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仿药
搜索文档
688166 定增突然终止!
中国基金报· 2025-10-15 23:08
定增事项终止 - 公司突然公告终止2024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事项并撤回申请文件 原因为综合考虑当前市场环境及公司实际情况与发展规划 [2] - 该定增预案于2024年5月获董事会及股东大会审议通过 拟由实际控制人袁建栋一人包揽 募集资金5亿元 [2] - 定增事项筹划近一年半 期间公司两次修订发行预案 并于2025年8月8日获上交所受理 但在收到审核问询前主动撤回申请 [2] 股价剧烈波动 - 公司股价在近三个月内经历大幅波动 从7月11日开始的一个月内从55元最高涨至120元附近 随后持续暴跌至55.31元 [3] - 股价波动与"9·24"行情启动及创新药概念热炒相关 定增预案公布时股价约30元 [2][3] 业绩严重下滑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仅为1700余万元 同比暴跌84% 业绩出现断崖式下滑 [4] - 公司营业总收入从2021年的10.52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2.83亿元 但归属净利润从2021年的2.440亿元下降至2024年的1.892亿元 [5] - 归属净利润同比增长率自2022年起转为负值 2024年为-6.57% [5] 公司背景与融资历史 - 公司于2019年在科创板上市 自称是一家参与国际竞争的创新型制药企业 业务体系涵盖原料药与制剂、仿制药与创新药 [5] - 上市前已完成三轮融资 包括IPO首发融资、2021年底可转债融资和2022年底定向增发融资 [6] - 2025年6月 公司及财务总监因募集资金管理问题被证监会出具警示函 [6]
688166,定增突然终止!
中国基金报· 2025-10-15 23:03
定增事项终止 - 公司于10月15日晚公告终止2024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事项并撤回申请文件 原因为综合考虑当前市场环境、公司实际情况及发展规划 [2] - 该定增预案于2024年5月6日经董事会及监事会审议通过 2024年5月20日经股东大会审议通过 计划由实际控制人袁建栋一人包揽 募集资金5亿元 [2] - 定增事项筹划近一年半 期间于2025年5月8日和7月18日两次修订发行预案 并于8月8日获上交所受理 但公司在未收到审核问询前主动撤回申请 [2] 股价剧烈波动 - 公司股价在近三个月内经历大幅波动 从7月11日开始的约一个月内 股价从55元最高涨至120元附近 随后自8月中旬持续暴跌 最新股价为55.31元 [3] - 股价剧烈波动与"9·24"行情启动及创新药概念热炒相关 而定增预案公布时股价约在30元附近 [3] 财务业绩恶化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仅为1700余万元 同比暴跌84% 业绩由小幅下滑转为断崖式下滑 [6] - 公司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率自2022年起持续下滑 从2021年的34.00%降至2024年的8.74% [7] - 归属净利润同比增长率自2022年起转为负增长 2024年为-6.57% 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率2024年为-3.12% [7] - 公司上市后业绩增长乏力 营业总收入从2019年的5.03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2.83亿元 但归属净利润从2019年的1.11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2.44亿元峰值后 连续下滑至2024年的1.89亿元 [7] 公司业务与融资历史 - 公司自述为参与国际竞争的创新型制药企业 业务聚焦于首仿、难仿、特色原料药、复杂制剂和原创性新药 建立原料药与制剂一体、仿制药与创新药结合的业务体系 [8] - 公司上市前后完成多轮融资 包括2019年IPO首发融资、2021年底可转债融资和2022年底定向增发融资 [8] - 2024年6月 公司及财务总监邹元来因募集资金管理问题被证监会出具警示函 [8]
唯有创新破万“卷”
新华日报· 2025-09-25 05:43
集采规则重大调整 - 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规则首次提出“反内卷”原则,不再以简单的最低价作为参考[1] - 报价最低企业需公开说明报价合理性并承诺不低于成本报价,意味着“灵魂砍价”场景或难再现[1] - 规则调整是对“唯低价”导向的纠偏,旨在为医药企业提供更清晰的政策预期和更良好的发展环境[1] 药品价格下降现状 - 近年集采导致多款药品价格大幅下降,例如阿司匹林肠溶片低至每片0.03元、氯化钾注射液每支0.16元、西格列汀二甲双胍片每片0.16元[1] - 价格大幅下降虽减轻患者负担,但“内卷化”弊端凸显,挤压企业合理利润空间并埋下质量隐患[1] 政策引导创新导向 - “反内卷”旨在推动竞争从“卷价格”向“卷价值”跃迁,“新药不集采、集采非新药”规则更加细化[2] - 政策设计使创新药研发投入回收周期缩短3至5年[2] - 国家医保局启动2025年医保药品目录调整,首次新增商保创新药目录,创新药产业迎来红利期[2] 企业创新发展战略 - 药企需从仿制和外延式扩张转向大力投入原研药、首仿药、高端制剂及创新医疗器械研发[3] - 产品具备更高技术壁垒和临床价值后,可摆脱低价困局并在市场中赢得主动[3] - 行业需要系统性创新布局,贯穿上下游并链接产学研各方[2] 构建健康创新生态 - 构建健康创新竞争生态需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让创新投入获得合理回报以激发研发热情[3] - 需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促进创新产品更快惠及患者,并加强临床与研究机构合作以打通成果转化[3] - 需强化质量评估和监管,降低企业打价格战、恶性竞争及行业垄断的可能性[3]
海南:积极支持创新药械在医疗机构推广使用 推动符合条件的创新药械纳入医保目录
快讯· 2025-04-29 13:31
海南省医药产业监管改革方案 核心观点 - 海南省发布《全面深化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监管改革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旨在推动创新药械的推广使用和产业发展 [1] 创新药械推广支持措施 - 更新发布《海南省创新药械产品目录清单》,支持新药、首仿药、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第三类医疗器械及第二类创新医疗器械进入清单,医疗机构按规定采购使用 [1] - 推动医疗机构建立定期召开药事与器械管理会议的长效机制,引导公立医院加快创新药械入院应用 [1] - 辅导创新药械参与国家医保谈判,推动符合条件的创新药械纳入医保目录 [1] - 建立创新医疗器械首发价格形成和全周期价格管理机制,通过供需双方议价方式推动无挂网价格的创新医疗器械快速挂网交易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