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风云气象卫星
icon
搜索文档
陈振林在《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赓续红色血脉 谱写气象华章》
人民日报· 2025-09-12 08:47
陈振林 1945年,人民气象事业在陕西延安凤凰山下启航。回顾波澜壮阔的80年,每一步都凝聚着党中央、 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殷切关怀。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气象事业摆到 更加重要的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为气象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 循。80年来,一代代气象工作者传承红色基因,走出了一条充分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气 象事业发展之路,人民气象事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跨越式发展。 实践证明,气象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是人民气象事业的兴业之路,是坚持不懈的中 心任务。新征程上,我们将进一步聚力攻坚重大核心关键技术,加强有组织科技攻关,建立气象科技任 务统筹部署、跨部门跨行业联合攻关机制,加快推动国家科技重点专项立项实施,持续提高数值预 报"气象芯片"水平,推进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前沿科技与气象深度融合应用。我们将进一步提升基础 业务能力,坚持共谋共建共享共治,依托重大工程提升气象设施建设水平,研发新一代风云气象卫星、 天气雷达及各类新型气象观测设备,加快推进基于气象的地球系统数据平台建设,努力开发更多的自主 可控数据产品,组织实 ...
赓续红色血脉 谱写气象华章
人民日报· 2025-09-12 06:21
1945年,人民气象事业在陕西延安凤凰山下启航。回顾波澜壮阔的80年,每一步都凝聚着党中央、国务 院的高度重视和殷切关怀。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气象事业摆到更加 重要的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为气象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80年来,一代代气象工作者传承红色基因,走出了一条充分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气象事 业发展之路,人民气象事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跨越式发展。 人民气象事业的80年,是坚守初心使命的80年 实践证明,优良传统和作风是攻坚克难的制胜法宝,是人民气象事业传承发展的精神支撑。新征程上, 我们将从延安精神中汲取养分,在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实践中锤炼品格,发扬"忠诚为民、精准及 时、创新奉献"的气象优良传统,树牢"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政绩观和"有为才有位、有位更 须有为"的事业观,培养造就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视野开阔、作风优良的气象队伍,积极参与全 球监测、全球预报、全球服务,坚决扛起加快建成气象强国的时代使命。 抚今追昔,气象万千;继往开来,万象更新。我们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 ...
专访世界气象组织主席:期待广东经验助力提升气象现代化水平
南方都市报· 2025-09-02 12:02
上合组织与气象合作 - 上合组织2025年被定为可持续发展年 成员国提出加强环保领域合作 减轻气候变化负面影响 [1][2] - 世界气象组织主席肯定中国在气象领域的国际合作 特别是通过南南合作机制支持发展中国家提升气象监测与防灾减灾能力 [1][2] 中阿气象合作成果 - 中阿气象合作成为南南合作典范 中国气象局与阿联酋国家气象局将围绕数据共享 技术规划和人才联合培养建设气象卫星数据应用中心 [2][3] - 风云气象卫星数据平台已接入17个阿拉伯国家 提供4大类40种产品服务 并为海湾国家提供高频次定制化监测服务 [3] 技术合作与创新 - 中国推出全民早期预警方案"妈祖(MAZU)" 支持联合国全民早期预警倡议 [3] - 中阿将在人工智能和遥感技术方面深化合作 共同提升应对气候变化能力 [3] 广东气象国际合作 - 广东被视作中国气象科技对外合作重要窗口 在极端天气应对 跨领域气象应用及国际人才培养方面获高度评价 [4][5] - 世界气象中心粤港澳大湾区分中心在区域数值预报 海洋气象和台风监测领域取得显著进展 正开展国际培训与技术推广 [4][5] 国际合作平台与领导力 - 中国通过WMO 中阿合作论坛和中国-非洲合作机制等多边平台展现国际领导力 推动气候治理多边协作 [1][2][5] - 中国通过资金支持 技术输出和人才培训帮助发展中国家弥补气象观测与预警系统短板 [2][5]
