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迪安医检大模型
icon
搜索文档
AI医疗产业链深度解析——概念股梳理
搜狐财经· 2025-05-25 08:25
行业概述 - AI技术正在重塑医药行业格局,推动疾病诊断、药物研发和医疗影像分析的革命性变革 [1] - 全球AI医药市场规模预计未来几年将实现爆发式增长,成为行业新增长引擎 [1] 医疗大模型 - 润达医疗联合华西医院、华为、智算云腾研发"医学AI智能体·睿兵Agent",代表国内医学AI先进水平 [2][3] - 塞力医疗与华为武汉研究所合作开发脑科学大模型、罕见病/危重症专病大模型及微生物耐药诊疗预测大模型 [2][3] - 科大讯飞与华为开发智能医疗助手,支持语音病历和智能查房 [2][3] - 美年健康联合华为云、润达医疗推出"健康小美"辅助诊断系统 [2][3] 检验/病理 - 安必平基于昇腾AI打造病理数据库和算力生态,推动病理科全科数字化 [2][3] - 迪安诊断与华为云发布迪安医检大模型,提升检验准确性和效率 [2][3] - 启迪药业参股子公司与华为合作发布"瑞智病理大模型" [2][3] - 金域医学推出AI辅助病理诊断和宫颈癌筛查模型 [2][4] 影像 - 联影医疗与华为战略合作巩固AI影像设备市场领先地位 [2][6] - 万东医疗与华为合作开发影像医疗平台 [2][6] 医疗信息化 - 卫宁健康与华为在AI辅助诊断领域深度合作 [2][6] - 万达信息AI赋能DIP医保支付系统市占率领先 [2][6] - 东软集团基于华为大模型技术推出多款AI+医疗应用 [2][6] - 创业慧康将AI技术应用于诊疗决策支持 [2][6] 制药 - 阳光诺和与华为开发AI多肽分子大模型平台,加速药物研发 [2][7] - 天士力与华为云合作开发"中医药大模型" [2][7] - 微芯生物早期研发项目应用华为云医疗智能体EIHealth平台 [2][8] 基因检测 - 华大基因与华为合作开发基因大数据存储系统 [2][9] - 贝瑞基因与华为云、阿里云建立战略合作 [2][9] 医疗器械 - 乐心医疗与华为在智能体脂秤项目深度合作,聚焦远程健康监测 [2][10] AI诊断 - 明德生物、迈瑞医疗等企业利用AI技术提升诊断准确性 [2][12] AI制药 - 恒瑞医药、药明康德等企业探索AI加速药物研发 [2][13] AI检测 - 华大智造、达安基因等企业提升检测自动化水平 [2][13] AI健康管理 - 鱼跃医疗、九安医疗提供智能化健康管理解决方案 [2][13] AI药房 - 艾隆科技、健麾信息优化药房管理和配送流程 [2][14] 医疗信息化 - 嘉和美康、和仁科技提供电子病历等信息化解决方案 [2][15] SPD/DRG - 国科恒泰、思创医惠提供医疗供应链管理解决方案 [2][16] 医保相关 - 用友网络、久远银海为医保支付和信息化提供技术支持 [2][17]
迪安诊断24年报及25年一季报点评:业绩短期承压,数智化转型提速
东方证券· 2025-05-23 13: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2][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4年公司收入和归母净利润下滑,主要因市场需求放缓、竞争加剧及战略调整;25年一季度收入和归母净利润仍降,受集采等政策及业务调整影响,但毛利率提升、经营性净现金流改善 [8] - 诊断服务降本提质,重点客户和疾病业务规模提升,新增共建实验室和精准中心,推进供应链改革,海外市场有突破 [8] - 诊断产品收入下滑,自有产品持续引入,渠道产品战略重构以应对行业变革 [8] - 加速AI技术渗透,取得数智化成果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下调2025 - 2027年收入和毛利率预测,调整每股收益预测为0.70/1.01/1.41元(原25 - 26年为1.06/1.29元),根据可比公司给予25年24倍PE,目标价16.80元 [2] 公司主要财务信息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13,408|12,196|12,751|13,389|14,304| |同比增长(%)|-33.9%|-9.0%|4.5%|5.0%|6.8%| |营业利润(百万元)|842|(31)|730|1,006|1,363| |同比增长(%)|-70.2%|-103.7%|2444.8%|37.8%|35.5%|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307|(357)|435|633|881| |同比增长(%)|-78.6%|-216.2%|221.7%|45.6%|39.1%| |每股收益(元)|0.49|(0.57)|0.70|1.01|1.41| |毛利率(%)|31.3%|28.0%|28.5%|29.0%|29.5%| |净利率(%)|2.3%|-2.9%|3.4%|4.7%|6.2%| |净资产收益率(%)|4.1%|-5.1%|6.3%|8.4%|10.6%| |市盈率|29.0|(24.9)|20.5|14.1|10.1| |市净率|1.2|1.4|1.2|1.1|1.0|[3] 