鲟鱼

搜索文档
云南将打造南亚东南亚水产品贸易新枢纽
商务部网站· 2025-06-27 14:44
在刚刚结束的第9届中国—南亚博览会期间,云南省商务厅联合多家单位和企业举行了扩大水产品贸易 宣传推介活动,旨在推动云南省扩大对环印度洋国家进口规模,为海产品生产、贸易、销售企业搭建起 交流合作的广阔平台,进一步拓宽进境海产品销售渠道。 近年来,云南省商务厅积极推动与周边国家水产品贸易,泰国香虾、缅甸青蟹等特色海鲜经中老铁路、 运输航班直达云南。推介活动当天,云南省商务厅正式发布了支持水产品进口的七项措施,涵盖完善基 础设施、提升通关效率、引培市场主体等方面。 云南省商务厅跨境电商处副处长邓媛介绍,出台措施旨在发挥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和环印度洋地区开 放的通道优势,推动水产品消费与产业发展。措施聚焦降本增效、市场开拓等,目标是实现水产品进口 年均增长30%以上,到2027年基本形成面向西南、辐射全国的水产品分销网络,建成水产品进口集散中 心。 云南省商务厅有关领导表示,该厅将持续发力,从市场开拓到贸易洽谈,从跨境物流到国内配送,从通 关服务到市场推广,从批发采购到消费零售,内外贸一体化全方位、全产业链推动,致力于将云南打造 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贸易枢纽和面向国内市场的进出口商品集散中心。 云南空港物流股份有限公司 ...
河北涉县培育品牌精品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6-23 16:37
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 - 河北省涉县市场监管局实施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 聚焦地域特色产品品牌化建设 通过优化知识产权服务 深挖地理标志资源 强化商标注册指导等措施 为乡村振兴注入品牌动能 [1] - 联合县农业农村 林业 供销社等部门 系统梳理地方特色产品 确定核桃 花椒 柴胡等8类特色农产品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重点培育对象 锚定品牌强农 地理标志兴农目标 [1] 地理标志商标培育进展 - 创新开展知识产权专员帮扶行动 组织专家团队提供一对一精准指导 构建从历史文化挖掘到申请材料准备的全链条服务体系 [1] - 目前拥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5件 涉县小米 涉县鲟鱼等4个产品正在申报 涉县蒲公英 涉县射干两个产品正在培育 形成梯次推进局面 [1] - 14家企业获得涉县核桃 涉县花椒等5类地理标志产品标识使用权 [2] 品牌价值与经济效益 - 使用"涉县连翘"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后 产品供不应求 销售额大幅增长 [1] - 涉县核桃产值达4亿元 涉县柴胡 连翘等中药材年创经济效益超3.6亿元 涉县花椒年产值9375万元 [2] - 特色农产品成为带动产业发展 促进农民增收的金名片 [2]
四川泸州江北镇高密度养鱼“游”出产业新活力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6-17 15:02
在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江北镇太阳岛养殖基地,一尾尾活蹦乱跳的鲈鱼苗在水中攒动,呈现出一幅现代 水产养殖新图景。作为泸州首例高密度养鱼项目,这里正以创新模式"游"出产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新路 径。 "每立方米水体能养100多斤鱼苗,是传统养殖的数倍。"太阳岛养殖基地总技术员王国强捞起鱼苗介 绍。在8个养殖大棚里,每个棚容纳120余万尾鱼苗,高密度养殖模式让有限空间释放出巨大产能。出鱼 时,工人层层传递满盆活鱼的场景,成为基地丰收的生动注脚。目前,该基地鱼苗主要销往云贵川三 省,因种苗优质,赢得了各地养殖户的青睐。 水质是高密度养鱼的"生命线"。为确保"好水养好鱼",基地自主研制排污吸污设备,针对本土鱼类特点 自研菌种,并通过高位池循环过滤养殖用水,形成一套完整的水质保障体系。同时,动态调控水中含氧 量,让鱼苗在"氧足水净"的环境中健康生长,为高密度养殖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是泸州首例高密度养鱼项目。"该基地负责人舒一波谈及项目时充满自豪,政府的政策支持与补助为 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心剂,让他更有底气探索规模化养殖之路。除了鲈鱼,该基地还引进鲟鱼、鳜鱼鱼 苗,计划与镇上养殖户分享技术经验,通过多元化养殖拓宽产业边界,让" ...
