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协同治理
icon
搜索文档
杭城新增39条儿童“舒心通学路”
杭州日报· 2025-10-27 10:06
通学路项目规模与进展 - 杭州市今年新增39条通学路,旨在通过精细化、人性化管理保障学生上下学安全[2] 区域定制化建设策略 - 上城区采用“群众吹哨,城管报到”机制,对接家长和学校需求,对10所小学周边人行道进行攻坚改造,重点整治道板松动破损并实施路口降坡设计[3] - 余杭区运用蓝绿红等明快色彩绘制斑马线、图案和交通提示语,显著提升通行安全性与流畅度,营造童趣出行氛围[3] - 拱墅区联合教育部门及学校实地调研,针对高峰时段人车流特点制定综合方案,通过增设非机动车泊位和指示标识规范停车秩序[3] 精细化施工与材料工艺 - 西湖区在施工前对人行道进行全面“微整容”,确保平整度偏差不大于5毫米,并清除栏杆地锁等障碍物[4] - 施工采用环保耐用新材料,具有施工快速、耐磨性强、长期清晰醒目的特点,且巡查频次高于普通人行道[5] - 富阳区将人行道铺装优化为透水砖,解决小方砖易溅水问题,增强美观性、透水性及防滑性能,保障雨雪天安全[5]
把城市治理做细、做实、做优
新华网· 2025-10-21 20:05
城镇化发展路径转变 - 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17.92%快速提升至2024年的67% [1] - 过去城镇化路径以土地要素转换、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开发为主要动力,导致城市版图迅速扩张和经济高速增长 [1] - 当前城市发展迫切需要从“做大规模”转向“做优存量”,更加注重治理投入 [1] 城市治理现代化挑战 - 城市治理滞后于硬件建设,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不足,拥堵、污染等“城市病”问题累积 [1] - 治理现代化是城市发展中最难啃的硬骨头,涉及工作体系和治理方式的重构,而非简单的硬件升级 [2] - 传统治理体系以部门为中心、偏向事后处置,难以应对多目标、多主体、多风险和多样化需求的复杂局面 [2] 中央政策导向 -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明确转变城市工作重心,更加注重治理投入 [1] - 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布《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将“提升城市治理能力水平”单列成章 [1] - 政策要求完善城市治理工作体系,推动智慧化、精细化和协同化治理 [1] 协同治理策略 - 协同治理强调将部门协同与属地治理统一,把城市当作整体统筹 [3] - 建立由党委或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牵头的统筹协调机制,发挥“一委一办一平台”作用 [3] - 纵向贯通市-区-街道-社区,横向协同住建、城管、市场监管等部门,并统筹社会力量,形成清晰的权责链条 [3] 智慧治理实施路径 - 智慧治理核心在于用数据改造流程、技术提升能力和规则保证安全,而非简单堆砌平台 [4] - 需要夯实统一数字底座,打通热线、网格、城运等关键信息渠道,让数据运转起来 [4] - 坚持场景牵引与流程再造,从交通疏解、排涝防涝等真实痛点切入,变“事后响应”为“主动治理” [4] - 完善数据治理与能力供给,健全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制度,推进数据适度开放与社会共治 [4] 精细治理目标 - 精细治理要求以民众最关心的问题为切口,用细致制度、流程和服务增强群众获得感 [6] - 城市管理需“像绣花一样精细”,把每一项服务、每一处空间和每一类人群都纳入治理体系 [6] - 通过精准施策优化资源配置,将治理资源花在关键处,实现精准滴灌城市发展需求 [6] 治理与发展关系 - 良好城市治理是发展的必需品,需确立“以治理看待发展”的观点 [6] - 在优化城市发展“硬件”的同时,着力完善治理“软件” [6] - 协同治理定规则、理关系,智慧治理改流程、提效能,精细治理运匠心、暖民心,共同支撑城市高质量发展 [6]
优化网格党组织 推进精细化治理
人民日报· 2025-09-30 06:30
《 人民日报 》( 2025年09月30日 10 版) (责编:卫嘉、白宇) 组织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是朝阳区双井街道"党员+网格"治理模式的缩影。近年来,双井街道打 造精细化治理示范区,将辖区划分为九大片区并成立片区党委,优化282个网格党组织,实现党组织、 服务、资源"三个全覆盖",切实办好民生实事。与此同时,街道以需求为导向,构建新就业群体服务阵 地,选派干部担任重点企业"首席服务专员",累计解决企业诉求2300余项。 在协同治理方面,建立片区"每月一题"机制,推动"接诉即办"向"未诉先办"深化。通过邻里中心、自治 议事平台等,提升矛盾化解能力和公众参与度,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 本报北京9月29日电 (记者王昊男)在北京市朝阳区双井街道九龙社区,外卖员王志强和同事们最近多 次受到居民称赞。为啥?原来,23名骑士小哥一同组建了"美井骑士网格志愿服务小组",利用送单途中 和工作间隙,担任文明引导宣传员、基层治理志愿者,助力社区解决基层治理难题。 ...
