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票

搜索文档
山东为乡村著名让邮路畅通 设置村牌、街路巷牌、楼门(户)牌等标志
大众日报· 2025-08-25 09:05
政策目标与框架 - 通过地名服务与邮政快递网络协同提升乡村治理和公共服务水平 [1] - 重点覆盖乡村寄递物流投递精准度及"最后一公里"服务畅通性 [1] - 推动"地名+"多维服务模式包括产品推广、文化挖掘及志愿服务整合 [1] 地名体系建设规划 - 2026年6月底前完成乡村居民点、道路及重要公共服务设施命名工作 [2] - 统筹设置村牌、街路巷牌、楼门牌并协调标准地址编制 [2] - 探索智慧地名标志集成邮政快递服务、民生服务及文化宣传功能 [2] 数据共享与技术应用 - 建立标准地名信息共建共享机制确保新命名信息同步至邮政管理部门 [2] - 强化地名信息采集与上图应用 规范录入国家地名信息库 [2] - 提升寄递物流行业在互联网地图中的感知度与搜索定位精准度 [2] 产业与文化融合 - 支持乡村产业品牌宣传融入地名元素 [2] - 鼓励开发融合地名文化的邮政文创产品如邮票、明信片、邮册 [2] - 引导邮递员、快递员加入地名志愿服务队伍参与文化建设与信息采集 [2]
触达大众消费 中国集邮“动刀”渠道
搜狐财经· 2025-08-18 03:30
数字化浪潮冲击下,传统集邮行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作为国家级邮品的发行部门,中国集邮有限 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集邮")近日在官网发布招募公告,面向全社会公开招募渠道销售商。此次招募秉 持开放、非排他原则,不设名额限制,全面开放线上线下全渠道合作。 据了解,本次为中国集邮首次开放社会渠道合作,也标志着其正式向传统邮政专营渠道的壁垒"开刀", 借助社会化力量重新构建触点网络。通过一系列举措,中国集邮期望吸引更多年轻群体,进一步拓宽消 费场景,推动邮票从"小众收藏"领域迈向"大众消费"市场。 传统集邮转型迫在眉睫 在微信消息瞬间可达、电子邮件飞速传递的时代,谁还会想起曾经需要贴邮票的书信? 北京商报记者走进北京马甸桥的邮币卡市场发现,往昔邮票与钱币各占半壁江山的景象已不复存在,钱 币收藏已占据市场"大半江山"。"市场里做邮票生意的摊位只剩1/4,而且只见转行不见新入行的。"一 位摊主无奈地对记者表示。这一现象深刻反映出传统集邮市场的萎缩态势:年轻一代对邮票的兴趣逐渐 减退,集邮文化正面临着代际断层的严峻危机。 "70后"邮票收藏爱好者温先生表示,自己床下还放着三大集邮册的数千张邮票,如今这些邮票都成为时 代的记忆 ...
从“小众收藏”到“大众消费” 中国集邮“动刀”渠道
北京商报· 2025-08-17 17:29
行业挑战 - 传统集邮市场严重萎缩 北京马甸桥邮币卡市场中邮票摊位占比仅剩四分之一 且持续有从业者转行[4] - 年轻群体对邮票兴趣显著减退 集邮文化面临代际断层危机 数字时代娱乐方式如互联网和短视频更受青睐[4] - 邮票收藏价值衰减 资深收藏者持有数千张邮票却面临"留着无用 丢了可惜"的困境[4] 战略转型 - 首次全面开放社会渠道合作 不设名额限制并采用非排他原则 打破传统邮政专营渠道壁垒[1][3] - 通过三种合作模式重构销售网络:传统经销利用现有渠道快速铺货 产品定制开发结合地域文化特色 引荐合作拓展跨界资源[5] - 线上渠道全面布局 已开设中国邮政网上营业厅 邮乐网旗舰店 天猫及京东旗舰店等多平台[6] 产品创新 - 推出联名特种邮票实现溢价收益 《封神演义(一)小型张》面值6元交易价达90元 涨幅1400% 受益于同期影视热点[8] - 开发集邮文创产品与文化衍生品 从传统邮品扩展至多元化产品线[5][6] - 结合国潮文化与元宇宙概念培育新叙事 尝试绑定Z世代身份认同[10] 市场拓展 - 消费场景从邮政网点和收藏交易转向旅游景区纪念品商店与文化创意集市[8] - 目标推动邮票从小众收藏转向大众消费 通过社会化力量触达年轻用户群体[3][5] - 借助渠道商资源进行创意营销 将集邮品包装为符合年轻人口味的文化产品[10] 发展路径 - 短期依靠联名爆款快速引流 但需警惕潮玩化稀释收藏属性[10] - 长期需解决文创产品同质化问题 避免年轻人仅将邮票视为盲盒抽奖品[10] - 本质是与时间赛跑的转型实验 需在流量狂欢中保持邮票作为文化载体的核心价值[10]
艺术品市场:终将迈向繁荣!
