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尘设备

搜索文档
趋势研判!2025年中国烟气净化设备行业产业链、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政策技术双轮驱动,行业迈向低碳智能新时代[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24 09:10
行业概述 - 烟气净化设备涵盖除尘、脱硫、脱硝、VOCs治理及多污染物协同净化等类型,广泛应用于电力、冶金、化工等领域 [1] - 2023年市场规模达1258亿元,预计2025年将攀升至14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6-8% [1] - 行业正经历技术向高效化升级,业务模式向全产业链服务转变,市场重心向非电领域转移 [1] - 主要技术路线包括静电除尘、湿法脱硫、SCR脱硝以及活性炭吸附/VOCs催化燃烧等 [4] 技术路线比较 - 电除尘器处理风量大但受粉尘特性限制,适用于燃煤电厂、水泥窑 [5] - 袋式除尘器除尘效率高(99.9%)但滤袋寿命有限,适用于钢铁、垃圾焚烧 [5] - 湿法脱硫效率高(>95%)但系统复杂,适用于大型燃煤机组 [5] - SCR脱硝效率高(>90%)但催化剂成本高,适用于大型燃煤机组 [5] - SNCR脱硝投资低但效率较低(30-70%),适用于中小型锅炉、水泥窑 [5] 政策环境 - 政府密集出台《关于促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等多项政策推动行业向高效化、智能化、低碳化发展 [6] - 2024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平均浓度降至29.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7% [7] - 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提升至87.2%,同比上升1.7个百分点 [7] - 重污染天数比例降至0.9%,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 [7] 产业链分析 - 上游主要包括钢材、催化剂、滤料等原材料及关键零部件供应 [9] - 中游为设备制造与系统集成环节,涵盖除尘、脱硫、脱硝、VOCs治理等设备的研发生产 [9] - 下游应用领域以电力行业为主,钢铁、水泥、化工等非电行业需求快速增长 [9] - 产业链呈现纵向整合趋势,部分中游企业向上游延伸布局核心材料生产 [9] 市场格局 - 除尘设备占据市场主导地位,约占市场50% [12] - 电除尘器在电力行业广泛应用,袋式除尘器在钢铁、水泥行业快速渗透 [12] - 脱硫脱硝设备市场受超低排放政策驱动,非电行业需求加速释放 [12] - VOCs治理设备年增速预计保持15%以上 [12] 竞争格局 - 第一梯队为龙净环保、清新环境等头部企业,营收规模超50亿元 [14] - 第二梯队为菲达环保、远达环保等企业,营收规模在10-50亿元之间 [14] - 第三梯队为同兴环保、青达环保等中小企业,营收规模低于10亿元 [14] - 龙净环保占据电力市场主导地位,菲达环保专注除尘设备出口40余国 [16] 发展趋势 - 行业加速向非电领域和新兴市场转型,钢铁、水泥、焦化等行业成为主要增长点 [19] - 碳捕集技术加速商业化应用,推动高耗能行业向"零碳"转型 [21] - AI、5G等技术与环保装备深度融合,催生智能化"一站式"治理解决方案 [22] - 预计2025年协同治理技术市场份额将突破40%,智能化运维服务收入占比超30% [22]
一张积分表“贷”动两千亿
金融时报· 2025-06-03 11:19
科技企业融资创新 - 江苏设置科技企业评分体系,通过精准画像引导金融资源流向科技创新领域,解决银行"看不准、不敢贷"问题 [1] - "苏创积分贷"政银产品包含6方面24项指标的评价体系,将科技企业分为优先支持、推荐支持、一般支持和培育支持四类 [1]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江苏银行机构累计发放"苏创积分贷"2092亿元,规模位居全国前列 [2] 智达自动化案例 - 智达自动化研发新一代工业除尘设备,将清灰效率从60%提高到90%,国内90%钢铁厂为其客户 [1] - 公司同时开发新一代智慧环保管理平台,资金需求大,原有贷款额度无法满足研发投入 [1] - 交通银行通过"科创积分贷"快速审批500万元贷款,2天内完成放款 [1] 政策支持措施 - 江苏推出"财政+金融"20项措施,包括财政贴息、风险补偿、融资增信等手段 [2] - 具体举措包括科技创新企业首贷贴息、专项担保计划、鼓励发行科技创新公司债券等 [2] - 江苏省将4万家优先支持和推荐支持类企业推送给银行机构,提升金融支持精准度 [2] 银行服务创新 - "科创积分贷"弱化财务指标考核,重点考量企业创新能力和长期价值 [1] - 贷款全流程线上操作,实现快速放贷、随借随还 [1] - 金融机构服务显著创新,资金到位及时且具备灵活性 [1]
