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征

搜索文档
索尼前总裁直言3A游戏不赚钱,但这或许是国产单机最好的时代
新浪财经· 2025-07-12 12:17
文 | 游戏观察 上周,网易首款大战略单机游戏《万民长歌:三国》被曝项目被砍。而在项目被砍的前一周,网易雷火 研发的动作冒险游戏《归唐》发布了首支预告片,目前在哔哩哔哩视频平台已经收获了超过1400万的播 放量,收获很高的关注度。 「有人欢喜有人忧」,同一个公司的两款产品有着完全不同的命运。从《万民长歌:三国》目前的 demo来看,游戏有亮点也有缺陷,热度相对一般。但这是首款推出demo的大厂单机游戏,在推出试玩 后不久就被砍实在可惜。不过也在意料之中,丁磊在网易2024年财报Q4财报电话会议中表示:如果发 现有些项目在未来推出时,不适合市场用户的需求,那么我们会积极果断地「踩刹车」。 实际上,对于国产单机游戏来说,这或许已经是最好的时代。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第一点自然是去年《黑神话:悟空》爆火后,让市场看到了单机游戏的上限,不仅局限在直接的销售收 入上。同时一改玩家对国产单机游戏没有大制作精品的刻板印象,展现了单机游戏市场仍然有很多潜 力。 第二点则与单机游戏本身无关,而是F2P游戏目前较为尴尬的处境。以前国内中大厂商不做单机是因为 F2P游戏赚钱,而现在新推出的F2P游戏也很难赚钱了,以至于目前新F2P ...
“智元机器人”惊爆借壳上市!63%股权易主+大股东换人,十倍狂飙!
新浪财经· 2025-07-11 13:25
智元机器人技术布局 - 构建领先的机器人"本体+AI"全栈技术 具备核心零部件自研及整机集成制造能力 [1] - 拥有远征 精灵 灵犀三大机器人家族 覆盖交互服务 工业智造 商业物流及科研教育等商用场景 [1] - 预计2025年出货量达数千台 近期接连获得融资 [1] 人形机器人市场趋势 - 未来五年难以复制电动汽车爆发式增长 但工业场景商业化已取得突破 [3] - 2025年为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 政策推动具身智能赛道爆发式增长 [5] - 预计2035年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达3000亿元 [5] 智元机器人战略定位 - 远征A2专攻工厂作业场景 灵犀X2切入展厅服务 精灵系列专注物理世界数据采集 [3] - 通过服务与工业双领域布局构筑竞争壁垒 [3] - 在教育 养老 工业等场景差异化布局 有望抢占产业革命先机 [5] 产业链合作情况 - 宁波华翔参与结构件设计与总装测试 具备精密制造能力 [7] - 蓝思科技代工灵犀X1系列 批量交付关节模组等核心部件 [7] - 均普智能参与本体代工和战略合作 推动智能制造场景落地 [7] 资本运作动态 - 拟收购某公司63%股权 成为首个人形机器人借壳上市独角兽 [8] - 大股东易主 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由智元团队接手 [8] - 腾讯 京东通过合资 投资 合作绑定上下游 [9] - 估值150亿 注入壳市值仅30亿 预期差显著 [9]
人形机器人巨头智元闪电收购
每日商报· 2025-07-11 06:15
智元机器人收购上纬新材 - 智元机器人拟通过协议转让和要约收购方式取得上纬新材控制权 交易完成后控股股东将变更为智元恒岳 持股比例至少63.62% 交易总价约21亿元(7.78元/股) [1][2] - 本次交易是"新国九条"和"并购六条"实施后新质生产力企业在A股的标志性收购案例 也是具身智能企业在科创板的首单收购案例 [1][3] - 交易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办法》中的重组上市 智元机器人暂无12个月内对上市公司主营业务或资产进行重大调整的计划 [3] 具身智能行业动态 - 具身智能领域热度高涨 