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ETF基金(515020)

搜索文档
险资长周期考核新政落地,这一板块有望迎来更多长期资金流入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4 10:26
政策调整 - 财政部印发通知要求国有商业保险公司建立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机制,提高资产负债管理水平,注重稳健经营[1] - 净资产收益率考核指标调整为"当年度指标+三年周期指标+五年周期指标",权重分别为30%、50%、20%[1] - 资本保值增值率考核指标同样调整为"当年度指标+三年周期指标+五年周期指标",权重分别为30%、50%、20%[1] - 新考核要求自2025年度绩效评价起实施[1] 险资配置现状 - 2025Q1末保险资金运用余额为34.93万亿元[1] - 人身保险和财产保险的股票投资占比分别为8.43%和7.56%,离监管上限仍有较大差距[1] 市场影响 - 政策有望提升险资配置股票比例,降低短期市场波动对险企当期绩效的影响[2] - 推动险资更加注重长期收益,更好发挥长期机构投资者作用[2] - 银行股因业绩稳定、分红较高的特点,与险资需求高度契合[2] - 长周期考核机制下,险资有望进一步加大对银行股的配置力度[2] 相关投资标的 - 银行ETF基金(515020)跟踪中证银行指数,涵盖A股主要银行[2] - 港股通金融ETF(513190)跟踪中证内地金融指数,包含65%左右比例的H股银行和其他非银机构[2] - 此类标的有望获得更多长期稳定资金流入[2]
长期入市基本面筑底,银行板块有望上半年涨幅第一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25 15:00
银行板块表现 - 银行(申万一级)指数今年以来累计涨幅14.11%,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一 [1] - 二季度以来银行股持续上涨,一批银行个股连续创出历史新高 [1] - 高股息策略继续强势演绎,银行板块绝对收益、相对收益明显 [1] - 银行板块估值在基本面未见明显改善的情况下实现了稳步复苏 [1] - 目前交易拥挤度指标并未达到前期高点 [1] 资金流向与配置 - 银行板块兼具高股息、低估值特征,长线资金持续流入 [2] - 险资配置需求大,银行板块估值在0.6-0.7倍间,配置性价比高 [2] - 银行股息率能保持在4%以上,依靠股息一定程度上能覆盖险资的资金成本 [2] - 南向资金持续买入港股及H股银行,国有大行H股兼具稳定的基本面与高股息 [2] - 今年以来工行、建行、中行等国有大行的港股通占比较年初均显著提升 [2] - 截至6月20日,保险公司合计举牌19次,其中银行股举牌次数高达9次 [2] 投资工具与标的 - 港股通金融ETF是H股银行含量最高的ETF,一键打包在港上市的大金融企业 [2] - 截至6月23日,其跟踪指数的近12个月股息率已达到8.08%,高出同一时间的10年期国债收益率6.44% [2] - 银行ETF基金(515020)等A股类似标的也可作为投资选择 [2]
央行公布5月金融数据公布,银行板块先跌后涨?为何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6 11:17
金融数据表现 - 25年5月社会融资增速环比持平 M2增速略有下降 M1增速回升0 8pct [1] - 25年5月M1单月减少0 23万亿 24年5月净减少1 08万亿 23年5月增0 41万亿 19-23年5月均值为0 80万亿 [1] - M1增速回升受益于24年5月低基数效应 参考19-23年均值0 8万亿 经济活力仍有改善空间 [1] 信贷需求分析 - 25年5月全口径信贷增长0 62万亿 低于24年5月的0 95万亿和23年5月的1 36万亿 19-23年5月均值为1 48万亿 [2] - 扣除票据融资后的社融信贷为0 52万亿 同比多增0 06万亿 显示真实信贷需求未进一步弱化 [2] 银行板块展望 - M1和信贷数据表明经济活力同比未恶化 虽未达季节性正常水平 但货币财政政策发力有望优化结构 [2] - 财政向三育(生育 教育 养育)领域倾斜 短期刺激需求 长期利好供给 畅通经济内循环 利好银行绝对收益 [2] - 险资欠配及公募基金评价体制改革注重长期业绩 银行板块将受益于风格再配置 [2] 陆家嘴论坛预期 - 2025陆家嘴论坛将于6月18日至19日举行 作为金融监管政策发布平台 可能释放重大政策信号 [3]
5月银行涨幅居前,股息策略仍具吸引力!后市会如何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03 11:20