可比公司估值表 |公司|代码|最新价格(元)|每股收益(元)|市盈率| |----|----|----|----|----| | | | |2024A|2025E|2026E|2024A|2025E|2026E| |金域医学|603882|29.12|-0.82|0.61|1.46|-35.38|47.49|19.92| |润达医疗|603108|17.66|0.09|0.66|0.86|192.79|26.77|20.62| |迈克生物|300463|11.70|0.21|0.48|0.58|56.52|24.42|20.29| |万孚生物|300482|21.05|1.17|1.34|1.57|18.04|15.67|13.45| |新产业|300832|57.76|2.33|2.62|3.11|24.82|22.03|18.55| |最大值| | | | | |192.79|47.49|20.62| |最小值| | | | | |-35.38|15.67|13.45| |平均数| | | | | |51.36|27.28|18.57| |调整后平均| | | | | |33|24|20|[9] 财务报表预测与比率分析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展示了公司2023A - 2027E的财务数据及比率,如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毛利率、净利率等指标的变化 [10]
迪安诊断(300244):业绩短期承压,数智化转型提速
东方证券· 2025-05-23 13:0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根据可比公司给予2025年24倍PE,对应目标价为16.80元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公司收入和归母净利润下滑,2025年一季度延续下滑态势,但毛利率提升、经营性净现金流改善 [8] - 诊断服务降本提质,海外市场有突破;自有产品持续引入,渠道产品战略重构;加速AI技术渗透,引领行业数智化发展 [8] - 下调2025 - 2027年收入和毛利率预测,调整每股收益预测为0.70/1.01/1.41元(原预测2025 - 2026年为1.06/1.29元)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主要财务信息 - 2023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34.08亿、121.96亿、127.51亿、133.89亿、143.04亿元,同比增长-33.9%、-9.0%、4.5%、5.0%、6.8% [3] - 营业利润分别为8.42亿、-0.31亿、7.30亿、10.06亿、13.63亿元,同比增长-70.2%、-103.7%、2444.8%、37.8%、35.5% [3] -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3.07亿、-3.57亿、4.35亿、6.33亿、8.81亿元,同比增长-78.6%、-216.2%、221.7%、45.6%、39.1% [3] - 每股收益分别为0.49、-0.57、0.70、1.01、1.41元,毛利率分别为31.3%、28.0%、28.5%、29.0%、29.5% [3] - 净利率分别为2.3%、-2.9%、3.4%、4.7%、6.2%,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4.1%、-5.1%、6.3%、8.4%、10.6% [3] - 市盈率分别为29.0、-24.9、20.5、14.1、10.1,市净率分别为1.2、1.4、1.2、1.1、1.0 [3] 事件分析 - 2024年公司收入和归母净利润下滑,系市场需求放缓、竞争加剧及战略性放弃部分业务所致;2025年一季度延续下滑,因集采、调价政策及业务关并转 [8] - 2025年一季度毛利率26.39%,同比+0.86pct,经营性净现金流-1.69亿元,同比+36.61% [8] 业务分析 - 诊断服务:2024年收入45.20亿元,同比-12.86%;重点客户和疾病业务规模提升,三级医院收入占比提至42.82%(同比+10.0pct),病原感染等收入增长;新增共建实验室67家、精准中心20家,累计90家,53家盈利,业务收入同比+34%;供应链改革,关键耗材本土采购占比超85%,降本约1亿元;2024年越南迪安运营,成国内首家ICL出海企业 [8] - 诊断产品:2024年收入81.34亿元,同比-6.36%;自有产品和渠道产品收入分别为3.47、77.87亿元,分别同比下滑13.84%、5.99%;推进自有产品研发,新增2个三类证等;渠道产品多维度转型,国产产品和战略性业务占比分别提至15.7%、20% [8] - AI技术:2024年携手华为云发布“迪安医检大模型”;旗下AI公司主导完成国内首个病理AI领域行业数据标准,AI辅助软件生成诊断报告300多万份 [8] 可比公司估值表 - 选取金域医学、润达医疗等公司作为可比公司,给出2024 - 2026年每股收益、市盈率数据,并计算最大值、最小值、平均数及调整后平均 [9] 财务报表预测与比率分析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预测了2023 - 2027年多项财务指标,如货币资金、营业收入、净利润等 [10] - 主要财务比率涵盖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等指标,如营业收入增长率、毛利率、资产负债率等 [10]
