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钢镚L1
icon
搜索文档
苏州跑出的这只机器狗,在IROS拿了冠军
具身智能之心· 2025-11-05 08:02
公司战略与定位 - 公司成立于2023年,初期战略对标特斯拉研发重载人形机器人,后及时将战略重心转向产业链更成熟、商业化落地更近的四足机器狗 [5] - 公司定位为“具身智能全产业链技术服务商”,旨在将研发与制造紧密捆绑,控制产品完整度、功能、质量及成本,但不直接涉足终端应用场景 [28][31][32] - 公司采取“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策略,专注于将机器人本体做到极致,通过提供标准软硬件接口和二次开发平台赋能行业伙伴 [33] 技术优势与产品特点 - 核心产品“钢镚L1”在IROS 2025四足机器人挑战赛中夺冠,其成功关键在于硬件平台“足够稳定、可靠、好用”,能稳定执行算法指令 [10][12] - 产品设计强调全生命周期可靠性,采用“内骨骼+外软胶”结构思路,具备电气冗余、抗干扰、防雨防淋等工业级防护设计,支持IP54防护等级 [12][13][15] - “钢镚”系列具备高爆发力(能完成后空翻720度)与坚固性;“铜锤”系列轮足产品实现接近1:1的负载自重比,自重30公斤,负重达25-30公斤 [18][19] - 公司自研高功率密度一体化关节CHAMP P65,峰值扭矩48N·m,重量仅520g,峰值扭矩密度达92.3 Nm/kg,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23][24] 研发与工程化能力 - 公司推出结合虚幻引擎和物理引擎的开源高保真仿真平台MATRiX,能将算法迭代周期缩短70%,大幅降低部署成本 [21][22] - 采用“并行工程”作战体系,让设计、研发、质量、测试、供应链等多部门从项目早期并行工作,确保从实验室到工厂的快速顺畅转化 [36] - 研发过程注重弥合“Sim2Real”(仿真到现实)误差,涉及关节模组物理参数准确性、模型仿真曲线精细度等一系列工程细节 [22][26] 市场洞察与商业模式 - 公司观察到市场对机器狗的提问已从基本运动能力转向寿命、环境适应性(高低温、防水)、便携性等实用性问题 [14] - 商业模式提供标品销售、OEM、ODM及从头定制四种合作模式,表现出极大开放性,不在意产品贴牌,核心是与伙伴共同把量做大、打磨产品 [36] - 针对教育科研市场推出EDU版本平台,集成超强算力、激光雷达、深度相机等,并在软硬件及结构设计上极致开放以降低二次开发门槛 [36][40] 行业发展与未来规划 - 四足机器狗运动控制技术虽相对成熟,但技术尚未完全收敛,例如视觉感知与运动控制结合的产品化仍有发挥空间 [34] - 短期规划是继续夯实运动控制能力,并探索让机器狗具备视觉感知等智能化任务能力;长期目标是构建技术飞轮,通过应用落地反哺技术迭代 [41][42] - 公司认为机器人生态是一个全新的产业形态,早期需集中研发和前期产业链以控制产品,待产业链成熟后会开放寻找代工厂支撑更大规模量产 [31][41]
机器狗 “奥运会” 再传捷报!智身科技钢镚 L1 助力曼彻斯特大学 ZsiMan 战队获IROS 2025 四足挑战赛冠军!