智元机器人收购事件被视为行业里程碑 科创板或将迎来"具身智能第一股" [2][4] - 智元机器人创立即跻身"独角兽" 估值达150亿元 已完成9轮融资 最新融资由腾讯、京东等领投 [4] - 公司构建"本体+AI"全栈技术 拥有三大机器人家族 截至2025年1月累计下线1000台 预计2025年出货量达数千台 [5] 市场反应与行业融资 - 上纬新材复牌后连续两个交易日"20cm"涨停 最新市值45.22亿元(11.21元/股) 换手率0.23% [4] - 具身智能赛道成为最"吸金"科技领域之一 近期多家企业完成大额融资 包括它石智航(1.22亿美元)、云深处(近5亿元)、星动纪元(近5亿元)、银河通用(11亿元)等 [6]
“具身智能第一股”之争,催生资本新玩法
财富FORTUNE· 2025-07-10 20:27
具身智能行业资本动态 - 智元机器人计划收购上纬新材66.99%股份 交易完成后实控人将变更为智元董事长兼CEO邓泰华 市场解读为可能借壳上市冲击"具身智能第一股" [1] - 智元澄清暂无未来12个月内改变上纬新材主营业务或进行重大重组的计划 [1] - 智元由前华为"天才少年"稚晖君于2023年2月联合创立 2024年8月发布"远征"与"灵犀"两大家族五款商用新品 [1] - 智元2025年规划销售远征A2约4500台 灵犀系列约2000台 [1] - 智元已完成不少于九轮融资 投资方包括高瓴创投 奇绩创坛 红杉中国 腾讯 京东等 [2] - 智元最新两轮融资为2024年3月腾讯领投 5月京东和上海具身智能基金参与 [2] 智元收购上纬新材交易细节 - 收购分两步走:先以每股7.78元协议转让获得29.99%股份 耗资9.41亿元 再发起部分要约收购增持37% 预计再耗资11.59亿元 [3] - 交易后智元累计出资约21亿元即获得上市公司绝对控制权 原剩余股东放弃表决权 [3] - 上纬新材市值从约30亿涨至超45亿 智元一级市场估值约100亿至150亿 [3] - 市场分析智元可能在上市公司体系内培育机器人业务 待36个月后再注入核心资产 [4] 具身智能行业发展趋势 - 人形机器人被视为下一个万亿级市场 宇树科技正快速推进科创板IPO [2] - 2024年7月7日至8日行业融资密集爆发:星动纪元完成近5亿元A轮融资 云深处披露数亿元融资 小雨智造获亿元级A+轮融资 它石智航完成1.22亿美元天使+轮融资 [4] - 行业处于从实验室走向规模化商业落地的关键爬坡期 需要巨额持续资本投入 [5] - 智元案例可能成为政策鼓励下产业资本运作的标志性案例 [5] 行业商业化现状 - 宇树10万台消费级机器人出货 智元千台量产里程碑 均未突破盈利魔咒 [6] - 商业化仍是行业的共同瓶颈 [6]
智元疑似借壳上市 它为什么着急?
第一财经· 2025-07-10 09:16
智元机器人战略布局 - 公司否认借壳上市但通过持股平台以21亿元收购上纬新材63.62%-66.99%股份实现控股[3] - 此前已投资近10家行业上下游初创企业包括数字华夏、富兴机电等但上纬新材是唯一控股的上市公司[3] - 根据重组管理办法若未来注入资产并满足净利润等条件仍可能构成借壳上市[4] - 公司声称暂无12个月内改变主营业务或重大资产重组计划但保留独立IPO和资产注入两种上市路径选择[5] 行业融资与竞争格局 - 人形机器人领域2025年春晚破圈后上半年融资规模首超百亿元已超2024年全年总和[7] - 2023年至今AIGC领域累计投资313起年均215.6亿元而人形机器人仅190起年均75亿元为大模型领域1/3[7] - 智元与宇树估值均为150亿元但融资规模不及AIGC公司如智谱单家融资达160亿元[10] - 宇树已筹备科创板IPO可能成为行业首家上市公司而资本市场已将上纬新材视为"人形机器人第一股"交易[6] 公司技术路线与产品矩阵 - 采用软硬一体化开发模式同时投入硬件和软件研发成本预计比专注硬件的宇树高出一倍[11] - 设立三大产品线:远征系列(ToB)、灵犀系列(ToC)、Genie系列(数据采集)分别由上海深圳北京团队负责[17] - 