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GPU

搜索文档
5090将被秘密定位?美或强制植入「地理追踪」,锁定英伟达高端GPU
美股研究社· 2025-05-15 19:02
法案核心内容 - 美参议员Tom Cotton提出新法案要求英伟达、AMD等厂商在高端GPU中植入「地理追踪」功能以监控硬件物理位置[1][5] - 法案覆盖产品包括AI处理器、AI服务器、HPC服务器、高端显卡等具有潜在军事用途的产品[8][9] - 法案若通过将在6个月后生效并要求建立集中式注册系统记录受管制芯片的实时位置和使用情况[3][10] 技术实施影响 - 法案要求芯片厂商在硬件/固件层面增加追踪机制将显著增加研发成本和时间压力[12] - 英伟达已表示无法对售出硬件进行追踪且技术实施复杂性可能影响产品市场竞争力[14] - 法案要求厂商承担持续追踪责任发现硬件转移或篡改需立即向BIS报告[14] 行业历史背景 - 自2022年起美国持续加码对华先进芯片出口管制涉及AI和高性能计算领域[15] - 新一轮管制将AMD MI308、英伟达H20纳入清单导致AMD损失8亿美元、英伟达损失55亿美元潜在收入[15] 未来监管趋势 - 法案为后续监管升级铺路要求商务部与国防部开展年度评估并可能追加新要求[18] - 评估将关注出口管制产品的安全技术进展但需保护厂商商业机密和知识产权[18]
5090将被秘密定位?美或强制植入「地理追踪」,锁定英伟达高端GPU
是说芯语· 2025-05-15 15:20
法案核心内容 - 美参议员提出新法案要求英伟达、AMD等公司在高端GPU和AI芯片中植入「地理追踪」功能以防止技术流入竞争国家[1][2] - 法案覆盖产品包括AI处理器、高性能计算服务器、高端显卡(如RTX 4090/5090)等,分类号为3A090、4A090等[12][13][14] - 法案若通过将在6个月后生效,要求厂商建立集中式注册系统实时监控芯片位置和使用情况[5][14] 技术实施影响 - 芯片厂商需在硬件/固件层面增加追踪机制,短期内调整生产流程将显著增加研发成本和时间[15][16] - 厂商需承担持续追踪责任,发现硬件转移至未授权目的地或遭篡改时必须立即向BIS报告[19][20][21] - 英伟达表示现有技术无法实现售出后追踪,否认芯片走私泛滥的担忧[22] 行业历史与经济损失 - 自2022年起美国持续加码对华先进芯片出口限制,AMD MI308和英伟达H20被纳入管制清单[23][24] - 新管制导致AMD损失8亿美元潜在收入,英伟达损失高达55亿美元[25] 未来监管趋势 - 法案要求商务部与国防部在一年后开展联合研究,探索额外保护措施并连续三年进行年度评估[29][30] - 评估可能触发新规则制定,但强调需保护厂商商业机密和知识产权[31][32][33]
AI服务器市场分析,GPU和ASIC谁的份额更高?
傅里叶的猫· 2025-05-05 18:55
市场整体规模 - 2024年全球人工智能服务器市场规模预计为1,251亿美元,2025年将增至1,587亿美元,2028年有望达到2,227亿美元 [1] - 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器占比将从2025年的29.6%提升至2028年的37.7% [1] 英伟达 - 市场份额近70%,预计2025年新的Blackwell平台出货占高端GPU总货量的82% [2] - 计划于2025年下半年推出针对中国市场的B30,并提前至第二季度推出B300和GB300,新芯片预计占年度GPU出货量的60-65% [2] - 2025年高端GPU出货量约660万颗,同比增长49%,其中Blackwell平台占80%以上(约540万颗) [3] - H200出货量从69万颗下调至40万颗,H20出货量从48万颗上调至74万颗 [3] AMD - 2025年高端GPU出货量预计同比增长48%,达58.5万颗 [3] - MI325采用率较低,仅占MI系列的15%,MI350系列预计下半年进入市场 [3] - 计划推出针对中国市场的MI308和新的MI358解决方案 [3][4] 英特尔 - 2025年高端人工智能芯片Gaudi3预计出货量约10万颗 [5] - 未来将推出采用Gaudi3和PCIe接口的服务器型号,与英伟达MGX竞争 [5] 云服务提供商 - 谷歌TPU 2025年出货量约220万颗,同比增长高个位数百分比 [6] - 亚马逊ASIC出货量预计达180万颗,同比增长近一倍,其中Trainium系列占85% [7] - 下一代Trainium v3计划于2025年第四季度发布 [7] 华为 - 昇腾ASIC 2025年出货量预计45万颗,同比增长超过50% [8]
黄金时代即将结束,英伟达股价即将迎来大幅下跌
美股研究社· 2025-03-26 20:45
英伟达增长前景分析 -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AI训练不一定依赖高端GPU,这可能减缓英伟达未来增长[2] - 英伟达数据中心业务2024财年和2025财年收入分别增长216%和142%,但高端GPU快速扩张已接近顶峰[2][3] - 蚂蚁集团研究发现300B的MoE LLM可在性能较低GPU上训练,成本降低20%,使用华为和阿里自研芯片而非英伟达H800[3] - 蚂蚁集团的Ling-Plus和Ling-Lite模型表现优于Meta的LLaMA和DeepSeek模型[3] 行业竞争格局变化 - 超大规模提供商开始开发自研GPU:Meta测试首款AI训练芯片,谷歌和亚马逊已开发定制硅片[5] - 量子退火模型不依赖GPU进行纠错和验证,D-Wave研究量子在加密挖矿的应用[6] - 英伟达成立自研ASIC部门,可能降低来自博通和Marvell的竞争风险[14] 财务数据与预测 - 2026财年Q1预计收入430亿美元(±2%),分析师预测全年收入增长63%[6][8] - 数据中心业务增长预期:2027财年30%,2028-2030财年20%,2033财年后10%[8] - 预测年利润率增长10bps,运营费用2028-2030财年增长19%,2033财年起增长9.7%[9] - 股权自由现金流预测:2025年80,891百万美元,2026年125,403百万美元,2035年494,644百万美元[11] 短期市场动态 - 四大科技公司(亚马逊、微软、Alphabet、Meta)2025年资本支出预算同比增长46%[12][13] - 亚马逊2025年资本支出预算1000亿美元,微软800亿美元,Alphabet750亿美元,Meta数据未明确[13] - 短期内英伟达业务增长可能保持强劲,主要得益于Blackwell产量增长和超大规模企业资本支出增加[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