机器人大讲堂· 2025-10-24 15:30
赛事背景与意义 - IROS 2025四足机器人挑战赛被誉为机器狗领域的“奥运会”,由IEEE机器人与自动化协会发起,以高难度赛道设计和严格评分标准著称[4] - 赛事自2023年首秀后,于2024年形成ICRA+IROS双会场模式,浙江大学APRIL实验室当年使用宇树科技平台夺冠,成为首个在该赛事中实现突破的中国品牌[6] - 2025年赛事首次出现15公斤级和50公斤级四足机器人同台对战,打破了“重量决定性能”的行业规则[1][8] 夺冠平台“钢镚L1”的技术优势 - 硬件方面,钢镚L1搭载自研关节模组,峰值扭矩达48N·m,为同级别产品最高水平[10] - 平台配备智航EDU高性能套件,整合Intel RealSense深度感知摄像头、Livox Mid360激光雷达及NVIDIA Orin NX计算单元,形成多模态感知与边缘计算能力结合[10] - NVIDIA Orin NX计算单元提供高达100TOPS的AI计算性能,可实时处理多传感器数据流[12] - 结合自研的RoamerX导航平台及rmx_lite高效导航框架,可实现自主运行,为精准决策与稳定移动提供支撑[12] - 自研的开源高保真科研仿真环境MATRiX,提供了完整的“仿真-部署”工具链,帮助合作团队将算法迭代周期缩短70%[14] 行业影响与市场前景 - 钢镚L1的夺冠证明了中国具身智能技术的迅速崛起,填补了国产小型四足机器人在国际顶级赛事中的荣誉空白[15][17] - 15公斤级平台战胜50公斤级机型,印证了设计优化与技术适配对产品实力的核心影响,推动行业从“重量竞争”转向聚焦设计精度和运行效率的价值竞争[9][17][18] - 中国四足机器人市场规模持续增长,2023年达4.7亿元,2024年攀升至6.6亿元,2025年有望增长至8.5亿元[18] - 中国四足机器人产业规模已占据全球50%以上的市场份额,技术突破与产业化进程加速正巩固其在国际市场的话语权[18]
IROS现场高光:傅利叶、智元、越疆、逐际动力、青瞳视觉、灵心巧手等17家头部企业精彩盘点
机器人大讲堂· 2025-10-23 00:43
会议与行业总览 - 2025年IEEE/RSJ智能机器人与系统国际会议(IROS 2025)在杭州举行,核心主题为“人类-机器人前沿”,聚焦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的深度融合 [1] - 中国机器人产业呈现“软硬融合、开源协同、垂直深耕”的鲜明产业图景,技术发展从单点突破迈向系统化、生态化的新阶段 [1] 人形机器人 - 行业超越“能否行走”的初级阶段,进入“为何人形”与“何以好用”的深层探索,价值从技术演示转向特定场景的实用效能与作为通用研究平台的开源价值 [2] - 傅利叶智能GR-3以“Care-bot”概念探索情感化交互,N1机器人则凭借完全开源战略构建全球开发者协同的硬件生态 [13][15] - 智元机器人展示“远征”、“灵犀”、“精灵”三大产品家族,实现从商用、交互到工业的全场景覆盖能力 [3][5] - 魔法原子实现高达90%的硬件自研率,其“全家族”产品矩阵通过模仿学习与强化学习融合,将运动拟人度推向新高度 [10][12] - 逐际动力的全尺寸人形机器人Oli具备31个主动自由度,率先引入高质量模仿学习策略,实现高度拟人动作 [19][21] - PNDbotics致力于打造端到端的人形机器人平台,通过深度强化学习算法训练,目标设计出能在任何未知场景下运行的通用机器人 [7][9] 核心零部件 - 机器人性能的终极边界高度依赖于底层核心部件的突破,零部件企业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攻克“卡脖子”环节 [31] - 高度的模块化、标准化设计成为主流,显著降低整机企业研发与制造成本,加速产品迭代 [31] - 灵心巧手的Linker Hand O6灵巧手整手重量仅为370克,四指负载能力高达50公斤 [35][37] - 灵足时代的一体化关节模组RobStride系列扭矩覆盖1.5N.m至120N.m,2025年前三季度出货量同比暴涨500%,产品覆盖全球26个国家 [50][52] - 因时机器人展示其完全自主研制的微型伺服电缸与仿人五指灵巧手,LAF系列电缸集成力传感器,可实现精准力反馈与力控制 [43][45] - 橡木果机器人的Tac3D多模态触觉传感器拥有超百万像素的原始触觉分辨率与多达400个真实有效的感知触点 [47][49] - 青瞳视觉发布“具身智采系统CogniM”,旨在为研发企业提供一站式的高精度、标准化真值数据服务 [32][34] - 坤维运动科技展示适用于人形机器人、协作机器人等不同领域的全套六维力传感器产品,覆盖“硬件+软件+解决方案”的完整体系 [39][41] 工业机器人 - 人工智能正从辅助工具演变为核心驱动力,针对特定工艺与复杂技能的专用大模型开始涌现,标志着工业机器人迈向“柔性智造”新阶段 [53] - 法奥机器人以“协作机器人普及者”与“零部件级人形机器人全栈方案Tier-1供应商”的双重身份,展示覆盖“关节模组-人形机械臂-半人形执行单元-整机”的全链条定制化解决方案 [54][56] - 越疆机器人的X-Trainer双臂遥操作AI训练平台将新场景、新任务的训练周期大幅缩短了70%,显著降至约2小时 [57][59] - 艾图智能推出国内首台适用于服装制造的人形机器人,内部搭载“缝制垂域具身大模型”,能处理各种不同材质、厚度和状态的柔性面料 [60][61][63] 其他机器人解决方案 - 零次方机器人的轮臂人形机器人ZERITH H1实现“专项场景长序列多任务连贯操作”,采用“拟人”结构,臂展达1.8米,并实现“近零延迟”的通讯 [16][18] - 智身科技展示从核心零部件、机器人整机到顶级AI平台的全链条技术实力,包括全球首个融合高精度物理与高保真视觉的仿真平台MATRiX [23][25][27] - 灵御智能的TeleAvatar遥操作机器人系统实现低于150毫秒的极低延迟,构建视觉与控制感知一体化的沉浸式操控体验 [28][29][30]
全球首个MuJoCo+UE5组合!MATRiX 仿真平台开源!成功打破机器人研发“虚实壁垒”!
