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航者1号

搜索文档
全国六大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最新发展情况一览
机器人圈· 2025-05-30 19:30
从2023年底开始,伴随具身智能浪潮的加速涌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以人形机器人为核心的创新中心建设热潮。 无论是政策牵引还是市场驱动,地方政府和产业资本迅速响应,北京、上海、浙江、四川、广东、安徽等地率先 落子,纷纷启动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实验室、产业园区的布局,希望在这一战略新兴领域中占据先发优势。 一年过去,这些创新中心发展得如何?是否真正推动了人形机器人从概念走向应用?本文将聚焦全国六大代表性 创新中心,盘点其最新发展情况及研究成果。 全国六大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根据网络公开信息整理,如有未完善之处请指正) 01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国家地方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 2023 年 11 月成立,是中国首家省级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由小米机器人、优必选科技、京城机电、中国科学院 自动化所等企业共同组建。2024 年 10 月 10 日,挂牌为 "国家地方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北京人形机 器人创新中心在推动我国人形机器人自主技术突破和生态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如下代表性成果: 通用机器人母平台 "天工" 系列 中心研发的"天工"是全球首个全尺寸纯电驱拟人奔跑的人形机器人,具备12公里/小时的实测奔 ...
中控技术:打造工业AI全球领先企业 用AI推动工业可持续发展
证券时报网· 2025-05-30 16:20
公司战略与愿景 - 公司首次提出"成为工业AI全球领先企业,用AI推动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愿景,并落地全球化品牌战略[1] - 2025年是公司战略切换的关键期,工业AI研发投入前置导致短期业绩承压,但技术转化已进入爆发临界点[1] - 公司正积极加快向工业AI公司的战略转型,探索工业AI发展之路[3] 工业AI技术与产品 - 公司推出流程工业首款AI时序大模型TPT,已在氯碱、热电、石化、乙烯等装置上取得突破性应用,实现系统自控率95%以上,氮氧化合物含量下降5%,吨蒸汽煤耗下降3.1%以上[2] - 公司构建"1+2+N"工业AI驱动的企业智能运行技术架构,推出"4大数据基座+1个智能引擎"的核心产品体系,形成面向"AI+安全"、"AI+质量"、"AI+低碳"、"AI+效益"的智能化解决方案[4] - 自主研发全球首款通用控制系统UCS和流程工业首款AI时序大模型TPT等创新型产品[4] 数据与行业优势 - 公司拥有累计运行在10万套工业控制系统上超过100EB的庞大工业数据量,相当于连续录制约127万年的4K高清影像,成为流程工业各细分领域数据最为丰富的工业实时数据公司[2] - 近十年累计为国内客户降碳近20亿吨,近三十年为国内流程行业客户节省上千亿元投资[3] 人形机器人布局 - 公司作为单一最大股东投资入股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已推出"领航者1号"、"2号",正在布局第三代人形机器人[4] - 第三代人形机器人将接入DeepSeek的多模态模型Janus Pro,助力实现自然的环境感知与人机交互[4] - 人形机器人有望与流程工业领域全面融合,推动企业向"安全、质量、低碳、效益"方向发展[4] 市场与商业模式 - 公司传统优势行业稳健增长,新兴行业需求涌现,海外市场加速拓展,整体商业模式快速优化,未来业绩增速或超预期[1] - 公司围绕产业链整合、产业转型升级和寻求第二增长曲线的需求开展并购投资[3]
中控技术:布局工业AI 为人形机器人注入工业灵魂
证券时报网· 2025-05-28 18:57
公司战略转型 - 公司正积极加快向工业AI公司的战略转型,加速全球化进程,并将布局人形机器人市场[1] - 2025年是公司战略切换的关键期,工业AI研发投入前置导致短期业绩承压,但技术转化已进入爆发临界点[1] - 公司战略性加大人工智能技术研发投入,全力打造工业AI硬核产品[1] 财务表现 - 公司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91.39亿元,同比增长约6%,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1.17亿元,同比增长1.38%[1] - 剔除GDR资金汇兑损益影响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9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60%[1] - 