医疗科普不能成为牟利工具
人民日报· 2025-09-05 15:25
医疗科普行业乱象现状 - 网络自媒体医疗科普质量参差不齐 部分网红医生将科普作为牟利工具 通过违规导医导诊、线上问诊线下引流及直播带货实现商业变现[1] - 存在假冒医生身份推销产品的行为 直接欺骗误导群众[1] - 典型乱象包括:康复医师在科普直播中弹出维生素胶囊购买链接售价99.9元/3瓶 皮肤病医生在未完成病理讲解时直接推荐治疗药物[2] - 部分账号橱窗商品涵盖药品、保健品、护肤品及口罩等 形成网络商店形态[2] 监管政策与法律规范 - 2023年8月中央网信办与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规范"自媒体"医疗科普行为的通知》 要求规范信息发布传播行为并支持专业内容生产[1] - 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医疗广告认定指南》 明确医疗科普变相发布广告的认定与监管标准[3] - 违规行为涉及多重法律风险:违反执业医师法、广告法及药品管理法 严重情形可能构成诈骗罪、虚假广告罪或非法行医罪[3] 跨部门协同治理机制 - 需构建全流程监管模式:市场监管部门查处违规营销 卫生部门监督执业行为 药监部门处理违规药品销售 网信部门管理互联网内容[4] - 网络平台需承担主体责任 建立违规处罚与生态治理机制 实施从功能限制到永久封禁的梯度处罚[4] - 平台应建立优质科普激励制度 推动医疗科普生态向专业化发展[4] 优质医疗科普实践案例 - 中日友好医院妇产科主任梁静通过短视频普及妇科健康知识 内容基于门诊病例且不售卖任何产品[8] -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刘健自2018年创建科普公众号 累计发布1100个音频、120件漫画及250个短视频 另出版7本科普书籍[7] - 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申传安主编《烧伤预防》科普书籍 致力于烧伤预防知识传播[8] 医疗科普内容规范要求 - 平台需分类核查账号资质 区分医疗机构从业人员、医学院校人员等类型 严禁无资质账号发布专业内容[11] - 必须严格标注信息来源 要求自媒体对内容真实性与科学性负责[11] - 严禁以健康养生知识形式变相发布医疗、药品、保健食品等广告[11] - 坚决清理借两性健康传播色情内容、利用AI编造涉医文案、编造健康故事售药等违法违规信息[12] 行业专业化发展方向 - 医疗科普需基于权威指南和临床证据 杜绝虚假夸大内容[10] - 医生应立足自身专业领域开展科普 避免跨专业缺乏公信力[9] - 科普目的应为提升公众健康素养 而非吸引流量或违规变现[9] - 需增加权威专业健康知识供给 以多样亲民形式传达给公众[5]
周红波调研城市管理和绿化园林工作时强调
南京日报· 2025-08-12 09:39
城市治理工作重点 - 将提高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摆在更加突出位置 以更高标杆推动城市治理提质增效 [2] - 在精细治理上下功夫 加强市容市貌管理 市政设施管养 城市秩序维护 聚焦城郊接合部 背街小巷 农贸市场周边等重点区域 紧盯交通管理 环境卫生 停车秩序等方面突出问题开展综合整治 [2] - 在智慧治理上下功夫 以一网统管建设为统领 加强数字平台优化整合 拓宽数字治理应用场景 推动智慧城市建设迭代升级 [2] - 在安全治理上下功夫 加强高层建筑 人员密集场所 老旧小区等重点领域隐患整治 完善安全风险处置机制 提升极端天气等自然灾害应对能力 [2] - 在人文治理上下功夫 推进老旧空间保护与活化利用 提高公共休闲活动场所供给 加强公共设施适老化 适幼化改造 关心关爱残疾人等特殊群体 [2] - 在协同治理上下功夫 动态调整城市治理体制机制 构建大城管工作体系 注重部门协同 市区联动 市民参与 [2] 绿化园林发展策略 - 坚持走科学 生态 节俭的绿化发展之路 呵护宝贵绿色财富 [3] - 科学规划设计 坚持以人为本 高水平编制十五五园林绿化规划 突出本土化 彩化 园林化 林荫化 景观化 [3] - 精心做好行道树树种选择 种植管护 完善城市绿地系统 加强绿道网络建设 认真实施绿化导则 营造多样化 立体化 网络化绿化景观 [3] - 以落实林长制为抓手 强化责任落实 制度管护 加强森林 古树名木 湿地 自然保护地 江豚等资源保护 [3]
趋势研判!2025年中国烟气净化设备‌行业产业链、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政策技术双轮驱动,行业迈向低碳智能新时代[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24 09:10
