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饲料产品
icon
搜索文档
大盘上攻不放量 小心再次回调
长沙晚报· 2025-06-11 20:59
大盘走势 - A股三大指数集体走强 沪指涨0.52%收报3402.32点 深证成指涨0.83%收报10246.02点 创业板指涨1.21%收报2061.87点 [1] - 沪深两市成交12555亿元 较昨日缩量1599亿元 [1] - 行业板块多数收涨 小金属、游戏、能源金属、保险、汽车零部件、证券、贸易行业、非金属材料、珠宝首饰、有色金属板块涨幅居前 [1] - 个股方面 上涨股票3415只 涨停72只 下跌1738只 跌停6只 [1] - 大盘上午强于下午 上午成交量放量且主力资金流入 下午成交量缩量且主力资金流出约22亿元 [1] 汽车板块 - 汽车板块涨势强劲 比亚迪、一汽、东风、广汽、赛力斯、长安、吉利、奇瑞等多家车企承诺"支付账期不超过60天" [2] - 账期缩短有利于零部件供应商资金回流 提升生产稳定性和连续性 降低生产停滞风险 [2] 证券板块 - 证券板块突然爆发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文支持保险资金依法合规投资在深圳发起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 [2] - 允许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的粤港澳大湾区企业按照政策规定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2] 湘股表现 - 湘股表现不佳 146只个股中88只上涨 正虹科技以9.96%领涨 [3] - 正虹科技2025年一季报每股收益-0.03元 归母净利润-902.00万元 净利润同比增长率-5.27% [3] - 正虹科技挂牌转让全资子公司湖南正虹海原绿色食品公司100%股权 转让价格为3042万元 有利于盘活闲置资产 [3]
粤海饲料(001313) - 粤海饲料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5年5月7日)
2025-05-07 19:00
一季度经营业绩 - 一季度饲料产品销量 11.74 万吨,同比增长 12.2% [1] - 一季度营收 9.33 亿元,同比增长 9.58% [1] - 一季度末合同负债 2.95 亿,同比 2024 年一季度末 2.11 亿增幅 39.81%,对比 2024 年末的 1.66 亿增幅 77.71% [3] - 一季度末应收账款余额 12.21 亿元,2024 年一季度 12.74 亿元,同比下降 4.14%,相对 2023 年一季度 13.44 亿元下降幅度达 9.15%,且自 2023 年四季度至 2025 年一季度末连续 6 个季度同比下滑 [3] - 2025 年一季度销售期间费用率从 2024 年一季度的 11.49%降至 10.22%,过去两年销售费用收入占比、管理费用收入占比整体呈下降趋势 [5] 收入增长动力 - 2025 年一季度初启动战春行动,激发业务人员积极性,管理干部和业务人员走访市场频率提高,开发优秀客户数量倍增 [1] - 2025 年一季度持续举办多场“粤海创富行”交流会、订货会,建立“粤海村”,投放惠农福利政策,带动养殖户成为示范户,提高公司品牌知名度和产品销量 [2] - 多年打磨出的“三高三低”技术战略、“四重保障”体系,提高饲料转化与利用率,降低养殖成本,产品质量稳定领先,提高市场竞争力 [2] 应对原材料价格波动措施 - 精准营养设计,根据蛋白质氨基酸营养平衡理论,合理搭配原料、补充外源氨基酸,解决“蛋白虚高”问题,降低养殖成本,保持产品质量稳定 [2] - 原料替代与工艺升级,推行精准生产管理,生产指标标准化,推进原材料技术替代进程,精进产品配方技术,结合先进膨化工艺提升饲料营养消化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 [2] - 2025 年深化措施,力争实现生长速度提高 10%、饲料系数降低 10%、损耗降低 50%的产品质量目标 [2] 新产品市场反馈 - 2024 年推出东星斑饲料、甲鱼饲料、鳜鱼饲料、鲟鱼饲料等新产品,获得较好市场口碑,为 2025 年“大增倍增”目标奠定基础 [3] 水产品价格上涨影响 - 2025 年一季度启动战春行动,经营业绩增长,饲料产品销量增加 [3] 应收账款管理 - 2024 年强化销售过程管控,推进金融服务平台(授信体系)建设,对客户进行“四有”评估,实行财务、业务双线评估客户信用额度,合理授信,严控赊销额度,加强资金回收管理 [3] - 2025 年一季度下游客户回款情况向好 [3] - 未来优化授信体系,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推行无担保贷款,提升产品质量,协助养殖户提高养殖效益,加强应收账款回收管理 [4] 研发合作进展 - 拥有多个研发平台和中试基地、养殖示范基地、水产动物病害检测中心,为技术开发提供强大支撑 [4] - 2024 年在科研创新与成果转化领域取得显著成效,荣获多项省部级殊荣,入选科技成果转化优秀实践案例 [4] 预制菜业务情况 - 2024 年食品板块销售额逾 1.1 亿元,2025 