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机器人+人工智能
icon
搜索文档
产业强区 奔涌创新发展热潮
苏州日报· 2025-10-20 08:26
金秋十月,太湖潮涌。10月18日,2025苏州吴中太湖经贸合作洽谈会盛大启幕,500余位来自全球 各地的新老朋友齐聚太湖之畔,314个高质量重点项目签约,总投资超502亿元。 作为吴中展示形象、扩大"朋友圈"的名片,这场盛会交出的亮眼成绩单,不仅彰显出产业强区的硬 核实力,更激荡着开放合作的澎湃活力。 近年来,吴中区坚持"产业强区、创新引领"发展战略,以"3+2+N"产业体系为发展主脉,推动一批 重大项目拔地而起、成势见效,催生出一大批引领行业的创新成果,让高质量发展的根基越筑越牢、动 能越聚越强。 如今的吴中,是产业深耕的"沃土"、创新生长的"摇篮",更是全球英才与优质项目的"引力场"。面 向未来,这片浸润着太湖灵气与创新活力的土地,正以昂扬姿态,在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全速奔跑。 集群发力 "跑"出产业新格局 "Hello,小麦!"10月15日,第138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现场,随着一声互动指令,来自吴中企 业魔法原子的人形机器人"小麦"应声作答,瞬间成为展馆焦点。凭借自主研发的核心大模型与42个自由 度仿生肢体,"小麦"流畅演示了工业实训、商业服务等多场景作业能力,引来客商频频驻足围观。"这 样的产品, ...
服务机器人产量超全国六成 吴中区冲刺“全国机器人产业集群第一区”
苏州日报· 2025-10-12 07:25
"机器人+人工智能"产业是吴中区3大核心产业之一。今年初,吴中区五届人大四次会议将"关于加 快江苏省智能机器人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全力打造'全国机器人产业集群第一区'"确立为大会议案,推 动全区上下形成共识、步调一致,加快产业发展。昨天(10月11日),吴中区人大常委会就议案办理情 况开展视察和专题询问,推动议案办理工作高质量完成。 "如何统筹协调和推进全区'机器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在将近2个小时的专题询问中,10个问题 依次抛给参会的政府各部门,不时还有代表追问。每一次提问都聚焦问题症结,既问工作进展,也问思 路和举措。有关部门相关负责人当面进行"一对一"回答。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经多年培育发展,吴中区"机器人+人工智能"产业已基本形成涵盖机器人关键 零部件、本体制造、智能装备、系统集成和终端应用等领域的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和发展格局,服务机 器人产量占到全国六成以上,工业机器人产量占全国内资品牌的七分之一,成为首批省级未来产业先行 集聚发展试点中唯一面向人形机器人产业领域的板块。目前,全区"机器人+人工智能"产业集聚相关企 业1400余家,去年产业规模达1608.3亿元,产业规模近6年平均增速超20%, ...
加速开拓智能机器人新赛道 格力博上半年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31.91%
证券日报网· 2025-08-30 12:42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9.77亿元 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3亿元 同比增长9.50% [1] - 扣非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8亿元 同比增长31.91% [1] - 销售毛利率达到30.38% 同比提升3.39个百分点 [1] - 基本每股收益0.27元 同比增长8% [1] 产品表现 - 推草机实现销售额7.87亿元 同比增长5.95% [1] - 零转向割草车销售额1.75亿元 同比增长63.02% [1] - 电动工具销售额1.20亿元 同比增长72.95% [1] - 第三代割草机器人采用多重传感器融合技术 销售收入同比增长68.92% [1] 产能布局 - 形成中国基地 越南基地 美国工厂三大制造基地协同发展格局 [2] - 越南太平生产基地一期已实现投产 完成输美产品本地化生产 [2] - 越南太平生产基地二期于今年7月奠基动工 [2] - 依托中国供应链核心 与全球数千家供应商保持稳定合作 [2] 战略发展 - 积极纵深布局机器人+人工智能领域 [1][2] - 与浙江智鼎机器人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 向具身智能领域迈出实质性一步 [2] - 设立格力博产业投资合伙企业 加速向机器人+人工智能领域拓展布局 [2] - 产业投资基金重点关注电机控制 电池管理 智能传感等关键技术及户外移动机器人 园林自动化等应用领域 [2] - 智能机器人业务有望成为公司未来增长的第二曲线 [3]
格力博:上半年扣非净利润增长超30%,加速开拓智能机器人新赛道