德创环保2024年扭亏为盈 围绕“深耕环保、开拓新能源”把握钠电池产业化
证券时报网· 2025-04-30 09:34
公司业绩与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19亿元 同比增长15.43%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86.55万元 较去年同期扭亏为盈 [1] - 烟气治理业务实现营业收入8.46亿元 同比增长13.11% 占主导地位 [1] - 烟气治理工程收入2.73亿元 同比增长54.43% [1] - 除尘设备收入5755万元 同比增长72.22% [1] - 废盐渣资源化利用处置3594万元 同比增长29.22% [1] - 危险废物处理收入3199万元 同比增长173.48% [1] 业务发展与战略布局 - 2025年将锚定大气治理为重点发展方向 加快全球化版图扩张 [1] - 贯彻"深耕环保 开拓新能源"的核心发展思路 [1][2] - 印度成为首个海外大气治理产品生产基地 实现本土化生产 [2] - 与印度Adani集团签订三个烟气脱硫EPC工程合同 总金额101.36亿印度卢比(约8.66亿元人民币) [2] - 2025年战略聚焦四大方向:大气治理主业 技术创新突破 降本增效 钠电池产业化 [2] 全球化市场拓展 - 坚持"国内国际两个市场 火电非电并举"的发展思路 [2] - 在东南亚市场快速扎根 同时拓展高附加值的欧洲市场 [2] - 推动国际业务布局优化和品牌形象提升 [2] 技术创新与研发 - 推进精脱硫水解催化剂 VOCs催化剂 低温催化剂等新产品研发 [2] - "环保+钠电池+氢能"三轨并行研发模式 [3] - 已建成年产3000吨钠电正极材料生产线 致力于建设负极材料生产线 [3] - 开发出高性能电解水制氢用阴离子交换膜 通过2000小时连续运行测试 [3] 新能源业务布局 - 积极推动钠电池项目落地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1] - 专注正负极材料配方优化 聚焦钠电池定制化市场 [3] - 推进高倍率大圆柱电芯开发 抢抓电动两轮车行业机遇 [3] - 目标实现钠电池商业化应用并完成订单交付 [3]
浙江德创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上海证券报· 2025-04-29 23:26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主营大气治理、危废治理及钠电池正极材料业务,业务覆盖全国30多个省市区及海外市场[14][15][17] - 2024年总资产18.33亿元,归母净资产3.77亿元同比增长2.12%,营收9.19亿元同比增长15.43%,净利润2286.55万元实现扭亏[23] - 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现0.4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红利824.62万元[3][45] 大气治理行业 - 国家政策持续推动火电及钢铁/水泥/焦化等非电行业超低排放改造,2025年底前重点区域燃煤锅炉需完成改造[4] - 2023年火电装机核准量78GW,2024年1-9月核准24.31GW,新建火电带动超低排放工程需求[5] - 钢铁行业159家企业已完成超低排放改造,2026年起需完成全流程改造[5] - 印度计划投资330亿美元扩建燃煤电厂,印尼拟新建26.7GW燃煤电厂,带动海外脱硫脱硝设备需求[7][8] 危废治理行业 - 行业面临产能过剩、恶性竞争等问题,政策推动向精细化/规范化转型,2030年危废填埋处置量占比需控制在10%以内[9] - 国家要求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2030年大宗固废年利用量目标45亿吨,主要资源产出率较2020年提高45%[10] - 公司危废业务受价格下滑影响暂缓扩张,现有20万立方米柔性/刚性填埋场运营能力[15] 钠电池行业 - 钠电池凭借成本/安全/低温性能优势,在储能/电动车领域快速产业化,获多项国家政策支持[12][13] - 公司千吨级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生产线已建成,采用环保"纯固相"工艺,硬碳负极选用煤基原料成本更低[17] 经营数据 - 2025年Q1新增订单1.9亿元,其中大气治理类1.86亿元占比97.7%,期末在手订单17.23亿元[25][27] - 大气治理业务待执行订单17.11亿元,固废危废类订单1110.52万元[25] 研发与生产 - 大气治理产品包括脱硫/除尘设备及9类脱硝催化剂,具备EPC总包能力[13][14] - 危废处置采用碳化裂解等工艺实现废盐资源化,回收工业级氯化钠/硫酸钠[15] - 采购实施供应商分级管理,生产以自主制造为主、外协为辅[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