年一季度月均销售超 2000 万元 [5] - 通过网络平台和知名网络 IP 引流销售,已在五大热门电商平台开设粤海悦官方网店,与知名网络 IP 合作推广产品,推出“线上水产年货节” [5][6] - 2025 年完善电商产品种类,加大电商品牌与销售推进,加强与知名 IP 合作,打造“湛品”名片,如条件合适可考虑与知名明星合作 [5][6] 战略合作意义 - 湛江粤海水产有限公司依托母公司技术积累,构建金鲳鱼完整产业链,“粤海悦”品牌产品受消费者喜爱 [5] - 通过“助力湛品出圈”战略,推动“粤海悦”成为标杆品牌,实现从饲料生产商向全产业链服务商转型,提升综合竞争力 [5] 费用率下降原因 - 近年持续深化经营管理变革,减少管理层级,优化组织结构及薪酬与绩效考核体系,提高人效,强化绩效考核与全面预算管理,降低期间费用 [6]
大北农(002385) - 2025年4月3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05 13:04
投资者信息 - 25 家机构 33 位投资者参与,部分名单见附件 [1] 2024 年整体情况 营收利润 - 营业收入 287.67 亿元,饲料、生猪、种业产品收入占比分别为 66.24%、21.82%、4.95% [2] - 净利润 7.15 亿元,归母净利润 3.46 亿元,同比增长 115.9%,综合毛利率 15.14% [2] - 饲料、生猪、种业板块分别创利超 7 亿、4 亿、1.5 亿元 [2] 期间费用 - 销售费用 11.65 亿元,同比下降 11%;管理费用 14.92 亿元,同比下降 8% [2] 资产负债 - 总资产 291.4 亿元,负债规模和负债率下降,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入 24.83 亿元 [2] 2024 年各业务板块情况 饲料板块 - 外销销量 540.55 万吨,同比减少 7.6%,内外销+东北平台自用合计近 800 万吨 [2] - 猪料外销 427.6 万吨,同比减少 8.2%,收入 146.58 亿元,同比减少 21.7% [2] - 反刍料外销 60.28 万吨,收入近 20 亿元,保持平稳 [2] - 水产料外销 22.74 万吨,同比减少 29.9%,收入 13.3 亿元,同比减少 32.3% [3] - 禽料外销 29.41 万吨,同比增长 54.5%,收入 10.43 亿元,同比增加 33.6% [3] 生猪养殖板块 - 出栏总量 640.46 万头,同比增长 5.9%,控股、参股公司出栏占比约 56%、44% [4] - 肥猪占比 85%左右,自繁自养、公司+农户模式占比 13%、87% [4] - 平均头均创利 175 元,部分区域超 300 元,12 月完全成本不到 14 元/公斤 [4] 种业板块 - 粮食作物合计销售 5352.64 万公斤,玉米、水稻、大豆种子销售有不同变化 [5] - 生物育种性状收费数千万,收到 25 年部分预收款 [5] - 两批玉米和大豆品种审定通过,一批初审公示,使用大北农性状品种有一定占比 [5] - 性状对应实际种植面积 60%左右,完成全产业链布局 [6] 2025 年一季度情况 营收利润 - 营业收入 68.65 亿元,同比增长 2.4%,饲料、生猪、种业产品收入有不同变化 [7] - 归母净利润 1.34 亿元,同比增长 164.13%,各板块创利及其他业务亏损情况 [7] 业务销量 - 饲料外销销量 126.84 万吨,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7] - 生猪出栏总量 183.99 万头,同比增长 26.7% [7] - 种业产品销售 1964 万公斤,同比增长 70% [7] 生猪存栏与成本 - 控股和参股公司生猪总存栏约 420 万头,基础母猪 28 万头左右 [8] - 3 月育肥猪完全成本 12.9 元/公斤,参股公司 12.1 元/公斤 [8] 未来农业科技技术布局 - 联合重组为“绿色生物制造全国重点实验室” [10] - 发起中关村科学城农业合成生物创新中心,4 月正式运行 [11] - 创新中心构建多个平台,推动产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与食物安全 [12] 问答交流 低蛋白日粮进展 - 自用料部分地区可实现豆粕完全替代,商品料有一定豆粕添加量 [13] 国家重点实验室应用场景 - 聚焦“粮食安全”和“双碳”,攻关核心问题,预期创制新产品 [13] 生猪养殖降本措施 - 品种改良、生物健康、制造费用方面采取措施降低成本 [13] 后续生猪养殖成本优化 - 从品种改良、生物健康、团队管理、动物营养方面进一步优化 [14] 解决生猪养殖成本差异 - 产能利用率和生物防控净化水平差异导致成本不同,部分平台成本低 [15] 2025 年生猪出栏规划 - 预计全年控股+参股出栏量 800 万头左右 [15] 2024 年种业性状收入 - 性状对应实际种植面积市占率 60%左右,收入几千万元 [16] 2025 年生物育种推广预期 - 农户积极性高,品种审定增加,政策支持,市场占有率预计提升 [16][17] 性状授权收费调整 - 坚定定价策略,做好服务配套支持 [17] 饲料业务目标与方式 - 目标 1000 万吨,以内生增长为主,服务家庭农场等 [18][19]
