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钠离子电池材料
icon
搜索文档
万润新能上半年营收增长50.49% ,磷酸铁锂累计出货量增九成
证券时报网· 2025-09-01 09:17
公司财务与运营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4.36亿元 同比增长50.49% [1] - 磷酸铁锂累计出货量14.83万吨 同比增长90.23% 增速大幅领先行业整体水平 [1] - 上半年出货量全球第二 通过拿下宁德大单预计年均贡献20万吨以上销售量 [1] - 实现连续三个季度减亏 受益于产品质量 市场开拓能力及海外战略布局 [2] 技术研发与创新进展 - 在固态电池材料 钠离子电池材料 磷酸锰铁锂和补锂剂等新产品产业化取得较大进展 [2] - 固态电池材料在聚合物 氧化物 硫化物等路线布局研发 部分型号已小批量送样测试 [2] - 补锂剂适配磷酸铁锂电池体系 能有效减缓容量衰减 目前处于客户验证阶段 [2] - 报告期内申请国内发明专利38个 国际发明专利81个 商标10个 获得国内发明专利11个 国际发明专利6个 [2] 行业动态与市场环境 - 2025年上半年中国正极材料出货量210万吨 同比增长53% 其中磷酸铁锂出货量161万吨 同比增长68% 占比近77% [1] - 全球新能源汽车及储能市场双重驱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需求增长势头强劲 [1] - 行业竞争激烈 头部企业举行闭门会议商讨应对产能过剩 倡议抵制恶性价格竞争并推动建立高标准行业准入门槛 [3] - 市场观点认为成功的反内卷有望带动锂电产业价格全面回升 [3]
万润新能:出货量激增90.23%居全球第二 经营质效连续三个季度改善
证券时报网· 2025-08-30 10:5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4.36亿元 同比增长50.49% [1][2] - 亏损同比环比均大幅收窄 经营质效连续三个季度改善 [2] - 磷酸铁锂累计出货量14.83万吨 同比增长90.23% 上半年出货量全球第二 [1][2] 市场地位与客户结构 - 锁定宁德时代大单 预计年均贡献20万吨以上销售量 [2] - 通过开拓新客户优化客户结构 市场开拓能力强大 [1][2] - 在碳酸锂价格大幅下降背景下保持稳健经营 体现强大周期管理能力 [2] 研发创新与技术布局 - 报告期内申请国内发明专利38个 国际发明专利81个 商标10个 [3] - 获得国内发明专利11个 国际发明专利6个 实用新型专利4个 [3] - 固态电池材料在多条技术路线布局 部分型号已小批量送样测试 [3] - 钠离子电池材料已实现出货数百吨 布局多种技术体系 [3] - 磷酸锰铁锂推进试生产阶段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高比容量产品 [3] - 补锂剂(富锂铁酸锂)处于客户验证阶段 适配磷酸铁锂电池体系 [3] 行业发展趋势 - 2025年上半年中国正极材料出货量210万吨 同比增长53% [2] - 磷酸铁锂出货量161万吨 同比增长68% 占正极材料总出货量比例近77% [2] - 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需求增长势头依旧强劲 [2] 成本控制与运营管理 - 通过降低费用支出、优化供应链管理实现降本增效 [2] - 加强客户回款力度 经营韧性和周期管理能力突出 [2]
磷酸铁锂出货量增长90.23% 万润新能上半年营收44.36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8-29 23:20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4.36亿元 同比增长50.49% [1] - 亏损同比环比均大幅收窄 经营质效连续三季度改善 [1] - 产能利用率大幅提升 产品单吨成本降幅高于售价降幅 [1] 业务运营 - 磷酸铁锂累计出货量14.83万吨 同比增长90.23% [1] - 主营产品销售量及营业收入同比大幅增长 [1] - 采取降本增效措施 合理控制库存规模及材料成本 [1] 行业动态 - 2025年上半年中国正极材料出货量210万吨 同比增长53% [1] - 磷酸铁锂出货量161万吨 同比增长68% 占正极材料总出货量77% [1] 研发创新 - 申请国内发明专利38个 国际发明专利81个 商标10个 [2] - 获得国内发明专利11个 国际发明专利6个 实用新型专利4个 [2] - 研发人员348名 占员工总数10.11% [2] 技术布局 - 固态电池材料在聚合物/氧化物/硫化物路线均有布局 部分型号已小批量送样测试 [2] - 钠离子电池材料已实现数百吨出货 布局聚阴离子化合物/层状氧化物/普鲁士蓝白类体系 [2] - 磷酸锰铁锂推进至试生产阶段 补锂剂处于客户验证阶段 [2]