我国风云卫星已与17个阿拉伯国家共享
央视新闻· 2025-08-29 15:40
核心合作举措 - 中国与阿联酋、约旦、埃及等国共建气象卫星数据应用中心、早期预警系统及气象人工智能模型 [1] - 合作聚焦提高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能力并促进人工智能技术在阿拉伯地区气象领域的发展应用 [1] 中阿气象卫星数据合作 - 中国与阿联酋将围绕数据共享框架搭建和遥感应用技术路径规划联合建设气象卫星数据应用中心 [1] - 风云气象卫星数据平台已接入17个阿拉伯国家并提供4大类40种产品服务 [1] - 连续多年为海湾国家提供高频次定制化监测服务 [1] 早期预警系统技术合作 - 中国与约旦合作研发适配当地的早期预警系统 [1] - 系统采用高性能计算资源、人工智能气象模型和AI预警算法实现灾害性天气预警的多场景部署应用 [1]
中国与阿联酋、约旦、埃及多项气象科技合作项目正式启动
新华社· 2025-08-29 06:38
中阿气象合作项目启动 - 中国气象局与阿联酋国家气象局正式启动气象卫星数据应用中心建设 围绕数据共享框架搭建 遥感应用技术路径规划 人才联合培养展开合作 [1] - 中国风云气象卫星数据平台已接入17个阿拉伯国家 提供4大类40种产品服务 并连续多年为海湾国家提供高频次定制化监测服务 [1] - 双方于今年4月签署气象卫星合作纪要 为本次合作奠定基础 [1] 早期预警系统研发计划 - 中国气象局与约旦等国联合开展"妈祖(MAZU)"早期预警系统研发计划 研发适配当地的定制化预警解决方案 [1] - 系统采用风云气象卫星 数值天气预报模式 AI气象模型和AI早期预警算法等技术 实现灾害性天气预警的多场景部署应用 [1] - 项目启动仪式于8月28日举行 标志着跨国技术合作进入实施阶段 [1] 人工智能气象技术合作 - 中国气象局与埃及气象局联合开展AI驱动气象模型研发应用 重点提升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能力 [1] - 合作旨在促进人工智能技术在阿拉伯地区气象领域的创新发展和实际应用 [1] 国际合作战略框架 - 中国气象部门以风云气象卫星和世界气象中心(北京)为两大支柱 深化与阿拉伯国家合作 [2] - 合作领域覆盖天气预报 气象卫星应用 灾害监测预警 防灾减灾 人工影响天气及气候变化应对能力建设 [2] - 国际合作服务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 体现气象防灾减灾领域的战略协同 [2]
中阿气象技术交流会客厅将首次亮相宁夏银川
人民网· 2025-08-15 17:41
活动概况 - 第七届中阿博览会气象高质量发展对接交流活动将于8月28日至29日在宁夏银川举办 主题为"深化中阿气象合作 共筑气候韧性未来" [1][3] 活动框架设计 - 活动采用"11234"基本框架:打造1个中阿气象技术交流会客厅 举办1场重量级院士报告 [3] - 包含2场区域性国际组织报告 发布3项机制性成果 围绕4个专题开展沙龙对话 [3] - 中国气象局将向阿拉伯国家分享"观测即服务"理念 介绍综合观测系统布局体系与前沿方法 [3] 展览规模 - 智慧气象展总面积1100平方米 由宁夏气象局与中国气象学会共同承办 [3] - 40家单位和企业参展 设置5个专题板块:风云气象卫星及应用、全民早期预警、气象人工智能技术及应用、智慧气象装备、人工影响天气 [3] - 预计展出气象科技成果37项 新型装备150余套 [3]
大国院士 |“风云”变幻,且看气象万千——专访中国工程院院士许健民
新华网· 2025-08-05 17:31
天气预报早就深度融入我们的生活。 你有没有发现,这些年,天气预报已不再是"晴转多云,局部有雨",而是"下午几点降雨,预计持 续几小时",无论预报的准确率,还是更新频率,都越来越高了。 这一切,离不开风云气象卫星。 今天,我们采访的许健民院士,是我国"风云"系列气象卫星事业的开拓者、见证者。今年6月,他 被世界气象组织授予有"气象诺贝尔"之称的国际气象组织奖。 许健民总说,云图要天天看。现在他已经退休,但在中国气象局的大院里,大家还能经常看到回单 位"上班"、看图的许健民。他背着一个驼色的帆布包,步子小却迈得很快。 他为何痴迷看云图?让我们跟着《大国院士》向许健民院士提问,一起听他与云图、气象卫星和天 气预报的故事。 (一) "用数学方程式描述自然,需要简化,但简化时不能把本质问题丢掉,这就是我们要干的事。"许健 民说。 从2016年开始,许健民有意识地保存重要天气过程的云图。如果哪天有事没来单位,他还会把云图 资料补上,甚至坐飞机,也会对着舷窗拍下云的照片,落地后与卫星云图仔细对比。 他在对比什么?许健民告诉记者,"我在想象大气是怎么运动的,一对比就能弄清楚大气运动的物 理过程。" "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率,是 ...
