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气象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国内首个!千亿级!会让天气预报更准吗?
环球网资讯· 2025-10-29 12:41
模型概述与技术特点 - 模型为国内首个千亿级参数气象服务垂域模型,基于通用大语言模型自主研发,通过深度融合气象专业知识与人工智能技术重构传统气象服务模式[1] - 模型是专门用于气象服务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以千亿级参数的强大模型为核心,具备极强的学习和表达能力,能够捕捉细微复杂的大气现象[2] - 通过多模态融合和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模型可提供高分辨率、高效率和快速响应的智能气象服务[2] 模型定位与差异化优势 - 与面向气象系统内部的预报系统(如"风清"、"风雷"、"风顺")不同,该模型是面向公众及行业的气象服务大模型[3] - 模型能够解决现有通用大模型对气象服务需求理解不够精准、生成内容不够专业、应用场景不够深入等问题,实现通用大模型所无法达到的专业性、精准度、安全性和成本效益[3] - 前端短、中、长期预报和空间天气预报为模型提供支撑,使其能提供可靠、可用、可信的气象决策信息[3] 应用场景与服务能力 - 未来基于模型研发的智能体可有效支持灾害预警、交通运输、旅游出行、卫生健康、商贸物流、能源电力等场景的交互式服务需求,提供定制化、精细化的气象信息服务[4] - 对公众出行将发挥革命性作用,提供前所未有的精准化、精细化、场景化的出行决策支持,例如对山区、湖泊等微气候复杂区域进行超高分辨率模拟[5] - 服务实现从"区域预报"到"点对点预报"、从"被动接收"到"主动智能干预"的转变,未来可与各类客户端和智能设备深度结合,主动提供最优出行决策建议[6]
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丨加快推进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和社会服务现代化——国新办发布会聚焦“十四五”时期气象高质量发展成就
新华社· 2025-10-11 20:34
气象现代化水平提升 - 建成由9颗风云卫星、842部天气雷达、超过9万个地面气象观测站组成的陆海空天一体化综合气象观测系统,灾害性天气监测率达到83% [2] - 强对流天气预警时间提前13%,人工增雨雪作业累计增加降水约1677亿吨,人工防雹作业减少经济损失约603亿元 [2] - 气象服务覆盖国民经济70余个行业大类,精细化服务覆盖全国5万多个景点 [2] 气象探测装备进展 - 风云卫星实现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部分领跑的跨越式发展,“十四五”时期共发射5颗卫星 [3] - 风云卫星为全球133个国家和地区提供服务,“十四五”时期访问其应用服务平台的国家和地区增长107% [3] - 天气雷达监测网覆盖90%以上人口聚集区,监测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3] 气象预报服务能力 - 建成“无缝隙、全覆盖”的智能数字气象预报业务体系,暴雨预报准确率较“十三五”时期平均提升10% [4] - 24小时城镇晴雨预报和气温预报准确率达到80%以上,台风24小时路径预报误差降至62公里 [4] - 生活气象服务指数增至70余种,天气预报可精准到未来一小时所在地区降雨情况 [5] 气象服务应用拓展 - 气象服务融入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平台,并拓展至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 [2] - 提供高温、花粉过敏等17类健康气象预警产品,与卫生健康部门深化合作创新普惠性服务 [2][5] - 风云卫星国际用户防灾减灾应急保障机制的注册国家达到37个,服务请求增长266% [3]
新华社快讯:气象服务覆盖国民经济70余个行业大类
新华社· 2025-10-11 15:28