悦达投资: 渔光互补项目全容量并网 上半年转型成果持续绽放
上海证券报· 2025-08-12 17:54
公司战略转型进展 - 公司自2022年明确向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战略转型 通过一系列举措推动落地 经营成果逐步显现[1] - 2024年6月与盐城经开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区签署零碳园区战略合作协议 拓展绿色产业集聚和零碳生态体系构建[1] - 子公司协同支撑转型 悦达低碳公司推进光伏风电项目 悦达储能公司高效运营储能项目 悦达和碳公司拓展碳交易业务[1] 新能源业务表现 - 灌东150MW渔光互补项目全容量并网 华丰378MW渔光互补项目稳定发电 三峡悦达阜宁共享储能项目高效运转[1][2] - 绿色数智能源管理中心精准运维 东台弶港100MW/200MWh共享储能项目如期并网[2] - 2024年电力销售营收同比大涨2567% 毛利达46.37% 未来三年规划累计装机1GW至2GW 归母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不低于50%[2] 财务业绩改善 - 一季度实现营收6.83亿元 剔除悦达智行出表影响后营收同比增长25.08%[2] - 扣非后净利润同比增长5367.42万元 现金分红政策承诺不低于当年可供分配利润40%[2] 子公司业务拓展 - 悦达长久物流布局新能源物流赛道 成功抢占市场先机 改善盈利能力[2] - 珩创纳米磷酸锰铁锂项目产能稳定释放 产品获头部厂家认可 出货量持续攀升[2] - 浩钠新能源在钠离子电池材料领域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力 成为新材料板块增长极[2] 市场认可与竞争优势 - 首获华西证券增持评级 依托盐城市新能源资源禀赋和国有平台优势 具备独特竞争力[3] - 公司转型方向明确 成长路径清晰 前景广阔[3]
山东12万吨磷酸铁锂项目建成投产
鑫椤锂电· 2025-08-12 16:05
公司产能与生产情况 - 山东基地12万吨磷酸铁锂产能已建成投产 受下游需求旺盛推动 近期排产较好 产能利用率水平较高 [1] - 预计三季度有望保持较高的产能利用率水平 实现产销两旺 主要受益于战略客户订单放量和新客户顺利导入 [1] 公司产品与技术布局 - 主要聚焦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用正极材料及其前驱体领域 产品涵盖磷酸铁锂、磷酸铁、钠离子电池材料、磷酸锰铁锂等 [1] - 已申请多项与高能量密度正极材料、材料包覆技术相关的专利 部分技术可服务于固态电池的材料需求 如针对正极材料表面改性的专利技术 有助于改善其与固态电解质的界面接触 [1] - 在高镍三元、富锂锰基等高能量密度正极材料方面已有研发布局 以匹配固态电池对高电压窗口和长循环寿命的要求 [1]
万润新能:上半年客户开拓持续发力,三季度有望产销两旺
巨潮资讯· 2025-07-31 18:32
业务发展 - 公司上半年客户开拓持续发力 战略客户订单放量和新客户顺利导入推动三季度有望保持较高产能利用率水平 实现产销两旺 [2] - 2024年磷酸铁锂出货量达22.82万吨 占主营业务收入98.93% [2] 战略合作 - 2024年5月与宁德时代签订业务合作协议 约定自2025年5月1日起供应磷酸铁锂产品约132.31万吨 [2] - 双方将共同推进高压实密度磷酸铁锂产品的技术迭代与量产导入 深化新能源市场合作 [2] 产品布局 - 公司主要聚焦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用正极材料及其前驱体领域 [2] - 产品涵盖磷酸铁锂、磷酸铁、钠离子电池材料、磷酸锰铁锂等 [2]
万润新能50亿项目夭折背后:负债率新高现金流恶化 上市后业绩变脸资本运作受质疑
新浪证券· 2025-07-18 17:50