银行ETF表现分析 - 2025年5月中证银行指数累计上涨6.05%,跑赢沪深300指数4.2百分点,在申万31个一级行业中排名第4 [1] - 表现驱动因素为利率震荡上行后回落(10年期国债利率从1.63%升至1.73%后回落至1.67%)+红利资产成交占比维持高位(5月银行板块成交额占比2.11%,略低于4月的2.18%) [1] 银行板块估值与股息率 - 当前申万银行指数PE处于近10年47.65%分位数,PB为0.56倍(30.2%分位数),股息率达6.44%(98.43%分位数),显示估值偏低而股息率偏高 [1] 息差与政策影响 - 5月非对称降息中存款利率降幅(1-2年期降15bp,3-5年期降25bp)大于LPR降幅(10bp),对银行息差产生正向影响,但存款重定价周期较长导致利好将逐步显现 [2] - 息差降幅收窄趋势有望支撑净利息收入增速回升 [2] 分红与资金吸引力 - 2024年A股上市银行分红率同比提升0.8pct至26.1%,若2025年维持该水平,行业平均股息率或超4.2% [2] - 银行股因流通市值大、盈利稳定、股息率高于国债收益率,持续吸引险资等中长期资金,公募基金改革亦带来仓位提升空间 [2]
加速入市!2220亿增量资金!这类标的或更受关注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9 10:18
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规模扩大 - 第三批600亿元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机构陆续获批 试点总规模将增至2220亿元 [1] - 首批500亿元试点由中国人寿和新华保险通过鸿鹄志远私募基金实施 截至2025年3月已全额落地 [2] - 第二批1120亿元试点分两阶段批复:2025年1月520亿元 3月新增600亿元 [3] 试点政策与投资方向 - 2025年1月六部门联合印发方案 明确扩大试点机构范围与资金规模以解决"长钱短配"问题 [2] - 鸿鹄基金三期400亿元获批 投资标的聚焦大盘蓝筹股 要求公司治理良好/股息稳定/流动性佳 [3] - 试点创新引入私募基金管理人模式 允许管理第三方保险资金 [1] 市场影响与投资参考 - 鸿鹄基金运行实现效益性/安全性/流动性动态平衡 首批试点达成活跃资本市场目标 [2] - 机构建议个人投资者参考险资策略:选择稳定股息率行业 通过银行ETF(515020)等工具分散投资 [3] - 港股市场推荐关注港股通金融ETF(高银行含量)和港股央企红利ETF(513910)等标的 [3] 参与主体动态 - 试点参与方从头部险企扩展至中小保险公司 鸿鹄基金三期意向出资方包含多家中型险企 [3] - 中国人寿(601628)和新华保险(601336)作为首批试点主体 已建立成熟运作机制 [2]
年内首次存款利率下调!利率下行周期下,这类资产更受青睐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0 10:19
存款利率调整 - 多家国有大行及股份行自5月20日起下调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 活期利率下调5个基点至0.05% 定期整存整取三个月期、半年期、一年期、二年期均下调15个基点 三年期和五年期均下调25个基点 涉及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和通知存款等多种产品类型 [1] - 央行行长宣布下调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 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从1.5%调降至1.4% 预计带动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同步下行约0.1个百分点 [1] - 央行将通过利率自律机制引导商业银行相应下调存款利率 [1] 市场影响分析 - 降息进一步降低银行资金成本 对银行构成利好 [1] - 全社会广谱利率下行背景下 有资金配置需求的机构持续考虑银行等红利板块 [1] - 决定股市长期回报的关键因素包括初始股息率、盈利增长率和市盈率变化率 其中股息率为确定的正向贡献 [1] 银行股投资价值 - 四大行近五年平均股息率稳定在5%左右 成为长线资金的"价值洼地" 吸引保险、社保等长期资金涌入 [2] - 个人投资者可借助银行ETF基金(515020)等指数化工具布局 [2] - 沪港AH溢价指数回升至143左右 港股投资性价比更突出 港股通金融ETF在港上市银行含量超6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