【商洛】推动冷水鱼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陕西日报· 2025-05-27 06:31
商洛地处秦岭南麓、丹江源头,生态优势明显、冷水资源丰富。近年来,商洛利用生态优势,借助 冷水资源大力推动冷水鱼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2024年,商洛建成全省首个4.0版鱼菜共生示范基地。全市渔业总产值达5.67亿元,其中,冷水鱼产 量达5091吨,位居全省第一。 科技引领 赋能产业发展 5月22日,在商洛市商州区国渔三岔河水产养殖示范园,成群的鱼儿在养殖池里游动。这里采用的 正是鱼菜共生的4.0智慧养殖系统。 "4.0智慧养殖系统,是将循环水养殖与无土栽培水耕种植两种技术相结合,让动物、植物、微生物 三者之间达到生态平衡,实现鱼菜共生。"国渔三岔河水产养殖示范园负责人赵海蒙介绍,通过水循环 将鱼的排泄物转化为植物所需的营养物质,同时植物的根系能够过滤水中的有害物质,实现养鱼不换 水、种菜不施肥的效果。 园区智慧管理平台上显示着水质监测、鱼移动轨迹等数据。工作人员以5G信息传输、海量数据处 理、人工智能决策分析等数字技术为支撑,实时调节鱼池环境。 "如果高温天气持续,园区就会增加山泉水或井水量,保持鱼池适宜水温。如果鱼池缺氧,就要加 大液氧释放量。"赵海蒙介绍。 鱼虾不入海,反在"楼里游"。位于镇安县的鲤跃智慧 ...
“四川造”鱼子酱“流量”的流向:进一步扩大的生产规模和乡村振兴的新路径|长征路上看四川
搜狐财经· 2025-05-16 16:23
封面新闻记者 杜卓滨 2024年,随着一场几乎全民参与的南北方文旅大"喊话","四川鱼子酱"作为"四川礼物"成功"出圈"。无数四川网友惊呼,原来这一"高端的食材"就产自我 的家乡。 "四川造"鱼子酱。受访者 供图 5月15日,"长征路上看四川"大型宣传教育活动·雅安行,走进天全县,记者见到了这个建设于2010年的"高端鱼塘"。 据四川润兆鲟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军介绍,作为全球鱼子酱市场的头部企业,目前该公司有养殖基地11个,其中在天全的养殖基地是最大的,达350亩。 2024年,该公司鱼子酱年产量已经达到63吨。2025年,他们在天全基地新建的鱼子酱综合加工厂将投产,设计年产能可以达到200吨。 "四川造"的底气: 来自大熊猫国家公园的"川字号"农产品 "畅销全球的产品为什么选择在四川天全投资建设?" 5月15日中午,上百斤的鲟鱼在池塘里悠闲地游着。看着这个古老的"大块头"不时摆动尾巴,扒拉起水花,记者不禁产生了好奇。 "环境好!"对此,李军坚定地说出了他的答案。 在他的讲述中,环境既指天全县的自然生态环境,又指天全县的投资环境。 从自然环境上看,天全县背靠二郎山,是长江上游的生态屏障、大熊猫国家公园的重要组成 ...