“共同探索全球气象治理新路径,为全球气象治理贡献智慧和力量”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7-17 17:23
国际合作与培训项目 - 中国商务部与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合作举办"环印度洋国家海洋气象防灾减灾国际培训班",为期一周,在杭州开展教学活动 [1] - 埃塞俄比亚气象局遥感与气候处处长勒塔·贝克勒·古迪参与培训,并作为"一带一路"气象访问学者项目首批入选者 [1][2] 技术合作与成果 - 勒塔与中国气象局团队合作探索解决埃塞俄比亚雨季预测难题,开发预测模型显著提高预报精度,成果通过同行评审并获得认可 [2] - 中国气象局与埃塞俄比亚气象局在云端气象早期预警平台、风云气象卫星遥感应用等领域取得实质性进展 [3] 气候变化与经济影响 - 印度洋气候变化对埃塞俄比亚经济有深远影响,该国距离最近海岸线超过500公里,但海啸等灾害仍牵动其经济命脉 [2] - 勒塔强调中国先进海洋监测和预警技术对预防自然灾害损失至关重要 [2] 未来合作方向 - 勒塔期待未来在气象模型优化、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等领域深化中埃合作,共同探索全球气象治理新路径 [3] - 中国气象局专家持续指导埃塞俄比亚雨季研究,重塑其对大气科学的认知 [3]
世界最大气象观测网炼成记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5-09 06:42
综合气象观测体系 - 中国建成世界最大的综合气象观测体系,包括8颗在轨风云气象卫星、546部天气雷达、9万余个地面气象观测站,气象灾害监测率达80% [7] - 北斗探空系统实现技术突破,测风误差由几米/秒提升至零点几米/秒,2023年起对全国120个高空站探空系统更新换代 [6] - 气象部门建成全国温室气体观测网,包含9个国家大气本底站和66个高精度温室气体观测站,产出"瓦里关曲线" [7] 气象预报与防灾减灾 - 北斗探空数据使台风路径预报误差从94千米降至38千米,台风24小时路径预报平均误差62公里保持世界先进水平 [7][9] - 暴雨预警准确率达93%,强对流预警提前量43分钟,智能网格天气预报系统空间分辨率达5公里 [9] - 重庆"31620"递进式气象服务机制实现灾害天气前3天至0小时的精准预警,成功转移避险6981人 [8] 行业应用与经济效益 - 全国乡镇实现自动气象站全覆盖,2024年冬小麦干热风预警服务助力减灾增收30亿斤 [11] - 气象服务覆盖70多个行业,341条恶劣天气高影响路段交通事故同比下降50%,风电光伏预报产品应用于1300多个新能源场站 [12] - 河南正阳花生种植户采用气象科技小院指导后收益提高10% [11] 国际合作与全球服务 - 风云气象卫星服务133个国家和地区,国际用户满意度82%,"云+端"预警系统在巴基斯坦等国应用 [13] - 世界气象组织肯定中国早期预警机制,认为其经验值得全球推广 [13] - 气象早期预警中国实践纳入中非合作论坛行动方案,发布《早期预警促进气候变化适应中国行动方案》 [13]
豫论场 | 这一次,太空又来俩河南人
河南日报· 2025-04-24 19:08
4月24日,对我国航天事业来说是值得纪念的一天。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 一号"成功发射;55年后,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奔赴太空,中国人探索浩瀚宇宙的接力赛再次交棒。 恰逢"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55周年和第十个中国航天日,这次任务也增添了一份特殊意义。 就在4月23日,执行这次任务的3名航天员公开亮相,有两位都是咱河南老乡。其中,陈冬担任指令长, 是我国第二批航天员中首个三次飞天的航天员;陈中瑞是第三批航天员,即将踏上个人首飞之旅。 创新,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同样也是航天事业的第一动力。从嫦娥奔月的古老传说,到嫦娥系列探测 器成功落月;从万户飞天的勇敢尝试,到神舟飞船一次次突破苍穹……中华民族的飞天梦延续千年,中 国航天人从未停止探索脚步。每一次火箭轰鸣,都是探索未知的冲锋号;每一次太空漫步,都是拓展认 知边界的新征程。 这些成就背后,是他与队友以及无数航天人的智慧与汗水。在中国航天日,陈冬与新的队友们再次奔赴 浩瀚寰宇,向着无尽的宇宙深处进发,可以说是对载人航天精神的最好致敬和深情礼赞。 从天地往返到出舱行走,从交会对接到多人多天太空驻留、空间实验室建设稳步推进,每一次进步,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