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零组件
icon
搜索文档
斯瑞新材募资不超6亿定增获上交所通过 国泰海通建功
中国经济网· 2025-07-10 11:18
中国经济网北京7月10日讯斯瑞新材(688102.SH)昨日晚间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5年7月9日收到上海证 券交易所出具的《关于陕西斯瑞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交易所审核意见》,公司向 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申请符合发行条件、上市条件和信息披露要求。上海证券交易所将在收到公司申请文 件后提交中国证监会注册。 斯瑞新材表示,公司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事项尚需获得中国证监会作出同意注册的决定后方可 实施,最终能否获得中国证监会同意注册的决定及其时间尚存在不确定性。公司将根据该事项的进展情 况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数量按照募集资金总额除以发行价格确定,同时本次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本次 向特定对象发行前公司总股本的30%,即本次发行不超过218,201,367股,最终发行数量上限以中国证监 会同意注册的发行数量上限为准。在前述范围内,最终发行数量由董事会根据股东大会的授权,结合最 终发行价格与保荐机构(主承销商)协商确定。 发行对象认购的股份自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结束之日起六个月内不得转让。 截至募集说明书签署日,公司总股本为727,337,890股,王文斌直接持有公司293,68 ...
山东安丘:链式培育抢占电子信息产业赛道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7-02 15:27
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 - 潍坊安丘市以怡力智造配套产业园为主要平台,积极布局和培育电子信息制造业,打造具备领先优势的产业集群和创新高地 [1] - 安丘市形成了以智能产品精密零部件、半导体、电子材料、智能机器人、人工智能等领域为重点的多元化发展格局 [2] - 今年1-5月,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实现产值11.3亿元,同比增长20.9% [2] 山东硒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公司主要生产VR零组件、声学零组件、消费电子精密零组件,产品开发、模具设计、组装、调试、出货实现自动化、智能化、一体化 [1] - 每天生产50到300万级数量规模的VR零组件和声学配件,产品进入全球市场 [1] - 拥有国内外知名品牌的高精度制造和检测设备,与江苏大学、青岛大学等院校合作,已获29项专利和软件著作权 [1] - 未来重点深耕VR精密零组件和精密汽车连接器业务,计划2025年量产汽车连接器,预计五年内营收规模突破2亿元 [1] 山东三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公司建成智能触屏与智能照明生产基地,显示面板占据海尔卡萨帝高端产品80%份额,动车照明系统服务中车等龙头企业 [2] - 累计建成4条SMT生产线、2条DIP生产线,今年与海尔、海信、美的新增供货协议,预计营收达1.2亿元 [2] 行业目标 - 安丘市力争用5年时间将电子信息产业打造成为工业经济新的增长极 [2]
歌尔股份(002241)-AI+AR浪潮将至,声光电龙头扬帆起航
国盛证券· 2025-06-26 07:53
核心观点 - 全球海风迈入增长周期,欧洲是海风市场出海主要方向,相关企业有望获订单增量;歌尔股份作为声光电领域龙头,各产品线进展顺利,盈利能力改善,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滔搏 FY2026Q1 销售下降中单位数,整体表现符合预期,维持“买入”评级 [3][4][6] 各研报总结 电力设备行业 - 全球海风进入增长周期,欧洲是海风市场出海主要方向,海缆、海风基础本土产能紧缺,主机有价格优势护城河 [3] - 投资建议关注海缆领域东方电缆、中天科技;单桩领域大金重工、天顺风能、海力风电;主机领域明阳智能及明阳电气 [3] 电子行业 - 歌尔股份 2001 年成立,以声学技术起家,业务涵盖精密零组件、智能声学整机及智能硬件三大板块,2024 年营收 1009.5 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 23.9 亿元 [4] - 预计 2025/2026/2027 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 1011/1151/1300 亿元,归母净利润 33/41/48 亿元,当前股价对应 2025/2026/2027 年 PE 分别为 25/20/17X,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4] 纺织服饰行业 - 滔搏 FY2026Q1 全渠道销售额同比下降中单位数,直营门店毛销售面积环比/同比 -1.3%/-12.3% [6] - 预计 FY2026 - FY2028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3.01/14.83/16.48 亿元,现价对应 FY2026PE 为 12 倍,维持“买入”评级 [6] 行业表现情况 前五名 - 非银金融 