2024年海外业务收入7.49亿元,同比增长118.27%,占公司主营业收入8.25%[5] 工业AI产品创新 - 公司推出全球首款UCS通用控制系统和TPT时序工业大模型两款创新产品[1] - UCS通用控制系统实现机柜室空间减少90%,建设周期缩短50%,通信速率提升100倍以上[2] - TPT时序大模型在氯碱、热电、石化、乙烯等装置上实现系统自控率达到95%以上,氮氧化合物含量下降5%,吨蒸汽煤耗能耗下降3.1%以上[2] 人形机器人布局 - 公司作为单一最大股东投资入股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推出"领航者1号"和"领航者2号"两代人形机器人产品[4] - 公司发布流程工业机器人解决方案"Plantbot",整合"AI+机器人"技术,获得沙特阿美、日本三菱等国际高端客户[4] - 公司正在与沙特阿美共同推进"空地一体"机器人(无人机+机器狗)联合协同巡检项目[4] 全球化进展 - 公司在东南亚、中东、中亚、欧洲、美洲等地区设立21家子公司,新设5家5S店[5] - 公司与沙特阿美、印尼国家石油Pertamina、马来西亚国家石油Petronas等国际顶尖客户实现深度合作[5] - 公司没有直接出口至美国的产品,美国加征关税对公司业务影响非常有限[6] 行业前景 - 预计到2029年,全球AI软件市场规模将达到2180亿美元[3] - 工业AI大模型和工业Agents的结合能为用户带来全新交互体验和价值提升[3] - AI软件在整体订单中的占比逐步提升,新技术新产品有望为公司带来新增长动力[3]
人形机器人产业链成调研热门,中控技术等10家公司引机构聚焦
环球网· 2025-05-16 10:23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二季度以来,人形机器人产业链成为机构调研的热门领域。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 二季度以来,机构密集调研52家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公司。其中,中控技术、兆威机电、蓝思科技、祥鑫科技、富 临精工、步科股份、金力永磁、南山智尚、雷赛智能、创世纪等10家公司接受超过100家机构调研。 具体而言,中控技术备受机构关注,二季度以来,国投证券、中信证券、中银基金等390家机构对其进行调研。 2024年,中控技术作为第一大股东投资入股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并先后发布了首款全域自研人形机器人整 机"领航者1号"和"领航者2号NAVIAI"。而未来,其第三代人形机器人将全面接入DeepSeek的多模态模型Janus Pro,助力机器人实现自然的环境感知和人机交互。在应用场景上,中控技术将在某大型石化企业实验室的高风险 作业场景中,推动AI驱动的具身智能仿生机器人的落地应用。 蓝思科技在除消费电子、汽车电子业务外,积极布局人形机器人、AI眼镜和XR头显等新领域。二季度以来,浦银 国际、东方财富证券、汇添富基金等208家机构对其展开调研。蓝思科技在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自2016年 起便已布局智能机 ...
机构密集调研50多家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公司
中国证券报· 2025-05-15 05:31
机构调研人形机器人产业链 - 二季度以来390家机构调研中控技术 公司投资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并发布"领航者1号"和"领航者2号NAVIAI"整机 第三代将接入DeepSeek多模态模型Janus Pro 计划在石化企业高风险场景落地应用 [1] - 208家机构调研蓝思科技 公司自2016年布局智能机器人领域 工业机器人已应用于产线 正拓展人形机器人核心部件研发 [2] - 160家机构调研富临精工 公司加快布局机器人电关节模组及零部件 智能电关节产品已小批量生产并适配主流客户 [2][3] - 37家机构调研领益智造 公司掌握伺服电机/减速器等执行层技术 已提供头部/灵巧手/四肢总成等核心硬件 [3] 商业化进展与技术突破 - 中控技术人形机器人将实现自然环境感知与人机交互 石化实验室场景成为首批落地应用方向 [1] - 领益智造具备联合开发与整机组装经验 提供从结构件到高功率充电/散热的全栈解决方案 [3] - 创世纪升级钻铣/五轴加工中心等设备 定制化产品满足关节/骨架等精密加工需求 相关收入快速增长 [4] - 安培龙完成MEMS力传感器开发 已向多家机器人客户送样 [4] 行业趋势与公司布局 - 华为/特斯拉等企业加速具身智能布局 行业确定性趋势为工业场景应用 [3] - 蓝思科技结合AI眼镜/XR头显等新领域 深化产业链合作推动场景协同 [2] - 富临精工预研智能电关节 技术人员储备与研发投入已完成前期准备 [3] - 上市公司普遍通过技术升级(创世纪)或硬件创新(安培龙)切入人形机器人赛道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