内部设立多个实验室包括X-Lab(彭志辉)、EI-Lab(董豪)、具身智能研究院(姚卯青)等并行推进不同技术路线[14][16] - 2024年量产1000台机器人远低于宇树同期1500台人形机器人加2.37万台机器狗的交付量[19] 商业模式与生态建设 - 2024年发布会推出5款机器人并启动开源战略在硬件软件数据集部分开源[20] - 与软通动力、卧龙电驱等成立合资公司持股5%-20%试图构建行业基础设施[20] - 商业策略受华为影响明显强调全栈技术研发和生态构建创始人团队多来自华为[21] - 通过投资并购和合资方式快速进入产业链上下游目前覆盖toB和toC双市场[3][20] 行业挑战与发展阶段 - 人形机器人领域尚未出现类似特斯拉智驾的端到端突破时刻行业仍处技术探索期[22] - 公司年运营成本估计达20亿元现有融资难以长期支撑急需通过上市缓解资金压力[12] - 行业技术路径和商业模式仍具不确定性需要持续大量资金投入但融资难度高于大模型领域[7][11] - 当前产品主要销往科研机构和个人爱好者尚未实现工厂场景规模化替代[19]
B轮独角兽出手,两步拿下上市公司控股权
搜狐财经· 2025-07-10 08:49
收购交易概述 - 智元机器人收购上市公司上纬新材63.62%股权,成为控股股东 [1] - 交易分为两步:第一步出资9.41亿元收购29.99%股权,第二步以11.6亿元要约收购37%股份 [5][6] - 总交易金额至少21亿元,转让价格为7.78元/股 [7] 交易影响与市场反应 - 交易完成后上纬新材控股股东变更为智元恒岳,实际控制人变更为邓泰华,核心团队包括稚晖君 [2][7] - 市场猜测智元机器人为借壳上市,但公司否认 [3] - 上纬新材股价在收购消息公布后涨停,投资者看好转型升级预期 [10] 被收购方上纬新材背景 - 上纬新材成立于2000年,主营高性能复合材料,产品应用于风电叶片制造 [8] - 2023年营业收入15亿元,净利润8868万元,市值约30亿元,市盈率34倍 [8][9] - 业务与具身智能无直接关联,但具备上市公司地位和资本市场平台价值 [8][9] 收购方智元机器人背景 - 成立于2023年2月,由华为前副总裁邓泰华与稚晖君联合创办 [13] - 专注通用具身机器人,拥有"远征"、"精灵"、"灵犀"三大产品线,覆盖多场景应用 [13] - 已完成B+轮融资,估值达150亿元,为具身智能领域估值最高初创公司 [14][15] - 投资方包括高瓴资本、腾讯、红杉中国等20余家知名机构 [14] 行业与政策背景 - 此次收购是新"国九条"和"并购六条"政策实施后新质生产力企业在A股的标志性案例 [5] - 具身智能企业在科创板的首单收购 [5]
智元机器人“挺进”A股 拟21亿两步走入主上纬新材
长江商报· 2025-07-10 06:30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沈右荣 A股市场或将迎来一次突破性并购案例。 7月8日晚,科创板公司上纬新材(688585.SH)发布公告,公司控股股东将易主给上海智元恒岳科技合伙企业 (有限合伙)(以下简称"智元恒岳"),实控人将变更为邓泰华。 智元恒岳是上海智元新创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元新创")及其核心团队共同出资设立的持股平台,智元新 创是智元机器人的母公司。 本次易主交易,将采取受让股权、要约收购形式进行。交易完成后,智元恒岳将持有上纬新材66.99%的股份及对 应股份的表决权,交易对价约为21亿元。 尽管智元机器人方面否认本次收购为借壳上市,但市场仍然将此视作智元机器人拿到科创板"入场券"。 智元机器人是国内人形机器人领域的第一梯队企业,估值达150亿元,高瓴资本、鼎辉资本、腾讯、京东、比亚迪 等数十家机构、上市公司已经投资入股。 如果本次交易完成,将成为新"国九条"和"并购六条"实施以来,新质生产力企业在A股的标志性收购案例,也将成 为具身智能企业在科创板的首单收购案例。 7月9日,上纬新材股价强势一字涨停,涨幅为20.05%。 具身机器人独角兽"买壳"? 7月8日晚,上纬新材易主方案出炉。公 ...