北京大北农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上海证券报· 2025-04-25 08:13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87.67亿元,同比下降13.85%,净利润扭亏为盈,主要得益于生猪业务利润增加和期间费用下降;各业务板块发展布局、经营模式各有特点,种业业务成果显著,饲料业务部分产品收入和销量下降,生猪养殖业务收入增长;公司2024年度不进行利润分配,拟提供不超160亿元担保额度[1][2][13][16][20][27] 公司基本情况 业务与业绩 - 公司从事种业、饲料、生猪、疫苗动保等产品生产与销售,2024年营业收入287.67亿元,同比降13.85%,净利润扭亏为盈,生猪业务利润增加、期间费用下降是主因[1] - 饲料产品收入190.54亿元,占比66.24%;养猪产品收入62.78亿元,占比21.82%;种业产品收入14.25亿元,占比4.95%[2] 种业业务 发展布局 - 种业业务由生物育种及常规育种构成,2000年起逐步发展,2018年起开辟海外市场,2024年法规科学实验室获认可,合作种业企业达200余家,实现全产业链布局[2][3] - 玉米业务聚焦国内,在西南优势初显,加强黄淮海及东北布局;水稻业务部分品种表现优异;大豆业务双线发展,多个产品获国内外许可[3][4] - 性状许可业务有收入,维权受支持;生物育种业务反响好,产业体系初步构建[5] 经营模式 - 常规育种生产采用“公司 + 基地 + 农户”模式,销售采取经销商模式;生物育种采用性状许可收费模式,与产业链各方共赢[6] 报告期成果 - 2024年国家审定通过品种中,使用公司性状产品的玉米品种占比56%,自主选育大豆品种占比33%;截至期末,使用公司性状产品的玉米品种占比58%,自主选育大豆品种占比35%[7] - 2024年多个产品获批生物安全证书,截至期末,公司4个玉米性状产品获批15张、4个大豆性状产品获批5张生物安全证书及2个大豆产品获进口许可[7][8] - 2024年DBN8002获巴西种植许可,截至期末,2个大豆性状产品获巴西许可,3个获阿根廷许可[8] - 2024年种业产品收入14.25亿元,同比增1.40%;粮食作物销售数量5352.64万公斤,同比增1.7%,可覆盖超4000万亩农田,服务农户近75万人次[8] 饲料业务 发展布局 - 饲料业务是基础业务,公司是行业龙头之一,稳固猪饲料优势,差异化布局其他品种,探索区域产业链协同发展,已在全国28省布局,年产能超1000万吨[9] 经营模式 - 以用户为中心,推广联合发展,建设区域生态平台;采购构建集约化体系,生产预混料集中化、浓缩料及配合料区域自主化,销售总部预混料分两类,子公司产品有经销和直销模式,直销渠道收入占比68%[10][11] 报告期成果 - 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通过课题绩效评价,创制新型蛋白饲料原料和配合料新产品各20余个[12] - 2024年饲料产品收入190.54亿元,同比降20.68%;销量540.55万吨,同比降7.61%,部分产品有不同程度增减[13] 生猪养殖业务 发展布局 - 2016年起发展养猪业务,在多区域布局,出栏量从2020年185万头提至2024年640万头,采用“自繁自养”和“公司 + 生态农场”模式,形成完整繁育体系,覆盖22个省,合作农场超2000家[14] 经营模式 - 建立全链条养殖体系,采购部分由内部子公司提供,生产有两种模式,销售主要是商品代肥猪,少量种猪和仔猪直售养殖户,构建生猪养殖生态平台[15] 报告期成果 - 2024年控股公司养猪产品收入62.78亿元,同比增10.10%;控股及参股公司出栏640.5万头,年底存栏397.16万头[16] 利润分配预案 - 2025年4月23日董事会和监事会审议通过2024年度不进行利润分配、资本公积转增股本和送红利的预案,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20] - 2024年公司合并报表归母净利润3.46亿元,未分配利润24.05亿元;母公司净利润4.36亿元,期末未分配利润19.85亿元,结合规定和经营状况,不进行分配,剩余利润结转[22] - 2024年前三季度已现金分红2.50亿元,本次方案合法合规合理[23] 担保额度预计 担保情况 - 公司拟同意为合并报表范围内子公司等提供总计不超160亿元担保额度,2025年4月23日董事会审议通过,需股东大会批准[27] - 额度可循环使用,用于融资业务,包括多种担保方式,部分额度可调剂,授权期限自2024年度股东大会通过至2025年度股东大会召开[29][31] 被担保人情况 - 担保对象为合并报表范围内单位,非失信被执行人[32] 董事会意见 - 董事会认为担保符合公司需求,风险可控,决策合规,同意提供不超160亿元担保额度并提交股东大会审议[34] 累计担保情况 - 截至公告披露日,公司及控股子公司预计担保额度179.37亿元,实际担保余额123.52亿元,占净资产144.61%;对子公司担保逾期金额0万元,子公司对外逾期担保金额2233.07万元[34][35] 保荐机构意见 - 保荐机构认为担保事项履行必要程序,符合规定,对2025年担保额度预计事项无异议[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