全景网· 2025-08-29 09:01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9.77亿元 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1] - 归母净利润1.33亿元 同比增长9.50% [1] - 扣非归母净利润1.58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31.91% [1] - 销售毛利率30.38% 同比提升3.39个百分点 [1] - 基本每股收益0.27元 同比增长8% [1] 锂电OPE业务表现 - 推草机销售额7.87亿元 同比增长5.95% [2] - 零转向割草车销售额1.75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63.02% [2] - 电动工具销售额1.20亿元 同比增长72.95% [2] - 第三代割草机器人销售收入同比增长68.92% [2] - 产品入驻全球超过12,000家线下门店 [2] 全球化产能布局 - 形成中国、越南、美国三大制造基地协同发展格局 [3] - 中国基地聚焦核心技术研发与前沿制造 [3] - 越南基地负责规模化生产 美国工厂致力高附加值产品本地化服务 [3] - 越南太平生产基地一期已投产 二期于今年7月奠基动工 [3] 智能机器人战略布局 - 与智元创新达成战略合作 投资浙江智鼎和安努智能两家公司 [4] - 与浙江智鼎签署合作协议 共同发力商用清洁机器人全球市场 [4] - 联合设立格力博产业投资合伙企业 重点投资人工智能领域 [4] - 重点关注电机控制、电池管理、智能传感等关键技术 [4] - 智能机器人业务有望成为公司未来增长第二曲线 [4]
用产业对话全球 以服务留住人才
新华日报· 2025-07-14 05:43
活动概况 - 2025年"机器人+人工智能"产才融合创新发展大会暨第九届东吴双创周开幕式在苏州湾中心广场举行 吸引近300位人才嘉宾参与 [1] - 活动集展示、交流、洽谈于一体 现场汇聚20家重点企业 展示超50类高科技产品 [2] 技术展示亮点 - 深庭纪智能科技展示四足机器狗草皮运球技术 VITURE Pro XR眼镜、陪伴机器人Loona及乐享科技"大眼萌娃"提供互动体验 [1] - 哈工大苏研院展出火灾救援机器人和导盲犬等产品 [1] 人才政策与赛事 - 吴中区通过人形机器人"小麦"解读"东吴人才"政策 覆盖青年人才、国际化人才及领军人才 [1] - 首届"机器人+人工智能"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挑战赛吸引超140个优质项目 25支高校团队进入决赛 [2] 应用场景发布 - 活动发布5大领域73个"机器人+人工智能"应用场景 覆盖工业制造、现代农业、康养医疗、智慧文旅、建筑工程 [2] 产学研合作 - 清华大学研究生社会实践吴中基地签约 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授牌 东吴领军人才授牌 [3] - 配套举办AI技术交流洽谈会、哈工大学者论坛、投融资对接会及创新创业考察活动 [3]
吴中金控杨冬琴:耐心资本直击产业痛点,助力“全国机器人产业集群第一区”建设
证券时报· 2025-07-05 16:25
苏州市吴中区机器人产业投资基金发展 - 总规模11亿元的苏州市吴中区机器人产业投资基金于7月1日正式发布,旨在加速科创企业孵化、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链优化 [1] - 吴中区目标打造"全国机器人产业集群第一区",去年已发布总规模100亿元的机器人产业基金群,今年年初成立总规模50亿元的机器人专项基金 [1][4] - 吴中金控采用"母基金+直投"模式,针对"机器人+人工智能"重点产业集群进行金融赋能,形成"点—线—面"立体投资网络 [1] 产业集群与政策支持 - 截至2024年底,吴中区拥有"机器人+人工智能"相关企业超1100家、上市公司14家、亿元以上企业166家,覆盖全产业链条 [4]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力推广机器人应用场景,设立总规模100亿元产业基金,加速技术转化和产能扩张 [4] - 服务机器人产量占全国六成以上,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79%,2024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59家 [10] CVC基金与产业协同 - 吴中金控与科沃斯、追觅科技、汇川技术等链主企业合作拓展CVC基金,参投科沃斯发起的总规模3亿元机器人产业投资基金 [4][5] - 已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合作设立规模3亿元的苏州吴中太旺智能机器人青年人才基金,加速科研成果转化 [6] - 成立苏州智能机器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推动机器人场景协同开拓 [10] 耐心资本与投资策略 - 吴中金控通过延长投资期限及阶梯式让利等机制,引导耐心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8] - 国资获取一定收益后让渡其他收益给市场化管理人或产业方,以盘活资金继续扶持企业 [8] - 2025年下半年计划新增三只直投管理基金,持续关注CVC基金和市场化GP,加强专业化团队建设 [11]
MIT club of Hong Kong代表团来访华沿机器人
财富在线· 2025-05-28 10:54
公司动态 - 华沿机器人CEO王光能向MIT香港校友会代表团全方位讲解公司产品线,包括协作机器人精度、力控、AI视觉性能展台,以及焊接、喷涂、螺丝拧紧等应用场景演示[1] - 重点展示全新发布的S50大负载机器人,并介绍在高性能电机、伺服控制、运动算法等关键领域的自主研发成果[1] - 国际业务部Remi详细介绍公司发展历程,强调在核心技术自主化、产品线多元化和场景落地智能化方面的突破[3] - 公司产品已在全球100+国家和地区应用,包括土耳其建筑钢结构焊接、西班牙3C视觉分拣、罗马尼亚AI装配等场景[3] 技术合作 - CEO王光能透露与华为在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的战略合作,将基于华为云AI能力联合开发AI驱动的码垛机器人、装配机器人等产品[3] - 双方合作旨在使协作机器人具备自主适应动态环境的能力,探索机器人与大模型深度结合的前沿技术[3] 行业趋势 - 活动聚焦"机器人+人工智能"融合发展趋势,MIT代表团重点关注行业前沿技术与未来应用问题[1][3] - 交流活动体现全球顶尖学府智慧与中国硬科技企业的创新碰撞,有利于推动公司全球化发展[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