1 月、3 月、1 年涨幅分别为 10.7%、7.4%、43.9% [1] - 通信 1 月、3 月、1 年涨幅分别为 9.6%、5.4%、34.4% [1] - 银行 1 月、3 月、1 年涨幅分别为 8.4%、12.3%、34.7% [1] - 计算机 1 月、3 月、1 年涨幅分别为 6.5%、 -0.9%、52.9% [1] - 国防军工 1 月、3 月、1 年涨幅分别为 6.1%、4.7%、32.1% [1] 后五名 - 食品饮料 1 月、3 月、1 年涨幅分别为 -5.5%、 -6.2%、 -0.6% [1] - 美容护理 1 月、3 月、1 年涨幅分别为 -4.5%、2.7%、11.8% [1] - 家用电器 1 月、3 月、1 年涨幅分别为 -3.1%、 -5.2%、11.7% [1] - 煤炭 1 月、3 月、1 年涨幅分别为 -1.8%、 -5.4%、 -19.3% [1] - 汽车 1 月、3 月、1 年涨幅分别为 -1.4%、 -1.4%、32.1% [1]
斯瑞新材(688102):材料强国之高端制造系列报告之六:高端铜基合金领军企业,多赛道布局打开成长空间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6-25 12:3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1][7][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是高端铜基合金领军企业,形成核心优势产业并积极布局新兴产业,产能释放和新兴板块需求放量有望提升盈利能力,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7][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 铜基特种材料领域领军企业,拓展多领域布局 - 技术优势显著,积极布局新领域新方向:公司前身为陕西斯瑞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发展历程丰富,2024 年布局航天领域产业化项目,股权结构稳定,子公司业务细分明确 [16][18][19] - 深耕高端金属材料,营收及业绩持续提升:公司深耕高端金属材料行业,产品下游应用广泛,营收和归母净利润持续增长,净利率提升,费用率控制成效显著,境内外业务差异化增长 [21][25][29] - 公司募投推进产能建设,股权激励激发员工活力:公司募集资金建设铜铁和铬锆铜系列合金材料产业化项目,拟定增募资推进商业航天和医疗影像领域生产进程,产业园和火箭发动机推力室项目预计提高产能,发布股权激励计划提高员工积极性 [36][38][41] 2. 核心优势产业稳健发展,铜基合金市场领跑者 - 高强高导铜合金:技术领先驱动市场拓展:公司实现技术突破和产业化,产品应用于多领域,拓展至新应用场景,受益于轨交和新能源汽车等行业发展,潜在需求释放 [42][44][53] - 中高压电接触材料及制品:电网建设保障稳定增长:公司研发的铜铬与铜钨材料可用于多种电气设备,铜基材料是主流,市场潜在需求有望扩大,应用于多领域,铁路车辆增加带动车载断路器需求提升 [60][66][67] - 高性能金属铬粉:高温合金及靶材需求扩张助力业绩提升:高性能金属铬粉制备工艺复杂、应用广,是制备靶材的关键材料,靶材市场规模增长,高温合金国产替代空间广阔,需求有望扩张 [76][77][79] 3. 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助力公司多元化拓展 - CT&DR 球管零组件:国产替代稳步推进:公司是国内少数提供相关零组件及“一站式”技术服务的企业,已成为主要供应商并开拓国际市场,我国 CT 和 DR 设备人均保有量低,销售量有望增长 [81][85][91] - 火箭推力室内壁:液体火箭开辟新蓝海:公司在细分领域领先,参与相关配套且发射成功,加大产能提升满足需求,低轨卫星互联网发展拉动运载火箭发射需求 [92][95][96] - 光模块芯片基座与壳体材料:AI 需求推动业务爆发:公司研发的光模块芯片基座采用钨铜材料并批量供货,产能逐步提升,光模块项目预计实现生产能力,高速率光模块对热管理要求高,钨铜合金材料应用价值高 [99][100][101] 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 2025E - 2027E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15.97、19.15、22.96 亿元,同比增速依次为 20.1%、19.9%、19.9%;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5、2.0、2.5 亿元,同比增速依次为 34.4%、30.2%、25.1%;毛利率分别为 23.1%、23.2%、23.4% [105]
富创精密——以精密零部件打通半导体设备“险关要隘”
证券时报· 2025-06-25 07:50
半导体设备精密零部件行业 - 半导体设备精密零部件是决定设备制造供应和升级迭代的关键环节,曾是中国半导体设备企业被"卡脖子"的领域之一 [2] - 富创精密是国内半导体设备精密零部件的领军企业,产品覆盖芯片制造的光刻、刻蚀、薄膜沉积、涂胶显影等多个环节 [2] - 公司已成为全球为数不多能够为7纳米工艺制程半导体设备批量提供精密零部件的厂商 [1][2] 富创精密业务布局 - 精密金属零件加工业务:半导体领域90%的金属零部件都能制作并实现国产化 [2] - 真空阀体等产品类业务:该领域产品90%依赖进口,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2] - 气体传输系统业务:是公司业绩增长"新曲线",占整个半导体设备销售额的7%到8% [2][3] 气体传输系统业务 - 气体传输系统及关键零组件制造核心技术国产化率仍然较低,市场主要由少数大型企业主导 [3] - 富创精密通过投资方式弥补了这一关键环节的短板 [3] - 该业务增长势头良好,主要得益于市场规模大、国产化空间大以及公司技术实力强 [3] 技术能力 - 7纳米芯片制造主要依赖化学反应,而化学反应主要靠气体,对气体传输的洁净程度和控制精准度要求很高 [2] - 各大半导体设备厂商研发新工艺时,富创精密大多都参与设计 [3]