迪安诊断(300244):24年报及25年一季报点评:业绩短期承压,数智化转型提速
东方证券· 2025-05-23 12:4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根据可比公司给予2025年24倍PE,对应目标价为16.80元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根据2024年报下调收入和毛利率预测,调整2025 - 2027年每股收益预测为0.70/1.01/1.41元(原预测2025 - 2026年为1.06/1.29元)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主要财务信息 - 2023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34.08亿、121.96亿、127.51亿、133.89亿、143.04亿元,同比增长-33.9%、-9.0%、4.5%、5.0%、6.8% [3] - 2023 - 2027年营业利润分别为8.42亿、-0.31亿、7.30亿、10.06亿、13.63亿元,同比增长-70.2%、-103.7%、2444.8%、37.8%、35.5% [3] - 2023 - 2027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3.07亿、-3.57亿、4.35亿、6.33亿、8.81亿元,同比增长-78.6%、-216.2%、221.7%、45.6%、39.1% [3] - 2023 - 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49、-0.57、0.70、1.01、1.41元 [3] - 2023 - 2027年毛利率分别为31.3%、28.0%、28.5%、29.0%、29.5% [3] - 2023 - 2027年净利率分别为2.3%、-2.9%、3.4%、4.7%、6.2% [3] - 2023 - 2027年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4.1%、-5.1%、6.3%、8.4%、10.6% [3] 事件分析 - 2024年公司收入121.96亿元,同比-9.04%,归母净利润-3.57亿元,同比-216.20%;2025年一季度收入23.65亿元,同比-20.45%,归母净利润-0.21亿元,同比-190.66% [8] - 2025年一季度毛利率26.39%,同比+0.86pct,经营性净现金流-1.69亿元,同比+36.61% [8] 业务情况 - 2024年诊断服务收入45.20亿元,同比-12.86%;三级医院收入占比提升至42.82%(同比+10.0pct),病原感染、血液肿瘤和神经免疫收入分别同比增加57%、51%和38% [8] - 2024年新增共建实验室67家,新增精准中心20家,累计90家,其中53家盈利,业务收入同比+34% [8] - 2024年关键耗材本土采购占比提升至85%以上,实现年度综合降本约1亿元 [8] - 2024年越南迪安正式运营,成为国内首家ICL出海企业 [8] - 2024年诊断产品收入81.34亿元,同比-6.36%,自有产品和渠道产品收入分别为3.47、77.87亿元,分别同比下滑13.84%、5.99% [8] - 2024年新增2个三类证、7个二类证和200个一类证 [8] - 渠道产品从多维度推进系统转型,国产产品和战略性业务占比分别提升至15.7%、20% [8] AI技术发展 - 2024年公司携手华为云发布“迪安医检大模型” [8] - 旗下AI公司医策科技主导完成国内首个病理AI领域的行业数据标准,AI辅助软件累计生成诊断报告300多万份 [8] 可比公司估值 - 选取金域医学、润达医疗等公司作为可比公司,2025年调整后平均市盈率为24倍 [9]
迪安诊断(300244):业绩暂时承压 数智化成果逐步兑现
