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盒饭

搜索文档
高铁“拉黑”泡面,高价盒饭惹的祸?
虎嗅· 2025-08-15 18:40
高铁泡面销售政策调整 - 广州东站下架站内泡面 因泡面被归类为可能严重影响列车环境卫生的食品 高铁车站均不售卖泡面但允许旅客自行携带[2] - 杭州东站和上海虹桥站确认车站及列车上不再售卖泡面 宁波站虽未接到通知但站内目前也无泡面销售[3] - 12306回应称铁路规章制度未禁止旅客食用泡面 但因高铁车厢密闭性不提倡食用泡面类速食[4][9] 消费者意见与法律解读 - 微博投票显示消费者意见分化 42%认为不卖泡面不合理 41%支持不卖因气味影响卫生[5] - 法律意见指出车站停售泡面未侵犯消费者自主选择权 因旅客仍可自带泡面 但需评估是否侵害站内商店经营权[10] - 建议铁路企业加强公示停售原因及自带规则 政策调整前应进行民意调研并设置过渡期[11][12] 高铁餐饮服务现状 - 高铁盒饭价格普遍30元起 最高达六七十元 15元低价盒饭不再保证持续供应[14][17] - 12306表示盒饭定价经物价主管部门批准 供应情况需咨询列车工作人员且不保证每趟列车均有低价选项[15] - 湖南郴州站推出15元新鲜炒制盒饭 含荤素菜与荷包蛋 限定两小时售卖期以保证品质[19][20] 行业解决方案建议 - 产业评论建议铁路系统提供价廉物美餐饮替代方案 以根本解决泡面争议引发的服务矛盾[21] - 部分车站通过创新餐饮方案改善服务 如提供拌面等替代品或区域性低价高品质盒饭[3][19]
高铁去泡面化:气味之争还是利益之争?
齐鲁晚报网· 2025-08-15 15:03
铁路服务政策调整 - 广州东站和白云站候车厅商店已停售泡面 取而代之的是捞面和拌面等替代食品 [1] - 停售泡面依据国铁集团《铁路旅客运输服务质量规范》 将泡面列为可能严重影响列车环境卫生的食品 [1] - 上海虹桥高铁站于2024年3月率先实施停售泡面政策 广州铁路系统成为全国试点 [3] 政策实施争议 - 网友质疑政策存在选择性执法 部分高铁站仍在销售榴莲干和臭豆腐等重口味零食 [3] - 支持方认为泡面气味影响公共空间环境 且存在烫伤安全隐患 [3] - 反对方指出自热火锅和麻辣烫等食品气味同样浓重 高铁餐车盒饭价格达30-50元但口味未见更优 [5] 消费者需求分析 - 泡面价格低于10元 加火腿肠可满足6小时车程需求 成为学生和务工群体的重要选择 [5] - 高铁站内新推出的捞面和拌面产品定价15-25元 但消费者反馈口味较差 [5] - 消费者并非偏好泡面 若高铁能提供价格低于15元的丰富餐品选择 泡面需求将大幅减少 [5] 服务改进建议 - 建议在车厢连接处设置带排风扇的速食区 既解决气味问题又保障旅客便利 [7] - 铁路服务应注重提供平价餐品 让旅客能以实惠价格获得温饱服务 [7] - 服务核心应聚焦最广大旅客需求 而非追求高端化餐饮服务 [7]
都市评:高铁站停售泡面,“柔性引导”也需补充平价供给
南方都市报· 2025-08-15 07:40
高铁站内食品结构调整 - 广州东站下架站内商店的泡面 替换为各色拌面产品 车站回应称根据国铁规定 方便面属于可能严重影响列车环境卫生的食品 因此高铁车站均不售卖方便面食品 [1] - 泡面被视为旅途"灵魂伴侣"的情结源自绿皮车时代 但随着高铁服务范围扩大和普速列车升级 动车组车厢形成"强制亲密空间" 气味体验成为共享资源 泡面汤汁和残渣处理也成为难题 [1] - 12306官网出行提示中 泡面与榴莲并列被标注为"有浓重气味的食品" 建议乘客在密闭车厢内避免食用 上海虹桥站已于2023年4月实施相同政策 显示高铁网络标准化服务推进趋势 [1] 高铁餐食价格与供给问题 - 高铁盒饭价格普遍在15-80元不等 铁路部门声称提供"高、中、低档多元化餐食" 但低价餐食在供给端被边缘化 15元盒饭被旅客吐槽很难买到 [2] - 东站售卖的速食拌面类产品价格约12元 略高于常见泡面价格 目前铁路部门对泡面管理仅通过车站店铺停售和倡议不食用等方式进行"柔性引导" 未禁止旅客携带和食用 [2] - 建议加大车站和车厢区域的平价餐食供给 在追求商业效率的同时守护车厢内最基本的公平 让所有旅客都能获得温热的餐食 [2]
打工人在高铁上,狂炫「全国流水席」
36氪· 2025-05-06 20:59
