迈入光伏领域。面对这个万亿级的新能源市场,他以光伏逆变器 ...
宁波600亿光储龙头,欲借储能东风重回巅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9 20:09
公司核心权力更迭 - 2024年法定代表人由创始人张和君变更为其次子张栋业,张栋业为加拿大籍,现任公司董事、副董事长兼总经理[1] - 张栋业自20年前进入公司基层历练,2020年进入核心管理层任副总经理,2022年升任副董事长兼总经理,2024年完成法定代表人工商变更[1][3][5] - 权力交接过程漫长且低调,张栋业极少公开露面,但已在关键业务活动中代表公司签署战略协议[1][5][6] 公司业务转型与上市表现 - 公司2016年切入光伏逆变器领域,2021年4月登陆上交所主板,上市初期市值80亿元,2022年9月市值曾达1082.85亿元[3][4] - 光储业务已成为公司主要收入来源,占比超70%,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5.35亿元同比增长16.58%,净利润15.22亿元同比增长23.18%[7][9] - 储能业务成为增长核心动力,2025年上半年储能逆变器出货31.6万台同比增长48%,储能电池包收入14.2亿元同比增长86%[8] 行业竞争与公司战略布局 - 2025年上半年光伏行业110家上市公司合计净利润76.38亿元,同比下滑55%,47家企业陷入亏损[8] - 公司股价表现弱于同业,2025年下半年阳光电源股价涨102.45%,锦浪科技涨49.59%,德业股份仅涨31.98%[9] - 重点布局工商业储能,年产16GWh储能产线计划年内开工,总投资超21亿元,分两期建设[9][10] 海外市场与产能扩张 - 欧洲工商储需求提升及新兴市场景气度延续推动储能业务增长[8] - 子公司德业储能与尼日利亚Nigus国际投资达成战略合作[5][6] - 产能扩张项目为近两年最重要投资,旨在进一步提高储能业务收入规模[9][10]
宗馥莉,最新发声!
券商中国· 2025-08-27 11:47
核心观点 - 宗馥莉作为娃哈哈集团新任董事长 推行组织架构和人员调整 强调职业化升级和以贡献结果为导向的管理理念 同时回应外界对业绩和家族企业传承的关注 [1] 管理层与战略调整 - 宗馥莉不认同"宗馥莉时代"的概念 但会推行自己的决策并搭建团队 强调管理者对组织的理解和要求 [1] - 公司进行组织架构和人员调整 本质是对娃哈哈的职业化升级 在战略切换期更强调员工能上能下 以贡献和结果说话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4年娃哈哈打破连续9年的500亿元营收困局 重回700亿元规模 [1] - 宗馥莉坦言去年因父亲离世使社会对娃哈哈关注度提升 但预计今年业绩可能不及去年 更看重长期成长 [1] 业务关系与传承 - 宗馥莉称将宏胜与娃哈哈视为对立关系是一种误解 [1] - 认为二代接班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 需要承接好的部分和不完美的部分 坚持不因风波改变方向 [1]
财说| 二代接班,森鹰窗业能扭亏吗?
新浪财经· 2025-06-27 07:04
公司管理层变动 - 公司董事长边书平因个人原因辞去董事、董事长及法定代表人职务,辞职后将担任名誉董事长 [1] - 边书平之子边可仁接任董事长职务,此前担任公司副董事长 [1] - 边书平直接持有公司5254万股,占总股本的55.17% [1] 公司业务及财务表现 - 公司主要从事定制化节能铝包木窗研发、设计、生产及销售,主要客户为区域性中小房地产商 [2] - 2024年节能铝包木窗业务营收3.83亿元,同比下降51.53%,占总营收68%,毛利率22.26%,同比下降14.32个百分点 [2] - 2024年铝合金窗业务营收1.46亿元,同比增长27.17%,毛利率9.32%,同比下降8.12个百分点 [2] - 2024年公司总营收5.67亿元,同比下降39.71%,归属净利润亏损4219万元,同比下降128.90%,扣非净利润亏损5674万元,同比下降144.42% [4] - 2024年主营业务毛利率19.31%,同比下降15.1个百分点 [5] 应收账款及减值情况 - 截至2024年末公司应收账款2.91亿元,占总资产13.18% [3] - 竞争对手顶固集创、欧派家居、梦天家居应收账款占总资产比例分别为6.41%、3.47%、2.13% [3] - 2024年公司计提信用减值损失1858万元及资产减值损失1713万元,合计3571万元 [3] - 