搜狐财经· 2025-07-23 14:00
艺术品投资市场概况 - 艺术品投资市场是国际公认的三大投资市场之一 仅次于房地产和股票 [3][5] - 全球艺术品市场年交易额在4000-5000亿人民币之间 年均交易额为4000亿人民币 [5] - 中国艺术品市场潜在需求约6万亿 是当前市场总成交额的四五倍 [3][7] 市场驱动因素 - 财富两极分化促使富人将资金从房产转向艺术品市场 [10] - 艺术品作为暗资产具有隐蔽性和高流动性 变现能力优于房产 [12] - 精神需求提升推动兼具学术价值与投资价值的艺术品交易 [12] - 艺术品具有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 实用价值逐渐被市场认可 [14] - 政策调控下房产增值空间萎缩 资金将流向股市和艺术品市场 [16] 市场发展趋势 - 股市低迷和房市放缓促使资金选择艺术品作为避险工具 [18] - 中国财富增长推动艺术品经济形成 投资理念渐入人心 [18] - 国家文化政策支持传统文化回归 艺术品市场潜力巨大 [20] - 资本持续注入艺术品市场 推动价格上涨并支撑市场发展 [22] - 未来15年艺术品投资市场预计将迎来高峰期 [22] 市场参与主体 - 国内主要拍卖行包括嘉德 保利 翰海等一线机构 [3] - 香港市场以苏富比 佳士得等国际拍卖行为主 [3] - 征集品类涵盖书画 古董 玉器等 但排除犀角象牙等违禁品 [3]
邮币行情低迷,2025年大变局是否会逆袭?
搜狐财经· 2025-07-14 23:57
邮币市场现状 - 邮币市场长期处于低迷状态,收藏爱好者感受到市场沉寂 [1] - 纪念币发行量从1-2亿枚缩减至5000万枚,邮票从800万套降至600万套 [3] - 老票币价格持续下跌,部分品种价格低于十多年前水平 [5] 历史行情规律 - 邮币市场行情与国内消费政策高度相关,1985-1996年消费升级推动邮票价格创新高 [6][7] - 2008-2010年金融危机期间,80版猴票价格从2000元飙升至1万元以上 [8] - 刺激消费政策出台时,邮币市场往往出现爆发性增长 [3][9] 市场潜在机遇 - 低迷期促使市场回归理性,为未来行情反转创造更大投资空间 [5] - 新兴品种增多为收藏者带来新投资机会 [4] - 2025年新规执行可能推动市场彻底整顿 [13] 当前挑战 - 投资者信心脆弱,交易活跃度远未达理想状态 [10][11] - 邮票合理定价问题和库存积压制约市场发展 [13] - 市场需解决价格控制、库存清理和透明度问题才能实现报复性反弹 [14] 未来展望 - 2025年可能迎来邮币市场"大变局",政策执行力和市场信心是关键变量 [1][16] - 消费政策推进可能引发历史性行情,但存在不确定性 [18][20] - 市场面临巨大挑战与机遇,可能创历史新高或继续低迷 [14][15]
“113场比赛未尝一胜”,日本“连败赛马”跨次元逆袭为顶流IP
环球时报· 2025-07-10 06:57
游戏发布与市场表现 - 日本Cygames公司开发的养成模拟游戏《赛马娘 Pretty Derby》英文版于6月26日登陆Steam、iOS与Android平台,迅速在英语圈玩家中引发热潮 [1] - 游戏采用跨媒体形式,融合动漫、游戏与真实赛马历史,玩家可扮演训练员培养以真实赛马为灵感的"赛马娘"角色 [3] 角色IP与商业价值 - 以现实中屡败屡战的赛马"春丽"为原型的游戏角色获得超高人气,其原型因不屈精神在日本经济低迷期成为"希望象征" [1] - 春丽IP衍生出毛绒玩具、邮票、火车票等周边产品,相关纪念品价格甚至超过冠军赛马的同类商品 [1] - 拟人化的春丽角色在游戏中获得全球玩家支持,海外玩家表示"不会放弃她",体现IP情感共鸣效应 [3] 文化现象与社会影响 - 原型赛马春丽虽113场比赛未胜,但凭借强健体魄和坚持精神成为日本媒体焦点,退役后仍有粉丝探访 [1] - 2004年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在国会提及春丽,称其是"面对失败不放弃的典范",凸显社会影响力 [1]
白酒、邮票、红木家具,多个行业遇冷,专家:年轻人不和你玩了!