杭州10个名优产品入选新一批省级“土特产”
每日商报· 2025-05-09 06:25
建德西红花,从汉晋药用记载到全国唯一农产品地理标志,其"红色金子"的产业化路径堪称农业文化遗 产活化典范;建德油茶则以古法压榨工艺对接3000家销售终端,实现"一杯茶油香飘20国"的跨越。 创新产品集群 从单一种养到三产融合的突破 商报讯(记者汤佳烨)近日,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公布浙江省第四批名优"土特产"及浙江省首批"土特产"新 品名单,杭州10个经典产品成功入选第四批名优"土特产"名单,14家企业产品成为首批"土特产"新品, 数量居全省前列,集中展现"浙里优产"的杭州力量,展现出"山水农产"与"产业智慧"的深度融合。 地理标志矩阵 从生态禀赋到产业品牌的跨越 此次入选的名优"土特产"中,余杭甲鱼以3年仿生态养殖周期、钱塘白对虾在盐碱沙地环境中形成的高 蛋白特质,成为杭州水产业"双璧"。富阳鲜竹笋依托"金衣白玉"的千年美誉,将竹林碳汇优势转化 为"舌尖经济";临安高山蔬菜与天目小香薯借势天目山富硒土壤与垂直气候带,构建起"海拔经济"的立 体发展模式。 在人文传承维度,桐庐新合索面的六道手工工序被列入非遗保护,清晨晒面场景成为"诗画浙江"的乡村 美学符号;阳山畈蜜桃在昼夜温差中积累的"甜酸黄金比例"、千岛湖枇杷依 ...
中国鲟鱼行业报告:产业链图谱、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预测(智研咨询)
搜狐财经· 2025-05-06 18:21
行业概述 - 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鲟鱼养殖国,2023年产量达14.94万吨,占全球养殖量的85%以上,贡献全球鲟鱼子酱国际贸易的40%以上 [3] - 2024年国内鲟鱼养殖产量突破15万吨,占冷水鱼养殖总量的60% [3] - 行业技术取得突破,2023年首个食用鲟鱼新品种"京龙1号"通过国家审定 [3] 产业链分析 - 上游包括种苗繁育、饲料生产、药品制造及养殖设备供应 [6] - 中游涵盖池塘养殖、流水水池养殖及鱼子酱、鱼肉松、生物保健品等加工环节 [6] - 下游通过生鲜市场、餐饮、电商等渠道销售至终端消费者 [6] 竞争格局 - 龙头企业鲟龙科技、四川润兆渔业等采用"企业+农户"全产业链模式,润兆渔业2024年鱼子酱产量超70吨 [8] - 黑河华之宝依托黑龙江水域资源实现产供销一体化,产品出口俄罗斯、美国等国家 [10] - 行业呈现多元化竞争态势,企业通过科技创新和生态养殖提升竞争力 [8][10] 区域生产分析 - 云南省、贵州省等十大省份形成差异化产业布局,各区域基于资源优势发展鲟鱼养殖 [20][22] - 重点区域包括四川(润兆渔业11个养殖基地)、黑龙江(华之宝水域养殖)等 [8][10] 进出口数据 - 报告包含2020-2024年鲟鱼种苗(HS0301991200)、鱼子酱(HS1604310000)及代用品(HS1604320000)的进出口详细分析 [23] 企业案例 - 杭州千岛湖鲟龙科技:专注鲟鱼产品研发与经营 [26] - 四川润兆渔业:拥有现代化加工厂及多项专利技术,持续扩张产能 [8] - 黑河华之宝:依托自然资源实现跨国销售 [10] 发展趋势 - 2025-2031年行业将聚焦资源整合、技术升级及国际市场拓展 [27][29] - 关键驱动因素包括政策支持、消费升级及加工技术创新 [27]
趋势研判!2025年中国鲟鱼行业产业链图谱、市场现状、进出口及未来前景分析:国内鲟鱼养殖规模不断增长,行业出口市场加速扩大[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5-03 07:18