歌尔股份子公司获2.77亿增资 首季研发费达10.96亿行业居首
长江商报· 2025-06-25 07:42
子公司增资与技术升级 - 歌尔光学完成2.77亿元增资,注册资本由9.82亿元增至10.59亿元,持股比例由61.1022%降至56.6560%,仍为控股股东 [1][2] - 增资方包括董事长姜滨(持股6.6906%)、股东姜龙(6.6906%)及歌尔集团(5.0360%) [2] - 增资用于新增两条全自动光学模组生产线,产能预计提升30%,强化XR领域协同效应 [2] 产能与全球化布局 - 歌尔光学聚焦VR/AR光学元件、微投影及汽车电子,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 [2] - 公司在潍坊、上海设立光学产业园及研发中心,收购驭光科技拓展微纳光学器件业务 [3] - 通过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全球研发中心深化产业链合作,加速XR及汽车电子业务拓展 [3] 财务表现与盈利能力 - 2024年营业收入1009.54亿元(同比+2.41%),归母净利润26.65亿元(同比+144.93%) [5]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63.05亿元,归母净利润4.69亿元(同比+23.53%),扣非净利润2.92亿元(同比+6.09%) [5] - 毛利率提升至12.41%(同比+3.21pct),净利率提升至2.68%(同比+0.79pct),资产负债率降至56.05% [5] 研发投入与技术创新 - 2025年一季度研发费用10.96亿元(同比+32.83%),规模居消费电子行业首位 [1][6][7] - 2020-2024年研发费用累计达34.26亿元、41.70亿元、52.27亿元、47.16亿元、48.82亿元 [6] - 技术布局覆盖XR光学零组件、微投影、车载HUD等领域,形成完整产业链 [2][3] 现金流与运营效率 - 一季度应收账款降至83.11亿元(较期初-53.52%),货币资金增至217.44亿元(较期初+24.49%) [5]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5.36亿元(同比+0.13%),偿债能力显著增强 [5]
统联精密: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深圳市泛海统联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关联方为公司向金融机构申请授信额度提供反担保暨关联交易的核查意见
证券之星· 2025-06-20 17:36
授信额度申请 - 公司拟向深圳市高新投小额贷款有限公司申请融资授信额度,其中精密模具子公司申请2000万元授信额度,智能制造子公司申请1500万元授信额度 [2] - 授信额度由高新投融资担保提供连带责任保证担保,公司控股股东杨虎及其配偶王小林提供反担保 [2] - 授信额度用于公司日常业务运营,期限为360天 [2] 关联交易情况 - 杨虎直接持有公司3490.9595万股股份,占公司股本的33.71%,其配偶王小林直接持有公司4.4235万股股份 [7] - 本次反担保属于上市公司单方面获得利益的交易,可免予按照关联交易方式审议和披露 [3] - 关联方无偿提供反担保,公司无需支付费用 [9] 公司基本情况 - 精密模具子公司成立于2016年5月26日,主营模具设计、研发与销售 [3] - 智能制造子公司经营范围包括模具设计研发、电子产品设计开发等 [4] - 两家子公司均为统联精密全资子公司 [3][4] 担保方情况 - 高新投融资担保股东包括深圳市高新投集团(持股46.3356%)和深圳市财政金融服务中心(持股26.5958%) [7] - 担保方经营范围包括融资担保业务、非融资担保服务等 [6] 对公司影响 - 本次授信有利于降低财务成本,促进公司持续稳定发展 [9] - 公司资产负债结构合理,不会带来重大财务风险 [9] - 符合公司及全体股东整体利益 [9]
佰奥智能:两股东拟减持近185万股 约占公司总股本1.99%
中证网· 2025-06-18 20:08
股东减持计划 - 公司持股5%以上股东兼高管朱莉华及董事庄华锋拟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减持不超过923269股/人,合计减持1846538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99% [1] - 朱莉华现任副总经理、财务负责人等职,持有公司股份6629907股(占总股本7.1531%或剔除回购后7.1809%);庄华锋持有4526262股(占总股本4.8835%或剔除回购后4.9024%) [2] - 减持原因为个人资金需求,股份来源为IPO前持有股份及资本公积转增股本,减持窗口为公告披露后15个交易日起的3个月内 [2] 公司治理与合规性 - 本次减持符合《上市公司股东减持股份管理暂行办法》及深交所减持新规,两位股东历史履约记录无瑕疵 [2] - 公司强调减持股东非控股股东或实控人,不会导致控制权变更,且不影响公司治理结构与持续经营 [2] 财务与经营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7909.4万元(同比+16.61%),归母净利润937.52万元(同比-42.48%),扣非净利润797.25万元(同比-51.30%) [3]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由上年同期1.17亿元转为-1.04亿元 [3] 业务发展与人才激励 - 公司为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业务覆盖智能组装装备及零组件研发,下游涉及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火工品等领域 [3] - 2025年实施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计划,激励对象为核心员工和技术骨干,以降低技术人员流失风险 [3]
