鲟鱼子酱
搜索文档
前三季度多领域“成绩单”出炉 “数”览亮点感知经济发展支撑稳、引擎足
央视网· 2025-10-14 10:17
整体外贸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33.61万亿元,同比增长4% [1] - 2025年第三季度货物贸易进出口增长6%,连续8个季度保持增长 [1] 跨境电商 - 2025年前三季度跨境电商进出口约2.06万亿元,增长6.4% [3] - 跨境电商出口约1.63万亿元,增长6.6%,进口约4255.4亿元,增长5.9% [3] - 海关通过试点“先查验后装运”、推广跨关区退货、简化申报手续、支持物流模式创新等措施促进跨境电商发展 [5] 区域贸易伙伴 - 2025年前三季度对东盟进出口总值5.57万亿元,同比增长9.6%,占外贸总值的16.6% [6] - 东盟连续8年是中国农产品第一大贸易伙伴,前三季度自东盟进口农产品增长15.3%,占农产品进口总值的19.1% [9] - 通过中老铁路进口的水果增长37.8%,对东盟出口的柑橘、莴笋等农产品实现较快增长 [9] - 2025年前三季度对上合组织其他成员国进出口2.75万亿元,同比增长2.4%,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 [11] - 前三季度以铁路运输方式对上合组织成员国进出口超3600亿元,占铁路运输进出口总值的七成 [13] - 对上合组织成员国公路运输和航空运输进出口分别增长10.9%和37%,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超19万家,同比增加约8500家 [13] - 自其他成员国进口农产品743亿元,增长6.1%,出口农业机械、医药品、医疗器械分别增长51.9%、14.7%和13.4% [13] 加工贸易 - 2025年前三季度加工贸易进出口6.18万亿元,同比增长6.9%,占外贸进出口总值的18.4%,对进出口增长贡献率超三成 [16] - 中国出口中六成的笔记本电脑、七成的游戏机以加工贸易方式进行 [16] 西部地区外贸 - 2025年前三季度西部地区进出口3.21万亿元,同比增长10.2% [17] - 传统制造业产品如家电、摩托车、家具出口增速超两成,高技术产品出口超4500亿元,增长26.4% [19] - 西部地区综合保税区增至41个,前三季度经西部陆海新通道进出口6115亿元,增长19.3%,拉动西部地区外贸增长3.4个百分点 [19] - 西部地区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数量达4.1万家,增加11.8% [19]
我国西部地区外贸进出口同比增长10.2%
经济观察网· 2025-10-14 10:07
外贸总体表现 - 西部地区进出口总额达3.21万亿元,同比增长10.2% [1] 优势与新兴产业出口 - 传统制造业产品如家电、摩托车、家具出口增速超过20% [1] - 咖啡液、鲟鱼子酱等特色产品加速拓展海外市场 [1] - 高技术产品出口额超过4500亿元,增长26.4%,涵盖高端装备、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领域 [1] 平台与通道建设 - 重庆国际铁路港综保区通过验收,使西部地区综合保税区数量增至41个 [1] - 前三季度经西部陆海新通道进出口额达6115亿元,增长19.3%,拉动西部地区外贸增长3.4个百分点 [1] 外贸主体情况 - 前三季度西部地区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数量达4.1万家,增加11.8% [1]
今年前三季度 我国西部地区外贸进出口同比增长10.2%
央视新闻· 2025-10-14 09:05
文章核心观点 - 西部地区外贸发展保持强劲动能,前三季度进出口额达3.21万亿元,同比增长10.2% [1] 外贸发展驱动力 - 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双驱动:传统制造业产品如家电、摩托车、家具出口增速超过20%,同时高技术产品如高端装备、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出口额超过4500亿元,增长26.4% [1] - 平台建设和通道建设双提速:西部地区综合保税区数量增至41个,前三季度经西部陆海新通道进出口额达6115亿元,增长19.3%,拉动外贸增长3.4个百分点 [1] - 外贸主体活力和实力双增强:前三季度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数量达4.1万家,增加11.8% [1]
海关总署:今年前三季度,西部地区外贸发展保持强劲动能
新浪财经· 2025-10-13 10:34
西部地区外贸总体表现 - 前三季度西部地区进出口总额达3.21万亿元,同比增长10.2% [1] 产业驱动因素 - 传统制造业产品如家电、摩托车、家具出口增速超过20% [1] - 特色农产品如咖啡液、鲟鱼子酱通过精深加工提升附加值并加速出口 [1] - 高技术产品包括高端装备、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出口额超过4500亿元,增长26.4% [1] 平台与通道建设 - 重庆国际铁路港综保区通过验收,使西部地区综合保税区数量增至41个 [1] - 前三季度经西部陆海新通道进出口额为6115亿元,增长19.3%,拉动西部地区外贸增长3.4个百分点 [1] - 西部地区大力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中欧班列等通道枢纽建设 [1] 外贸主体表现 - 前三季度西部地区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数量达4.1万家,增加11.8% [1] - 我国进出口规模前一百位的企业中,西部企业占12家,较去年同期增加2家 [1] - 民营、外资、国有进出口企业数量同步增加 [1]
中国鲟鱼行业报告:产业链图谱、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预测(智研咨询)
搜狐财经· 2025-05-06 18:21
行业概述 - 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鲟鱼养殖国,2023年产量达14.94万吨,占全球养殖量的85%以上,贡献全球鲟鱼子酱国际贸易的40%以上 [3] - 2024年国内鲟鱼养殖产量突破15万吨,占冷水鱼养殖总量的60% [3] - 行业技术取得突破,2023年首个食用鲟鱼新品种"京龙1号"通过国家审定 [3] 产业链分析 - 上游包括种苗繁育、饲料生产、药品制造及养殖设备供应 [6] - 中游涵盖池塘养殖、流水水池养殖及鱼子酱、鱼肉松、生物保健品等加工环节 [6] - 下游通过生鲜市场、餐饮、电商等渠道销售至终端消费者 [6] 竞争格局 - 龙头企业鲟龙科技、四川润兆渔业等采用"企业+农户"全产业链模式,润兆渔业2024年鱼子酱产量超70吨 [8] - 黑河华之宝依托黑龙江水域资源实现产供销一体化,产品出口俄罗斯、美国等国家 [10] - 行业呈现多元化竞争态势,企业通过科技创新和生态养殖提升竞争力 [8][10] 区域生产分析 - 云南省、贵州省等十大省份形成差异化产业布局,各区域基于资源优势发展鲟鱼养殖 [20][22] - 重点区域包括四川(润兆渔业11个养殖基地)、黑龙江(华之宝水域养殖)等 [8][10] 进出口数据 - 报告包含2020-2024年鲟鱼种苗(HS0301991200)、鱼子酱(HS1604310000)及代用品(HS1604320000)的进出口详细分析 [23] 企业案例 - 杭州千岛湖鲟龙科技:专注鲟鱼产品研发与经营 [26] - 四川润兆渔业:拥有现代化加工厂及多项专利技术,持续扩张产能 [8] - 黑河华之宝:依托自然资源实现跨国销售 [10] 发展趋势 - 2025-2031年行业将聚焦资源整合、技术升级及国际市场拓展 [27][29] - 关键驱动因素包括政策支持、消费升级及加工技术创新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