新浪财经· 2025-04-30 20:54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121.96亿元,同比下降9.04%,归母净利润-3.57亿元,同比下降216.20%,扣非归母净利润-3.80亿元,同比下降228.96%,主要受资产和信用减值影响 [1] - 2024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29.38亿元,同比下降5.71%,归母净利润-4.88亿元,同比下降118.49%,扣非归母净利润-5.14亿元,同比下降174.33% [1]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23.65亿元,同比下降20.45%,归母净利润-0.21亿元,同比下降190.66%,扣非归母净利润-0.26亿元,同比下降211.77% [1] 业务分析 - 诊断服务业务收入45.20亿元,同比下降12.86%,其中ICL收入41.73亿元,同比下降11.55%,主要受DRGS等控费政策影响,但三级医院收入占比提升至42.82%,特检业务收入占比提升至40.31%,病原感染、血液肿瘤、神经免疫收入分别增长57%、51%、38% [2] - 诊断产品业务收入81.34亿元,同比下降6.36%,其中渠道产品77.87亿元,同比下降5.99%,自产产品3.47亿元,同比下降13.84%,主要受集采和业务战略重构影响 [2] 科技与创新 - 公司旗下医策科技完成国内首个病理AI领域行业数据标准,病理AI软件辅助医生判读诊断报告超300万份 [3] - 公司与华为云发布"迪安医检大模型","迪安智检"客户服务终端已服务8,000余家医疗机构、40,000多名医务人员 [3] - 2024年底在杭州数据交易所上市两款数据要素产品,通过数据产品安全合规审核 [3] 盈利能力 - 2024年综合毛利率下降3.28pct至28.01%,主要因诊断服务业务受行业影响,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为9.98%、7.04%、2.51%、1.62%,同比变动-0.34pct、-0.02pct、-0.72pct、-0.03pct,整体净利率下降5.73pct至-1.39% [4] - 2024年第四季度综合毛利率27.90%,同比上升1.66pct,销售费用率11.61%,同比下降4.33pct,整体净利率-16.06%,同比下降9.33pct [4] 未来展望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25.89亿、132.01亿、141.14亿元,同比增速3%、5%、7%,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35亿、7.29亿、9.13亿元,同比增速222%、68%、25% [5]
迪安诊断(300244):经营性业绩基本见底 数智赋能改革加速推进
新浪财经· 2025-04-29 10:50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1.96亿元,同比下降9.04%,归母净利润-3.57亿元,同比下降216.20%,扣非归母净利润-3.80亿元,同比下降228.96% [1] - 单四季度营业收入29.38亿元,同比下降5.71%,归母净利润-4.88亿元,同比下降118.48%,扣非归母净利润-5.14亿元,同比下降174.33%,利润下滑主要受新冠应收减值及子公司商誉计提影响 [1] - 毛利率28.01%,同比下降3.27pp,净利率-1.39%,同比下降5.73pp,主要因医疗反腐、市场竞争加剧及减值影响 [2] 运营管理 - 销售费用率9.98%(-0.33pp),管理费用率7.04%(-0.02pp),财务费用率1.62%(-0.02pp),研发费用率2.51%(-0.72pp),期间费用率持续优化 [2] - 单四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1.53亿元,环比Q3的3.33亿元显著提升,应收款及票据74.25亿元,较Q3末减少12.71% [2] 诊断服务业务 - 诊断服务收入45.20亿元,同比下降12.86%,其中ICL业务收入41.73亿元 [3] - 特检业务收入18.22亿元,占比40.31%,病原感染增长57%,血液肿瘤增长51%,神经免疫增长38% [3] - 新增战略客户1535家,三级医院收入占比提升至42.82%,精准中心累计90家(53家盈利),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4% [3] 产品业务与AI布局 - 产品业务收入81.34亿元,同比下降6.36%,自有产品收入3.47亿元(-13.90%),渠道产品收入77.87亿元(-5.99%),战略性业务占比提升至20% [4] - 自产业务聚焦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核酸质谱等领域,AI领域完成国内首个病理AI行业数据标准,辅助诊断超300万份,"迪安医检大模型"落地30家三甲医院,"迪安智检"系统覆盖8000余家医疗机构 [4]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收入123.81/131.17/139.35亿元(同比+2%/6%/6%),归母净利润4.29/7.38/9.30亿元(同比+220%/72%/26%) [5] -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E为20/12/9倍,ICL及自产业务有望恢复,AI生态加速拓展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