舜宇光学科技(02382):加载智驾、XR与机器视觉,光学舰队再启航(智联汽车系列45暨XR系列10)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6-17 22:5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舜宇光学科技,给予“买入”评级 [1][6][8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舜宇光学是全球领先的综合光学零件及产品制造商,近20年坚持“名配角”战略,深耕8大应用,与员工共享成长收益 [5] - 预计2025 - 2027年营收分别为434/456/479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4/39/44亿元,对应2025年PE为19X,可比公司平均PE 24X,较其高30% [6][86] - 市场认为成长股价值仅在于增速,报告认为失速期企业价值在于格局和行业地位,舜宇光学布局8大应用可对冲风险,智能汽车、XR、机器人领域将成新增长点 [8] - 股价表现催化剂为手机和车载光学高端产品、主营业务毛利、XR和机器人新业务增长超预期 [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全球领先的综合光学零件及产品制造商 - 专注光电50年,形成光学零组件、光电产品、光学仪器三大主业,2024年实现高端仪器国产替代 [5][16][27] - 坚持“名配角”战略,深耕8大应用,与全球知名客户战略合作,手机和车载光学分别在2003 - 2019年、2020年以来为主要增长引擎 [36][39] - 内部培养管理层,通过员工持股计划与员工共享股权,核心创始人、高管持股低于10% [42] - 2019年起加速全球化布局,国内有4个生产基地,境外主要在印度、越南 [48][51] 持续保持技术领先,构筑竞争壁垒 - 2024年手机镜头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达30.8%,手机摄像模组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达12.1%,在多个创新节点量产节奏领先同行 [52] - 车载镜头出货多年全球第一,2024年出货量突破1亿件,全球市场占有率32.3%,8M车载模组全球市占率第一,智能驾驶新兴光学应用前景广阔 [66][67][72] - 通过全链路垂直整合卡位XR供应链核心位置,2024年实现AR眼镜量产,完成AI眼镜研发,客户扩展至30逾家 [76][77] 盈利预测与估值 - 光电产品预计2025 - 27年营收分别为301/316/332亿元,增速15%/5%/5%,毛利率11%/12%/12% [7][82] - 光学零件预计2025 - 27年营收分别为129/135/142亿元,增速10%/5%/5%,毛利率36%/38%/40% [7][82] - 光学仪器预计2025 - 27年营收分别为4.7/5.2/5.7亿元,增速10%,毛利率维持46% [7][84]
中邮证券:给予富创精密买入评级
证券之星· 2025-06-13 14:17
核心观点 - 富创精密作为半导体零部件领域的领军企业,采用机械及机电零组件+气体传输系统双曲线战略,2024年实现营收30.40亿元(同比+47.14%),归母净利润2.03亿元(同比+20.13%)[2] - 公司聚焦大客户战略,2024年大陆地区收入占比69.75%(同比+43.95%),同时加速全球布局,大陆以外地区收入8.97亿元(同比+48.98%)[3] - 通过外延并购完善平台化生态,包括拟收购北京亦盛精密(交易金额≤8亿元)和间接控股Compart公司21.58%股权,强化技术协同与全球化布局[4][5] 业务战略 - 机械及机电零组件业务2024年营收20.84亿元(同比+57.69%),近5年CAGR达38.15%,具备多品类、一站式服务能力,批量供应7nm制程零部件[2] - 气体传输系统业务2024年营收8.79亿元(同比+22.82%),近5年CAGR达71.71%,国产化率仅10%,公司已开发70余种气柜设计方案并实现量产[2] - 通过收购Compart公司股权整合气柜设计与制造能力,利用其35年技术专利与全球供应链资源加速市场份额扩张[5] 产能与全球化布局 - 境内以沈阳为核心枢纽,南通富创IPO募投项目2024年投产,北京富创完成客户认证;境外在新加坡、美国布局产能节点[3] - 新加坡富创2024年完成核心客户A1认证并接单,A2客户认证通过审核,本土化生产直接对接海外市场[3] - 通过特殊目的公司完成21.7亿元首期交割,快速实现对Compart控制权,强化供应链成本竞争力[5]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6/2027年收入分别为40.25/53.50/70.30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13/4.12/6.46亿元[6] -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76倍、39倍、25倍,机构目标均价62.24元[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