气象服务行业覆盖与成效 - 气象服务覆盖国民经济70余个行业大类 [1] - 数字气象融入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平台 [1] "十四五"时期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成果 - 全国人工增雨、雪作业累计增加降水约1677亿吨 [1] - 人工防雹作业减少经济损失约603亿元 [1]
同济科技与长江投资旗下长望科技举行座谈交流会
新浪财经· 2025-09-29 19:48
合作交流事件 - 同济科技与长江投资旗下长望科技于9月28日举行交流座谈会 [1] - 双方探讨在城市更新与运维、数字化转型、安全生产、项目实施、气象服务等领域的合作机遇 [1] - 合作旨在共谋协同发展 [1]
应对秋分南北天气差异,墨迹天气为用户提供健康指引
搜狐网· 2025-09-24 15:07
核心观点 - 公司依托专业气象服务能力,在秋分时节针对全国多样的天气变化,从衣食住行多维度为用户提供精准指引和实用工具,以帮助用户从容应对天气影响并守护健康生活节奏 [1][10] 针对北方地区天气的服务 - 针对北方地区气温降低、昼夜温差超过10℃的情况,公司提供风寒指数功能,及时提示用户增添衣物以避免感冒 [3] - 公司提供流感预报功能,可实时更新未来5天流感等级,并提供小时级易感趋势查询,用户可根据分级提示提前做好防护准备 [3] 针对南方地区极端天气的服务 - 针对受台风影响的南方区域,公司提供台风预测功能,使用户可查看台风未来移动路线、强度变化及影响范围,提前做好防范准备 [5] - 公司提供48小时降水预报功能,精准呈现未来两天不同时段的降水强度与概率,帮助用户合理调整出行计划 [5] - 当区域发布暴雨、大风等预警时,公司会第一时间通过推送提醒用户,使其能及时调整行程以避免危险 [6] 针对特定人群的细分功能 - 公司提供过敏预报功能,综合花粉浓度、空气湿度、风速等要素实时更新过敏风险等级,帮助用户减少高风险时段的户外停留 [8] - 公司提供天气疼痛预警功能,通过监测气压波动趋势,提醒易感用户提前备药和休息,以减轻身体不适 [8] - 针对户外锻炼爱好者,公司的AI生活服务指数可结合实时天气数据,精准推荐适宜的运动时间与地点,并能根据用户自定义需求生成专属运动计划 [8]
气象服务守护雪域绿色产业
科技日报· 2025-08-13 09:21
气象科技赋能农业现代化 - 农业自动气象站实时监测温度、湿度、雨量等农作物生长环境要素[1] - 微型气象站监测田间温湿度、光照强度、降水频率等12项关键指标[2] - 气象数据与青稞播种期、出苗期、分蘖期、抽穗期和成熟期等生长节点相关性为品种适应性研究和生态布局提供科学依据[2] 青稞种质资源研究突破 - 国家种质库保存6000余份青稞种质资源,其中4300余份在试验田进行精准鉴定和评价[2] - 冬青稞高海拔区域培育实验突破海拔3800米以上区域无法实现的限制,开展耐寒亲本鉴定和选择[3] - 气象部门通过模型提前预测晚霜冻风险并采取熏烟防冻措施,保住部分试验田[2] 青稞种植技术优化 - 分期种植试验分析作物生长与气温、降水、日照等相关因子的关联性[3] - 基于精准气象预测将青稞播种期提前10-20天,有效提升热量资源利用效率[3] - 青稞亩均增产5%-8%,林周县实现农业现代化跨越式发展[3] 虫草产业气象服务创新 - 气象部门开展"3162"递进式气象服务和"1231"递进式雷电预报预警服务,实现生效时段递进更新[5] - 在重点虫草采挖区域进行气象预警信息靶向发布,通过地图划圈方式向区域内所有人员手机发送预警[5] - 对地方党政领导开展"叫应"服务,对驻村干部进行"闪信"强制提醒,预警信息翻译成藏语通过微信群发布[5]
麦收时节丨麦田里的观天人
央广网· 2025-06-06 08:49
全国夏粮小麦收割进度 - 截至5日全国已收获小麦1.82亿亩 总体进度过半 [1] - 河北邢台南和区冬小麦即将进入集中收获期 [1] 气象监测与服务升级 - 南和区气象局通过1个国家基本气象站和20个区域站实现全覆盖监测 [2] - 气象服务从逐小时、逐乡镇制作麦收专题天气预报升级为地基、空基、天基三位一体体系 [3] - 每日工作流程包括16点更新网格数据、17点发布麦收专报、深夜监控雷达回波 [4] 农业气象技术应用 - 气象观测员每月需完成20个站点的全面巡检维护 [2][3] - 通过气象卫星数据支撑 实现从"靠天吃饭"到"知天而作"的转变 [3] - 麦收时间精准把控遵循"九成熟 十成收"原则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