搜狐财经· 2025-07-02 13:08
年轻人消费观转变 - 年轻人成为消费市场主力军,推动消费升级,但导致白酒、邮票、红木家具等传统产业遇冷 [1] - 年轻人消费观整体转变,不再热衷炒股、收藏等投资行为,更注重实用消费体验 [7] - 年轻人倾向于消费快消品,而非需要长期等待升值的物品 [9] 白酒行业现状 - 白酒在中国拥有悠久历史,曾是社交必备品,但年轻人饮用比例逐年下降,2020年不足10% [3] - 白酒产量同比下降近30%,茅台等龙头企业也未能幸免于跌价浪潮 [3] - 白酒市场已不再是昔日盛景,若坚持高价策略将难以在新一代消费者主导的市场中生存 [11] 艺术品和收藏品市场 - 字画古董失去年轻一代青睐,艺术品拍卖市场萎缩过半,20多岁参与者不足10% [5] - 红木家具因价格高昂和体积笨重,难以打动追求简约生活方式的年轻人,销售额大幅缩水 [5] - 集邮成为中老年人专属爱好,不再受年轻人欢迎 [5] 消费趋势变化 - 年轻人不愿背负房贷,基本住房需求"不再需要",更遑论高端家具、名酒等奢侈品 [7] - 年轻人认为高价商品是少数人在炒作,对其不屑一顾 [7] - 年轻人热衷于盲盒、Labubu等潮流产品,但这些只是少数人的爱好 [9]
邮票曾是疯狂纸片,如今却已陷入穷途末路!市场崩盘在即?
搜狐财经· 2025-06-08 01:34
邮票市场的历史演变 - 邮票市场曾经历黄金年代 90年代和2000年代初期部分限量版邮票价格翻数倍 [1] - 大龙邮票因稀缺性和历史意义被炒作至高价 部分投资者通过邮票积累财富 [3] 市场崩盘的核心原因 - 通信方式变革导致需求下降 电子邮件 社交媒体和即时通讯软件取代传统书信 [4] - 邮票供应量增加 限量款稀缺性丧失 市场价值缩水 [5] - 资本市场介入后炒作者退出 流动性进一步恶化 [5] 行业复苏的阻碍因素 - 数字化收藏品 NFT艺术品等新兴品类分流投资者注意力 [6] - 实体邮票相比数字藏品流动性低且空间限制大 [7] - 邮票作为文化符号的功能在信息化时代被弱化 [9] 未来发展趋势 - 邮票可能转型为历史遗产 更多出现在博物馆和文化展览中 [10] - 科技进步推动社会变革 邮票市场崩盘成为时代更替的缩影 [10][11]
邮市起伏大,2025年依然惨淡!集邮者要做好持久战准备!
搜狐财经· 2025-06-04 11:00
集邮市场现状分析 - 2025年集邮市场持续低迷,未出现预期复苏迹象 [1] - 市场经历多次短暂高潮后迅速回落,当前处于历史低谷阶段 [1][6] - 集邮者数量增加但推动力薄弱,短期投机行为导致市场不稳定 [6] 市场波动驱动因素 - 邮市周期性波动自1985年持续至今,与邮品质量、发行量直接相关 [1] - 宏观经济形势对邮市影响显著,作为微型市场无法脱离大经济环境 [4] - 资金流动、市场情绪及经济形势共同影响邮品作为文化艺术品的发展 [4] 投资行为特征 - 集邮已从爱好转变为投资行为,需建立长期战略思维 [7][12] - 短期暴利时代结束,投资者需避免盲目跟风和焦虑性抛售 [8][10] - 稳健投资应聚焦真正有价值的票品,在市场低谷期耐心积累 [9][12] 未来发展趋势 - 历史规律显示市场低谷后存在复苏机会,但需打破传统混乱模式 [13][14] - 规范化管理和理性投资者将推动市场未来新高峰 [15] - 行业需改善松散管理现状,建立长远发展规划机制 [15][16] 市场参与者行为 - 投资者普遍存在浮躁心态,过度追逐短期利益破坏市场健康 [6] - 成功投资需保持冷静,在市场回暖时把握回报机会 [11][16]
邮市一会儿热一会儿冷,2025年依然惨淡!集邮者保持冷静!
搜狐财经· 2025-05-26 03:20
集邮市场现状 - 2025年集邮市场持续疲软 价格涨跌不定 集邮者普遍感到困惑[2] - 邮市波动起伏 时而火爆时而萎靡 反映与经济环境 政策调整及投资者心态的复杂关系[1][2] - 市场当前处于低迷状态 但历史表明波动是周期性现象[12][13] 市场波动原因 - 邮市变化受宏观经济环境和政策调整显著影响 上世纪80年代起多次出现热冷交替现象[3][5] - 市场波动与邮品稀缺性 政策调控及投资者投机心理密切相关 例如1985年"买邮热"因泡沫破裂未能持续[5] - 邮品发行数量和种类固定 市场热度无法通过简单供求关系维持[8][9] 投资策略建议 - 集邮投资应关注长期回报而非短期投机 避免"买涨不买跌"误区[5][10] - 市场低谷时可适当加仓 长期战略布局能在市场回暖时获得回报[16][17] - 投资者需更加理性耐心 选择邮品时应注重质量和稀缺性而非价格波动[19][20] 未来发展趋势 - 随着政策完善和市场成熟 集邮市场将逐步走向稳定发展 摆脱高峰与低谷交替的混乱局面[19][20] - 市场冷热是周期性变化 把握规律顺应趋势才能在变化中找到定位[21] - 行业健康发展需要更多理性投资者而非单纯投机者[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