文章核心观点 我国鲟鱼养殖产业在技术、政策和市场驱动下发展迅速,已成为全球第一大鲟鱼养殖国,产业具备完整产业链,未来养殖规模将持续扩张、产业链延伸与高值化转型加速、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升级 [1][7][18] 行业概况 - 鲟鱼是硬骨鱼纲、鲟形目鱼类统称,有中华鲟、鳇鱼等别称,是古老鱼类,分布于中国长江及国外部分地区,其肉和卵价值高,产业开发潜力大 [2] 产业链 - 上游为养殖原材料及设备供应,包括种苗繁育、饲料生产等;中游是养殖及产品加工,提供鲟鱼及加工衍生产品;下游是销售流通,通过多种渠道将产品传递给终端消费者 [3] 养殖端 - 上世纪80年代前全球鲟鱼产量依赖野生捕捞,后资源衰退,21世纪人工养殖兴起,我国鲟鱼养殖起步晚但发展快,已形成完整产业链 [5] - 我国构建了鲟鱼综合育种平台,生长性状基因组选择准确性比传统方法提高6.9% - 12.4%,未来液相芯片等将成方向 [5] - 国内常见养殖方法有池塘养殖、流水水池养殖、网箱养殖、循环水养殖系统,各有特点和放养密度、投喂要求 [7] - 自2003年以来国内鲟鱼养殖规模不断增长,2023年产量达14.94万吨,2024年超15万吨,占冷水鱼六成、全球85%以上、国际贸易40%以上 [1][7] - 我国鲟鱼产业区域集聚度高,主要分布在贵州等省份,云贵产量占40%,2023年贵州、云南、湖北、山东产量超1万吨,占全国61%,贵州产量最大且增长24.2%,湖北增长72.5% [9] 进出口 - 我国鲟鱼养殖产量满足国内需求,出口规模扩大、进口需求缩小,2024年出口总量342432千克、同比增长24.14%,总额9803.57亿美元、同比增长18.5%,进口量可忽略不计 [11] - 2024年出口国别增加到42个,对美、德、比、法、日五国出口占比68.53%,比利时成为前三大出口贸易伙伴之一 [11] 竞争格局 - 行业竞争格局多元化且加剧,有鲟龙科技、润兆渔业等领先企业,也有黑河华之宝鲟鱼等注重科技创新和生态养殖的企业 [13] - 鲟龙科技是全球鱼子酱行业龙头,2024年上半年营收2.6亿元、同比增长23.25% [14] - 黑河华之宝鲟鱼依托黑龙江水域养殖,年养殖能力27万公斤,销售国内商品鱼300吨,带动产品出口 [16] 发展趋势 - 养殖规模持续扩张,区域集聚深化,养殖模式向大中型冷水水体转移,北方探索静水土池塘养殖技术 [18] - 产业链延伸与高值化转型加速,加工向深加工拓展,开发预制菜和保健功能食品,企业提升产品定价权 [20] - 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生物技术与智能化应用成关键,生态养殖模式获政策支持,提升产品品质和抗风险能力 [21]
政策+科技+品牌,潍坊临朐全力构建冷水鱼亿级产业生态链
齐鲁晚报网· 2025-04-30 14:07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王佳潼通讯员王莹 与此同时,临朐合力攻坚"培育千万条级别的鲟鱼、虹鳟鱼梯次养殖体系""构建高端鱼子酱、鲟鱼肉制 品、虹鳟鱼代养、三文鱼肉制品四大产业板块"两大目标任务,加快推动相关产业迈向中高端迈进。鼓 励引导食品加工企业、渔业养殖企业、渔业养殖大户等上设备、上项目,加强补链延链强链。 在冶源街道徐家王舍村浩润淡水鱼养殖场,负责人徐建告诉记者,他家现有5000多条带卵鲟鱼。如果一 条50斤左右的鲟鱼,作为带卵鲟鱼卖,每斤能卖60多元,一条鱼是3000多元;100斤左右重的鲟鱼,每 斤能卖100元,一条鱼是10000元。 一条鱼能卖几千甚至上万元,在多说人的眼中这已经很划算了,但徐建却不这样认为。在徐建看来,鲟 鱼生长周期较慢,一条雌鱼从幼鱼到成熟带卵,大约需要喂养四五年的时间;长到四五十斤以上,则需 要六七年时间。 "周期长、投入大、风险大,带鱼子酱的鲟鱼还被当作鱼肉卖,有点太不划算。"徐建给记者算了一笔 账:"一条50斤左右重的带卵鲟鱼,能采集6斤左右的鱼子酱,市场上的普通鲟鱼鱼子酱一斤能卖到1500 元左右,仅鱼子酱就能卖到9000元,价值是卖鱼价格的3倍。且不包含鱼肉、鱼筋等的价值。" ...