高铁餐饮市场现状 - 高铁餐饮提供15元至68元不等的套餐选择 其中15元盒饭因性价比高成为"牛马专列"热门选项 但供应量有限需提前预订 [5][6][7] - 冷链与热链盒饭并存 热链保质期3小时 冷链24-36小时 价格差异主要取决于食材而非加工方式 [13] - 京沪高铁由上海局和北京局分别供餐 上海局偏江浙口味 北京局偏北方风味 形成区域化菜单差异 [13] 消费者行为分析 - 商务旅客倾向选择高价套餐 如80元清炒虾仁套餐 含杏鲍菇烧牛肉等稀缺菜品 通过短途升舱获取 [17][18] - 年轻乘客通过外卖平台订购站内餐饮 如武汉站36元热干面 南京南站68元文火牛肉套餐 实现地域美食打卡 [19][22][23] - 社交平台推动高铁餐饮网红化 乘客主动分享15元"牛马饭"测评 形成自发传播效应 [7][11][24] 供应链与商业模式 - 南宁铁路局中央厨房采用动态淘汰机制 每月研发新品 销量不佳的餐品会被撤销 保留荔浦扣肉等地方特色爆款 [26] - 长沙南站出现专业高铁跑腿团队 日均处理600单茶颜悦色配送 客单价78元 旺季月流水达20-30万元 [28][31][32] - 全国80余个高铁站接入12306订餐系统 济南西站年配送超100万单 春运期间日均5000单 [35] 产品创新与区域特色 - 铁路局推出地域化餐食 如成都局回锅肉 广州局盐焗鸡 山东局东阿阿胶 强化地方品牌输出 [37] - 热链现炒餐食成为差异化卖点 如上海局虾仁跑蛋套餐 通过分开装盒提升精致度 定价45-60元 [11][13] - 站内商业引入肯德基 麦当劳 星巴克等连锁品牌 配合铁路自营商品形成复合业态 [24]
打工人在高铁上,狂炫“全国流水席”
新浪财经· 2025-05-04 14:53
高铁餐食种类与价格 - 京沪高铁有15元盒饭和45元套餐,15元盒饭售卖数量少,发车前基本被预订完,如豆豉鸡丁蛋炒饭 [1][2][4] - 上海局15元盒饭有宫保鸡丁、鱼香肉丝等多种选择 [6] - 高铁上还有30元一菜一饭套餐、60元精致餐、80元清炒虾仁套餐等 [7][9][11] - 艾娜在高铁上吃到68元(含8元配送费)的文火牛肉套餐外卖 [12][15] - 陈果点的武汉热干面外卖人均33元 [15][16] - 中央厨房为南宁铁路局供餐,有36 - 48元套餐居多,最贵68元的红烧牛腩和鲍鱼排骨,荔浦扣肉、柠檬鸭等特色套餐卖得好 [19] 高铁餐食口味与特点 - 15元盒饭虽为预制菜,但口味不差,有肉有菜有饭 [4] - 上海局“华东印记”盒饭偏江浙口味,北京局“京膳佳肴”口味偏北方 [9] - 高铁餐不是越贵越好吃,但越贵越精致,米饭和菜分开装价格较高 [9] - 冷链和热链盒饭最大区别是到手温度,热链用保温箱送,冷链需车上二次加热,到手较烫,价格与食材有关 [9] 乘客用餐选择与体验 - 王安安为吃15元盒饭提前预订成功,拍照发社交平台打卡 [4] - 阿白一年至少坐40趟京沪高铁,工作间隙注重高铁用餐,分享用餐经历,总结用餐规律,避开含红烧肉套餐 [6][7][9] - 黄景坐商务座享80元清炒虾仁套餐,认为量大且食材稀罕,值回票价 [11] - 艾娜执着于高铁上有“锅气”的食物,在南京南站吃到满意的文火牛肉套餐外卖 [11][12] - 陈果在高铁上点热干面外卖,认为是高效打卡各地美食的方式 [15][16] 高铁餐食销售与研发 - 12306 App可买票、买饭、买咖啡、买零食,各地铁路局特色餐食在社交平台获安利 [17] - 高铁出餐数量根据列车上报计划生产,每列车准备20 - 30份不同套餐,中央厨房每月研发餐品,对餐品“优胜劣汰” [19] 高铁跑腿业务 - 牛同学从铁路系统离职后,从茶颜悦色代购转型为向高铁乘客提供跑腿配送服务,组建团队,小程序迭代4个版本 [20][21] - 牛同学跑腿业务以茶颜悦色为主,一杯奶茶定价38元,两杯起送,客单价78元左右,生意随出行淡旺季变动,一年总流水超百万 [22][23] 高铁美食业务发展 - 2017年全国铁路开展12306互联网订餐业务,目前80余个车站支持,济南西站每年配送单量超100万单,春运日均送餐约5000单 [25] - 铁路局推出地方特色餐食,吸引乘客和游客,高铁美食升级改变出行习惯,催生出美食秘籍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