行业概述 - 烟气净化设备涵盖除尘、脱硫、脱硝、VOCs治理及多污染物协同净化等类型,广泛应用于电力、冶金、化工等领域 [1] - 2023年市场规模达1258亿元,预计2025年将攀升至14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6-8% [1] - 行业正经历技术向高效化升级,业务模式向全产业链服务转变,市场重心向非电领域转移 [1] - 主要技术路线包括静电除尘、湿法脱硫、SCR脱硝以及活性炭吸附/VOCs催化燃烧等 [4] 技术路线比较 - 电除尘器处理风量大但受粉尘特性限制,适用于燃煤电厂、水泥窑 [5] - 袋式除尘器除尘效率高(99.9%)但滤袋寿命有限,适用于钢铁、垃圾焚烧 [5] - 湿法脱硫效率高(>95%)但系统复杂,适用于大型燃煤机组 [5] - SCR脱硝效率高(>90%)但催化剂成本高,适用于大型燃煤机组 [5] - SNCR脱硝投资低但效率较低(30-70%),适用于中小型锅炉、水泥窑 [5] 政策环境 - 政府密集出台《关于促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等多项政策推动行业向高效化、智能化、低碳化发展 [6] - 2024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平均浓度降至29.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7% [7] - 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提升至87.2%,同比上升1.7个百分点 [7] - 重污染天数比例降至0.9%,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 [7] 产业链分析 - 上游主要包括钢材、催化剂、滤料等原材料及关键零部件供应 [9] - 中游为设备制造与系统集成环节,涵盖除尘、脱硫、脱硝、VOCs治理等设备的研发生产 [9] - 下游应用领域以电力行业为主,钢铁、水泥、化工等非电行业需求快速增长 [9] - 产业链呈现纵向整合趋势,部分中游企业向上游延伸布局核心材料生产 [9] 市场格局 - 除尘设备占据市场主导地位,约占市场50% [12] - 电除尘器在电力行业广泛应用,袋式除尘器在钢铁、水泥行业快速渗透 [12] - 脱硫脱硝设备市场受超低排放政策驱动,非电行业需求加速释放 [12] - VOCs治理设备年增速预计保持15%以上 [12] 竞争格局 - 第一梯队为龙净环保、清新环境等头部企业,营收规模超50亿元 [14] - 第二梯队为菲达环保、远达环保等企业,营收规模在10-50亿元之间 [14] - 第三梯队为同兴环保、青达环保等中小企业,营收规模低于10亿元 [14] - 龙净环保占据电力市场主导地位,菲达环保专注除尘设备出口40余国 [16] 发展趋势 - 行业加速向非电领域和新兴市场转型,钢铁、水泥、焦化等行业成为主要增长点 [19] - 碳捕集技术加速商业化应用,推动高耗能行业向"零碳"转型 [21] - AI、5G等技术与环保装备深度融合,催生智能化"一站式"治理解决方案 [22] - 预计2025年协同治理技术市场份额将突破40%,智能化运维服务收入占比超30% [22]
以科技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汇聚创新合力
经济日报· 2025-07-10 05:57
科技管理体制机制改革 - 科技管理体制机制是国家为实现科技发展战略目标建立的制度体系、组织架构及运行规则的总和,涉及政府、市场、企业、社会等多元主体关系的协调 [2] - 当前存在行政干预过多、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突出、市场机制不完善、创新资源配置效率低等问题,需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 [2] - 改革方向包括强化顶层设计、优化资源配置、构建协同治理格局,形成"有为政府、有效市场、有序社会"共同发力的创新体系 [2][3] 政府角色与制度供给 - 政府需强化顶层设计和制度供给,完善产权制度、财政资助制度、科研评价机制、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等 [2] - 需统筹科技、教育、产业、金融、人才政策,推动跨部门、跨区域、跨主体协同治理,优化创新资源配置 [2] - 具体措施包括划定政府责任清单、建立改革评估体系、加强央地科技力量协同 [3] 市场机制与资源配置 - 市场导向型创新体系的资源配置效率显著高于行政主导型,需发挥价格信号、企业家试错机制等作用 [4] - 需健全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包括建设技术交易市场、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发展科技金融服务链 [4] -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完善容错纠错机制、梯度培育体系,促进产学研协同 [5] 社会协同与创新生态 - 创新生态系统由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中介等多元主体构成,需增强制度包容性以整合社会力量 [6] - 需畅通社会参与路径,建设创新数据库、资源共享平台,规范知识产权交易市场 [7] - 打造协同创新基础设施,包括开放型研发平台、分布式创新网络,培育创新文化 [7]