2025年一季度公司再度计提信用减值损失1558万元 [3] 行业及竞争分析 - 2024年建筑及装潢材料类零售总额1692亿元,同比下降2% [5] - 2024年全国规模以上建材家居卖场累计销售额1.49万亿元,同比下降3.85% [5] - 欧派家居2024年归属净利润25.99亿元,同比下降14%,门店销售毛利率77.27% [6] - 梦天家居2024年盈利6126万元,同比下降36%,经销商模式毛利率77.11% [6] 销售模式及费用 - 公司采用经销商销售模式,2024年经销模式营收2.75亿元,同比下降31.45%,毛利率18.61% [5][6] - 2024年公司销售费用1.36亿元,占总营收12.15%,2025年一季度升至13.27% [6]
加速海外布局 上市公司90后二代“接班” 毕业于全球顶尖设计名校
证券时报网· 2025-06-20 11:09
中衡设计高管变动与战略调整 - 公司董事长冯正功因科技战略发展需求不再担任董事及董事长职务,转任首席总建筑师专注科技研发与技术进步 [1] - 现任总经理张谨接任董事长职务,董事会提名冯正功之女冯嘉音为非独立董事,冯嘉音为1993年生,拥有罗德岛设计学院学历背景,现任中衡新加坡子公司董事 [1] - 此次人事调整旨在完善治理结构,落实海外业务布局,推动业务转型升级 [1] - 公司主营业务为产业服务及城乡建设领域的工程设计、工程总承包等,是江苏省最大建筑设计企业及国内建筑设计领域首家IPO上市公司 [1] - 2024年年报显示公司营收主要来自华东和西南地区,已在马来西亚设立孙公司,并通过新加坡子公司与上海矶崎新建筑合资设立沙特下属企业,拓展中东业务 [1] A股二代接班现象分析 - 2024年A股市场频繁出现二代接班案例,涉及坤彩科技、天成自控、紫燕食品、洪通燃气等多家上市公司 [2][3][4][5] - 接班二代普遍具有高学历背景,如洪通燃气刘欣拥有曼彻斯特大学金融/会计双学位及伦敦大学学院硕士学位,曾任职西部证券投行部 [2] - 接班年龄集中在90后群体,典型案例包括:坤彩科技谢晋(2000年生)、天成自控陈昀(1994年生)、紫燕食品钟勤川(1995年生)、路德环境季维宽(1997年生)等 [2][3][4][5] - 部分二代接班前已在金融机构积累经验,如路德环境季维宽曾任国投证券投行部项目经理和启赋基金投资经理 [3] 行业接班背景与特点 - 光伏巨头天合光能增设联席董事长职位并由高纪凡之女高海纯(1993年生)担任 [4] - 食品行业接班案例包括祖名股份蔡水埼(1986年生)出任总经理,紫燕食品钟勤川进入董事会 [2][4] - 生物医药领域有我武生物胡沐霜(实际控制人之女)出任副总经理 [4] - 创二代加速上位与A股舵手老龄化相关,数据显示当前A股60岁及以上董事长超1550人,其中70岁以上逾210人,80岁以上达16人 [5] - 咨询机构建议接班需过渡期,创一代应提前布局,创二代需尽早参与公司业务以实现顺利传承 [5]
济川药业:全面要约收购将于6月18日启动申报
证券时报网· 2025-06-15 19:49
股权结构调整与要约收购 - 济川药业实际控制人家族内部进行股权结构调整,曹龙祥将其持有的济川控股10.10%股权转让给曹飞,转让后曹飞持有济川控股60%股权 [1] - 股权转让导致曹飞通过济川控股、西藏济川间接控制上市公司56.07%股份,触发全面要约收购义务 [1] - 本次要约收购涉及3.51亿股无限售流通股,占公司总股本38.06%,要约价格为26.93元/股,有效期30个自然日 [1] - 要约收购最高资金总额达94.48亿元,曹飞已存入18.95亿元作为履约保证金 [2] 公司控制权变更 - 转让完成后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不变,实际控制人由曹龙祥变更为曹飞和曹龙祥共同担任 [1] - 此次股权转让属于家族内部调整,不会影响公司独立性和正常经营 [1] - 曹飞自2014年起在济川药业体系内担任多个重要职务,具备管理经验 [2] 行业背景与传承趋势 - 中国民营企业中80%以上为家族企业,目前正处于一代向二代密集交接的关键时期 [2] - 医药行业面临市场环境变化、政策调整和技术革新等挑战与机遇 [3] - 企业传承不仅关系家族财富延续,更影响企业战略布局与创新发展 [3] 公司未来发展战略 - 公司表示将在保持核心业务稳定发展的同时推进创新转型 [3] - 深化中药与化药双支柱布局,通过战略合作、技术引进及投资孵化等多元路径加快新产品上市 [3] - 优化产品结构,构建创新增长动能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