“华为天才少年”稚晖君冲进科创板!今日20%涨停
第一财经· 2025-07-09 22:55
收购交易概述 - 智元机器人计划通过两步走方式收购上纬新材至少63.62%股份实现控股 第一步协议转让29.99%股份 第二步要约收购37%股份 [1][7][9] - 第一步交易中 智元恒岳以7.78元/股价格受让SWANCOR萨摩亚24.99%股份 致远新创受让5%股份 总价款9.41亿元 [8] - 交易完成后 智元系持股比例将升至66.99% 原股东持股降至29.99%且仅保留0.99%表决权 [10][11] 公司背景 - 上纬新材为科创板上市公司(688585 SH) 停牌前市值38亿元 复牌后股价涨停至9.34元/股 [1][7] - 智元机器人成立于2023年2月 是具身智能领域头部企业 拥有远征/精灵/灵犀三大产品线 预计2025年出货量达数千台 [12][13] - 公司创始人邓泰华为华为前副总裁 联合创始人彭志辉(稚晖君)为华为天才少年计划成员 [5][13] 行业动态 - 具身智能指通过物理实体实现感知-决策-行动闭环的系统 代表AGI发展方向和工业革命趋势 [16][17] - 2025年前5个月行业融资额达232亿元 已超2024全年 涉及114起投资事件 [17] - 近期云深处科技获近5亿元融资 星海图完成超1亿美元融资 它石智航获1.22亿美元天使+轮 [17][18] 市场影响 - 该交易被视为新质生产力企业在A股的标志性案例 可能成为具身智能行业科创板首单收购 [5] - 交易引发借壳上市猜测 但专家认为仅属控股权收购 不构成重组上市条件 [13][14] - 机器人概念股集体大涨 上纬新材复牌后20%涨停 成交额1.14亿元 [1][2]
智元机器人宣布20亿收购案,收购上纬新材63.62%股份,将借壳上市?华为前高管掌舵人终现身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7-09 21:38
收购事件 - 智元机器人宣布收购上市公司上纬新材63.62%股份,总价款约20亿人民币,已支付2.3亿保证金 [1] - 交易完成后上纬新材控股股东将变更为智元机器人及其管理团队共同持股的主体,实际控制人变更为邓泰华 [1] - 公司表示未来12个月内暂无对上市公司主营业务做出重大改变或调整的计划 [1] 公司发展历程 - 公司成立于2023年2月,联合创始人彭志辉(稚晖君)凭借华为"天才少年"光环成为公众人物,但华为前副总裁邓泰华实为共同创始人之一 [3] - 2023年3月成立仅一个月即获得高瓴资本天使轮投资 [3] - 2023年8月发布首款产品远征A1智能机器人 [3] - 2024年产品线扩充至远征、精灵、灵犀三大机器人家族,覆盖多场景应用 [4] - 2025年1月第1000台通用具身机器人量产下线 [6] - 2025年3月估值从70亿飙升至150亿人民币,腾讯投资持股2.06% [6] 核心人物 - 邓泰华作为华为前副总裁,一直是公司实际掌舵者,曾斡旋解决战略分歧 [4] - 2025年3月邓泰华正式接任董事长兼法定代表人,公司注册资本从7637万增至8046万人民币 [7] 产品与技术 - 2025年7月8日发布哪吒机器人灵犀X2-N [2] - 已形成交互服务、工业智造、商业物流及科研教育等多场景产品线 [4] 行业影响 - 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2025年3月专题调研公司 [6] - 腾讯投资消息刺激相关概念股如卧龙电驱涨停,蓝思科技、富临精工显著上涨 [6] - 收购案被视为可能深刻影响具身智能与人形机器人产业格局的重要事件 [8]
稚晖君,即将成为科创板上市公司高管?
搜狐财经· 2025-07-09 21:28
具身智能行业融资热潮 - 近期星海图、它石智航、云深处、星动纪元四家公司接连宣布新一轮融资,金额动辄过亿甚至超10亿美元,合计吸金近26亿人民币 [1] - 投资方包括美团、今日资本、百度、米哈游、襄禾资本等新老股东 [1] - 2025年前五个月中国具身智能领域投资事件达114起,融资总额超230亿元,双双超过去年全年 [1] 智元机器人收购上纬新材 - 智元机器人斥资约21亿收购上纬新材超过63%控股权 [2] - 交易分两步:先以7.78元/股协议受让29.99%股份,再以同样价格发起部分要约收购增持至66.99% [5] - 交易设计巧妙规避科创板"重组上市"规则,仅涉及控制权现金收购 [6] - 收购后上纬新材股价涨停20.05%,带动机器人板块走强 [2][3] 智元机器人公司背景 - 联合创始人兼CTO彭志辉(稚晖君)是技术网红,带来初始流量 [8] - 实际操盘手邓泰华为前华为副总裁,主导过5G、鲲鹏、昇腾等核心项目 [8][11] - 成立8个月即推出首款人形机器人,已形成三大产品系列 [12] - 发布"智元启元大模型GO-1"和开发平台GenieStudio,开源数据集AgiBotWorld [12] - 通过与软通动力、卧龙电驱等成立合资公司构建产业生态 [12] 行业发展趋势 - 行业关注点从运动控制能力转向大模型"大脑"能力 [14] - 当前阶段要求机器人能在非标准化环境中稳定完成复杂任务 [14] - 智元通过收购上市公司获得资本窗口、投资者退出预期和产业整合平台 [15][16][17] 资本运作创新 - 智元打破传统IPO路径,直接收购上市公司平台 [15] - 该模式为高估值硬科技公司提供与资本市场接轨新范本 [17][19] - 交易结构为未来业务整合预留空间,12个月后可能进行深度整合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