平台经济促就业如何发力
经济日报· 2025-06-21 06:01
平台经济就业贡献 - 平台经济成为稳就业关键载体 年均新增就业岗位占全国比重稳定在22%以上 累计吸纳超2.3亿人就业 [1] - 推动人才结构高端化 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突破120万人 近3年复合增长率达45% 新兴职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超60% [1] - 灵活就业领域吸纳新就业形态从业者超3000万人 包括骑手 快递员 网约车司机等 [1] 平台经济现存问题 - 用工责任规避现象突出 外卖骑手 网约车司机纳入城镇职工社保比例不足四成 养老保险断缴率超40% [2] - 算法机制存在弊端 外卖平台压缩配送时效导致骑手交通违章率高 网约车高峰加价算法使司机收入难覆盖成本 直播行业阶梯抽成挤压新人空间 [2] 政策优化方向 - 强化法律保障 明确从业者法律身份 禁止协议嵌套规避责任 将事实劳动关系者纳入社保 探索"社保积分银行"机制 [2] - 建立算法治理机制 实施核心算法分级备案 规定运输服务类平台保底收入占比 直播行业征收超额收益调节基金 [3] - 提升智慧监管能力 搭建算法监管数字中枢 建立跨部门联合执法机制 实施裁员比例动态预警和信用约束 [3]
筑牢食品安全“云端防线”
经济日报· 2025-06-07 05:45
行业趋势 - 2023年我国网购食品交易规模已突破万亿元,成为食品消费的重要增长点 [1] - 消费者特别是年轻人将食品采购从线下转移到线上,消费习惯发生变化 [1] 行业问题 - 网购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凸显,损害消费者权益并阻碍行业健康发展 [1] - 某品牌咖啡造假案中,标价69元的冒牌咖啡粉实际成本仅五六元,暴利驱使不法分子铤而走险 [1] - 网络交易虚拟化、跨地域的特性使违法经营主体更易隐藏,交易链条涉及多环节导致监管盲区 [2] - 直播带货、社区团购等新兴业态快速迭代,传统监管技术相对滞后 [2] - 现行法律法规对食品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不足,难以形成足够威慑 [2] 解决方案 - 需构建"政府+企业+社会"协同治理新格局,加快智慧监管体系和跨部门监管协调机制 [3] - 网络空间应作为重点监管领域,平台需严格落实主体责任 [3] - 加强跨区域执法协作与信用监管,倒逼经营者规范行为 [3] - 网络食品销售平台需严格审核商家资质,加强商品信息管理 [3] - 企业应诚信经营守住食品安全底线,消费者需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3] 行业展望 - 数字经济时代需推动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让消费者买得方便且放心 [3] - 食品安全是行业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体现 [3]
以检察担当护航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红古区检察院方大炭素法律服务站揭牌彰显法治护航深度
环球网· 2025-06-03 17:39
检察服务创新 - 兰州市红古区人民检察院设立方大炭素检察法律服务站,旨在服务民营经济发展和优化营商环境,通过法治思维解决企业发展难题[1] - 服务站构建"十项精准服务举措"的全周期法治保障体系,包括建立涉企案件"绿色通道"和"快捕快诉"机制,提升司法效率[3] - 服务站通过"法治体检"专项调研,深入企业生产一线识别法律风险,并提供定制化合规方案[3] 协同治理模式 - 服务站功能从法律供给扩展到治理共建,建立"常态化风险预警机制"和"企业合规评估体系"[5] - 检察机关与工商联合作建立"检企联络专员"制度,实现企业诉求的闭环管理[3] - 服务站采用"司法+企业+行业"协同治理模式,为兰州打造"全省营商环境示范区"提供司法样本[5] 服务成效与影响 - 服务站通过"零距离"服务,将司法保护与企业需求相结合,提升区域经济发展[7] - 检察机关的服务超越传统司法范畴,成为企业合规发展的"智囊团"[5] - 该实践为西北民营企业法治护航提供可复制经验,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