机器人大讲堂· 2025-10-22 08:00
文章核心观点 - 智身科技在IROS 2025大会上推出全球首个高保真MATRiX仿真训练平台,该平台通过整合MuJoCo物理引擎和Unreal Engine 5视觉渲染,解决了机器人仿真中物理精准性与视觉逼真性难以兼顾的行业痛点 [1][3][5] - MATRiX平台具备四大核心能力,支持大规模并行仿真与GPU加速训练,并覆盖机器人研发核心流程,旨在大幅降低研发成本,提升从仿真到真机的效率 [6][18][22] - 公司同时展示了其四足机器人产品线及高功率密度一体化关节等核心硬件,体现了其在具身智能领域从核心零部件到整机制造的全链条研发实力 [29][31][36] MATRiX仿真平台的技术突破 - 平台是全球首个将MuJoCo高精度物理引擎与Unreal Engine 5高保真视觉渲染融合的联合仿真平台,实现了从底层物理到视觉呈现的完整闭环 [3][5] - 支持大规模并行仿真与GPU加速并行训练,基于MuJoCo引擎精准复现机器人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性,满足强化学习等高强度仿真需求 [6][8] - 利用UE5实现照片级视觉渲染,具备动态天气系统和PBR材质,并可复用UE社区海量高质量场景资源,显著降低场景搭建门槛 [9][11] - 平台支持RGB相机、深度相机、激光雷达等多种传感器,数据接口与ROS 2兼容,内置IMU和里程计模块能实时复现机器人姿态变化 [12][14] - 提供预编译二进制包和源代码两种灵活部署方式,内置典型场景,旨在降低使用门槛,支持开发者扩展模型与插件 [15][17] MATRiX平台的应用价值 - 平台全面覆盖算法调试、运动控制与强化学习训练等机器人研发核心流程,提供高精度、高效率的仿真环境 [18] - 通过模拟楼梯、凹凸路面、动态障碍物等复杂场景,有效解决“仿真王者,真机青铜”的行业难题,使算法可在虚拟环境中优化后再进行少量真机微调 [20] - 利用仿真完成大部分验证工作,减少真机反复试错,从而降低设备损耗、测试风险及研发成本 [22] - 平台已开源核心模块,操作流程简单,三步即可上手,并计划持续开放更多功能以构建开源生态 [23][25][27] 智身科技产品与市场定位 - 公司是具身智能领域全产业链技术服务商,业务覆盖核心零部件研发、整机制造至场景化落地全流程 [29] - 四足机器人产品线包括钢镚L1(15公斤级,支持8公斤负载,120分钟续航)、钢镚L1-W(轮式,65cm越障)、铜锤M1(高负载轻体型)以及面向教育科研的钢镚L1智航EDU [29][31][33] - 钢镚L1智航EDU搭载NVIDIA Orin NX(100TOPS算力),配备Intel RealSense深度相机与Livox Mid360激光雷达,支持高精度GNSS定位和5G通讯,具备全感知、真防水能力 [33] - 自研CHAMP冠军系列高功率密度一体化关节,如CHAMP P65(峰值扭矩48N·m,重520克)和CHAMP P85,具备机电一体化高度集成特性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