项目终止与资金压力 - 公司拟终止武汉研发技术中心及产业化基地项目,涉及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固态电池及氢储能等关键材料研发及量产,原计划投资额50亿元 [1][3] - 项目立项签约2年无实质性投入,资金状况恶化导致项目成为沉重负担,负债率升至71.16% [1][4] - 公司2022年上市募资超60亿后大幅扩产,资本开支远超经营现金流,有息负债和负债率逐年增长 [1][4] 研发投入与技术布局 - 公司曾布局固态电池正极材料和电解质领域,申请多项高能量密度正极材料专利,技术可适配固态电池需求 [6] - 2024年研发支出2.57亿元,同比下降40%,研发费用率从3.46%下滑至3.42% [7] 业绩下滑与资产减值 - 2023年营收同比下滑,归母净利润从盈利9.59亿转为亏损15.04亿,资产减值损失达7.47亿(存货跌价损失6.62亿) [9][12] - 产能扩张导致业绩大幅拖累,存货等资产大量减值 [1][12] 收购与资产出售 - 2022年12月以1.06亿元收购安庆德润40%股权,标的公司收购后业绩由盈转亏,2024年净亏损4794万 [12] - 2024年5月以3.15亿元将万润矿业100%股权出售给实控人关联企业,标的聚焦海外锂矿资源但尚未实现营收 [13] 战略调整与管理质疑 - 终止项目是为降低投资风险、优化资源分配,但行业景气低点出售锂矿资产引发对公司管理水平的质疑 [3][13] - 上市后扩张决策接连失败,包括项目停滞、收购标的亏损、资产减值等,市场对公司管理能力存疑 [2][13]
明泰铝业与鹏辉能源合作加码锂电 研发投入骤降80%、40亿募投项目被终止
新浪财经· 2025-05-27 16:26
公司业绩与经营状况 - 2025年一季度毛利率仅为6.64%,同比下降4.4个百分点,处于历史低位,反映铝加工行业竞争激烈与成本压力[1] - 一季度销量38万吨,同比增长11%,净利润4.4亿元,同比增长21.46%,利润增长主要依赖销量提升而非利润率改善[1] - 通过再生铝保级应用降低原料成本,但铝价波动及高端产品占比不足仍制约盈利空间[1] 研发投入与产品竞争力 - 2024年研发支出4.46亿元,同比大降59%,2025年一季度研发支出仅0.84亿,同比再降80%,产品竞争力和技术转化周期存在不确定性[1] - 重点布局新能源材料、汽车轻量化等领域,但研发投入骤降可能影响技术储备[1] 新能源战略布局调整 - 2022年拟定增40.35亿元建设年产25万吨新能源电池材料项目,目标覆盖锂电池铝箔、铝塑膜等热门赛道[1] - 最新公告显示项目变更为"汽车、绿色能源用铝产业园",重点转向汽车铝板、电池铝箔及航空预拉伸板,总投资20.06亿元[2] - 新项目预计达产后年均净利润2.67亿元,较原电池材料项目年均6.16亿元的预期收益大幅缩水,完工时间从2024年11月延后至2027年1月[2] 新能源领域合作与挑战 - 与鹏辉能源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开发固态电池及钠离子电池材料[1] - 鹏辉能源计划2026年量产固态电池,能量密度目标300Wh/kg以上,明泰铝业的铝塑膜需满足高阻隔、耐高温等严苛要求[2] - 钠电池领域尚未形成规模化需求,下游应用进展不及预期可能影响合作项目经济效益[2] 行业竞争与市场环境 - 动力电池铝箔加工费空间压缩,国产铝塑膜在动力领域渗透率不足10%,日韩企业仍占据主导地位[2] - 募投项目转向反映公司对电池材料赛道竞争加剧的避险反应,新能源转型战略摇摆不定[2] - 铝价波动与加工费下行可能持续挤压利润空间,成本传导存在压力[3] 战略转型风险与挑战 - 高额研发投入若未能快速形成技术壁垒,将拖累现金流,研发转化存在不确定性[3] - 固态电池技术路线尚未定型,铝塑膜国产替代进程存变数,赛道竞争风险加剧[3] - 作为国内铝加工龙头,新能源布局是行业升级的必然选择,但毛利率修复、研发效率提升、技术商业化落地等问题未解之前,转型之路充满挑战[3]
恒大高新(002591) - 恒大高新_2025年05月14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14 17:58
新能源布局 - 公司开展光伏发电及储能业务,储能领域处于投资布局中,正推进锂电、钠电等储能项目开发,未来专注打造光、储、充一体化低碳园区与社区 [2] - 钠离子电池材料处于研发阶段,未产业化,有重大进展会及时披露 [2] 研发与业绩 - 2024年研发费用同比下降37.27%,因子公司和孙公司业务收缩,未来有加大研发投入计划,推进产业升级 [3] - 一季度净利润增长因信用减值损失冲回及管理费用下降,公司加强研发和拓展业务提升业绩 [3] 子公司业务 - 子公司宝乐互动业务为云通信服务,毛利率低,公司将调整业务结构改善业绩 [3] - 子公司宁德恒茂余热发电项目贡献稳定收入,公司重视业务发展并关注扩大市场份额 [4] 业务竞争与拓展 - 防磨抗蚀业务毛利率因竞争激烈和价格下滑微降,公司将通过创新提升竞争力,依托客户资源拓展新客户和领域 [3][4] - 声学降噪业务收入同比下滑59.35%,公司将提升工艺、推动技术创新,设立新产品转化部门拓展新业务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